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每日最强音】“合理充裕”再现,“做和说”见分晓——2020Q4货政例会点评|固收+非银+商社(20201231)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每日最强音】“合理充裕”再现,“做和说”见分晓——2020Q4货政例会点评|固收+非银+商社(20201231)》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每日最强音1231.mp3 From 华创证券研究 00:00 03:24 创见·华创证券机构客户服务平台 最新最全投研资讯一键即达! 重点推荐 0 1 华创固收 “合理充裕”再现,“做和说”见分晓——2020Q4货政例会点评20201229 主要观点: 2020年12月29日,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央行关于货币政策部署的第二次公开会议,更多聚焦货币政策本身,对于判断当前央行的政策定调有一定意义。 第一,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Q4货政例会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说法,对于经济恢复持乐观态度,仍关注疫情和外部不确定性风险。 第二,对于货币政策的总基调,同样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诉求“稳字当头”和“不急转弯”,体现全局性思路转变后宏观调控诉求的变化。 第三,流动性“合理充裕”定调和“降成本”思路延续,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央行党委会之后的首次确认,确认了11月末以来的偏宽松操作。 第四,对于“防风险”而言,维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说法,不提攻坚战。 总体而言,四季度例会充分体现了中央经济会议对于宏观调控偏稳的诉求,基本解除了明年一季度流动性定调改变和政策利率调整的风险,后验了11月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偏宽松的操作,对于后续流动性偏宽松窗口的维持释放了积极信号,未来政策状态是否进一步调整的第一个观察窗口在明年二季度,取决于经济数据高点后的边际韧性。 (具体观点请点击下方报告原文链接获取) 风险提示:流动性超预期收紧。 摘自《【华创固收】“合理充裕”再现,“做和说”见分晓——2020Q4货政例会点评20201229》 联系人:周冠南 发布时间:2020/12/29 (完整报告请联系分析师或对口销售) 0 2 华创非银 保险行业12月跟踪报告(2020年第12期,总第13期):基本面向好未改,保险配置正当时 主要观点: 月度行情复盘:保险板块震荡下行,外资继续买入中国平安。截至12月28日,保险指数较上月底下跌6.4%,跑输大盘(沪深300)8.5个百分点,表现位列Wind二级行业倒数第8位,同期沪深300涨幅为2.1%。个股均下跌,跌幅分别为-11.8%(国寿)、-7.7%(人保)、-6.6%(新华)、-6.2%(太保)、-6%(平安)。保险指数年内累计涨幅为1.9%,跑输大盘21.7个百分点。12月单月外资净买入平安15亿元,年初至今交易方向累计为正,净买入0.2亿元。年内平安沪港通成交总额为3033亿元,截至12月28日沪港通持股占平安流通股比例为8.1%,较上月底提升0.17个百分点。 负债端业绩跟踪:人身险增速下降,车险负增长扩大。1-11月行业人身险公司累计保费3万亿元,同比+6.7%(前值+6.8%);11月单月保费1586亿元,同比+6%(前值+8.5%)。其中寿险单月原保费1118亿元,同比+4.1%(前值+9.2%);健康险429亿元,同比+12.3%(前值+8.3%);意外伤害险38亿元,同比-7.3%(前值-6.7%)。财产险方面,1-11月行业财产险公司保费1.2万亿元,同比+5.8%(前值+7.2%),单月保费986亿元,同比-7.5%(前值-5.6%)。车险单月保费同比-11.4%(前值-6.4%),负增长扩大5个百分点;非车险中农险高增,同比+44.4%(前值+22.7%),健康险恢复正增长,同比+21.4%(前值-4.7%)。 资产端表现跟踪:长端利率震荡下行,投资环境面临不确定性。