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控杠杆与按揭市场再分配——评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以下内容从广发证券《居民控杠杆与按揭市场再分配——评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 王先爽 wangxianshuang@gf.com.cn 广发银行研究 倪军团队 核心观点 2020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 政策要点:按五档分类(详细附表),对不同银行设定房地产贷款(含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部分地区的区域银行给予了一定弹性占比(上下2.5个百分点)。我们估计整体平均占比限额与第二档类似,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20%,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27.5%(含对公地产贷款占比上限7.5%)。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对于目前超过要求的银行给予一定过渡期安排超过2个百分点以内过渡期为2年,超过2个百分点以上过渡期为4年。对为配合资管新规实施,2021年底前回表的房地产贷款不纳入统计范围。 行业现状:三季度末,央行披露房地产贷款余额48.8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约28.8%,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33.7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约19.9%,行业现状与监管要求大致接近。从上市银行数据来看,大部分银行存量占比基本符合监管要求。从增速来看,三季度末各项贷款、房地产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3.0%、12.8%、15.7%。 宏观影响:结构性控杠杆,信贷增速下行。前期地产融资“三道红线”是从企业需求端约束房地产债务增速,本次政策是从银行信贷供给端约束金融体系在房地产领域的风险暴露,最终核心是约束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实现结构性控杠杆。我们预计后续居民部门信贷增速会逐渐向行业整体贷款增速收敛,预计2021年银行业贷款增速会回落到12%。 银行业影响:短期中性,长期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风险、规模和价格三方面。风险:一般个人住房贷款没有续贷问题,控增量不会影响存量资产质量。规模:降低房地产信贷增速,带动行业规模增速下降。价格:预计个人住房贷款额度进一步稀缺,会推动相关资产收益率上行。所以对行业来说,风险影响中性,规模影响偏负,价格影响偏正,整体影响中性。长期来看,政策降低银行和经济对地产的依赖,有助于降低后续经济系统性风险压力,促进经济平稳转型,长期行业影响正面。 微观影响及投资建议:对微观银行来说,政策是对按揭市场进行再分割,存量地产占比较低的银行有望获益,如宁波银行。对于占比超标的银行,主要看起核心竞争力与地产的关联度。就招行和兴业而言,招行核心优势在负债和中收,兴业的核心战略在投行,政策也给予四年的过渡期,并且可以通过ABS类进行流转,调整压力不大,预计对业绩影响有限,如被市场错杀,建议买入。就行业而言,经济修复继续,业绩向好趋势确定,行业估值低位,继续看好板块估值提升行情。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超预期,国际金融风险超预期。 【最新研究】 【广发银行业】如何看延期贷款政策、现状及趋势?——小微贷款跟踪系列之二 【广发银行业】政策缓转弯,银行稳前行——银行视角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广发银行业】回调之际,继续看好 【广发银行业】再论终端贷款利率上行趋势 【广发银行业】《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意义与影响 【广发银行业】金稳委关注叠加财政支出高峰,预计年底信用风险可控 【广发银行业】如何看待近期债务违约和包商二级资本债减记事件? 