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宏观||李超】特朗普归来影响几何?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浙商宏观||李超】特朗普归来影响几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分析师:李超/ 林成炜 来源: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 具体参见2024年11月6日报告《特朗普归来影响几何?——美国大选系列研究十》,如需报告全文或数据底稿,请联系团队成员或对口销售。 核心观点 截至报告时,特朗普在本届大选中初步确认获得的选举人团票已超过270张,基本确认胜选;国会方面,共和党基本确认控制参议院,众议院仍然悬而未决,但有较大概率共和党将在本届大选中实现“红色横扫”。未来仍需关注国会选举进展,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特朗普的政策兑现度。 从政策理念来看,特朗普减税+加征关税+移民收紧+金融监管放松“四杆枪”可能提升美国通胀和加息预期(或降息进程中断)。本部分更详细内容可参考前期报告《特朗普的政策组合能助长再通胀》。 如果2025年美国由特朗普主政,且对我国执行较大力度的贸易壁垒政策,外需压力将明显增加,届时各项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可能明显增强。尤其是财政政策可能作为核心抓手,增量的工具可能会包括提高赤字率、增发特别国债、提高专项债额度等。从政策意图上来看,可能包括两个维度: 一方面是防风险,伴随特朗普可能上台,外部的贸易摩擦风险、金融稳定风险均可能增加,在此背景下需夯实自身积极化解内部风险。可能以财政工具作为配合积极化解部分尾部风险,重点是隐性债务化解以及衍生的地方基层三保问题。 另一方面是拉需求,具体包括:从消费端看,一是可能发放全国消费券和减税。二是给中低收入群体直接发补贴,对冲公用事业涨价。从地产端看,一是一线城市除少量核心区域外可能全面取消限购;二是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加码;三是可能通过央行或财政注资成立新的国有平台直接执行收储,助力地产实现“止跌回稳”稳定居民预期。从基建端看,重点增量投资方向预计包括“战略腹地”建设及“平急两用”基建。 从政策时点上看,预计美国新政府将于2025年1月20日正式换届。通常而言,换届后“百日新政”的重心将更侧重于内阁组建和内政,预计相关对华贸易摩擦措施可能于Q2逐步推进,我国的政策将随之予以应对。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内容摘要 >>财政及关税政策:可能导致赤字和美国政府杠杆率进一步走高 特朗普财政政策主张的重点是收入端降低个税和企业税,提高关税,但支出端缺乏同步收缩政策(2024年共和党纲领第6章明确提到不会削减医疗保险或社会保障)可能导致赤字走阔。特朗普减税法案永久化以及取消消费税、降低企业税等进一步政策可能整体抬升赤字率。 仅从减税法案永久化造成的财政负担来看,基于CBO在2024年6月发布的基准预期估计,可能使得中长期赤字率中枢提高约1%,未来美国政府杠杆率在此前预期的基础之上提高超过10%。 >>货币政策:放松金融监管,支持加密货币 特朗普就任后可能施压联储降息,同时放松金融监管,支持加密货币发展。考虑特朗普的财政(减税导致赤字)、贸易(加关税提高价格)、移民(反对非法移民提高就业市场流动性)政策均有较明显的通胀属性,以及当前美国高通胀的经济背景,其就任后可能导致美联储的独立性遭到削弱,通胀和增长中枢上行。 >>移民政策:收紧边境遣返移民,可能造成劳动力市场紧张 特朗普移民政策可能包括收紧非法移民、大规模驱离非法移民和对高价值移民给与绿卡三个方面。当前移民是缓解美国通胀的重要因素,收紧移民可能导致年均减少126万新增劳动力,大规模遣返可能每年再减少“百万”级别的劳动力,最终增加美国国内低端服务业的用工缺口,抬高工资增速和通胀压力。 >>贸易政策:10%+60%的大规模关税 特朗普最核心的贸易政策就是“全面筑墙”大规模提高进口关税,将对所有进口商品全面征收10%关税,以及60%的定向关税。整体可能抬高通胀、放缓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方面,美国税收基金会(tax foundation)测算显示特朗普10%+60%的关税将使美国长期GDP下行约0.8%。CRFB研究认为10%的全面关税可能使美国长期GDP增速放缓0.7%至1.1%。通胀方面,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联合测算特朗普10%+60%的关税政策可能在第1年(2025)提高CPI通胀约1.2%。 >>国内政策如何应对潜在的特朗普高关税场景? 如果2025年美国由特朗普主政,且对我国执行较大力度的贸易壁垒政策,外需压力将明显增加,届时各项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可能明显增强。尤其是财政政策可能作为核心抓手,增量的工具可能会包括提高赤字率、增发特别国债、提高专项债额度等。从政策意图上来看,可能包括两个维度: 一方面是防风险,伴随特朗普可能上台,外部的贸易摩擦风险、金融稳定风险均可能增加,在此背景下需夯实自身积极化解内部风险。可能以财政工具作为配合积极化解部分尾部风险,重点是隐性债务化解以及衍生的地方基层三保问题。 另一方面是拉需求,具体包括: 从消费端看,一是可能发放全国消费券和减税。前者可以有效扭转居民消费预期,后者预计将采取减免增值税和购置税、降低进口消费品税率、扩大免税额度和范围等举措,不仅可以直接刺激消费,也有助于吸引境外消费回流。二是给中低收入群体直接发补贴,对冲公用事业涨价,有助于减轻居民的经济负担,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从地产端看,一是一线城市除少量核心区域外可能全面取消限购;二是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加码;三是可能通过央行或财政注资成立新的国有平台直接执行收储,助力地产实现“止跌回稳”稳定居民预期。 从基建端看,一方面,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以及“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有望加速形成,中央加杠杆配合重大项目落地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政策工具,操作上看,持续多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也将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应对外部风险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针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望增加。从政策时点上看,预计美国新政府将于2025年1月20日正式换届。通常而言,换届后“百日新政”的重心将更侧重于内阁组建和内政,预计相关对华贸易摩擦措施可能于Q2逐步推进,我国的政策将随之予以应对。 >>全球大类资产有何影响? 美债方面,特朗普胜选概率提升可能进一步推升10年美债利率。主要源于特朗普减税+加征关税+移民收紧+金融监管放松“四杆枪”可能提升通胀和加息预期(或降息进程中断)。 美股方面,特朗普的减税以及金融监管政策整体利好美股,加征关税对美股本身尤其是科技股业绩影响相对有限。 美元方面,特朗普本身希望实现“弱美元”,但如果美国“再通胀”压力加大,导致降息进程中断或加息预期升温,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美元指数易涨难跌。 黄金方面,特朗普本身政策具有较强不确定性,且在较多地缘问题上有较为鹰派的立场;叠加潜在的“再通胀”交易,整体预计将对黄金形成利好。 A股方面,特朗普上台可能导致外部压力增加(包括潜在的汇率压力、地缘政治的不稳定预期和外需的不确定性),国内逆周期对冲政策力度可能加强并带来基建、地产相关板块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美国大选风波超预期,压制市场风险偏好;地缘冲突扰动超预期,可能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行。