12月长端利率未延续前期的上行趋势,截至12月28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底震荡下行8.7bp,收于3.16%。险资运用方面,11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1.2万亿元,较年初+14.5%。资产配置结构中,股票和基金占比13.3%,银行存款占比12.2%,债券占比36.9%,其他投资占比37.5%,较上月变化均不大。11月保险机构(自有资金,不含保险资金产品账户)认购银行间债券399亿元,主要认购国债(191亿元)、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154亿元)、地方政府债(45亿元)。 强调持牌、规范经营,各方发展定位更加清晰。2020年12月14日,银保监会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互联网保险业务和保险机构定义,规定保险机构必须通过自营网络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并首次将持牌经营的互联网企业纳入保险机构的范围;明确非保险机构不得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商业行为:1)提供保险产品咨询服务,2)比较保险产品、保费试算、报价比价,3)为投保人设计投保方案,4)代办投保手续,5)代收保费。《办法》规范行业发展,整体看来利好于规范的头部持牌中介,在互联网经济兴起与保险行业所面临的新环境下为互联网保险行业的监管搭建起宏观框架,将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保险销售向线上化方向发力、促进开发更多创新型产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投资建议:12月以来,受新冠疫情不确定性增大影响,保险板块下行,但保险股目前基本面依然向好:1)负债端表现来看,各公司一阶段开门红主打的储蓄险销售取得较好成绩,其中平安、太保、国寿陆续进入了第二销售阶段,在新旧重疾定义产品过渡的时间段内,保障型产品销售可期;2)资产端方面,险资配置各项利好政策出台,有望在后期提升投资收益。此外,国常会提出支持商业健康险及长期限年金发展等,保险行业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我们对明年初负债端开局表现仍然持乐观态度,在前期板块一定程度回调的情况下,当前保险股有更加丰厚的估值提升空间(30%+),随着负债端数据的逐步验证,行情料将逐步好转。继续推荐:1)此前市场预期有所降温后续有望超预期、随市场变化调整策略的决断力和执行力强、积极拥抱互联网和年轻人市场的中国平安;2)业绩估值双低,修复空间更大的中国太保。 (具体观点请点击下方报告原文链接获取) 风险提示:上市险企战略转型进度不及预期、开门红销售不及预期、疫情反复且影响超预期、权益市场动荡、长端利率持续下行。 摘自《保险行业12月跟踪报告(2020年第12期,总第13期):基本面向好未改,保险配置正当时》 联系人:徐康 发布时间:2020/12/30 (完整报告请联系分析师或对口销售) 0 3 华创商社 颐海国际(01579.HK)跟踪快报:关联方调价影响逐步出清,冲泡系列上量 主要观点: 关联交易调价影响逐步出清:公司前期股价调整,主要因为关联交易调价,叠加Q4预期2C业务增速放缓,带来对明年增速担忧——2C业务基数增大,同比增速可能放缓,2B业务恐难享受海底捞餐厅修复带来的高弹性。经历30%股价回调,公司当前预期已基本出清。我们认为,上半年关联交易占比仅有营收23%,全年看预计只有3成左右,公司自2018年以来加速发展C端业务,当前业务结构已经比较健康,与海底捞餐厅同为获益于该品牌的经营者,且业务模式更加稳定。 海底捞开店提速,冲泡系列初露爆品相:海底捞17-20年保持100/200/300/500家新店速度,今年新开店明年成为成熟店后,有效经营的门店数量将达到2019年的2倍,且若疫情无大范围反复,预计翻台同比2020将大幅改善,关联交易仍然有量的高增长;C端产品中,冲泡系列逐渐上量,当前已达到单月4000kw体量,明年有望成为方便速食品类中又一大单品,拖动C端快速增长,占领5-15元低客单一人食价格带。 研发机制微调,分成体制更因地制宜:增设产品企划部之后,增加从上而下研发系统;销售合伙人分成出现更细规则,保持团队战斗力。我们认为公司后续会以区域爆款为主,快速发掘市场机会,以最灵活方式推进产品创新。 