【广发银行业】2021年银行业经营环境展望——四大趋势 【广发银行业】《网络小贷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点评 【广发银行业】银行法修改与银行业估值 【广发银行业】如何看《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 【广发银行业】TLAC监管细则出炉,融资缺口低于预期 【广发银行业】如何理解“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 【银行投思录】 我们为何看好银行 【金融数据跟踪】 【2020年11月】社融拐点已现 【2020年10月】顶部的社融、回落的M2与冲高的M1 【2020年9月】如何理解“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 【2020年8月】社融在加速冲高 【2020年7月】社融仍有惯性,拐点将在年底 【2020年6月】适度的货币与惯性的社融 【2020年5月】关于社融-M2缺口和M1-M2缺口 【2020年4月】社融上台阶,信贷超预期 【2020年3月】社融重上台阶,总量信用无虞 【2020年2月】关于2月金融数据和三点政策建议 【2020年1月】流动性宽松:季节性与趋势性的叠加 【2019年12月】社融口径扩大内涵与后续趋势 【2019年11月】置换支撑社融,财政拖累货币 【2019年10月】季末翘尾是波动,缓慢下行是趋势 【2019年9月】关于社融超预期、展望及新老口径问题 【2019年8月】社融略好于预期,关注后续财政缺口 【社融前瞻】 11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10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9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8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7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6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5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4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3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2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1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银行融资追踪】 【第35期】存单发行利率再降8.5BP 【第34期】存单发行利率延续回落趋势 【第33期】本期存单发行利率较上期略有回落 【第32期】11月以来存单发行利率上涨约16BP 【第31期】存单迎来全年到期最高峰,发行利率继续攀升 【第30期】11月以来存单发行利率上涨约8BP 【第29期】本期存单到期规模为5,731亿元 【第28期】预计11月存单到期规模约1.85万亿元 【第27期】股份行日均存单发行量创新高 【第26期】10月以来存单发行利率上涨约11BP 【第25期】国有大行存单下期2,512亿元到期,创历史新高 【第24期】存单迎来到期高峰,10月到期约19,008亿元 【第23期】预计10月存单到期规模约18,853亿元 【第22期】本期存单发行利率较上期上涨约4.8BP 【第21期】本期存单发行利率升至3.03pct 【第19期】存单发行利率继续上行,年内到期压力依然较大 【第18期】8月以来存单发行利率上涨约5.6BP 【第17期】8月存单到期压力大,下期约4,914亿元到期 【第16期】国有大行存单发行量创单日历史新高 【第15期】存单发行利率7月涨幅近32BP 【第14期】本期存单发行利率较上期上涨15BP 【第13期】本期存单发行利率较上期上涨14BP 【第12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整体持平 【第11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继续上升 【第10期】存单发行利率6月持续回升 【第9期】本期存单发行量创年内新高 【第8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明显上行 【第7期】银行融资追踪第七期 【第6期】银行融资追踪第六期 【第5期】银行融资追踪第五期 【第4期】银行融资追踪第四期 【第3期】银行融资追踪第三期 【第2期】存单发行利率企稳,城农商募集成功率下行 【第1期】发行利率有所回升,低等级募集成功率下行 【往期观点】 【广发银行业】贷款久期整体拉长,重定价因素将在未来四个季度体现 【广发银行业】信贷投放向零售倾斜,息差压力逐步放缓 【广发银行业】下半年滞后性报表压力较大 【广发银行业】2020年中报综述:悲观兑现出清风险,景气回升修复估值 【广发倪军团队】易紧难松—银行间流动性展望 【广发银行业】监管政策加强,板块业绩分化加大 【广发银行业】经济温和复苏,银行景气度上行 【广发银行业】业绩悲观预期兑现,板块迎来配置机会——银行业2020年二季度监管数据点评 【广发银行业】易紧难松,关注央行二级市场购买国债的可能 ——银行间流动性展望 【广发银行业】货币和财政该如何加强协调 【广发银行业】地缘政治冲突升温,回调即银行板块配置良机 【广发银行业】三季度流动性宽松延续,关注行业龙头业绩表现 【广发银行业】如何理解央行的初心?—兼评再贷款利率下调 【广发银行业】监管政策窗口期,优质银行强者恒强 【广发银行业】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混业经营趋势 【广发银行业】2020年中期策略:基本面缓慢向下,板块机会在三季度末 【广发银行业】息差向下压力延续,资产质量冲击分化 【广发银行业】如何让利1.5万亿? 