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金持续流入,中长期投资新代表:中证A500投资价值分析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市场资金持续流入,中长期投资新代表:中证A500投资价值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 优选细分行业龙头,注重长期投资价值 1.1 编制方案特色鲜明,重视中长期投资价值 中证A500指数上市以来受到市场的持续关注,指数相较传统宽基有些显著的不同和更进一步的重要创新,未来有成为中国版标普500指数的潜力: 首先,最为重要的是,该指数借鉴了标普500指数的编制方案,强调分布要与全市场的行业市值分布一致,而不是简单的在大市值公司里挑选股票,极大增强了指数的代表性。 这一点将A系列指数与传统的宽基指数鲜明的区分开来:该指数加入了行业分布的考量,关注行业分布的均衡性、对A股的全面代表性。指数样本行业分布较为均衡,覆盖全部35个中证二级行业,在维持“大盘宽基”特征的同时,纳入更多新经济领域的龙头公司,方便投资者对各领域的龙头企业进行配置。 第二,ESG指标加入,通过剔除ESG评分为C级及以下的上市公司,指数有效降低了公司因不良经营或社会责任缺失而导致的潜在风险。 第三,引入互联互通标筛选要素,为指数的国际化打开空间。方便境内外中长期资金配置A股核心资产。中证A500指数通过陆股通筛选机制,未来指数的国际化、引入外资就可以非常方便的通过陆股通实现,外资和港资也能够更加便捷地以指数化的形式投资于A股市场。 在以上的创新编制方案下,我们认为中证A500指数有着:行业分布更加均衡、市值分布更加均衡、或有助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特征。虽然中证A500指数在成份股上与沪深300有较高的重合度,但由于行业更加均衡、市值更加均衡,相较沪深300,中证A500更有可能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 1.2 行业覆盖度更广,金融占比较沪深300显著降低 从中证A500的申万一级行业权重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力设备、银行和生物医药等行业。其中,电子行业占比最高,为9.5%。各行业的权重分布均衡,没有单一行业权重超过10%,体现了较为均衡的行业配置特点。而在与成份股数量更接近的沪深300、中证500进行比较时,中证A500对行业分布的考虑也使其具备更突出的全市场代表性。比较中证A500和沪深300的中证一级行业分布情况,可以看到,中证A500比沪深300在金融上的权重有较大程度的降低,更接近全部A股的分布情况,并且中证A500在工业、原材料板块的权重明显高于沪深300,说明其对中国的制造业代表性更强。 此外,中证A500在主要消费上权重和沪深300接近,显著高于中证500的主要消费行业占比,白酒等板块龙头属性突出的特点在该指数中仍然有所体现。 总体来看,沪深300金融占比高、制造占比低,而中证500相反,中证A500能够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 成份股市值方面,指数在市值分布上整体偏向中大盘,介于沪深300和中证500的指数分布水平之间。 截至2024年9月9日,中证A500成份股自由流通市值均值为328.89亿元,中位数为165.46亿元,在市值上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在市值的分布上,中证A500成份股的自由流通市值多集中在300亿元以下的区间里,同时在千亿以上的超大市值个股上也有26支的覆盖情况,在整体偏向中大盘的同时,会兼顾一些小盘股。 与其他宽基指数对比来看,中证A500市值分布情况介于沪深300和中证500之间,在区间结构上,与兼顾了沪深300和中证500的中证800指数较为相似。 2. 相较沪深300的优势期特征:什么时候适合配A500? 2.1 基日以来风险收益综合表现领先传统宽基 从中证A500的基期以来表现来看,A500指数在收益水平上较沪深300有一定领先,小幅落后于中证500、中证1000等成长属性更高、市值水平更小的指数。但在综合考虑了波动率水平后,中证A500指数在夏普比率为0.37,要领先于常见的主要宽基指数,体现了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分年度来看,近几年以来,中证A500指数相比沪深300主要在2020年和2021年有较大的领先,总体上也是由于这两年里中证A500指数更低的银行行业权重、以及其他诸如电子医药等行业上相比沪深300权重的提高带来的额外收益。 2.2较沪深300的优势阶段整理:2020-2021年显著领先,超额源自编制方案设计 比较中证A500和沪深300的历史累计收益,两者的收益曲线较为接近,但中证A500在不同时间段展现出明显的超额优势,尤其在2013年前后、2015年以及2020至2021年。