霸州1期投产,进入产能扩张周期:霸州1期今年增加7w吨产能(原有10w吨);霸州2期预计将于2023年底投产,设计产能3万吨;马鞍山一期处于土建阶段,规划产能6万吨,预计2021年底投产,马鞍山全部建成预计将释放产能20万吨;漯河生产基地3月开始建设,一期规划产能7.5万吨,预计将于2021年底投产,二期规划产能7.5万吨,预计将于2022年底投产;简阳工厂预计下半年开始建设规划,一期规划产能10万吨,计划2022年投产;马来西亚合资工厂于2020年初投产,小产能在运输不便时有力支持了海外销售(占比微提至4.7%),泰国工厂也已经完成土地购买协议,目前处于总体规划阶段,一期设计产能2万吨,计划于2021年上半年开始建设,预计将于2022年投产;二期设计产能2万吨,预计将于2025年投产。 盈利预测:我们强调公司是在好赛道上,以现有的强大品牌+灵活的制度、较强激励卖成瘾性单品,在研发端以低试错成本的灵活机制(产品项目制)鼓励全民研发,销售端以合伙人/师徒制,以及每季度PK制度进行强激励,当前渠道下沉迅速,组合拳配合良好。考虑调价影响持续,我们下调2020年-2022年 EPS预测至0.89 元、1.10元和1.45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127 倍、103倍和78倍。鉴于公司“强势品牌背书,灵活的研发机制,充分赋能销售团队的管理机制”三项能力领先市场,同时考虑到未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方便食品有望成为居家常备产品,给予公司2022年80倍PE,维持“推荐”评级。 (具体观点请点击下方报告原文链接获取)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成本价格上涨压力;关联方海底捞门店扩张不及预期;第三方渠道拓展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广成功率不及预期。 摘自《颐海国际(01579.HK)跟踪快报:关联方调价影响逐步出清,冲泡系列上量》 联系人:王薇娜 发布时间:2020/12/30 (完整报告请联系分析师或对口销售) 每日研究报告一览 行业研究 【华创非银】保险行业重大事项点评:以预估成本定收入,利润驱动更加明晰——《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点评 本月金股 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每日最强音1231.mp3 From 华创证券研究 00:00 03:24 创见·华创证券机构客户服务平台 最新最全投研资讯一键即达! 重点推荐 0 1 华创固收 “合理充裕”再现,“做和说”见分晓——2020Q4货政例会点评20201229 主要观点: 2020年12月29日,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央行关于货币政策部署的第二次公开会议,更多聚焦货币政策本身,对于判断当前央行的政策定调有一定意义。 第一,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Q4货政例会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说法,对于经济恢复持乐观态度,仍关注疫情和外部不确定性风险。 第二,对于货币政策的总基调,同样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诉求“稳字当头”和“不急转弯”,体现全局性思路转变后宏观调控诉求的变化。 第三,流动性“合理充裕”定调和“降成本”思路延续,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央行党委会之后的首次确认,确认了11月末以来的偏宽松操作。 第四,对于“防风险”而言,维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说法,不提攻坚战。 总体而言,四季度例会充分体现了中央经济会议对于宏观调控偏稳的诉求,基本解除了明年一季度流动性定调改变和政策利率调整的风险,后验了11月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偏宽松的操作,对于后续流动性偏宽松窗口的维持释放了积极信号,未来政策状态是否进一步调整的第一个观察窗口在明年二季度,取决于经济数据高点后的边际韧性。 (具体观点请点击下方报告原文链接获取) 风险提示:流动性超预期收紧。 摘自《【华创固收】“合理充裕”再现,“做和说”见分晓——2020Q4货政例会点评20201229》 联系人:周冠南 发布时间:2020/12/29 (完整报告请联系分析师或对口销售) 0 2 华创非银 保险行业12月跟踪报告(2020年第12期,总第13期):基本面向好未改,保险配置正当时 主要观点: 月度行情复盘:保险板块震荡下行,外资继续买入中国平安。截至12月28日,保险指数较上月底下跌6.4%,跑输大盘(沪深300)8.5个百分点,表现位列Wind二级行业倒数第8位,同期沪深300涨幅为2.1%。个股均下跌,跌幅分别为-11.8%(国寿)、-7.7%(人保)、-6.6%(新华)、-6.2%(太保)、-6%(平安)。保险指数年内累计涨幅为1.9%,跑输大盘21.7个百分点。12月单月外资净买入平安15亿元,年初至今交易方向累计为正,净买入0.2亿元。年内平安沪港通成交总额为3033亿元,截至12月28日沪港通持股占平安流通股比例为8.1%,较上月底提升0.17个百分点。 负债端业绩跟踪:人身险增速下降,车险负增长扩大。1-11月行业人身险公司累计保费3万亿元,同比+6.7%(前值+6.8%);11月单月保费1586亿元,同比+6%(前值+8.5%)。其中寿险单月原保费1118亿元,同比+4.1%(前值+9.2%);健康险429亿元,同比+12.3%(前值+8.3%);意外伤害险38亿元,同比-7.3%(前值-6.7%)。财产险方面,1-11月行业财产险公司保费1.2万亿元,同比+5.8%(前值+7.2%),单月保费986亿元,同比-7.5%(前值-5.6%)。车险单月保费同比-11.4%(前值-6.4%),负增长扩大5个百分点;非车险中农险高增,同比+44.4%(前值+22.7%),健康险恢复正增长,同比+21.4%(前值-4.7%)。 资产端表现跟踪:长端利率震荡下行,投资环境面临不确定性。12月长端利率未延续前期的上行趋势,截至12月28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底震荡下行8.7bp,收于3.16%。险资运用方面,11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1.2万亿元,较年初+14.5%。资产配置结构中,股票和基金占比13.3%,银行存款占比12.2%,债券占比36.9%,其他投资占比37.5%,较上月变化均不大。11月保险机构(自有资金,不含保险资金产品账户)认购银行间债券399亿元,主要认购国债(191亿元)、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154亿元)、地方政府债(45亿元)。 强调持牌、规范经营,各方发展定位更加清晰。2020年12月14日,银保监会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互联网保险业务和保险机构定义,规定保险机构必须通过自营网络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并首次将持牌经营的互联网企业纳入保险机构的范围;明确非保险机构不得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商业行为:1)提供保险产品咨询服务,2)比较保险产品、保费试算、报价比价,3)为投保人设计投保方案,4)代办投保手续,5)代收保费。《办法》规范行业发展,整体看来利好于规范的头部持牌中介,在互联网经济兴起与保险行业所面临的新环境下为互联网保险行业的监管搭建起宏观框架,将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保险销售向线上化方向发力、促进开发更多创新型产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投资建议:12月以来,受新冠疫情不确定性增大影响,保险板块下行,但保险股目前基本面依然向好:1)负债端表现来看,各公司一阶段开门红主打的储蓄险销售取得较好成绩,其中平安、太保、国寿陆续进入了第二销售阶段,在新旧重疾定义产品过渡的时间段内,保障型产品销售可期;2)资产端方面,险资配置各项利好政策出台,有望在后期提升投资收益。此外,国常会提出支持商业健康险及长期限年金发展等,保险行业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我们对明年初负债端开局表现仍然持乐观态度,在前期板块一定程度回调的情况下,当前保险股有更加丰厚的估值提升空间(30%+),随着负债端数据的逐步验证,行情料将逐步好转。