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周报-2024-11-15
(以下内容从英大期货《【能源】周报-2024-11-15》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煤碳】 作者:蓝天祥 从业资格证号:F3058578 投资咨询资格证号:Z0000895 创作日期:2024.11.15 标题:能源法颁布实施煤炭期现货价格震荡运行 摘要: 煤炭行业在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煤矿产能储备制度实施指引下,按照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市场煤价合理区间运行的具体要求,明确煤电将承担保障电力安全和调节功能重要作用的发展定位,明确“下限保煤、上限保电”的煤电价格改革机制定位。在行业内持续增产保供稳价成效显著,持续提升政府、电厂、煤企和流通环节储备能力建设和煤矿产能储备的政策导向下,特别是煤炭由“增产保供稳价”转向“稳产保供”,伴随2025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即将启动和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煤矿产能储备制度的发布实施。 叠加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颁布实施,10月进口煤炭4624.8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599.2万吨增加1025.6万吨,同比增28.50%。伴随迎峰度冬的启动,动力煤供消仍将处于平衡格局的延续、煤价震荡向下运行;双焦期货价格处于高位震荡下行走势。 一、期现货市场价格走势回顾 (一)本周期货行情回顾 1.焦煤期货行情回顾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本周焦煤期货价格处于震荡下行格局,截至11月14日收盘,焦煤期货JM2501合约收盘价为1269元/吨,较11月8日收盘价1322.5元/吨下跌53.5元/吨。持仓量为189119手,较11月8日的持仓量185753手大幅增加3366手。 2.焦炭期货行情回顾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本周焦碳期货价格处于大幅震荡下行格局,截至11月14日收盘,焦碳期货J2501合约收盘价为1916.5元/吨,较11月8日收盘价1989元/吨下跌72.5元/吨。持仓量为28242手,较11月8日的持仓量27809手增加433手。 (二)本周现货行情 1.动力煤现货行情 (1)国际三大港现货价格 截至11月8日国际三大港口纽卡斯尔动力煤现货周报价下跌1.63美元/吨至143.32美元/吨,欧洲ARA上涨0美元/吨至119.25美元/吨,理查兹RB动力煤现货周报价下跌1.20美元/吨至110.00美元/吨。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主要港口动力煤现货平仓价 本周动力煤主要港口的平仓价普遍下跌。截至11月14日皇岛港、京唐港、广州港、天津港动力煤平仓价分别为844元/吨、849元/吨、959元/吨和1057元/吨,较11月8日分别下跌3元/吨、2元/吨、-25元/吨和-8元/吨。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3)动力煤市场价 本周动力煤秦皇岛港口的动力末煤平仓价普遍下跌。截至11月14日Q5800、Q5500、Q5000、Q4500动力末煤价格分别为905元/吨、844元/吨、742元/吨、645元/吨。较11月8日报价分别下跌2元/吨、3元/吨、3元/吨和2元/吨。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4)11月份年度长协价格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11月份,动力煤年度长协价格持平,Q5500、Q5000、Q4500动力煤年度长协价格分别为699元/吨、635元/吨和572元/吨,较10月份年度长协价格持平。 2.焦煤现货行情 (1)焦煤主要港口(京唐港)报价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截至11月14日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为1640元/吨,京唐港焦煤库提价为1440元/吨。较11月8日报价分别下跌0元/吨和50元/吨。 (2)焦精煤出厂价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截至11月8日唐山、开滦、平顶山、水城、邢台、邯郸焦精煤出厂价分别为1490元/吨、1540元/吨、1870元/吨、1900元/吨、1660元/吨、1660元/吨,较11月1日周报价分别下跌50元/吨、70元/吨、0吨、0元/吨、110元/吨、100元/吨。 3.焦炭现货行情 (1)冶金焦报价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截至11月14日中国冶金焦平均价、一级冶金焦、二级冶金焦和三季冶金焦报价分别为1792/吨、1826元/吨、1716元/吨、1923元/吨,较11月8日分别下跌24元/吨、31元/吨、7元/吨、50元/吨。 (2)一级冶金焦出厂价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截至11月14日连云港、天津港、日照港一级冶金焦价分别为1888元/吨、1910元/吨和1850元/吨,较11月8日价分别上涨0元/吨、0元/吨、0元/吨。 二、基本面数据分析 (一)供给侧 1.动力煤 (1)10月煤炭进口4624.8万吨 2024年10月份煤及褐煤进口4624.8万吨,同比增长28.5%;1-10月份煤及褐煤进口43536.9万吨,同比增长13.50%。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10月份原煤产量41180万吨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10月份生产原煤41180万吨,同比增长4.60%;1-10月份,生产原煤389207万吨,同比增长1.20%。 2.焦煤 (1)9月焦煤进口 2024年9月份焦煤进口1036.27万吨,同比下降4.15%;1-9月累计进口8910.17万吨,同比增长22.56%。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9月份焦煤产量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9月份焦煤产量4393.94万吨,较上年同期的4209万吨增加184.94万吨。 3.焦炭 (1)9月焦炭进口 2024年9月进口焦炭55.17万吨;1-9月份焦煤进口量631.82万吨,同比减少1502.71万吨。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9月份焦炭产量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9月焦炭产量3932万吨,同比下降5.30%;1-9月焦炭产量为36440万吨,同比减少1.20%。 (二)需求侧 1.动力煤 (1)全社会用电大幅增长 2024年9月全社会用电量84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2%;1-9月全社会用电量74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0%。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全社会发电量稳步增长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10月份全社会发电量为73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0%;1-10月份全社会发电量为780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0%。 (3)火电发电量大幅增长 2024年10月份全社会火电发电量为47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0%;1-10月份全社会火电发电量为522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0%。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4)建材水泥大幅下降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10月份水泥产量17498万吨,同比减少7.90%;1-10月份水泥产量150116万吨,同比减少10.30%。 2.焦煤 (1)焦煤总供消量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9月总供给量5430.21万吨,较上年同期的5291.48万吨相比增加138.77万吨。 3.焦炭 (1)焦炭表观消费量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9月焦炭表观消费量3877.95万吨,较上年同期的4061.74万吨减少183.79万吨;1-9月焦炭表观消费量35770.92万吨,较上年同期的36209.75万吨减少438.83万吨。 (2)粗钢产量 2024年9月粗钢产量7707万吨,同比减少6.10%;1-9月粗钢产量为76848万吨,同比减少3.60%。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三)库存侧 1.重点港口库存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本周重点港口煤炭库存企稳运行,截至2024年11月14日曹妃甸港和秦皇岛港库存合计为1225万吨,较2024年11月8日1202万吨增加23万吨。 2.独立焦化厂焦煤库存 2024年11月8日,产能≥200万吨、100-200万吨和小于100万吨的独立焦化厂焦煤库存分别为391.93万吨、334.94万吨和19.89万吨,环比上周分别减少2.60万吨、2.86万吨和1.46万吨。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3.主要港口焦炭库存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11月8日天津港、连云港、日照港、青岛港焦炭库存分别为46万吨、0.13万吨、60万吨和62万吨,环比上周分别减少0万吨、0万吨、3万吨和5万吨。 四、下周展望与操作策略 (一)下周展望 下周煤炭供给将在持续增产保供稳价基础上平稳运行,动力煤供给应该处于宽平衡格局;焦煤焦炭在频繁提涨提降后震荡运行,双焦价格将延续宽幅震荡运行格局。 (二)下周操作策略 1. 套期保值策略 对于煤炭生产企业,建议把握煤价高位套期保值机会,及时利用期货进行卖出套期保值操作;对于煤炭需求企业,建议关注市场价格走势和政策发布,择机进行买入套期保值操作;对于煤炭贸易企业,建议根据订单或销售合同择机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2.投机策略 对于煤炭的投机者,建议把握市场不确定因素的机会操作。 【碳酸锂】 作者:张明月 从业资格证号:F3080273 投资咨询资格证号:Z0018558 创作日期:2024-11-15 标题:需求端向好提振锂盐价格 摘要: 本周碳酸锂价格震荡,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为: 供需方面,本周受到终端需求持续向好预期的影响,锂盐现货价格有较大幅度的抬升。新能源汽车方面,伴随着年底报废更新补贴退坡,年底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得到一些提振。储能方面,年底并网抢装导致储能电池需求上行,叠加特朗普上台,美国关税可能进一步抬升的预期使得出口企业出口意愿增强。终端需求的向好带动了锂电池排产的上行,上海有色预计11月动力电芯增产势头依然强劲,对碳酸锂价格形成支撑。此外,由于蛇年春节在一月,相对较早,因此部分材料厂备库可能会提前,对年底的碳酸锂价格可能形成提振。 政策方面,短期来看,汽车报废更新的补贴实施截止至24年12月31日,这一时间节点可能带来短期内报废更新的需求上升,但是基于国家释放的政策信号,市场有观点认为这一补贴可能延期至2025年。从长期来看,《能源法》的出台,以及国家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支持消费的政策相继出台,预计未来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公共交通乃至中重型货车的新能源替代也将逐步推进。? 一、 行情回顾 (一)期货行情回顾 本周碳酸锂期货价格先涨后跌,截止11月15日收盘,主力合约2501收于78300元/吨,收盘价相比上周末上行1900元/吨。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二)现货行情回顾 本周国内电池级碳酸锂(99.5%为主)市场成交价格区间在8.0-8.4万元/吨之间,市场均价8.2万元/吨,较上周末价格上涨8.61%。工业电池级碳酸锂(99.0%)市场成交价格区间在7.8-8.1万元/吨,市场均价7.95万元/吨,较上周末价格上涨9.66%。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二、基本面分析 (一)供需情况 据上海有色统计,10月国内碳酸锂总产量仍处高位运行,环比增加4%,同比增加48%。分原料情况看,10月锂辉石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增加17%。增量的主要原因在于氢氧化锂转至碳酸锂的产线处于快速爬产中,同时在下游需求向好情况下带动部分锂盐厂的代加工订单有所增多;10月锂云母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减少21%,减量的主要原因在于江西某头部锂盐厂停产,其他锂云母端锂盐厂产量较为稳定,因此该头部锂盐厂停产对锂云母端碳酸锂产出量影响较大;10月盐湖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减少3%,受天气因素影响,该地区锂盐厂开工率略有降低,使得盐湖端碳酸锂总产量持续下行;10月回收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增加3%,延续了9月的增量势头。拉动产量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某头部电池厂废旧电池代加工订单持续增加,另一方面亦是在下游需求向好情况下拉动回收端碳酸锂产量上行。 进入11月,尽管传统车市“金九银十”旺季过去,但是在政策的支持下,目前市场对于车市的预期依旧向好。而且,伴随着年底报废更新补贴退坡,年底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得到一些提振。此外,预计储能年底并网抢装将带动储能电池需求。在下游预期向好的情况下,预计11月下游排产将超预期,国内碳酸锂总产量可能环比增长5%-7%。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英大期货 (二)下游材料厂情况 三元材料方面,本周中低镍三元材料价格受到碳酸锂价格小幅反弹的支撑,呈小幅上涨,高镍三元材料价格因收到金属硫酸盐和氢氧化锂下跌的影响,导致其下降趋势较大。供应端,11月份国内三元材料厂家排产情况较稳定,海外三元材料厂开工率依然保持较低水平。需求端,下游电芯厂排产暂未减弱,与往年情况相比出现淡季不淡的情况,但海外本周需求依然较差,上升困难。消费端对于三元材料的采购需求减弱。 磷酸铁锂方面,市场价格变化较小,加工费暂时没有明显调整。