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热点|医保基金预付制建设 或减压提效

热点|医保基金预付制建设 或减压提效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4-11-1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热点|医保基金预付制建设 或减压提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 缘 起 ●●● 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办公室、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将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作为医保增量政策之一,在国家层面统一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付制度,规范流程,强化管理,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背景逻辑 医保基金预付制 是近期增量政策之一 作为近期增量政策之一,医保支付体系的重要部分,《通知》的核心要点包括:支持有条件地区进一步完善预付金管理办法,通过预付部分医保基金帮助定点医疗机构缓解医疗费用垫支压力;医保预付金作为周转资金,仅用于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等医疗费用周转支出,不得用于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投入、日常运行、偿还债务等非医疗费用支出;原则上统筹地区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不低于 12 个月可实施职工医保统筹基金预付,居民医保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不低于 6 个月可实施居民医保基金预付;原则上以前一至三年相关医疗保险基金月平均支出额为基数,合理确定预付金基础规模,并结合定点医疗机构年度综合评价、信用评价等情况进行调整,预付规模应在 1 个月左右等。 “预付金”作为 “赋能金”制度亦需规范 2024年7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 DRG/DIP 付费 2.0 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到完善预付金制度,要把“预付金”作为赋能金,减轻定点医疗机构资金运行压力。之后已有部分地区率先落实预付金制度。本次《通知》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国家层面统一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付制度,规范流程,强化管理,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方面规范流程管理,明确每年度定点医疗机构与医保部门及财政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一方面规范会计核算,明确医保部门和定点医疗机构应定期做好医保预付金对账等工作。另一方面规范资金监督,医保部门要将医保预付金纳入服务协议以及明确收回预付金等情形,保证医保基金安全。 医保预付金制度或缓解 行业压力、促进研发创新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和医药行业自身因素等影响,医疗机构经营承压,亦延伸到医药供应企业货款账期有所拖长。一般来说,医保对医院结算有约3-6个月的账期,医院对药企有约6-12个月账期,医药商业对药企有3-6个月账期。根据 Choice 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 A 股医药流通板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约108天/同比+3天。本次从国家层面出台医保预付金制度,既标志着“预付金”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施行,也意味着医疗机构资金压力有望缓解,促进医药企业回款加速,同时或带来院内处方药和医用耗材放量。更关键的是,整体医疗链条受益资金成本降低后,医疗机构将更好提升服务水平,医药流通企业将进一步转型升级,医药生产企业也将更多投入新药研发,推动医药行业创新发展。 催化引擎 政策落地执行进度超预期; 医药流通转型升级超预期; 药品和器械需求超预期等。 风险提示 行业监管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医疗机构经营风险; 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经营风险等。 免责声明:本栏目刊载的信息仅为行业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该以该等信息取代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本栏目力求信息准确可靠,但对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