继续推荐:1)此前市场预期有所降温后续有望超预期、随市场变化调整策略的决断力和执行力强、积极拥抱互联网和年轻人市场的中国平安;2)业绩估值双低,修复空间更大的中国太保。 (具体观点请点击下方报告原文链接获取) 风险提示:上市险企战略转型进度不及预期、开门红销售不及预期、疫情反复且影响超预期、权益市场动荡、长端利率持续下行。 摘自《保险行业12月跟踪报告(2020年第12期,总第13期):基本面向好未改,保险配置正当时》 联系人:徐康 发布时间:2020/12/30 (完整报告请联系分析师或对口销售) 0 3 华创商社 颐海国际(01579.HK)跟踪快报:关联方调价影响逐步出清,冲泡系列上量 主要观点: 关联交易调价影响逐步出清:公司前期股价调整,主要因为关联交易调价,叠加Q4预期2C业务增速放缓,带来对明年增速担忧——2C业务基数增大,同比增速可能放缓,2B业务恐难享受海底捞餐厅修复带来的高弹性。经历30%股价回调,公司当前预期已基本出清。我们认为,上半年关联交易占比仅有营收23%,全年看预计只有3成左右,公司自2018年以来加速发展C端业务,当前业务结构已经比较健康,与海底捞餐厅同为获益于该品牌的经营者,且业务模式更加稳定。 海底捞开店提速,冲泡系列初露爆品相:海底捞17-20年保持100/200/300/500家新店速度,今年新开店明年成为成熟店后,有效经营的门店数量将达到2019年的2倍,且若疫情无大范围反复,预计翻台同比2020将大幅改善,关联交易仍然有量的高增长;C端产品中,冲泡系列逐渐上量,当前已达到单月4000kw体量,明年有望成为方便速食品类中又一大单品,拖动C端快速增长,占领5-15元低客单一人食价格带。 研发机制微调,分成体制更因地制宜:增设产品企划部之后,增加从上而下研发系统;销售合伙人分成出现更细规则,保持团队战斗力。我们认为公司后续会以区域爆款为主,快速发掘市场机会,以最灵活方式推进产品创新。 霸州1期投产,进入产能扩张周期:霸州1期今年增加7w吨产能(原有10w吨);霸州2期预计将于2023年底投产,设计产能3万吨;马鞍山一期处于土建阶段,规划产能6万吨,预计2021年底投产,马鞍山全部建成预计将释放产能20万吨;漯河生产基地3月开始建设,一期规划产能7.5万吨,预计将于2021年底投产,二期规划产能7.5万吨,预计将于2022年底投产;简阳工厂预计下半年开始建设规划,一期规划产能10万吨,计划2022年投产;马来西亚合资工厂于2020年初投产,小产能在运输不便时有力支持了海外销售(占比微提至4.7%),泰国工厂也已经完成土地购买协议,目前处于总体规划阶段,一期设计产能2万吨,计划于2021年上半年开始建设,预计将于2022年投产;二期设计产能2万吨,预计将于2025年投产。 盈利预测:我们强调公司是在好赛道上,以现有的强大品牌+灵活的制度、较强激励卖成瘾性单品,在研发端以低试错成本的灵活机制(产品项目制)鼓励全民研发,销售端以合伙人/师徒制,以及每季度PK制度进行强激励,当前渠道下沉迅速,组合拳配合良好。考虑调价影响持续,我们下调2020年-2022年 EPS预测至0.89 元、1.10元和1.45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127 倍、103倍和78倍。鉴于公司“强势品牌背书,灵活的研发机制,充分赋能销售团队的管理机制”三项能力领先市场,同时考虑到未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方便食品有望成为居家常备产品,给予公司2022年80倍PE,维持“推荐”评级。 (具体观点请点击下方报告原文链接获取)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成本价格上涨压力;关联方海底捞门店扩张不及预期;第三方渠道拓展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广成功率不及预期。 摘自《颐海国际(01579.HK)跟踪快报:关联方调价影响逐步出清,冲泡系列上量》 联系人:王薇娜 发布时间:2020/12/30 (完整报告请联系分析师或对口销售) 每日研究报告一览 行业研究 【华创非银】保险行业重大事项点评:以预估成本定收入,利润驱动更加明晰——《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点评 本月金股 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