【广发银行业】价格刚性不改,存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存在必要性 【广发银行业】下半年流动性环境的核心矛盾会是什么? 【广发银行业】从存款创造、影子银行看当前政策权衡 【广发银行业】金融体系负债压力将缓和 【广发银行业】利率反弹短期见顶,货币宽松只到半程 【广发银行业】金融支持实体,缓和尾部风险 【广发银行业】改革、托底与控风险同步推进 【广发银行业】实体流动性仍将维持宽裕 【广发银行业】银行行业:板块处于绝对底部,相对收益仍需等待 【广发银行业】一季度货币执行报告点评:货币传导顺畅,银监态度微调 【广发银行业】提升小微风险容忍度,改善投放能力 【广发银行业】政策处于加速期,表内影子银行回升 【广发银行业】结构性问题依然严峻 【广发银行业】上市银行2020年一季报前瞻:预计行业盈利增速继续放缓,不良率或小幅反弹 【广发银行业】政策利率下限再下一城【央行定向降准及降息点评】 【广发银行业】公开市场操作降息:政策步伐正在跟上节奏 【广发银行业】流动性逐渐倾向实体,看好银行配置价值 【广发银行业】关于LPR报价和后续预期 【广发银行业】降准影响和后续降准降息时点 【广发银行业】普惠金融和股份行定向能降多少准? 【广发银行业】冲击下我们需要怎样的政策? 【广发银行业】当前银行板块配置价值和政策趋势 【广发银行业】非上市银行专题研究系列一:基本情况及股权结构特征 【广发银行业】信贷需求是核心,资产质量缓慢暴露 【广发银行业】货币宽松短期内不会改变 【广发银行业】流动性宽松:季节性与趋势性的叠加 【广发银行业】财政政策难更积极,货币政策或更宽松 【广发银行业】疫情冲击时滞较长,宽松政策值得期待 【广发银行业】政策对冲值得期待,看好大行相对收益 【广发银行业】利息收入导致营收下行,快报业绩略低于预期 【广发倪军团队】社融口径扩大内涵与后续趋势 【广发银行业】息差承压,节奏均衡 【广发银行业】中性货币更加灵活,风险处置值得关注 【广发银行业】长短兼顾,量为中性—央行降准点评 分析师 倪军:SAC 执证号:S0260518020004 屈俊:SAC 执证号:S0260515030005,SFC CE No. BLZ443 王先爽:SAC 执证号:S0260520040002 万思华:SAC 执证号:S0260519080006 报告原文:《居民控杠杆与按揭市场再分配——评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对外发布日期:2020年12月31日 报告正文请参阅广发研报系统(可向对口销售咨询登入方式): https://research.gf.com.cn/ 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 王先爽 wangxianshuang@gf.com.cn 广发银行研究 倪军团队 核心观点 2020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 政策要点:按五档分类(详细附表),对不同银行设定房地产贷款(含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部分地区的区域银行给予了一定弹性占比(上下2.5个百分点)。我们估计整体平均占比限额与第二档类似,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20%,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27.5%(含对公地产贷款占比上限7.5%)。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对于目前超过要求的银行给予一定过渡期安排超过2个百分点以内过渡期为2年,超过2个百分点以上过渡期为4年。对为配合资管新规实施,2021年底前回表的房地产贷款不纳入统计范围。 行业现状:三季度末,央行披露房地产贷款余额48.8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约28.8%,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33.7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约19.9%,行业现状与监管要求大致接近。从上市银行数据来看,大部分银行存量占比基本符合监管要求。从增速来看,三季度末各项贷款、房地产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3.0%、12.8%、15.7%。 宏观影响:结构性控杠杆,信贷增速下行。前期地产融资“三道红线”是从企业需求端约束房地产债务增速,本次政策是从银行信贷供给端约束金融体系在房地产领域的风险暴露,最终核心是约束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实现结构性控杠杆。我们预计后续居民部门信贷增速会逐渐向行业整体贷款增速收敛,预计2021年银行业贷款增速会回落到12%。 