临近年底,新一轮材料招标即将展开,业内预计加工费用难以大幅上涨,整体价格预期较为悲观。11月磷酸铁锂的生产安排较多,供应方面的市场情绪依然乐观。今年行情与往年不同,主要由于储能项目加速建设、国内电网接入、春节前的备货、补贴逐渐减少等因素。考虑到蛇年春节在1月底,订单需求也可能因此提前。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英大期货 三、海外市场 1. 特朗普获胜,关注对美国能源领域影响 北京时间11月6日,特朗普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关于特朗普在能源政策领域的立场,从其上一个任期内的政策及竞选演讲来看,他显然侧重于支持和扩大传统能源。首先是特朗普在上一个任期内撤销了多想环境保护法规,这被视为对全球气候努力的重大逆行。在竞选过程中,特朗普明确表示将扩大北极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钻探活动,这不仅可能加剧对极地生态的破坏,还可能导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进一步上升。此外,特朗普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化石燃料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为石油和天然气钻探提供税收优惠,以经济手段推动传统能源的开采和消费。此外,他计划取消现有的7500美元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这可能会减缓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阻碍清洁能源交通的普及。特朗普还考虑撤销《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中针对绿色能源的税收激励,并计划降低或取消燃油效率标准。这些政策若实施,可能会显著阻碍美国及全球的能源转型,对应对气候变化构成挑战。 短期来看,受到特朗普赢得大选的影响,未来新能源相关支持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大,因此美国储能项目可能出现“抢装”热潮。从中长期来看,特朗普上台后,美国能源转型步伐可能会放缓。除了政策补贴方面的不确定性之外,特朗普可能会增加贸易关税,这可能会对美国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供应链产生影响,推高电池制造成本。 三、行业政策 1. 《能源法》颁布,能源发展路径进一步明晰 11月8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下称《能源法》)。《能源法》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的正式通过,对于能源领域而言意义重大。前后历经20年,从起草、制定、修改、送审,到如今正式颁布,我国能源领域法律法规的顶层设计空白终于被填补。值得一提的是,凭借《能源法》所发挥的纲领性、规范性作用,当前我国各类能源主体的职责定位、权利责任将得到进一步明确,有利于在后续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合力作用。 《能源法》明确规定,国家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自然过程不断补充和再生的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具体来看,《能源法》规定,国家推进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支持分布式风电和光伏发电就近开发利用,合理有序开发海上风电,积极发展光热发电;国家鼓励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和生物液体燃料、生物天然气;国家促进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地热能。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法》进一步指出,国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电源电网协同建设,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国家合理布局、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的快速提升,新能源消纳成为当前不可回避的问题。《能源法》中明确了对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要求——第三章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国家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供电企业、售电企业、相关电力用户和使用自备电厂供电的企业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责任。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最低比重目标以及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考核。 绿证等绿色能源消费工具、制度也被写入《能源法》——第三章第三十四条指出,国家通过实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等制度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鼓励能源用户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洁低碳能源。公共机构应当优先采购、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洁低碳能源以及节约能源的产品和服务。 整体来看,《能源法》将多元能源品种、多重转型目标整合在同一框架下,从法律角度指明了能源领域转型发展方向与路径,规范了各能源品种的定位和发展次序。 2. 两部委:制定完善动力电池、储能电池运输服务保障措施 11月13日,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提出制定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大容量光伏电池运输服务保障措施。政策还提到,大力提升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研究开展双挂汽车列车运输测试,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布局建设专用换电站。推动建设一批公路服务区充电桩、换电站、充电停车位。 四、下游市场分析 1. 10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52.9% 10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36.9万辆,同比增长55.2%,环比增长11.2%;1-10月批发927.9万辆,同比增长36.5%。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50.1%,较2023年10月36%的渗透率提升14个百分点。10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5%;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5%;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零售方面,10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19.6万辆,同比增长56.7%,环比增长6.4%;1-10月零售832.7万辆,同比增长39.8%。 