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热点推介丨国债-如何看待年内政府债供应压力

热点推介丨国债-如何看待年内政府债供应压力

作者:微信公众号【广州期货】/ 发布时间:2024-11-2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广州期货《热点推介丨国债-如何看待年内政府债供应压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热点推介 政府债供应潜在压力是当前债市的重要利空因素。随着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通过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各地陆续披露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计划,政府债供应压力开始出现。政府债发行节奏及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流动性的呵护成为目前债市的关键牵引。 年内政府债发行规模预计超2.5万亿元▼ 10月12日,财政部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表示,四个增量举措已进入决策程序,包括一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二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三是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四是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提升整体消费能力。11月5-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通过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即今年新增2万亿元置换债已明确。 政府债主要包括国债及地方债。截至11月20日债券发行披露情况,今年一般国债累计净融资3.33万亿元,对应年初中央财政赤字3.34万亿元规模测算,则年内预计净融资发行86亿元,考虑到12月到期5825亿元,则年内一般国债发行规模约5911亿元。特别国债今年已完成新发万亿元,用于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特别国债发行未公布,假设不在年内发行。地方债方面,新增专项债今年以来已累计发行3.97万亿元,超出预算的3.9万亿元,新增一般债已累计发行6739亿元,较7200亿元限额还可发行461亿元,再考虑到新增2万亿元置换债及12月地方债到期约408亿元需续发,则年内地方债发行规模预计达20,869亿元。结合国债及地方债看,则年内政府债预计发行规模近达2.68亿元,11-12月合计发行规模预计3.58亿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3.18万亿元、2022年同期的2.768万亿元。 超长端受政府债供给压力最为显著▼ 除了规模外,发行期限对债市特别是超长端品种影响较大。 国债方面,根据财务部公布的四季度国债发行安排,四季度超长期国债发行3只,分别为11月8日20年期特别国债续发300亿元、11月15日30年期特别国债续发500亿元以及12月6日30年期一般国债续发,按照此前超长期一般国债发行规模280亿元预计,则年内超长期国债发行规模至少280亿元。 地方债方面,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中10年以上债券规模占比为59.47%,新增一般债为4.85%,特殊再融资债为50%,以比例做测算,则年内地方债10年以上债券发行规模预计超1.02万亿元。 按上述测算,则年内10年以上超长期政府债发行规模将超1.05万亿元,11-12月合计发行规模超1.5万亿元,超出年内发行峰值8-9月的合计1.48万亿元,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2334亿元。即超长期政府债供应的压力更为显著。近期金融机构现券交易方向亦对此有所印证,出现大行净卖出超长期国债的现象,预计为机构提前调仓以准备承接年内新债发行的操作。 央行对流动性的呵护▼ 央行Q3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货币政策基调更为积极,表明流动性呵护态度。关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总体基调强调“坚定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延续了924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潘行长的提法;“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优先级前置,对应着财政发力政府债发行放量背景下央行对流动性呵护的态度。从近期央行实际动作看,上周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871亿元,本周前三日维持每日净投放,资金面状况近期有所转松。 后续展望▼ 当前债市风险点在于一是财政发力节奏带来的潜在供应冲击,二是政策博弈及风险偏好变化下股债跷跷板效应,支撑因素在于增量政策显效还需时间、年内经济大概率维持波浪式修复的发展路径,中性因素为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央行已预告年内还有一次降准,而再次降息受内外部约束,但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行仍有空间,且存款利率下行对利率中枢的引导作用将会加强。整体来看,债市预计仍处宽幅震荡格局,单边趋势驱动不足。从利率曲线看,结合保险机构12月跨年配置需求,前期表现克制的超长端品种具一定补涨空间,但政府债供应压力现实存在,长端利率下行幅度有限且窗口期或较短,关注短线波段交易机会,利率曲线预计短期走平后再度转陡。 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2】1497号 分析师:方旻 期货从业资格:F03105216 投资咨询资格:Z0021334 邮箱:fang.min@gzf2010.com.cn 免责声明: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广州期货 I 您身边的期货专家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