银行业影响:短期中性,长期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风险、规模和价格三方面。风险:一般个人住房贷款没有续贷问题,控增量不会影响存量资产质量。规模:降低房地产信贷增速,带动行业规模增速下降。价格:预计个人住房贷款额度进一步稀缺,会推动相关资产收益率上行。所以对行业来说,风险影响中性,规模影响偏负,价格影响偏正,整体影响中性。长期来看,政策降低银行和经济对地产的依赖,有助于降低后续经济系统性风险压力,促进经济平稳转型,长期行业影响正面。 微观影响及投资建议:对微观银行来说,政策是对按揭市场进行再分割,存量地产占比较低的银行有望获益,如宁波银行。对于占比超标的银行,主要看起核心竞争力与地产的关联度。就招行和兴业而言,招行核心优势在负债和中收,兴业的核心战略在投行,政策也给予四年的过渡期,并且可以通过ABS类进行流转,调整压力不大,预计对业绩影响有限,如被市场错杀,建议买入。就行业而言,经济修复继续,业绩向好趋势确定,行业估值低位,继续看好板块估值提升行情。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超预期,国际金融风险超预期。 【最新研究】 【广发银行业】如何看延期贷款政策、现状及趋势?——小微贷款跟踪系列之二 【广发银行业】政策缓转弯,银行稳前行——银行视角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广发银行业】回调之际,继续看好 【广发银行业】再论终端贷款利率上行趋势 【广发银行业】《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意义与影响 【广发银行业】金稳委关注叠加财政支出高峰,预计年底信用风险可控 【广发银行业】如何看待近期债务违约和包商二级资本债减记事件? 【广发银行业】2021年银行业经营环境展望——四大趋势 【广发银行业】《网络小贷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点评 【广发银行业】银行法修改与银行业估值 【广发银行业】如何看《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 【广发银行业】TLAC监管细则出炉,融资缺口低于预期 【广发银行业】如何理解“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 【银行投思录】 我们为何看好银行 【金融数据跟踪】 【2020年11月】社融拐点已现 【2020年10月】顶部的社融、回落的M2与冲高的M1 【2020年9月】如何理解“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 【2020年8月】社融在加速冲高 【2020年7月】社融仍有惯性,拐点将在年底 【2020年6月】适度的货币与惯性的社融 【2020年5月】关于社融-M2缺口和M1-M2缺口 【2020年4月】社融上台阶,信贷超预期 【2020年3月】社融重上台阶,总量信用无虞 【2020年2月】关于2月金融数据和三点政策建议 【2020年1月】流动性宽松:季节性与趋势性的叠加 【2019年12月】社融口径扩大内涵与后续趋势 【2019年11月】置换支撑社融,财政拖累货币 【2019年10月】季末翘尾是波动,缓慢下行是趋势 【2019年9月】关于社融超预期、展望及新老口径问题 【2019年8月】社融略好于预期,关注后续财政缺口 【社融前瞻】 11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10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9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8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7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6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5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4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3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2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1月社融前瞻【广发倪军团队】 【银行融资追踪】 【第35期】存单发行利率再降8.5BP 【第34期】存单发行利率延续回落趋势 【第33期】本期存单发行利率较上期略有回落 【第32期】11月以来存单发行利率上涨约16BP 【第31期】存单迎来全年到期最高峰,发行利率继续攀升 【第30期】11月以来存单发行利率上涨约8BP 【第29期】本期存单到期规模为5,731亿元 【第28期】预计11月存单到期规模约1.85万亿元 【第27期】股份行日均存单发行量创新高 【第26期】10月以来存单发行利率上涨约11BP 【第25期】国有大行存单下期2,512亿元到期,创历史新高 【第24期】存单迎来到期高峰,10月到期约19,008亿元 