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往期报告回顾 点击报告标题直达↓ [1] 2025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无限风光在险峰(二)国内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无限风光在险峰(三)海外宏观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无限风光在险峰(四)资产配置展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2] 财政发力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财政四本账都有哪些?--财政发力系列研究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历史上的化债是怎样的?--财政发力系列研究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债务限额和债务余额的关系是怎样的?--财政发力系列研究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财政赤字是如何确定的?--财政发力系列研究报告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特别国债的历史与未来推演--财政发力系列研究报告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财政资金哪些与基建相关?--财政发力系列研究报告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财政资金哪些与消费相关?--财政发力系列研究报告之七 【浙商宏观||李超】财政资金哪些与科技相关?--财政发力系列研究报告之八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3] 利率走廊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中国央行利率走廊设想演变——利率走廊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欧央利率走廊是什么样的?——利率走廊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日央行利率走廊是什么样的?——利率走廊系列报告之三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4] 国家资产负债表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如何编制和管理国家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管理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日本如何编制和管理国家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管理系列研究二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5] 美国大选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全国代表大会前美国大选关注什么?——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一 【浙商宏观||李超】民主党会“临阵换帅”吗?——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二 【浙商宏观||李超】特朗普“四杆枪”,若当选可能助长再通胀——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三 【浙商宏观||李超】哈里斯的经济议程包含哪些内容?——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四 【浙商宏观||李超】摇摆州选情该怎么看?——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五 【浙商宏观||李超】哈里斯地利人和,大选辩论整体表现更好——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六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大选为何会出现争议性结果?——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七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大选提前投票怎么看?——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研究八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6]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侧重解决哪些问题 【浙商宏观||李超】建国以来历次税制改革回顾——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增值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消费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企业所得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个人所得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哪些财产税值得关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报告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资产利得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报告之七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7] 人工智能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推演——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哪个更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对货币政策影响几何?——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8] 美国财政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财政刺激会影响通胀么?——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的债务付息压力是否会影响财政刺激?——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两党制衡是否能限制财政扩张?——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为何美国财政扩张不再探讨挤出私人投资——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简介 宏观经济方向 宏观政策方向 宏观智能配置方向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宏观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订阅者如因摘编、缺乏相关解读等原因引起理解上歧义的,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浙商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浙商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浙商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李超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把握预期差, 关注这一个就对了!