2. 10月六氟磷酸锂开工率上行 10月份,六氟磷酸锂的整体开工率约为70.6%,相比9月上升了约4个百分点。终端市场在10月的需求增速有所提升,整体需求上涨,因此电解液工厂的开工率有所上调。展望11月,预计终端需求可能会持续上升,从而推动六氟磷酸锂的需求不断增长,预计11月开工率将达到约74.5%。 3.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超预期 根据上海有色预测数据显示,预计10月新能源车的批发量可达140万台,环比增长超过15%,同比增长超过60%,增长速度远超预期。新能源汽车销售的火热伴随着传统油车销量的冷清,这其中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的差异化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在政策制定之初是本着油电同权的原则,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差距有所增加,这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补贴更高的新能源汽车:自七月以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突破50%,目前在53%到54%之间徘徊,充分展示了政策支撑的良好效果。 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持续火热带动了锂电池排产的上行:据SMM统计,2024年10月,中国动力电芯的产量为90.82GWh,环比增长10.6%,同比增长44.5%。预期11月增产势头仍较为强劲,排产预计为98.61GWh,环比增长8.6%,环比增长64.5%。 4. 10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环比增长8.6% 11月11日下午,中汽协以及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陆续发布10月汽车市场以及动力电池市场的产销及装车量的情况。 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146.3万辆和1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9.6%,新能源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8%,超市场整体预期。动力电池方面,10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9.2GWh,环比增长8.6%,同比增长51.0%。1-10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05.8GWh, 累计同比增长37.6%。 六、行业数据及新闻 1. 乘联分会:预计24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预计1068万辆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在2024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上表示,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四季度预计为355万辆,同比增长39%,2024年累计销量预计为1068万辆,同比增长38%;新能源乘用车出口今年受到欧盟的反补贴关税影响暂时较大,预计四季度出口33万辆,同比增长12%,预计全年累计出口122万辆,同比增长17%。”2024年1-9月世界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中国汽车占世界份额33%,处于低位水平。随着四季度旺销,有望突破34%。” 2. 国家信息中心徐长明:国内乘用车全年销量有望达2280万辆 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在2024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上表示,以旧换新政策预计全年拉动销量超140万辆,其中报废更新100万辆,地方置换更新40万辆。徐长明预计,今年四季度国内乘用车销量为744万辆,同比增长10%,全年有望达到2280万辆,同比增长1.8%。“目前增量政策逐步被释放,将为2025年经济发展处于合理水平提供基础,如果以旧换新政策得以延续,明年的车市表现将非常值得期待。我国汽车市场已进入波动式缓慢增长阶段,目前处于第一个平台期的上升期。” 3. 德国大型电池储能两年内将增四倍 德国太阳能工业协会近日发布预测称,未来两年内,德国的大规模电池存储能力将提升4倍,到2026年,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约7吉瓦时。除了已经安装的超过150万个家庭和商业存储系统外,大型电池存储系统将在光伏发电整合到电力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协会表示,电力市场的峰谷价差是推动德国储能扩张的主要因素之一,存储系统能够在没有额外补贴的情况下,将廉价的太阳能从高产量时段转移到高电力需求时段。据了解,目前德国超过80%的小型光伏屋顶系统已经与电池存储结合安装,截至今年上半年,德国已经安装了151万个家庭存储系统,总容量为13吉瓦时,此外还有1.1吉瓦时的商业电池存储容量和1.8吉瓦时的大规模电池存储容量。 七、观点总结 供需方面,伴随着年底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的退坡,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在年底可能得到一定提振。储能端,受到年底并网抢装的影响,储能电池需求年底预计较强。终端需求的向好带动了锂电池排产的上行,上海有色预计11月动力电芯增产势头依然强劲,对碳酸锂价格形成支撑。此外,由于春节在一月,相对较早,因此部分材料厂备库可能会提前,对年底的碳酸锂价格可能系能成提振。 政策方面,短期来看,汽车报废更新的补贴实施截止至24年12月31日,这一时间节点可能带来短期内报废更新的需求上升,但是基于国家释放的政策信号,市场有观点认为这一补贴可能延期至2025年。从长期来看,《能源法》的出台,以及国家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支持消费的政策相继出台,预计未来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公共交通乃至中重型货车的新能源替代也将逐步推进。 总体来看,年底伴随着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双强,预计电池排产及碳酸锂产量排产将继续走高,对碳酸锂价格形成支撑。此外,由于春节在一月底,相对较早,预计年底可能部分材料厂会开始备库。碳酸锂价格在年底受到终端需求向好的支撑,但是由于库存及产量依然偏高,碳酸锂价格也承受着一定下行压力。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英大期货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要,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本报告未经英大期货研究所许可,不得转给其他人员,且任何引用、转载以及向第三方传播的行为均可能承担法律责任。英大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归英大期货有限公司所有。 英大期货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乙18号院1号楼英大国际大厦二层 官网 www.ydfut.com.cn 客服 4000188688