【第23期】预计10月存单到期规模约18,853亿元 【第22期】本期存单发行利率较上期上涨约4.8BP 【第21期】本期存单发行利率升至3.03pct 【第19期】存单发行利率继续上行,年内到期压力依然较大 【第18期】8月以来存单发行利率上涨约5.6BP 【第17期】8月存单到期压力大,下期约4,914亿元到期 【第16期】国有大行存单发行量创单日历史新高 【第15期】存单发行利率7月涨幅近32BP 【第14期】本期存单发行利率较上期上涨15BP 【第13期】本期存单发行利率较上期上涨14BP 【第12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整体持平 【第11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继续上升 【第10期】存单发行利率6月持续回升 【第9期】本期存单发行量创年内新高 【第8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明显上行 【第7期】银行融资追踪第七期 【第6期】银行融资追踪第六期 【第5期】银行融资追踪第五期 【第4期】银行融资追踪第四期 【第3期】银行融资追踪第三期 【第2期】存单发行利率企稳,城农商募集成功率下行 【第1期】发行利率有所回升,低等级募集成功率下行 【往期观点】 【广发银行业】贷款久期整体拉长,重定价因素将在未来四个季度体现 【广发银行业】信贷投放向零售倾斜,息差压力逐步放缓 【广发银行业】下半年滞后性报表压力较大 【广发银行业】2020年中报综述:悲观兑现出清风险,景气回升修复估值 【广发倪军团队】易紧难松—银行间流动性展望 【广发银行业】监管政策加强,板块业绩分化加大 【广发银行业】经济温和复苏,银行景气度上行 【广发银行业】业绩悲观预期兑现,板块迎来配置机会——银行业2020年二季度监管数据点评 【广发银行业】易紧难松,关注央行二级市场购买国债的可能 ——银行间流动性展望 【广发银行业】货币和财政该如何加强协调 【广发银行业】地缘政治冲突升温,回调即银行板块配置良机 【广发银行业】三季度流动性宽松延续,关注行业龙头业绩表现 【广发银行业】如何理解央行的初心?—兼评再贷款利率下调 【广发银行业】监管政策窗口期,优质银行强者恒强 【广发银行业】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混业经营趋势 【广发银行业】2020年中期策略:基本面缓慢向下,板块机会在三季度末 【广发银行业】息差向下压力延续,资产质量冲击分化 【广发银行业】如何让利1.5万亿? 【广发银行业】价格刚性不改,存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存在必要性 【广发银行业】下半年流动性环境的核心矛盾会是什么? 【广发银行业】从存款创造、影子银行看当前政策权衡 【广发银行业】金融体系负债压力将缓和 【广发银行业】利率反弹短期见顶,货币宽松只到半程 【广发银行业】金融支持实体,缓和尾部风险 【广发银行业】改革、托底与控风险同步推进 【广发银行业】实体流动性仍将维持宽裕 【广发银行业】银行行业:板块处于绝对底部,相对收益仍需等待 【广发银行业】一季度货币执行报告点评:货币传导顺畅,银监态度微调 【广发银行业】提升小微风险容忍度,改善投放能力 【广发银行业】政策处于加速期,表内影子银行回升 【广发银行业】结构性问题依然严峻 【广发银行业】上市银行2020年一季报前瞻:预计行业盈利增速继续放缓,不良率或小幅反弹 【广发银行业】政策利率下限再下一城【央行定向降准及降息点评】 【广发银行业】公开市场操作降息:政策步伐正在跟上节奏 【广发银行业】流动性逐渐倾向实体,看好银行配置价值 【广发银行业】关于LPR报价和后续预期 【广发银行业】降准影响和后续降准降息时点 【广发银行业】普惠金融和股份行定向能降多少准? 【广发银行业】冲击下我们需要怎样的政策? 【广发银行业】当前银行板块配置价值和政策趋势 【广发银行业】非上市银行专题研究系列一:基本情况及股权结构特征 【广发银行业】信贷需求是核心,资产质量缓慢暴露 【广发银行业】货币宽松短期内不会改变 【广发银行业】流动性宽松:季节性与趋势性的叠加 【广发银行业】财政政策难更积极,货币政策或更宽松 【广发银行业】疫情冲击时滞较长,宽松政策值得期待 【广发银行业】政策对冲值得期待,看好大行相对收益 【广发银行业】利息收入导致营收下行,快报业绩略低于预期 【广发倪军团队】社融口径扩大内涵与后续趋势 【广发银行业】息差承压,节奏均衡 【广发银行业】中性货币更加灵活,风险处置值得关注 【广发银行业】长短兼顾,量为中性—央行降准点评 分析师 倪军:SAC 执证号:S0260518020004 屈俊:SAC 执证号:S0260515030005,SFC CE No. BLZ443 王先爽:SAC 执证号:S0260520040002 万思华:SAC 执证号:S0260519080006 报告原文:《居民控杠杆与按揭市场再分配——评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对外发布日期:2020年12月31日 报告正文请参阅广发研报系统(可向对口销售咨询登入方式): https://research.gf.com.cn/ 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