这些时期,中证A500的超额收益相较沪深300表现出持续积累的特点。 从逐年表现来看,2013年和2015年,中证A500的超额收益分别达到了7.55%和10.1%。在2020至2021年,尽管每年的超额收益相对温和,但也达到了3.71%和5.67%。可以看到,A500相较沪深300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优势。 中证A500在这一时期的超额表现多来自于其编制方案下更为均衡的行业配置,在最新一期的成份股中我们看到,考虑行业中性后,中证A500较沪深300在金融地产上呈现低配、工业和信息技术等制造和科技板块占比提升。在2020-2021年前后的医药、新能源大幅上涨的行情里,将沪深300较高的金融行业权重分出、配置其他成长板块,或是A500在这两年里跑赢沪深300的主要原因。 总体上,中证A500指数更偏中等市值、以及在金融地产等行业上相比沪深300更为低配。由于编制方案的原因,诸如2020-2021年超额行情的底层原因在未来应当是会长期存在的。 我们也专门拿出了金融地产去和沪深300全收益的年涨跌幅做比较。可以看到,在2020年和2021年,金融地产板块的表现要逊于沪深300的总体表现。而这两年里,在金融地产上更偏低配、在其他行业上分布更为均匀的中证A500指数相比沪深300有明显的超额收益。而反过来在2021年之后,尤其是近两年来,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板块在下行行情里持续逆势上涨,中证A500相比沪深300的表现则有了一定的落后。 在当下强调新质生产力、战略新兴产业政策不断倾斜的大背景下,以科技和先进制造为代表的大类板块在未来或将比传统金融地产具有更强的增长和收益表现。在9月末以来的反弹行情中,芯片半导体和光伏产品先后接力大幅上涨也再一次印证了新质生产力在经济回暖和上行下的突出成长潜力。 3. A500发布近两个月后仍受市场关注:资金持续流入 中证A500(000510.CSI)于2024年9月23日正式发布,指数尚未发布即引来市场密切关注,场内外指数基金也在指数发布前后密集申报。 基金管理人集中申报中证A500指数基金并非仅是追随市场热点,从首批中证A500ETF于10月15日上市后的市场反馈来看,投资者对A500ETF的认可度显著较高。上市首周,A500ETF的资金净流入远远领先于其他标的指数ETF。同一时间段内,沪深300ETF则呈现出大规模资金流出的状态,流出总额在各标的指数中排名第一。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对中证A500作为沪深300替代性投资标的的高度认可。 从上市后的市场表现来看,投资者对新一代宽基指数的认可度较高,市场交易热情亦十分活跃。从逐日的资金流入与流出情况来看,ETF产品上市后的前几个交易日可能会出现资金大幅流出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ETF发行时所需的资金募集成本。然而,中证A500指数ETF并未出现该现象。相反,A500ETF在15日上市首日即吸引了11.45亿元的资金流入,并在随后几个交易日中,每日的资金净流入均稳定在10亿元以上。 自指数发布以来,基金产品的申报、获批和认购持续火热。虽然发布至今仅有几个月,但中证A500基金产品的快速发展使得A500指数已经成为A股重要的宽基指数,而在ETF标的中具有相似地位的宽基指数目前已均有ETF期权产品推出。从指数基金产品的交投活跃程度和当下发展情况来看,推出A500ETF期权、完善指数生态链也已成为十分必要的事情。 作为饱受市场关注的新宽基指数,中证A500至今已有多达82只基于A500指数的基金产品申报,包含22只ETF产品和60只场外基金产品。甚至在指数发布前,就已先有中证A500ETF开始申报,这在指数产品的历史上也是较为罕见的现象。 持续的产品申报和成立也使得A500指数的热度至今不减,在首批ETF后,A500的新指数基金产品仍在不断成立,且其中不乏接近百亿的新A500基金。持续的A500指数热度和第二批高规模基金也展示了A500指数的旺盛生命力和发展前景。作为中长期投资价值的代表,A500指数的投资价值值得持续关注。 4. 风险提示 本报告对于基金产品、指数的研究分析均基于历史公开信息,可能受指数样本股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分析偏差;此外,基金管理人的历史业绩与表现不代表未来;指数未来表现受宏观环境、市场波动、风格转换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波动风险。 本报告仅对基金历史业绩进行分析,不代表对基金未来资产配置情况的预测;本报告不涉及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不涉及对基金产品的推荐,亦不涉及对任何指数样本股的推荐;投资者阅读本报告时,应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充分理解指数编制规则、样本股变化、历史表现等综合因素可能对指数走势、基金产品业绩产生的影响;本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需特别关注指数编制公司、基金公司等官方披露的信息。