【煤碳】 作者:蓝天祥 从业资格证号:F3058578 投资咨询资格证号:Z0000895 创作日期:2024.11.15 标题:能源法颁布实施煤炭期现货价格震荡运行 摘要: 煤炭行业在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煤矿产能储备制度实施指引下,按照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市场煤价合理区间运行的具体要求,明确煤电将承担保障电力安全和调节功能重要作用的发展定位,明确“下限保煤、上限保电”的煤电价格改革机制定位。在行业内持续增产保供稳价成效显著,持续提升政府、电厂、煤企和流通环节储备能力建设和煤矿产能储备的政策导向下,特别是煤炭由“增产保供稳价”转向“稳产保供”,伴随2025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即将启动和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煤矿产能储备制度的发布实施。 叠加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颁布实施,10月进口煤炭4624.8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599.2万吨增加1025.6万吨,同比增28.50%。伴随迎峰度冬的启动,动力煤供消仍将处于平衡格局的延续、煤价震荡向下运行;双焦期货价格处于高位震荡下行走势。 一、期现货市场价格走势回顾 (一)本周期货行情回顾 1.焦煤期货行情回顾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本周焦煤期货价格处于震荡下行格局,截至11月14日收盘,焦煤期货JM2501合约收盘价为1269元/吨,较11月8日收盘价1322.5元/吨下跌53.5元/吨。持仓量为189119手,较11月8日的持仓量185753手大幅增加3366手。 2.焦炭期货行情回顾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本周焦碳期货价格处于大幅震荡下行格局,截至11月14日收盘,焦碳期货J2501合约收盘价为1916.5元/吨,较11月8日收盘价1989元/吨下跌72.5元/吨。持仓量为28242手,较11月8日的持仓量27809手增加433手。 (二)本周现货行情 1.动力煤现货行情 (1)国际三大港现货价格 截至11月8日国际三大港口纽卡斯尔动力煤现货周报价下跌1.63美元/吨至143.32美元/吨,欧洲ARA上涨0美元/吨至119.25美元/吨,理查兹RB动力煤现货周报价下跌1.20美元/吨至110.00美元/吨。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主要港口动力煤现货平仓价 本周动力煤主要港口的平仓价普遍下跌。截至11月14日皇岛港、京唐港、广州港、天津港动力煤平仓价分别为844元/吨、849元/吨、959元/吨和1057元/吨,较11月8日分别下跌3元/吨、2元/吨、-25元/吨和-8元/吨。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3)动力煤市场价 本周动力煤秦皇岛港口的动力末煤平仓价普遍下跌。截至11月14日Q5800、Q5500、Q5000、Q4500动力末煤价格分别为905元/吨、844元/吨、742元/吨、645元/吨。较11月8日报价分别下跌2元/吨、3元/吨、3元/吨和2元/吨。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4)11月份年度长协价格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11月份,动力煤年度长协价格持平,Q5500、Q5000、Q4500动力煤年度长协价格分别为699元/吨、635元/吨和572元/吨,较10月份年度长协价格持平。 2.焦煤现货行情 (1)焦煤主要港口(京唐港)报价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截至11月14日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为1640元/吨,京唐港焦煤库提价为1440元/吨。较11月8日报价分别下跌0元/吨和50元/吨。 (2)焦精煤出厂价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截至11月8日唐山、开滦、平顶山、水城、邢台、邯郸焦精煤出厂价分别为1490元/吨、1540元/吨、1870元/吨、1900元/吨、1660元/吨、1660元/吨,较11月1日周报价分别下跌50元/吨、70元/吨、0吨、0元/吨、110元/吨、100元/吨。 3.焦炭现货行情 (1)冶金焦报价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截至11月14日中国冶金焦平均价、一级冶金焦、二级冶金焦和三季冶金焦报价分别为1792/吨、1826元/吨、1716元/吨、1923元/吨,较11月8日分别下跌24元/吨、31元/吨、7元/吨、50元/吨。 (2)一级冶金焦出厂价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截至11月14日连云港、天津港、日照港一级冶金焦价分别为1888元/吨、1910元/吨和1850元/吨,较11月8日价分别上涨0元/吨、0元/吨、0元/吨。 二、基本面数据分析 (一)供给侧 1.动力煤 (1)10月煤炭进口4624.8万吨 2024年10月份煤及褐煤进口4624.8万吨,同比增长28.5%;1-10月份煤及褐煤进口43536.9万吨,同比增长13.50%。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10月份原煤产量41180万吨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10月份生产原煤41180万吨,同比增长4.60%;1-10月份,生产原煤389207万吨,同比增长1.20%。 2.焦煤 (1)9月焦煤进口 2024年9月份焦煤进口1036.27万吨,同比下降4.15%;1-9月累计进口8910.17万吨,同比增长22.56%。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9月份焦煤产量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9月份焦煤产量4393.94万吨,较上年同期的4209万吨增加184.94万吨。 3.焦炭 (1)9月焦炭进口 2024年9月进口焦炭55.17万吨;1-9月份焦煤进口量631.82万吨,同比减少1502.71万吨。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9月份焦炭产量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9月焦炭产量3932万吨,同比下降5.30%;1-9月焦炭产量为36440万吨,同比减少1.20%。 (二)需求侧 1.动力煤 (1)全社会用电大幅增长 2024年9月全社会用电量84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2%;1-9月全社会用电量74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0%。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全社会发电量稳步增长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10月份全社会发电量为73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0%;1-10月份全社会发电量为780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0%。 (3)火电发电量大幅增长 2024年10月份全社会火电发电量为47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0%;1-10月份全社会火电发电量为522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0%。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4)建材水泥大幅下降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10月份水泥产量17498万吨,同比减少7.90%;1-10月份水泥产量150116万吨,同比减少10.30%。 2.焦煤 (1)焦煤总供消量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9月总供给量5430.21万吨,较上年同期的5291.48万吨相比增加138.77万吨。 3.焦炭 (1)焦炭表观消费量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9月焦炭表观消费量3877.95万吨,较上年同期的4061.74万吨减少183.79万吨;1-9月焦炭表观消费量35770.92万吨,较上年同期的36209.75万吨减少438.83万吨。 (2)粗钢产量 2024年9月粗钢产量7707万吨,同比减少6.10%;1-9月粗钢产量为76848万吨,同比减少3.60%。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三)库存侧 1.重点港口库存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本周重点港口煤炭库存企稳运行,截至2024年11月14日曹妃甸港和秦皇岛港库存合计为1225万吨,较2024年11月8日1202万吨增加23万吨。 2.独立焦化厂焦煤库存 2024年11月8日,产能≥200万吨、100-200万吨和小于100万吨的独立焦化厂焦煤库存分别为391.93万吨、334.94万吨和19.89万吨,环比上周分别减少2.60万吨、2.86万吨和1.46万吨。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3.主要港口焦炭库存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2024年11月8日天津港、连云港、日照港、青岛港焦炭库存分别为46万吨、0.13万吨、60万吨和62万吨,环比上周分别减少0万吨、0万吨、3万吨和5万吨。 四、下周展望与操作策略 (一)下周展望 下周煤炭供给将在持续增产保供稳价基础上平稳运行,动力煤供给应该处于宽平衡格局;焦煤焦炭在频繁提涨提降后震荡运行,双焦价格将延续宽幅震荡运行格局。 (二)下周操作策略 1. 套期保值策略 对于煤炭生产企业,建议把握煤价高位套期保值机会,及时利用期货进行卖出套期保值操作;对于煤炭需求企业,建议关注市场价格走势和政策发布,择机进行买入套期保值操作;对于煤炭贸易企业,建议根据订单或销售合同择机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2.投机策略 对于煤炭的投机者,建议把握市场不确定因素的机会操作。 【碳酸锂】 作者:张明月 从业资格证号:F3080273 投资咨询资格证号:Z0018558 创作日期:2024-11-15 标题:需求端向好提振锂盐价格 摘要: 本周碳酸锂价格震荡,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为: 供需方面,本周受到终端需求持续向好预期的影响,锂盐现货价格有较大幅度的抬升。新能源汽车方面,伴随着年底报废更新补贴退坡,年底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得到一些提振。储能方面,年底并网抢装导致储能电池需求上行,叠加特朗普上台,美国关税可能进一步抬升的预期使得出口企业出口意愿增强。终端需求的向好带动了锂电池排产的上行,上海有色预计11月动力电芯增产势头依然强劲,对碳酸锂价格形成支撑。此外,由于蛇年春节在一月,相对较早,因此部分材料厂备库可能会提前,对年底的碳酸锂价格可能形成提振。 政策方面,短期来看,汽车报废更新的补贴实施截止至24年12月31日,这一时间节点可能带来短期内报废更新的需求上升,但是基于国家释放的政策信号,市场有观点认为这一补贴可能延期至2025年。从长期来看,《能源法》的出台,以及国家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支持消费的政策相继出台,预计未来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公共交通乃至中重型货车的新能源替代也将逐步推进。? 一、 行情回顾 (一)期货行情回顾 本周碳酸锂期货价格先涨后跌,截止11月15日收盘,主力合约2501收于78300元/吨,收盘价相比上周末上行1900元/吨。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二)现货行情回顾 本周国内电池级碳酸锂(99.5%为主)市场成交价格区间在8.0-8.4万元/吨之间,市场均价8.2万元/吨,较上周末价格上涨8.61%。工业电池级碳酸锂(99.0%)市场成交价格区间在7.8-8.1万元/吨,市场均价7.95万元/吨,较上周末价格上涨9.66%。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二、基本面分析 (一)供需情况 据上海有色统计,10月国内碳酸锂总产量仍处高位运行,环比增加4%,同比增加48%。分原料情况看,10月锂辉石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增加17%。增量的主要原因在于氢氧化锂转至碳酸锂的产线处于快速爬产中,同时在下游需求向好情况下带动部分锂盐厂的代加工订单有所增多;10月锂云母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减少21%,减量的主要原因在于江西某头部锂盐厂停产,其他锂云母端锂盐厂产量较为稳定,因此该头部锂盐厂停产对锂云母端碳酸锂产出量影响较大;10月盐湖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减少3%,受天气因素影响,该地区锂盐厂开工率略有降低,使得盐湖端碳酸锂总产量持续下行;10月回收端碳酸锂总产量环比增加3%,延续了9月的增量势头。拉动产量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某头部电池厂废旧电池代加工订单持续增加,另一方面亦是在下游需求向好情况下拉动回收端碳酸锂产量上行。 进入11月,尽管传统车市“金九银十”旺季过去,但是在政策的支持下,目前市场对于车市的预期依旧向好。而且,伴随着年底报废更新补贴退坡,年底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得到一些提振。此外,预计储能年底并网抢装将带动储能电池需求。在下游预期向好的情况下,预计11月下游排产将超预期,国内碳酸锂总产量可能环比增长5%-7%。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英大期货 (二)下游材料厂情况 三元材料方面,本周中低镍三元材料价格受到碳酸锂价格小幅反弹的支撑,呈小幅上涨,高镍三元材料价格因收到金属硫酸盐和氢氧化锂下跌的影响,导致其下降趋势较大。供应端,11月份国内三元材料厂家排产情况较稳定,海外三元材料厂开工率依然保持较低水平。需求端,下游电芯厂排产暂未减弱,与往年情况相比出现淡季不淡的情况,但海外本周需求依然较差,上升困难。消费端对于三元材料的采购需求减弱。 磷酸铁锂方面,市场价格变化较小,加工费暂时没有明显调整。临近年底,新一轮材料招标即将展开,业内预计加工费用难以大幅上涨,整体价格预期较为悲观。11月磷酸铁锂的生产安排较多,供应方面的市场情绪依然乐观。今年行情与往年不同,主要由于储能项目加速建设、国内电网接入、春节前的备货、补贴逐渐减少等因素。