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银河固收】“特朗普交易”下,国内债市影响几何?—2024年美国大选点评

【银河固收】“特朗普交易”下,国内债市影响几何?—2024年美国大选点评

作者:微信公众号【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0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银河固收】“特朗普交易”下,国内债市影响几何?—2024年美国大选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过往特朗普交易下的债市表现:特朗普上台后,其以美国利益为根本原则的政策逻辑可能将通过大规模减税刺激经济,财政缺口从关税和解雇联邦雇员等限制财政支出的措施中弥补,市场可能会形成“特朗普交易”特征,我们通过复盘2016年特朗普首次上任以及2018年特朗普在任期间主张加关税造成中美贸易摩擦时期的债市相关资产表现,以期为国内债市提供建议。 1)2016年特朗普就任后,多项资产市场表现发生反转或大幅变动,美元、美债利率向上脉冲,国内债市收益率亦上行; 2)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时期,美元再度大幅走强,美债利率边际向上,但国内债市承压有限。 通过对两次“特朗普交易”的复盘能够发现,我国债市的反应不尽相同,十债收益率走势分化的主因是同期国内经济基本面状态不同。2016年的宏观背景是国内年底经济复苏较为明确叠加特朗普上任后人民币承压、中美利差缩窄都对债市形成空头压力带动收益率上行;而2018年的宏观背景则是国内基本面面临下行压力,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出口承压拖累经济,货币明确宽松导向下央行4-10月连续降准三次,带动债市走牛。 债市短期逆风,中长期定价仍看国内。 货币层面:短期稳汇率约束下降息掣肘,中期中美政策仍顺周期 本次大选落地前,市场已经提前交易特朗普上台预期,过往两轮资产表现特征已显现。10月初以来,海内外市场已经对特朗普赢得选举有预期定价,美元、美债等资产已出现较明确的拐头向上,人民币贬值压力在明显提升。汇率承压+美债利率脉冲+中美利差下降,本次外围扰动以及相应资产走势已经显现与前两轮相似的表现,短期对于债市影响偏逆风。 特朗普上台后在其保护主义的政策主张下,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加剧,央行可能阶段倾向稳汇率,对货币政策上降息或短期有掣肘。预计后续央行可能会开启逆周期调节助力汇率企稳,但是短期来看汇率贬值压力下,外围对于央行降息的掣肘短期可能会加大,预计观察窗口可能会在明年一季度视经济情况以及使用降息工具支持经济的必要性而打开。 但与此前不同的是当前中美货币处于顺周期,美联储降息周期和国内宽货币导向下,外围对国内资产的影响相对可控。特朗普当选后央行或采取行动对冲汇率贬值,汇率短期冲击但整体压力可控。在此基础上,美联储降息周期下长期美债利率呈温和下行趋势,叠加今年4月以来中美利差倒挂已出现收窄趋势,后续对国内债市的利空影响也会有所收敛。此外,国内央行宽货币导向也将支持市场流动性。 基本面:经济承压下债市主线不变,财政发力短期或有扰动 特朗普上任后若加关税政策落地或拖累我国出口,加剧经济承压,基本面偏弱的中长期债牛主线逻辑延续,参考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时国内基本面较弱主导的债市利率下行情况,十债5-10个交易日下行幅度可能在10BP左右。 同时,在外围因素加剧国内经济压力的情况下,财政有可能发力逆周期调节支持经济,或对债市有短期供给扰动。若中央财政发力增加赤字,短期产生一定供给冲击,流动性不足将放大债市波动。但后续随着央行流动性管理工具的使用,及海外对国内降息掣肘逐步缓解,供给冲击将逐步缓释,中长期利率中枢或仍向下。 综上,短期来看,“特朗普交易”影响下美元美债利率短期冲高,人民币贬值压力和中美利差下降等利空因素扰动债市,央行降息有掣肘;但中长期来看,债市定价权仍看国内。中美货币降息顺周期,央行稳汇率操作大概率落地,外围对货币和债市的掣肘相对有限。中长期主要仍关注基本面影响及周五人大常委会财政增量落地情况。国内缓步修复的状态以及特朗普主张对中国加关税可能加剧国内经济承压,债市基本面偏弱的主线逻辑不变,叠加宽货币导向下央行维护资金流动性,仍支持利率中枢向下。但同时需关注本周人大常委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落地的情况,短期可能有脉冲扰动。 风险提示:1. 经济基本面超预期回升的风险;2. 美联储降息节奏不及预期的风险;3. 国内财政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正文 一、过往特朗普交易下的债市表现 在特朗普上台后,其以美国利益为根本原则的政策逻辑可能将通过大规模减税刺激经济,财政缺口从关税和解雇联邦雇员等限制财政支出的措施中弥补,市场可能会形成“特朗普交易”特征,我们通过复盘2016年特朗普首次上任以及2018年特朗普在任期间主张加关税造成中美贸易摩擦时期的债市相关资产表现,以期为国内债市提供建议。 2016年特朗普就任后,多项资产市场表现发生反转或大幅变动,美元、美债利率向上脉冲,国内债市收益率亦上行。2016年11月8日,特朗普意外当选后,市场普遍预期特朗普将采取更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叠加美联储依然处于加息周期中,通胀升温预期上升,市场呈现较为典型的“特朗普交易”特征,即美元走强、美债利率被推升。