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万亿成交推动春季行情起航,一文读懂眼下如何上车

万亿成交推动春季行情起航,一文读懂眼下如何上车

作者:微信公众号【海通证券e海通财】/ 发布时间:2021-01-0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万亿成交推动春季行情起航,一文读懂眼下如何上车》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刚刚过去的2020,尽管过程跌宕起伏,但A股递交了完美答卷,各大指数携手上涨,上证、沪深300、创业板等主要指数均以全年最高点落幕。如果一定要说留下了点滴遗憾,那可能就是投资者期盼了一年的3500点最终仅一步之遥却未能突破。 令人稍感意外的是,迟迟攻而不破的3500,仅仅在2021的第一个交易日便被一鼓作气拿下。惊喜之余,想必此刻又有许多投资者开始犯嘀咕:春季躁动能持续多久?快速上涨要不要落袋为安?手中账户满仓踏空怎么办? 来自历次春季躁动的启示 老股民可能都会有印象,A股历来有春季躁动之说。历数最近十年,除了2014和2016年开局不利外,其余年份的首个交易日以及前五个交易日均有不错的表现,上证和深证指数在前五交易日的上涨概率达70%。似乎“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在A股市场同样适用。 当然,规律背后一定有其成立的逻辑,而春季躁动的逻辑就在于市场资金面的变化。通常,时至年末,银行有收储动作,各类机构和企业也有回笼资金需求,同时接受年度业绩考核的公私募基金也会有减仓或调仓以保收益的动机。因此,每年末市场都处于资金面相对紧张的局面。而元旦过后,则正好是相反的过程,万象更新,资金回流,市场突然回复到一个资金面比较充裕的状态,行情自然就有所表现。 但从另一个角度,涨跌同源,春季躁动起于资金面宽松预期,通常也是终于资金面收紧预期。回顾最近两年的春季躁动,2019年始于1月4日,历时7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32%,4月19日政治局会议带来货币收紧预期,行情当日见顶;2020年元旦央行降准,开盘首日大涨1.15%开启春季躁动,其后受疫情以及海外市场影响多番扰动,但资金面始终宽裕,结构性行情不断,直至7月疫情受控、经济修复,货币收紧预期加强,躁动随之告终。 由此可见,春季躁动行情的核心因素在于资金面。行情能否持续,能持续多久,关键在于观察货币政策的变化,近期应关注本周、1月14日-15日以及1月28日几个关键时间窗口下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动向。 本轮春季躁动有何不同? 2021的春季躁动与往年相似,但也有所不同。其一,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强调政策要“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这等于打消了市场对政策大幅转向的担忧。即便后期货币边际收紧,也不至于太快太猛。其二,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经济数据大幅走低至-6.8%,在低基数之上,今年一季度大概率将创下近年来的最高经济增速,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也将大幅提升,这将有利于市场情绪的提升。其三,市场对于本轮春季行情的一致性预期非常强烈,以至于先知先觉的资金在元旦之前就已经开始提前布局。换而言之,事实上市场躁动很可能在12月中下旬就已经悄悄开启,这可以从12月31日最后交易日的两市放量大涨得到一定印证。 由此,我们认为,对于本轮春季躁动行情的持续性可以相对乐观,但对于行情演化的阶段需要通过观察随时做出修正—— 1.大涨突破之后,投资者有望获得市场回踩的上车机会; 2.大涨、普涨格局难以维持,市场分化加剧在所难免。 从开门红看春季行情主线 通过对2021开门红盘面的观察不难发现,尽管各主要指数均呈现大幅上涨,但仍有1162家上市公司股价下跌,占比达28.25%。 按主题板块划分,涨幅居前的大都来自于锂电池、农业、军工、消费、新能源等2020年表现较好的板块;而跌幅居前的包括房地产、银行、保险、环保、纺织服装等前期表现相对落后的品种。可见,即使已经辞旧迎新,市场追逐和看好的依旧是那些长期优质的赛道和高度确定性的行业。这是2021年首个交易日市场做出的选择,我们认为这意味着市场,尤其是机构的审美没有因为年度的切换而发生转变。坚守低估值的地产金融,终会迎来补涨或风格切换,但其时间成本可能比这些优质赛道的高估值显得更加昂贵。 类似的分化表现,在板块内部同样持续上演。2021首个交易日创业板指数上涨111.86点,但其中的97点是由三只个股贡献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金龙鱼。A股市场的龙头化趋势已经演绎了多年,但各细分龙头个股仍在进一步提升市场关注集中度。锚定龙头,将是参与春季躁动行情的首选。 从“日光基”再现看A股长期趋势 在热情高涨的交易市场之外,公募基金市场同样呈现着火爆的景象。1月4日,富国、中欧、广发、景顺长城四只基金同时出现“一日售罄”的奇观,总募资额达500亿元。 随着银行理财刚兑的打破和地产房住不炒的限制,中国国民的财富正在逐步向资本市场搬家。中长期来看,A股市场不缺增量资金。另一方面,随着注册制改革的全面铺开与退市制度的强化实施,机构投资者相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的信息优势、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团队优势更加明显,这种优势显著的体现在其突出的业绩表现中,并正逐步获得越来越多个人投资者的认可,长期增量资金也将源于此不断流入市场。 因此,我们相信,随着机构化大趋势的不断深入,A股市场的长牛、慢牛、结构牛将有望长期延续。投资者切莫因为一两天的市场波动轻易下了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参考使用,客户须自主做出判断和投资决策。如本内容为海通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摘要,则仅为其研报观点的简要表述,客户仍需以海通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和专业的投资顾问的解读为准。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