1. 优选细分行业龙头,注重长期投资价值 1.1 编制方案特色鲜明,重视中长期投资价值 中证A500指数上市以来受到市场的持续关注,指数相较传统宽基有些显著的不同和更进一步的重要创新,未来有成为中国版标普500指数的潜力: 首先,最为重要的是,该指数借鉴了标普500指数的编制方案,强调分布要与全市场的行业市值分布一致,而不是简单的在大市值公司里挑选股票,极大增强了指数的代表性。 这一点将A系列指数与传统的宽基指数鲜明的区分开来:该指数加入了行业分布的考量,关注行业分布的均衡性、对A股的全面代表性。指数样本行业分布较为均衡,覆盖全部35个中证二级行业,在维持“大盘宽基”特征的同时,纳入更多新经济领域的龙头公司,方便投资者对各领域的龙头企业进行配置。 第二,ESG指标加入,通过剔除ESG评分为C级及以下的上市公司,指数有效降低了公司因不良经营或社会责任缺失而导致的潜在风险。 第三,引入互联互通标筛选要素,为指数的国际化打开空间。方便境内外中长期资金配置A股核心资产。中证A500指数通过陆股通筛选机制,未来指数的国际化、引入外资就可以非常方便的通过陆股通实现,外资和港资也能够更加便捷地以指数化的形式投资于A股市场。 在以上的创新编制方案下,我们认为中证A500指数有着:行业分布更加均衡、市值分布更加均衡、或有助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特征。虽然中证A500指数在成份股上与沪深300有较高的重合度,但由于行业更加均衡、市值更加均衡,相较沪深300,中证A500更有可能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 1.2 行业覆盖度更广,金融占比较沪深300显著降低 从中证A500的申万一级行业权重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力设备、银行和生物医药等行业。其中,电子行业占比最高,为9.5%。各行业的权重分布均衡,没有单一行业权重超过10%,体现了较为均衡的行业配置特点。而在与成份股数量更接近的沪深300、中证500进行比较时,中证A500对行业分布的考虑也使其具备更突出的全市场代表性。比较中证A500和沪深300的中证一级行业分布情况,可以看到,中证A500比沪深300在金融上的权重有较大程度的降低,更接近全部A股的分布情况,并且中证A500在工业、原材料板块的权重明显高于沪深300,说明其对中国的制造业代表性更强。 此外,中证A500在主要消费上权重和沪深300接近,显著高于中证500的主要消费行业占比,白酒等板块龙头属性突出的特点在该指数中仍然有所体现。 总体来看,沪深300金融占比高、制造占比低,而中证500相反,中证A500能够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 成份股市值方面,指数在市值分布上整体偏向中大盘,介于沪深300和中证500的指数分布水平之间。 截至2024年9月9日,中证A500成份股自由流通市值均值为328.89亿元,中位数为165.46亿元,在市值上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在市值的分布上,中证A500成份股的自由流通市值多集中在300亿元以下的区间里,同时在千亿以上的超大市值个股上也有26支的覆盖情况,在整体偏向中大盘的同时,会兼顾一些小盘股。 与其他宽基指数对比来看,中证A500市值分布情况介于沪深300和中证500之间,在区间结构上,与兼顾了沪深300和中证500的中证800指数较为相似。 2. 相较沪深300的优势期特征:什么时候适合配A500? 2.1 基日以来风险收益综合表现领先传统宽基 从中证A500的基期以来表现来看,A500指数在收益水平上较沪深300有一定领先,小幅落后于中证500、中证1000等成长属性更高、市值水平更小的指数。但在综合考虑了波动率水平后,中证A500指数在夏普比率为0.37,要领先于常见的主要宽基指数,体现了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分年度来看,近几年以来,中证A500指数相比沪深300主要在2020年和2021年有较大的领先,总体上也是由于这两年里中证A500指数更低的银行行业权重、以及其他诸如电子医药等行业上相比沪深300权重的提高带来的额外收益。 2.2较沪深300的优势阶段整理:2020-2021年显著领先,超额源自编制方案设计 比较中证A500和沪深300的历史累计收益,两者的收益曲线较为接近,但中证A500在不同时间段展现出明显的超额优势,尤其在2013年前后、2015年以及2020至2021年。这些时期,中证A500的超额收益相较沪深300表现出持续积累的特点。 从逐年表现来看,2013年和2015年,中证A500的超额收益分别达到了7.55%和10.1%。在2020至2021年,尽管每年的超额收益相对温和,但也达到了3.71%和5.67%。