考虑到蛇年春节在1月底,订单需求也可能因此提前。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英大期货 三、海外市场 1. 特朗普获胜,关注对美国能源领域影响 北京时间11月6日,特朗普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关于特朗普在能源政策领域的立场,从其上一个任期内的政策及竞选演讲来看,他显然侧重于支持和扩大传统能源。首先是特朗普在上一个任期内撤销了多想环境保护法规,这被视为对全球气候努力的重大逆行。在竞选过程中,特朗普明确表示将扩大北极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钻探活动,这不仅可能加剧对极地生态的破坏,还可能导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进一步上升。此外,特朗普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化石燃料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为石油和天然气钻探提供税收优惠,以经济手段推动传统能源的开采和消费。此外,他计划取消现有的7500美元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这可能会减缓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阻碍清洁能源交通的普及。特朗普还考虑撤销《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中针对绿色能源的税收激励,并计划降低或取消燃油效率标准。这些政策若实施,可能会显著阻碍美国及全球的能源转型,对应对气候变化构成挑战。 短期来看,受到特朗普赢得大选的影响,未来新能源相关支持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大,因此美国储能项目可能出现“抢装”热潮。从中长期来看,特朗普上台后,美国能源转型步伐可能会放缓。除了政策补贴方面的不确定性之外,特朗普可能会增加贸易关税,这可能会对美国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供应链产生影响,推高电池制造成本。 三、行业政策 1. 《能源法》颁布,能源发展路径进一步明晰 11月8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下称《能源法》)。《能源法》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的正式通过,对于能源领域而言意义重大。前后历经20年,从起草、制定、修改、送审,到如今正式颁布,我国能源领域法律法规的顶层设计空白终于被填补。值得一提的是,凭借《能源法》所发挥的纲领性、规范性作用,当前我国各类能源主体的职责定位、权利责任将得到进一步明确,有利于在后续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合力作用。 《能源法》明确规定,国家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自然过程不断补充和再生的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具体来看,《能源法》规定,国家推进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支持分布式风电和光伏发电就近开发利用,合理有序开发海上风电,积极发展光热发电;国家鼓励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和生物液体燃料、生物天然气;国家促进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地热能。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法》进一步指出,国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电源电网协同建设,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国家合理布局、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的快速提升,新能源消纳成为当前不可回避的问题。《能源法》中明确了对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要求——第三章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国家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供电企业、售电企业、相关电力用户和使用自备电厂供电的企业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责任。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最低比重目标以及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考核。 绿证等绿色能源消费工具、制度也被写入《能源法》——第三章第三十四条指出,国家通过实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等制度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鼓励能源用户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洁低碳能源。公共机构应当优先采购、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洁低碳能源以及节约能源的产品和服务。 整体来看,《能源法》将多元能源品种、多重转型目标整合在同一框架下,从法律角度指明了能源领域转型发展方向与路径,规范了各能源品种的定位和发展次序。 2. 两部委:制定完善动力电池、储能电池运输服务保障措施 11月13日,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提出制定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大容量光伏电池运输服务保障措施。政策还提到,大力提升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研究开展双挂汽车列车运输测试,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布局建设专用换电站。推动建设一批公路服务区充电桩、换电站、充电停车位。 四、下游市场分析 1. 10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52.9% 10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36.9万辆,同比增长55.2%,环比增长11.2%;1-10月批发927.9万辆,同比增长36.5%。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50.1%,较2023年10月36%的渗透率提升14个百分点。10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5%;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5%;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零售方面,10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19.6万辆,同比增长56.7%,环比增长6.4%;1-10月零售832.7万辆,同比增长39.8%。 2. 