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1113】【行业】社会服务、建筑材料【个股】中国财险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1113】【行业】社会服务、建筑材料【个股】中国财险》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行业 社会服务: 广东不再审批新的K9学科类民办教培机构 新修订《设置标准》利好行业规范发展 投资要点 广东省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中小学在校生的学科类民办教培机构:2024年11月11日,广东省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进一步规范民办培训机构的设立及办学行为。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建华在会上表示,广东省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但是现有存量的少数学科类培训机构仍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因此新修订的《广东省民办培训机构设置标准》(以下简称“《设置标准》”),对存量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继续适用。《设置标准》涉及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内容,其目的是规范和管理存量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于2024年11月11日印发,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正式实施之前属于过渡期。 新修订的《设置标准》对办学资质,办学场地,办学安全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为:1)培训机构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面向中小学生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应当符合《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2)完善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明确了设立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开办资金、注册资本要求,设立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开办资金、注册资本要求。3)新增互联网线上培训规定;4)完善培训机构的场地要求,申请举办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培训场所的总建筑面积应当不少于两百平方米。面向中小学生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满足同一时间段教学培训区域的生均占地面积不低于三平方米等。 广东省发布新的《设置标准》,有利于教培行业规范化发展,行业内一些不合规的小机构或面临逐步出清,自“双减”三周年以来,政策逐步稳定清晰,行业竞争格局相较于“双减”前有明显改善,现存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均属于规范经营,新政策的颁布或将有利于现存合规机构的发展。 投资建议:教培行业需求旺盛,政策稳定清晰,行业竞争格局稳定,随着行业规范化的经营,中小不合规机构的竞争力将被逐步削弱,利好行业现存机构发展,推荐新东方,学大教育,建议关注好未来,卓越教育集团,思考乐教育。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行业竞争加剧,消费力下滑等。 (分析师 吴劲草、谭志千) 建筑材料: 2024年三季报综述 景气和盈利仍承压,政策预期改善 投资要点 产业链景气继续探底。需求下行压力下,基建地产链景气继续筑底,24Q3收入端持续承压,盈利能力底部徘徊。Q3收入端负增长幅度有所扩大,主要因下游基建、地产现金流仍然紧张,实物需求表现疲软,加之行业竞争反复、下游信用风险影响,企业收入扩张/杠杆增加也持续面临约束,此外大宗品类需求疲软,但行业亏损面扩大的背景下供给侧呈现改善迹象,景气有所分化。从ROE(TTM)来看,装饰装修、国际工程24Q3的ROE(TTM)位于近三年的中枢之上,装饰装修预计主要得益于资产负债表的处置、修复,国际工程子板块的高景气主要得益于一带一路地区基建景气维持、疫后公司海外经营成本改善等因素,基建房建、装修建材的ROE(TTM)较Q2下行,预计主要因需求疲软背景下行业竞争加剧。 利润表:收入端降幅有所扩大,盈利能力探底。 (1)24Q3继续承压,盈利能力底部徘徊。收入端降幅较24Q2扩大主要因下游基建、地产现金流仍然紧张,在建项目放缓、新建项目偏少,加之行业竞争反复、下游信用风险影响,企业收入扩张/杠杆增加也持续面临约束;此外大宗品类中水泥、玻璃受产能过剩影响价格持续处于低位,拖累收入端表现。收入端同比降幅扩大较为明显的子行业主要是装修建材、装饰装修、基建房建,反映基建地产链施工、竣工环节实物需求疲弱的影响。 (2)24Q3基建地产链毛利率环比和同比小幅下降。其中毛利率同比改善的子行业主要是国际工程;毛利率同比下降的子行业主要是玻璃玻纤(浮法玻璃价格Q3明显下跌)、装修建材(行业竞争加剧)。 (3)24Q3基建地产链ROE(TTM)继续探底,建筑和建材行业及主要细分行业环比均有所下降,其中降幅较大的是装饰装修、水泥、玻璃玻纤及装修建材子行业。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经营性现金流表现整体改善,叠加资本开支压缩,杠杆率基本稳定。 (1)24Q3基建地产链经营性现金流整体改善,在下游现金流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反映企业在现金流和收入规模权衡中更为注重现金流质量的提升和风险的控制,其中收现比明显改善的子行业包括装饰装修、装修建材、基建房建子行业。 (2)基建地产链24Q3的资产负债率环比基本持平,在盈利承压的背景下反映经营现金流改善以及资本开支控制的成果。 (3)基建地产链截至24Q3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TTM)上升,反映下游基建、地产资金持续偏紧的影响下,不仅收现比改善受限,存量应收款项仍有待进一步化解。其中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TTM)环比24Q2增加明显的子行业主要是装饰装修等。 景气判断 建材板块: (1)大宗建材:Q3内需占比大的水泥、玻璃等品种需求继续承压,虽然水泥、玻璃行业盈利已处历史低位,但供给侧出清幅度难以有效缓解供给过剩矛盾,水泥价格底部震荡,玻璃价格快速下跌至全行业亏损水平;玻纤需求得益于下游风电、汽车细分领域支撑,供需弱平衡,行业盈利低位持稳。展望四季度,国内实物需求改善幅度以及外需仍存在不确定性,大宗建材整体处在供需弱平衡状态,盈利将筑底改善,随着景气低位持续时间进一步拉长,中期供给侧将迎来进一步出清,需观察宏观政策落地情况以及行业供给侧的收缩力度。 (2)消费建材:Q3消费建材受到地产需求压力有所增加,竞争加剧叠加龙头企业份额策略的原因导致多数公司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加之收入规模下滑致费用摊薄减少,应收规模有所收缩但长账龄应收的组合计提影响当期业绩,盈利能力继续承压。展望四季度,尽管地产政策相继出台,但预计短期内更多是预期修复,实际竣工端压力仍然较大,收入端仍将承压。盈利端价格竞争并未进入尾声,但具有渠道和品牌优势的C端品牌仍具经营韧性,盈利能力较为稳定,关注相对低基数效应下的边际改善。 建筑板块:基建投资增速相对平稳,结构上看水利、铁路等细分领域投资表现良好,市政类投资表现较弱,板块内主要子行业收入端和订单均体现出压力,四季度基建增速维持仍需项目继续落地以及准财政工具进一步发力;国际工程板块保持较高景气,主要受益于一带一路地区基建景气提升和出海力度持续扩大。展望四季度,随着财政部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特别是化债政策推进和专项债加快发行,地方政府投资类实物量有望边际修复和改善。我们认为对地方化债政策的力度加码,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同时,对于相关区域内基建市场工程链条上的建筑工程公司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有望加快修复,特别是在应收账款回收、现金流改善等方面。 风险提示:地产信用风险失控的风险,地产政策放松低于预期的风险。 (分析师 黄诗涛、房大磊、石峰源、杨晓曦) 个股 中国财险(02328.HK) 2024年投资者开放日交流与思考 新能源车险转型升级的烦恼 需用发展的思维来解决 投资要点 事件:中国财险举办2024年投资者开放日,就《绿色保险创新:新能源车险的转型与升级》做主题交流活动。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拥抱新能源变革大趋势。我们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达1,947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20.1%;2030年保费规模将达4,821亿,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37.1%。新保险“国十条”指出,以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为重点,深化车险综合改革。我们认为对于财险业而言,新能源车、无人驾驶车等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发展逻辑,保险业须重塑车险发展模式。根据开放日材料,新能源车险赔付率高主要系:1.新能源车险出险率约为传统燃油车的2.5倍;2.从车因素:营运车占比高;3.从人因素:年轻客户占比高;4.从用因素:使用强度大;5.新能源汽车维修难。 公司积极主动作为,践行绿色保险创新。公司构建穿透车辆全生命周期、覆盖触客全服务场景的“车+一切”经营新模式,实现从一张保单——一辆车——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与服务,塑造发展新动能、新模式、新优势。公司具备两大基础(夯实车险队伍基础、制度基础)+三大能力(精准定价能力、精益运营能力、精进创新能力)+模式变革(深入落实公司战略、持续推进模式变革)。下一步公司将用“新产品”更好满足车主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用“新技术”更好顺应产业趋势;用“新模式”更好服务新能源车产业特征,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用“新能力”更好提升新能源车险经营管理,体现公司在定价、渠道、理赔、风险减量和融合的综合优势。 成长的烦恼需要用发展的思维来解决,人保财险已努力实现了新能源家用商业险承保盈利。公司类比了当家庭自用车刚刚引入后,行业普遍承保亏损,随着市场持续发展,当前已是承保盈利的“基本盘”。当前新能源车型遇到的承保压力,将会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发展而趋于稳定,回归常态。当前公司车龄5年以上的新能源家自车和燃油家自车出险率差异收窄,未来新能源车赔付率有进一步下降空间。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和后汽车市场的不断市场化发展,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有望逐步向传统燃油车靠拢,当前出险率已有一定程度下降,2024年1至10月,人保财险已努力实现了新能源家用商业险承保盈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新能源车险转型与升级的烦恼,需用发展的思维来解决。我们维持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296、323和345亿元,作为进可攻退可守的性价比红利标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自然灾害高发,车险市场竞争加剧。 (分析师 胡翔、葛玉翔、武欣姝) 最新金股组合 东吴证券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行业 社会服务: 广东不再审批新的K9学科类民办教培机构 新修订《设置标准》利好行业规范发展 投资要点 广东省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中小学在校生的学科类民办教培机构:2024年11月11日,广东省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进一步规范民办培训机构的设立及办学行为。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建华在会上表示,广东省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但是现有存量的少数学科类培训机构仍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因此新修订的《广东省民办培训机构设置标准》(以下简称“《设置标准》”),对存量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继续适用。《设置标准》涉及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内容,其目的是规范和管理存量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于2024年11月11日印发,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正式实施之前属于过渡期。 新修订的《设置标准》对办学资质,办学场地,办学安全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为:1)培训机构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面向中小学生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应当符合《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2)完善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明确了设立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开办资金、注册资本要求,设立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开办资金、注册资本要求。3)新增互联网线上培训规定;4)完善培训机构的场地要求,申请举办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培训场所的总建筑面积应当不少于两百平方米。面向中小学生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满足同一时间段教学培训区域的生均占地面积不低于三平方米等。 广东省发布新的《设置标准》,有利于教培行业规范化发展,行业内一些不合规的小机构或面临逐步出清,自“双减”三周年以来,政策逐步稳定清晰,行业竞争格局相较于“双减”前有明显改善,现存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均属于规范经营,新政策的颁布或将有利于现存合规机构的发展。 投资建议:教培行业需求旺盛,政策稳定清晰,行业竞争格局稳定,随着行业规范化的经营,中小不合规机构的竞争力将被逐步削弱,利好行业现存机构发展,推荐新东方,学大教育,建议关注好未来,卓越教育集团,思考乐教育。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行业竞争加剧,消费力下滑等。 (分析师 吴劲草、谭志千) 建筑材料: 2024年三季报综述 景气和盈利仍承压,政策预期改善 投资要点 产业链景气继续探底。需求下行压力下,基建地产链景气继续筑底,24Q3收入端持续承压,盈利能力底部徘徊。Q3收入端负增长幅度有所扩大,主要因下游基建、地产现金流仍然紧张,实物需求表现疲软,加之行业竞争反复、下游信用风险影响,企业收入扩张/杠杆增加也持续面临约束,此外大宗品类需求疲软,但行业亏损面扩大的背景下供给侧呈现改善迹象,景气有所分化。从ROE(TTM)来看,装饰装修、国际工程24Q3的ROE(TTM)位于近三年的中枢之上,装饰装修预计主要得益于资产负债表的处置、修复,国际工程子板块的高景气主要得益于一带一路地区基建景气维持、疫后公司海外经营成本改善等因素,基建房建、装修建材的ROE(TTM)较Q2下行,预计主要因需求疲软背景下行业竞争加剧。 利润表:收入端降幅有所扩大,盈利能力探底。 (1)24Q3继续承压,盈利能力底部徘徊。收入端降幅较24Q2扩大主要因下游基建、地产现金流仍然紧张,在建项目放缓、新建项目偏少,加之行业竞争反复、下游信用风险影响,企业收入扩张/杠杆增加也持续面临约束;此外大宗品类中水泥、玻璃受产能过剩影响价格持续处于低位,拖累收入端表现。收入端同比降幅扩大较为明显的子行业主要是装修建材、装饰装修、基建房建,反映基建地产链施工、竣工环节实物需求疲弱的影响。 (2)24Q3基建地产链毛利率环比和同比小幅下降。其中毛利率同比改善的子行业主要是国际工程;毛利率同比下降的子行业主要是玻璃玻纤(浮法玻璃价格Q3明显下跌)、装修建材(行业竞争加剧)。 (3)24Q3基建地产链ROE(TTM)继续探底,建筑和建材行业及主要细分行业环比均有所下降,其中降幅较大的是装饰装修、水泥、玻璃玻纤及装修建材子行业。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经营性现金流表现整体改善,叠加资本开支压缩,杠杆率基本稳定。 (1)24Q3基建地产链经营性现金流整体改善,在下游现金流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反映企业在现金流和收入规模权衡中更为注重现金流质量的提升和风险的控制,其中收现比明显改善的子行业包括装饰装修、装修建材、基建房建子行业。 (2)基建地产链24Q3的资产负债率环比基本持平,在盈利承压的背景下反映经营现金流改善以及资本开支控制的成果。 (3)基建地产链截至24Q3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TTM)上升,反映下游基建、地产资金持续偏紧的影响下,不仅收现比改善受限,存量应收款项仍有待进一步化解。其中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TTM)环比24Q2增加明显的子行业主要是装饰装修等。 景气判断 建材板块: (1)大宗建材:Q3内需占比大的水泥、玻璃等品种需求继续承压,虽然水泥、玻璃行业盈利已处历史低位,但供给侧出清幅度难以有效缓解供给过剩矛盾,水泥价格底部震荡,玻璃价格快速下跌至全行业亏损水平;玻纤需求得益于下游风电、汽车细分领域支撑,供需弱平衡,行业盈利低位持稳。展望四季度,国内实物需求改善幅度以及外需仍存在不确定性,大宗建材整体处在供需弱平衡状态,盈利将筑底改善,随着景气低位持续时间进一步拉长,中期供给侧将迎来进一步出清,需观察宏观政策落地情况以及行业供给侧的收缩力度。 (2)消费建材:Q3消费建材受到地产需求压力有所增加,竞争加剧叠加龙头企业份额策略的原因导致多数公司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加之收入规模下滑致费用摊薄减少,应收规模有所收缩但长账龄应收的组合计提影响当期业绩,盈利能力继续承压。展望四季度,尽管地产政策相继出台,但预计短期内更多是预期修复,实际竣工端压力仍然较大,收入端仍将承压。盈利端价格竞争并未进入尾声,但具有渠道和品牌优势的C端品牌仍具经营韧性,盈利能力较为稳定,关注相对低基数效应下的边际改善。 建筑板块:基建投资增速相对平稳,结构上看水利、铁路等细分领域投资表现良好,市政类投资表现较弱,板块内主要子行业收入端和订单均体现出压力,四季度基建增速维持仍需项目继续落地以及准财政工具进一步发力;国际工程板块保持较高景气,主要受益于一带一路地区基建景气提升和出海力度持续扩大。展望四季度,随着财政部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特别是化债政策推进和专项债加快发行,地方政府投资类实物量有望边际修复和改善。我们认为对地方化债政策的力度加码,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同时,对于相关区域内基建市场工程链条上的建筑工程公司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有望加快修复,特别是在应收账款回收、现金流改善等方面。 风险提示:地产信用风险失控的风险,地产政策放松低于预期的风险。 (分析师 黄诗涛、房大磊、石峰源、杨晓曦) 个股 中国财险(02328.HK) 2024年投资者开放日交流与思考 新能源车险转型升级的烦恼 需用发展的思维来解决 投资要点 事件:中国财险举办2024年投资者开放日,就《绿色保险创新:新能源车险的转型与升级》做主题交流活动。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拥抱新能源变革大趋势。我们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达1,947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20.1%;2030年保费规模将达4,821亿,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37.1%。新保险“国十条”指出,以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为重点,深化车险综合改革。我们认为对于财险业而言,新能源车、无人驾驶车等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发展逻辑,保险业须重塑车险发展模式。根据开放日材料,新能源车险赔付率高主要系:1.新能源车险出险率约为传统燃油车的2.5倍;2.从车因素:营运车占比高;3.从人因素:年轻客户占比高;4.从用因素:使用强度大;5.新能源汽车维修难。 公司积极主动作为,践行绿色保险创新。公司构建穿透车辆全生命周期、覆盖触客全服务场景的“车+一切”经营新模式,实现从一张保单——一辆车——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与服务,塑造发展新动能、新模式、新优势。公司具备两大基础(夯实车险队伍基础、制度基础)+三大能力(精准定价能力、精益运营能力、精进创新能力)+模式变革(深入落实公司战略、持续推进模式变革)。下一步公司将用“新产品”更好满足车主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用“新技术”更好顺应产业趋势;用“新模式”更好服务新能源车产业特征,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用“新能力”更好提升新能源车险经营管理,体现公司在定价、渠道、理赔、风险减量和融合的综合优势。 成长的烦恼需要用发展的思维来解决,人保财险已努力实现了新能源家用商业险承保盈利。公司类比了当家庭自用车刚刚引入后,行业普遍承保亏损,随着市场持续发展,当前已是承保盈利的“基本盘”。当前新能源车型遇到的承保压力,将会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发展而趋于稳定,回归常态。当前公司车龄5年以上的新能源家自车和燃油家自车出险率差异收窄,未来新能源车赔付率有进一步下降空间。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和后汽车市场的不断市场化发展,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有望逐步向传统燃油车靠拢,当前出险率已有一定程度下降,2024年1至10月,人保财险已努力实现了新能源家用商业险承保盈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新能源车险转型与升级的烦恼,需用发展的思维来解决。我们维持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296、323和345亿元,作为进可攻退可守的性价比红利标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自然灾害高发,车险市场竞争加剧。 (分析师 胡翔、葛玉翔、武欣姝) 最新金股组合 东吴证券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