可以看到,A500相较沪深300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优势。 中证A500在这一时期的超额表现多来自于其编制方案下更为均衡的行业配置,在最新一期的成份股中我们看到,考虑行业中性后,中证A500较沪深300在金融地产上呈现低配、工业和信息技术等制造和科技板块占比提升。在2020-2021年前后的医药、新能源大幅上涨的行情里,将沪深300较高的金融行业权重分出、配置其他成长板块,或是A500在这两年里跑赢沪深300的主要原因。 总体上,中证A500指数更偏中等市值、以及在金融地产等行业上相比沪深300更为低配。由于编制方案的原因,诸如2020-2021年超额行情的底层原因在未来应当是会长期存在的。 我们也专门拿出了金融地产去和沪深300全收益的年涨跌幅做比较。可以看到,在2020年和2021年,金融地产板块的表现要逊于沪深300的总体表现。而这两年里,在金融地产上更偏低配、在其他行业上分布更为均匀的中证A500指数相比沪深300有明显的超额收益。而反过来在2021年之后,尤其是近两年来,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板块在下行行情里持续逆势上涨,中证A500相比沪深300的表现则有了一定的落后。 在当下强调新质生产力、战略新兴产业政策不断倾斜的大背景下,以科技和先进制造为代表的大类板块在未来或将比传统金融地产具有更强的增长和收益表现。在9月末以来的反弹行情中,芯片半导体和光伏产品先后接力大幅上涨也再一次印证了新质生产力在经济回暖和上行下的突出成长潜力。 3. A500发布近两个月后仍受市场关注:资金持续流入 中证A500(000510.CSI)于2024年9月23日正式发布,指数尚未发布即引来市场密切关注,场内外指数基金也在指数发布前后密集申报。 基金管理人集中申报中证A500指数基金并非仅是追随市场热点,从首批中证A500ETF于10月15日上市后的市场反馈来看,投资者对A500ETF的认可度显著较高。上市首周,A500ETF的资金净流入远远领先于其他标的指数ETF。同一时间段内,沪深300ETF则呈现出大规模资金流出的状态,流出总额在各标的指数中排名第一。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对中证A500作为沪深300替代性投资标的的高度认可。 从上市后的市场表现来看,投资者对新一代宽基指数的认可度较高,市场交易热情亦十分活跃。从逐日的资金流入与流出情况来看,ETF产品上市后的前几个交易日可能会出现资金大幅流出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ETF发行时所需的资金募集成本。然而,中证A500指数ETF并未出现该现象。相反,A500ETF在15日上市首日即吸引了11.45亿元的资金流入,并在随后几个交易日中,每日的资金净流入均稳定在10亿元以上。 自指数发布以来,基金产品的申报、获批和认购持续火热。虽然发布至今仅有几个月,但中证A500基金产品的快速发展使得A500指数已经成为A股重要的宽基指数,而在ETF标的中具有相似地位的宽基指数目前已均有ETF期权产品推出。从指数基金产品的交投活跃程度和当下发展情况来看,推出A500ETF期权、完善指数生态链也已成为十分必要的事情。 作为饱受市场关注的新宽基指数,中证A500至今已有多达82只基于A500指数的基金产品申报,包含22只ETF产品和60只场外基金产品。甚至在指数发布前,就已先有中证A500ETF开始申报,这在指数产品的历史上也是较为罕见的现象。 持续的产品申报和成立也使得A500指数的热度至今不减,在首批ETF后,A500的新指数基金产品仍在不断成立,且其中不乏接近百亿的新A500基金。持续的A500指数热度和第二批高规模基金也展示了A500指数的旺盛生命力和发展前景。作为中长期投资价值的代表,A500指数的投资价值值得持续关注。 4. 风险提示 本报告对于基金产品、指数的研究分析均基于历史公开信息,可能受指数样本股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分析偏差;此外,基金管理人的历史业绩与表现不代表未来;指数未来表现受宏观环境、市场波动、风格转换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波动风险。 本报告仅对基金历史业绩进行分析,不代表对基金未来资产配置情况的预测;本报告不涉及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不涉及对基金产品的推荐,亦不涉及对任何指数样本股的推荐;投资者阅读本报告时,应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充分理解指数编制规则、样本股变化、历史表现等综合因素可能对指数走势、基金产品业绩产生的影响;本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需特别关注指数编制公司、基金公司等官方披露的信息。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