分析师:李超/ 林成炜 来源: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 具体参见2024年11月6日报告《特朗普归来影响几何?——美国大选系列研究十》,如需报告全文或数据底稿,请联系团队成员或对口销售。 核心观点 截至报告时,特朗普在本届大选中初步确认获得的选举人团票已超过270张,基本确认胜选;国会方面,共和党基本确认控制参议院,众议院仍然悬而未决,但有较大概率共和党将在本届大选中实现“红色横扫”。未来仍需关注国会选举进展,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特朗普的政策兑现度。 从政策理念来看,特朗普减税+加征关税+移民收紧+金融监管放松“四杆枪”可能提升美国通胀和加息预期(或降息进程中断)。本部分更详细内容可参考前期报告《特朗普的政策组合能助长再通胀》。 如果2025年美国由特朗普主政,且对我国执行较大力度的贸易壁垒政策,外需压力将明显增加,届时各项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可能明显增强。尤其是财政政策可能作为核心抓手,增量的工具可能会包括提高赤字率、增发特别国债、提高专项债额度等。从政策意图上来看,可能包括两个维度: 一方面是防风险,伴随特朗普可能上台,外部的贸易摩擦风险、金融稳定风险均可能增加,在此背景下需夯实自身积极化解内部风险。可能以财政工具作为配合积极化解部分尾部风险,重点是隐性债务化解以及衍生的地方基层三保问题。 另一方面是拉需求,具体包括:从消费端看,一是可能发放全国消费券和减税。二是给中低收入群体直接发补贴,对冲公用事业涨价。从地产端看,一是一线城市除少量核心区域外可能全面取消限购;二是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加码;三是可能通过央行或财政注资成立新的国有平台直接执行收储,助力地产实现“止跌回稳”稳定居民预期。从基建端看,重点增量投资方向预计包括“战略腹地”建设及“平急两用”基建。 从政策时点上看,预计美国新政府将于2025年1月20日正式换届。通常而言,换届后“百日新政”的重心将更侧重于内阁组建和内政,预计相关对华贸易摩擦措施可能于Q2逐步推进,我国的政策将随之予以应对。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内容摘要 >>财政及关税政策:可能导致赤字和美国政府杠杆率进一步走高 特朗普财政政策主张的重点是收入端降低个税和企业税,提高关税,但支出端缺乏同步收缩政策(2024年共和党纲领第6章明确提到不会削减医疗保险或社会保障)可能导致赤字走阔。特朗普减税法案永久化以及取消消费税、降低企业税等进一步政策可能整体抬升赤字率。 仅从减税法案永久化造成的财政负担来看,基于CBO在2024年6月发布的基准预期估计,可能使得中长期赤字率中枢提高约1%,未来美国政府杠杆率在此前预期的基础之上提高超过10%。 >>货币政策:放松金融监管,支持加密货币 特朗普就任后可能施压联储降息,同时放松金融监管,支持加密货币发展。考虑特朗普的财政(减税导致赤字)、贸易(加关税提高价格)、移民(反对非法移民提高就业市场流动性)政策均有较明显的通胀属性,以及当前美国高通胀的经济背景,其就任后可能导致美联储的独立性遭到削弱,通胀和增长中枢上行。 >>移民政策:收紧边境遣返移民,可能造成劳动力市场紧张 特朗普移民政策可能包括收紧非法移民、大规模驱离非法移民和对高价值移民给与绿卡三个方面。当前移民是缓解美国通胀的重要因素,收紧移民可能导致年均减少126万新增劳动力,大规模遣返可能每年再减少“百万”级别的劳动力,最终增加美国国内低端服务业的用工缺口,抬高工资增速和通胀压力。 >>贸易政策:10%+60%的大规模关税 特朗普最核心的贸易政策就是“全面筑墙”大规模提高进口关税,将对所有进口商品全面征收10%关税,以及60%的定向关税。整体可能抬高通胀、放缓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方面,美国税收基金会(tax foundation)测算显示特朗普10%+60%的关税将使美国长期GDP下行约0.8%。CRFB研究认为10%的全面关税可能使美国长期GDP增速放缓0.7%至1.1%。通胀方面,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联合测算特朗普10%+60%的关税政策可能在第1年(2025)提高CPI通胀约1.2%。 >>国内政策如何应对潜在的特朗普高关税场景? 如果2025年美国由特朗普主政,且对我国执行较大力度的贸易壁垒政策,外需压力将明显增加,届时各项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可能明显增强。尤其是财政政策可能作为核心抓手,增量的工具可能会包括提高赤字率、增发特别国债、提高专项债额度等。从政策意图上来看,可能包括两个维度: 一方面是防风险,伴随特朗普可能上台,外部的贸易摩擦风险、金融稳定风险均可能增加,在此背景下需夯实自身积极化解内部风险。可能以财政工具作为配合积极化解部分尾部风险,重点是隐性债务化解以及衍生的地方基层三保问题。 另一方面是拉需求,具体包括: 从消费端看,一是可能发放全国消费券和减税。前者可以有效扭转居民消费预期,后者预计将采取减免增值税和购置税、降低进口消费品税率、扩大免税额度和范围等举措,不仅可以直接刺激消费,也有助于吸引境外消费回流。二是给中低收入群体直接发补贴,对冲公用事业涨价,有助于减轻居民的经济负担,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从地产端看,一是一线城市除少量核心区域外可能全面取消限购;二是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加码;三是可能通过央行或财政注资成立新的国有平台直接执行收储,助力地产实现“止跌回稳”稳定居民预期。 从基建端看,一方面,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以及“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有望加速形成,中央加杠杆配合重大项目落地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政策工具,操作上看,持续多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也将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应对外部风险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针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望增加。从政策时点上看,预计美国新政府将于2025年1月20日正式换届。通常而言,换届后“百日新政”的重心将更侧重于内阁组建和内政,预计相关对华贸易摩擦措施可能于Q2逐步推进,我国的政策将随之予以应对。 >>全球大类资产有何影响? 美债方面,特朗普胜选概率提升可能进一步推升10年美债利率。主要源于特朗普减税+加征关税+移民收紧+金融监管放松“四杆枪”可能提升通胀和加息预期(或降息进程中断)。 美股方面,特朗普的减税以及金融监管政策整体利好美股,加征关税对美股本身尤其是科技股业绩影响相对有限。 美元方面,特朗普本身希望实现“弱美元”,但如果美国“再通胀”压力加大,导致降息进程中断或加息预期升温,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美元指数易涨难跌。 黄金方面,特朗普本身政策具有较强不确定性,且在较多地缘问题上有较为鹰派的立场;叠加潜在的“再通胀”交易,整体预计将对黄金形成利好。 A股方面,特朗普上台可能导致外部压力增加(包括潜在的汇率压力、地缘政治的不稳定预期和外需的不确定性),国内逆周期对冲政策力度可能加强并带来基建、地产相关板块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美国大选风波超预期,压制市场风险偏好;地缘冲突扰动超预期,可能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行。