10月六氟磷酸锂开工率上行 10月份,六氟磷酸锂的整体开工率约为70.6%,相比9月上升了约4个百分点。终端市场在10月的需求增速有所提升,整体需求上涨,因此电解液工厂的开工率有所上调。展望11月,预计终端需求可能会持续上升,从而推动六氟磷酸锂的需求不断增长,预计11月开工率将达到约74.5%。 3.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超预期 根据上海有色预测数据显示,预计10月新能源车的批发量可达140万台,环比增长超过15%,同比增长超过60%,增长速度远超预期。新能源汽车销售的火热伴随着传统油车销量的冷清,这其中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的差异化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在政策制定之初是本着油电同权的原则,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差距有所增加,这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补贴更高的新能源汽车:自七月以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突破50%,目前在53%到54%之间徘徊,充分展示了政策支撑的良好效果。 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持续火热带动了锂电池排产的上行:据SMM统计,2024年10月,中国动力电芯的产量为90.82GWh,环比增长10.6%,同比增长44.5%。预期11月增产势头仍较为强劲,排产预计为98.61GWh,环比增长8.6%,环比增长64.5%。 4. 10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环比增长8.6% 11月11日下午,中汽协以及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陆续发布10月汽车市场以及动力电池市场的产销及装车量的情况。 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146.3万辆和1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9.6%,新能源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8%,超市场整体预期。动力电池方面,10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9.2GWh,环比增长8.6%,同比增长51.0%。1-10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05.8GWh, 累计同比增长37.6%。 六、行业数据及新闻 1. 乘联分会:预计24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预计1068万辆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在2024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上表示,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四季度预计为355万辆,同比增长39%,2024年累计销量预计为1068万辆,同比增长38%;新能源乘用车出口今年受到欧盟的反补贴关税影响暂时较大,预计四季度出口33万辆,同比增长12%,预计全年累计出口122万辆,同比增长17%。”2024年1-9月世界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中国汽车占世界份额33%,处于低位水平。随着四季度旺销,有望突破34%。” 2. 国家信息中心徐长明:国内乘用车全年销量有望达2280万辆 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在2024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上表示,以旧换新政策预计全年拉动销量超140万辆,其中报废更新100万辆,地方置换更新40万辆。徐长明预计,今年四季度国内乘用车销量为744万辆,同比增长10%,全年有望达到2280万辆,同比增长1.8%。“目前增量政策逐步被释放,将为2025年经济发展处于合理水平提供基础,如果以旧换新政策得以延续,明年的车市表现将非常值得期待。我国汽车市场已进入波动式缓慢增长阶段,目前处于第一个平台期的上升期。” 3. 德国大型电池储能两年内将增四倍 德国太阳能工业协会近日发布预测称,未来两年内,德国的大规模电池存储能力将提升4倍,到2026年,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约7吉瓦时。除了已经安装的超过150万个家庭和商业存储系统外,大型电池存储系统将在光伏发电整合到电力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协会表示,电力市场的峰谷价差是推动德国储能扩张的主要因素之一,存储系统能够在没有额外补贴的情况下,将廉价的太阳能从高产量时段转移到高电力需求时段。据了解,目前德国超过80%的小型光伏屋顶系统已经与电池存储结合安装,截至今年上半年,德国已经安装了151万个家庭存储系统,总容量为13吉瓦时,此外还有1.1吉瓦时的商业电池存储容量和1.8吉瓦时的大规模电池存储容量。 七、观点总结 供需方面,伴随着年底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的退坡,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在年底可能得到一定提振。储能端,受到年底并网抢装的影响,储能电池需求年底预计较强。终端需求的向好带动了锂电池排产的上行,上海有色预计11月动力电芯增产势头依然强劲,对碳酸锂价格形成支撑。此外,由于春节在一月,相对较早,因此部分材料厂备库可能会提前,对年底的碳酸锂价格可能系能成提振。 政策方面,短期来看,汽车报废更新的补贴实施截止至24年12月31日,这一时间节点可能带来短期内报废更新的需求上升,但是基于国家释放的政策信号,市场有观点认为这一补贴可能延期至2025年。从长期来看,《能源法》的出台,以及国家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支持消费的政策相继出台,预计未来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公共交通乃至中重型货车的新能源替代也将逐步推进。 总体来看,年底伴随着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双强,预计电池排产及碳酸锂产量排产将继续走高,对碳酸锂价格形成支撑。此外,由于春节在一月底,相对较早,预计年底可能部分材料厂会开始备库。碳酸锂价格在年底受到终端需求向好的支撑,但是由于库存及产量依然偏高,碳酸锂价格也承受着一定下行压力。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英大期货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要,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本报告未经英大期货研究所许可,不得转给其他人员,且任何引用、转载以及向第三方传播的行为均可能承担法律责任。英大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归英大期货有限公司所有。 英大期货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乙18号院1号楼英大国际大厦二层 官网 www.ydfut.com.cn 客服 4000188688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