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证固收】人大常委会发布会点评:财政政策落地,债市影响几何
(以下内容从山西证券《【山证固收】人大常委会发布会点评:财政政策落地,债市影响几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事件: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11月8日下午,蓝佛安和许宏才在会议闭幕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关于地方化债问题的财政方案,核心议案包括提高地方专项债务上限6万亿+2024年起连续五年新增8000亿专项债+2029年及以后棚改隐性债务按原合同偿还,新增地方隐性债务置换规模共计10万亿,可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偿债压力。 化债力度空前。此次化债方案包括三项内容:1)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将由29.52万亿增加到35.52万亿,新增额度6万亿,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2)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共计4万亿,该项在2024年已经落地;3)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总体化债政策规模达10万亿,前三年可用资金为8.4万亿。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蓝佛安部长发言,2023年底中国地方隐性债务规模为14.3万亿,在此轮化债行动后,到2028年需要偿还的地方隐性债务将下降为2.3万亿(6万亿上限提高+4万亿专项资金+2万亿延后)。 政策效应显著。从化解风险的角度看:隐性债务堆积消耗地方政府大量财力,并且隐含系统性风险。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使用专项债资金支持,可以将隐性债务置换为地方的“显性债务”,降低债务信用风险溢价,减轻利息支出(预计5年节约6000亿),纾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从地方经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缓解偿债压力后的地方财政可将精力集中于民生保障和科技支出等方面,轻装上阵谋求高质量发展。 举债空间仍在。以2023年底隐性债务14.3万亿为基础,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万亿,政府负债率为67.5%,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未来财政仍有实施空间,房地产支持政策已经报批,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特别国债发行正在推进,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正在研究;明年的财政政策将关注赤字提升、专项债补充资本金、超长期国债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中央向地方的支付转移等。隐性债务化解只是增量政策的一部分,未来政策导向积极且明确。 维持债市震荡偏多观点。根据上述政策,可以确定年内地方债限额提高2万亿,化债责任主体仍是地方政府,暂未出现化债的压力由地方转移至中央情况,中央赤字率未提升,年内无特别国债发行。整体而言,落地政策符合市场预期,年内供给增量在市场预期范围内,化债对基本面改善的预期兑现需要时间,我们维持年内债市震荡偏多观点。 风险提示:财政政策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经济基本面超预期;海外经济体政策超预期。 分析师:王冠军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4040001 报告发布日期:2024年11月9日 【分析师承诺】 本人已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为证券分析师,本人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人对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受到任何形式的补偿。本人承诺不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执业过程中所掌握的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山西证券研究所)是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依法设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山西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山西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订阅者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山西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公司不会因为任何机构或个人关注、收到或订阅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研究所于发布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订阅号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持有或交易本订阅号中提到的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投资标的,还可能为或争取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订阅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订阅号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否则,本公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声明,禁止我司员工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私自提供给未经我司授权的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禁止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未经授权私自刊载或者转发我司的证券研究报告。刊载或者转发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的授权必须通过签署协议约定,且明确由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不要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转发给他人,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 依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和《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规定特此告知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遵守廉洁从业规定。
核心观点: 事件: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11月8日下午,蓝佛安和许宏才在会议闭幕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关于地方化债问题的财政方案,核心议案包括提高地方专项债务上限6万亿+2024年起连续五年新增8000亿专项债+2029年及以后棚改隐性债务按原合同偿还,新增地方隐性债务置换规模共计10万亿,可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偿债压力。 化债力度空前。此次化债方案包括三项内容:1)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将由29.52万亿增加到35.52万亿,新增额度6万亿,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2)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共计4万亿,该项在2024年已经落地;3)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总体化债政策规模达10万亿,前三年可用资金为8.4万亿。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蓝佛安部长发言,2023年底中国地方隐性债务规模为14.3万亿,在此轮化债行动后,到2028年需要偿还的地方隐性债务将下降为2.3万亿(6万亿上限提高+4万亿专项资金+2万亿延后)。 政策效应显著。从化解风险的角度看:隐性债务堆积消耗地方政府大量财力,并且隐含系统性风险。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使用专项债资金支持,可以将隐性债务置换为地方的“显性债务”,降低债务信用风险溢价,减轻利息支出(预计5年节约6000亿),纾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从地方经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缓解偿债压力后的地方财政可将精力集中于民生保障和科技支出等方面,轻装上阵谋求高质量发展。 举债空间仍在。以2023年底隐性债务14.3万亿为基础,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万亿,政府负债率为67.5%,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未来财政仍有实施空间,房地产支持政策已经报批,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特别国债发行正在推进,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正在研究;明年的财政政策将关注赤字提升、专项债补充资本金、超长期国债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中央向地方的支付转移等。隐性债务化解只是增量政策的一部分,未来政策导向积极且明确。 维持债市震荡偏多观点。根据上述政策,可以确定年内地方债限额提高2万亿,化债责任主体仍是地方政府,暂未出现化债的压力由地方转移至中央情况,中央赤字率未提升,年内无特别国债发行。整体而言,落地政策符合市场预期,年内供给增量在市场预期范围内,化债对基本面改善的预期兑现需要时间,我们维持年内债市震荡偏多观点。 风险提示:财政政策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经济基本面超预期;海外经济体政策超预期。 分析师:王冠军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4040001 报告发布日期:2024年11月9日 【分析师承诺】 本人已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为证券分析师,本人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人对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受到任何形式的补偿。本人承诺不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执业过程中所掌握的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山西证券研究所)是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依法设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山西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山西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订阅者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山西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公司不会因为任何机构或个人关注、收到或订阅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研究所于发布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订阅号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持有或交易本订阅号中提到的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投资标的,还可能为或争取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订阅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订阅号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否则,本公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声明,禁止我司员工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私自提供给未经我司授权的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禁止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未经授权私自刊载或者转发我司的证券研究报告。刊载或者转发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的授权必须通过签署协议约定,且明确由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不要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转发给他人,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 依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和《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规定特此告知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遵守廉洁从业规定。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