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往期报告回顾 点击报告标题直达↓ [1] 2025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无限风光在险峰(二)国内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无限风光在险峰(三)海外宏观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无限风光在险峰(四)资产配置展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2] 财政发力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财政四本账都有哪些?--财政发力系列研究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历史上的化债是怎样的?--财政发力系列研究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债务限额和债务余额的关系是怎样的?--财政发力系列研究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财政赤字是如何确定的?--财政发力系列研究报告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特别国债的历史与未来推演--财政发力系列研究报告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财政资金哪些与基建相关?--财政发力系列研究报告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财政资金哪些与消费相关?--财政发力系列研究报告之七 【浙商宏观||李超】财政资金哪些与科技相关?--财政发力系列研究报告之八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3] 利率走廊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中国央行利率走廊设想演变——利率走廊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欧央利率走廊是什么样的?——利率走廊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日央行利率走廊是什么样的?——利率走廊系列报告之三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4] 国家资产负债表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如何编制和管理国家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管理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日本如何编制和管理国家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管理系列研究二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5] 美国大选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全国代表大会前美国大选关注什么?——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一 【浙商宏观||李超】民主党会“临阵换帅”吗?——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二 【浙商宏观||李超】特朗普“四杆枪”,若当选可能助长再通胀——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三 【浙商宏观||李超】哈里斯的经济议程包含哪些内容?——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四 【浙商宏观||李超】摇摆州选情该怎么看?——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五 【浙商宏观||李超】哈里斯地利人和,大选辩论整体表现更好——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六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大选为何会出现争议性结果?——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七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大选提前投票怎么看?——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研究八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6]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侧重解决哪些问题 【浙商宏观||李超】建国以来历次税制改革回顾——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增值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消费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企业所得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个人所得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哪些财产税值得关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报告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资产利得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报告之七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7] 人工智能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推演——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哪个更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对货币政策影响几何?——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8] 美国财政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财政刺激会影响通胀么?——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的债务付息压力是否会影响财政刺激?——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两党制衡是否能限制财政扩张?——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为何美国财政扩张不再探讨挤出私人投资——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简介 宏观经济方向 宏观政策方向 宏观智能配置方向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宏观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订阅者如因摘编、缺乏相关解读等原因引起理解上歧义的,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浙商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浙商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浙商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李超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把握预期差, 关注这一个就对了!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