在首日,美元方面,美元指数上涨0.14%至97.873、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行92个基点至6.7817;美债方面,美债利率上行5BP至1.88%、国内十债收益率上行约2BP至2.76%、中美利差收窄3BP左右至88BP。随后在1-1.5个月左右各项资产脉冲至阶段最高位,其中人民币汇率已经上涨超过2.6%、1700个基点至6.9508、美债和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了77BP、63BP至2.6%和3.37%,中美利差也在期间触底保持低位震荡,国内债市承压明显。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时期,美元再度大幅走强,美债利率边际向上,但国内债市承压有限。2018年3月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中美贸易摩擦逐步升温,并在5月底中美谈判破裂后彻底爆发,叠加美国加息周期中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加剧,人民币汇率再度大幅承压。2018年5月底到8月中各资产调整到阶段高点的幅度来看,人民币汇率上涨超过7.3%、4700个基点至6.8856、美债收益率震荡小幅上行了3BP至2.86%,中美利差同样迅速收窄,在8月初一度收窄超30BP到46BP。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十债收益率在期间震荡下行,到8月中旬下行3BP左右到3.58%,中美贸易摩擦的外围压力对国内债市扰动相对有限。 通过对两次“特朗普交易”的复盘能够发现,我国债市的反应不尽相同,十债收益率走势分化的主因是同期国内经济基本面状态不同。2016年的宏观背景是国内年底经济复苏较为明确叠加特朗普上任后人民币承压、中美利差缩窄都对债市形成空头压力带动收益率上行;而2018年的宏观背景则是国内基本面面临下行压力,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出口承压拖累经济,货币明确宽松导向下央行4-10月连续降准三次,带动债市走牛。 因此,我们将从海外资产表现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和特朗普政策主张下对国内基本面的影响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讨论,推演债市后续方向。 二、债市短期逆风,中长期定价仍看国内 (一)货币层面:短期稳汇率约束下降息掣肘,中期中美政策仍顺周期 本次大选落地前,市场已经提前交易特朗普上台预期,过往两轮资产表现特征已显现。首先,10月初以来,海内外市场已经对特朗普赢得选举有预期定价,美元、美债等资产已出现较明确的拐头向上,人民币贬值压力在明显提升。截至11月5日,美元指数上涨2.63%,人民币汇率上行1.34%至7.10左右,汇率承压明显;美债收益率上行45BP至4.26%,中美利差倒挂扩张49BP至215BP。汇率承压+美债利率脉冲+中美利差下降,本次外围扰动以及相应资产走势已经显现与前两轮相似的表现,短期对于债市影响偏逆风。 那么,特朗普上台后在其保护主义的政策主张下,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加剧,央行可能阶段倾向稳汇率,对货币政策上降息或短期有掣肘。预计后续央行可能会通过在外汇即期和远期市场的影子干预、针对跨境流动性的临时指导以及降外汇存准率等方式开启逆周期调节助力汇率企稳,但是短期来看汇率贬值压力下,外围对于央行降息的掣肘短期可能会加大,预计观察窗口可能会在明年一季度视经济情况以及使用降息工具支持经济的必要性而打开。 但同时,与此前不同的是当前中美货币处于顺周期,美联储降息周期和国内宽货币导向下,外围对国内资产的影响相对可控。根据银河总量团队的判断,特朗普当选后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先测试7.3的位置,到7.3附近央行可能会采取逆周期调节行动,汇率短期冲击但整体压力可控。在此基础上,美联储目前处于降息周期,长期美债利率整体可能仍会呈温和下行趋势,叠加今年4月以来中美利差倒挂已出现比较明确的收窄趋势,后续随着利差逐步企稳,对国内债市的利空影响也会有所收敛。此外,国内央行的宽货币导向短期不会发生改变,中美货币顺周期以及国内央行继续宽货币支持市场流动性。 (二)基本面:经济承压下债市主线不变,财政发力 特朗普上任后若加关税政策落地或拖累我国出口,加剧经济承压,基本面偏弱的中长期债牛主线逻辑延续,十债5-10个交易日下行幅度可能在10BP左右。根据银河总量团队的测算,保守估计特朗普政策主张下美国若加征60%关税对我国GDP的影响约为0.4~0.5个百分点,假设这一轮加征关税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的关税弹性仍为-0.82,那么我国对美出口增速下降34%左右。在此冲击下,我国经济缓步修复的基础可能会被打破,基本面承压将有加剧,较弱的基本面将对债市形成支撑。十债利率的下行幅度我们参考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时国内基本面较弱主导的债市利率下行情况,在5月底到6月上旬特朗普不顾中美双方共识批准对中国商品征关税的时点,十债收益率从6/12日3.69%的高点一路下行,5-10个交易日下行幅度约在10BP上下,20个交易日即一个月左右下行至阶段低点3.52%附近,下行幅度约在17BP。 同时,在外围因素加剧国内经济压力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有可能发力逆周期调节支持经济,或对债市有短期供给扰动。若中央财政发力增加赤字,按我们近期报告中对于财政场景的超预期扩张的测算,预计短期会产生一定供给冲击,流动性不足将放大债市波动带来脉冲。但后续在央行宽货币导向下随着买断式逆回购、国债买卖工具等流动性管理工具的使用,以及海外对国内降息掣肘逐步缓解,供给冲击将逐步缓释,中长期利率中枢或仍向下。 综上,短期来看,“特朗普交易”影响下美元美债利率短期冲高,人民币贬值压力和中美利差下降等利空因素扰动债市,央行降息有掣肘;但中长期来看,债市定价权仍看国内。中美货币降息顺周期,央行稳汇率操作大概率落地,外围对货币和债市的掣肘相对有限。 中长期主要仍关注基本面影响及周五人大常委会财政增量落地情况。国内缓步修复的状态以及特朗普主张对中国加关税可能加剧国内经济承压,债市基本面偏弱的主线逻辑不变,叠加宽货币导向下央行维护资金流动性,仍支持利率中枢向下。但同时需关注本周人大常委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落地的情况,短期可能有脉冲扰动。 三、风险提示 1. 经济基本面超预期回升影响债市主线风险;2. 美联储降息节奏不及预期的风险;3. 国内财政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固收专题/// 2024/11/5“固收+”基金规模再回落,高波产品表现亮眼——三季报持仓分析 2024/10/31债基规模回落,久期策略仍占优——Q3债券基金季报分析 2024/10/29权益市场修复,改良双低策略重新占优——转债量化类策略更新 2024/10/16权益普涨行情下,改良双低策略重新占优——转债量化类策略更新 2024/8/6 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提升我国金融系统稳健性 2024/7/30 三中全会延续化债要求,债市短期或有震荡 2024/7/30 “固收+”基金规模增长转正,低波、中低价风格占优——二季报持仓分析 2024/7/26二季度债基规模继续扩大,久期策略相对绩优——Q2债券基金季报分析 2024/6/28 2024年中期策略:把握定力,顺势而为——经济展望篇 2024/6/28 2024年中期策略:行情中继,静待时机——策略篇 2024/6/27 资产荒驱动下的债牛通道—固收专题报告 2024/6/6 转债防守类策略梳理与优化 ///固收策略系列报告/// 2024/8/1 久期策略如何在当前场景进行应用?—固收策略系列专题报告之二 2024/2/27 债市骑乘策略的逻辑与应用—固收策略系列专题报告之一 ///固收月报/// 2024/11/5等待财政增量靴子落地,关注配置机会—10月债市回顾及11月展望 2024/10/9 大涨之后,转债怎么配?—9月可转债复盘兼10月展望 2024/10/4 预期扭转,反弹或反转需关注政策落地情况—9月债市回顾及10月展望 2024/9/06 从确定性出发,把握业绩改善优质标的——8月可转债市场复盘兼9月展望 2024/9/04 债市维持震荡格局,等待货币宽松落地破局——8月债市回顾及9月展望 2024/8/7 央行操作、资金面潜在扰动加剧,建议谨慎操作—7月债市回顾及8月展望 2024/7/2 利率再回前低,关注资金面与关键会议表态—6月债市回顾及7月展望 2024/6/7 多空力量均衡,或有降准博弈—5月债市回顾及6月展望 2024/5/6 供给高峰或至,关注央行点名长债风险的长尾影响—4月回顾及5月展望 ///固收简评/// 2024/9/30 外资持续流入,规模占比上升,或成为债市潜在定价要素—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简评 2024/9/26 会议时点和力度超预期,债市利空扰动增多—9月政治局会议简评 2024/9/24 低价大市值策略相对占优——转债量化类策略绩效及持仓更新 2024/9/24 央行重磅组合拳的背后与眼前—9月降准降息点评 2024/9/24 国内降息可期,债市顺风—9月美联储降息及9月OMO和LPR利率未调降点评 2024/9/05 转债市场低位反弹,三类策略均有超额 ——转债量化类策略绩效及持仓更新 2024/8/28 如何看待转债跌破面值个数持续增多 ——可转债点评 2024/8/22 改良双低策略逐步占优 ——转债量化类策略绩效及持仓更新 2024/7/26 央行操作数箭并发,意义几何?—央行降息简评 2024/5/14 供给压力缓释,资产荒逻辑再回归—特别国债发行计划简评 2024/4/30 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五个要点—2024年4月政治局会议简评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4年11月6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固收】“特朗普交易”下,国内债市影响几何?——2024年美国大选点评》 分析师:刘雅坤、周欣洋 评级体系: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公司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三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其他为“中国银河宏观”“中国银河证券新发展研究院”)。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