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债月报 | 地产债发行成本有所增加 二级市场利差震荡上行
(以下内容从东方金诚《地产债月报 | 地产债发行成本有所增加 二级市场利差震荡上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受国企发行量增加影响,10月地产债发行规模同比环比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带动整体净融资额由负转正;或受发行成本提升、发行难度增加等因素影响,当月无民企发行地产债,民企净融资缺口为20.4亿元。受债市整体震荡波动等因素影响,10月地产债发行利率大幅走扩。 受楼市持续筑底影响,当前房企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月内行业利差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10月地产债交易活跃度小幅上升,二级市场价格异动频次较上月略有增加。 10月无新发境外地产债,受到期量影响净融资缺口环比有所下降。 10月无新增境内外债券违约或展期主体。 高频数据显示,10月1-31日30大中城市日均商品房成交套数为2946套,同比仍存在4%左右的降幅,但环比涨幅达43.6%,尤其是10月10-31日日均成交套数大多稳定在3000套以上,显示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止跌回稳”政策基调以来,楼市出现积极变化,但后续销量能否继续稳定回升有待进一步观察。10月21日公布的最新LPR报价显示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25个基点,下调幅度为2019年新版LPR报价改革以来最高,超出市场预期。我们认为,5年期以上LPR报价是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定价基础,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将带动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行,进而激发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促消费、扩投资,提振经济增长动能,带动物价水平温和回升,有助于推动实际房贷利率的进一步下行,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实现房企经营状况的改善,最终实现房地产行业整体信用风险的平稳回落。 报告正文如下 一 受国企发行量增加影响,10月地产债发行规模同比环比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带动整体净融资额由负转正;当月无民企发行地产债,民企净融资缺口为20.4亿元。受债市整体震荡波动等因素影响,10月地产债发行利率大幅走扩。 10月地产债发行规模同比环比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净融资额由负转正。10月共计18家房企发行地产债29只,合计发行规模为225.5亿元。同比来看,发债企业数量、发行债券数量和规模分别增长50.0%、81.3%和146.1%;环比来看,发债企业数量与上月持平,发行债券数量和规模分别增长7.4%和7.3%。净融资方面,本月净融资额由负转正至26.7亿元,上月为-13.7亿元。 国企净融资额大幅回正,民企发行规模为零。10月国企发行规模为225.5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160.9%和29.2%,到期规模同比增长约44%,但环比下降7%,为178.4亿元,当月国企净融资额大幅回正至47.1亿元;民企方面,或受发行成本提升、发行难度增加等因素影响,当月无民企发行地产债,净融资额再度落入负值区间,当月净融资缺口为20.4亿元。 受债市整体震荡波动等因素影响,10月地产债发行利率大幅走扩。10月,地产债主力品种为3年期AAA级地产债,共计发行7只,加权平均利率为3.07%,较前值大幅上行40bp,或与近期债市整体震荡波动、市场情绪较弱有关。 二 受楼市持续筑底影响,当前房企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月内行业利差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10月地产债交易活跃度小幅上升,二级市场价格异动频次较上月略有增加。 受楼市持续筑底影响,当前房企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月内行业利差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具体看,月初行业利差为105.55bp,前三个交易日利差大幅上行至125.32bp,随后进入下行区间,10月22日降至101.89bp,月末最后几个交易日再次进入上行区间,月末收至112.57bp,月内合计上行幅度约7bp;国企利差与行业利差走势趋同,月初利差为85.42bp,月末收至90.02bp,月内最低利差出现在10月22日的73.36bp,月内利差合计上行幅度为4.60bp;民企利差走势与国企利差存在一定差异,月初利差为2453.79bp,上半月大体呈上行趋势,10月15日利差升至2539.45bp,为月内最高,10月18日利差出现断崖式下降,由前一交易日的2510.59bp大幅下降454.44bp至2056.15bp,主要受厦门中骏利差大幅下降影响。10月17日,厦门中骏发布公告称将于10月21日支付“H0中骏03”2023年10月21日至2024年10月20日期间利息,并公布该债券的回售结果暨摘牌公告,带动企业利差由10月17日的4565.33bp大幅下降至2379.06bp,对民企整体利差中位数造成较大影响。10月下旬,民企利差较为平稳,月末收至2068.22bp。 10月,地产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小幅上升。当月地产债成交只数和成交额分别为792只和931.1亿元,债券成交数量和成交总额环比分别增长5.9%和2.6%。 10月地产债价格异动频次环比小幅增加,上涨和下跌频次大体持平。10月,债券单日价格偏离幅度超10%的频次为77次,较上月增加13次,涉及8家房企、22只债券。具体看,单日价格跌幅超过10%的频次为38次,上月为32次;跌幅超过30%的频次为18次,涉及5家主体,分别为上海宝龙实业、深圳龙光、碧桂园地产、阳光城集团和融创集团;月内单日价格涨幅超10%的频次39次,涨幅超30%的频次为25次,涉及5家房企,分别为上海宝龙实业、深圳龙光、碧桂园地产、阳光城集团和融创集团。 三 10月无新发境外地产债,受到期量影响净融资缺口环比有所下降。 10月无新发境外地产债,受到期规模下降影响,当月净融资缺口由上月的24.17亿美元降至10.92亿美元。 四 10月无新增境内外债券违约或展期主体。 10月新增2只境内债展期债券,涉及债券余额为25.0亿元,涉及主体为景瑞地产和俊发集团,为前期已展期主体;境外债方面,无新增违约或展期债券。 高频数据显示,10月1-31日30大中城市日均商品房成交套数为2946套,同比仍存在4%左右的降幅,但环比涨幅达43.6%,尤其是10月10-31日日均成交套数大多稳定在3000套以上,显示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止跌回稳”政策基调以来,楼市出现积极变化,但后续销量能否继续稳定回升有待进一步观察。10月21日公布的最新LPR报价显示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25个基点,下调幅度为2019年新版LPR报价改革以来最高,超出市场预期。我们认为,5年期以上LPR报价是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定价基础,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将带动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行,进而激发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促消费、扩投资,提振经济增长动能,带动物价水平温和回升,有助于推动实际房贷利率的进一步下行,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实现房企经营状况的改善,最终实现房地产行业整体信用风险的平稳回落。 注: [1] 平均融资利率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权重为发行量,计算范围包括超短期融资资券、一般短期融资券、一般中期票据、一般公司债、一般企业债和定向工具几类券种中主体级别在AA级及以上,期限为1、2、3、5年期的债券,单位为%。 [2] 图表中文字部分为当月债券价格跌幅超30%的主体名单。 [3] 本图表展示了房企境内外债券违约情况,其中“境内外合并口径新增信用风险主体数量”统计规则为:1.同一主体多次发生境内外债券展期、违约,计为新增1家;2.对同一母公司的违约、展期主体合并统计,例如福建阳光和阳光城计为同一主体;本图表中“境内债”“境外债”列所示统计结果是对境内外债券违约及展期情况的分别统计,统计规则为:1.在统计境内债违约主体数量时,对于已发生境外债违约或展期的主体仍认定为新增境内债违约(或展期)主体。对境外债的统计同理;2.同一主体先展期后违约属于信用风险的进一步暴露,分别计入新增展期和新增违约;同一主体先违约后展期只记为新增违约。另,本图表中标红处为最后一列的明细项。 本文作者 | 研究发展部 唐晓琳 阅读更多 数据解读 | 一揽子增量政策带动宏观经济景气度显著回升 热点关注 | 关于央行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的解读 房地产行业月报 | 政策持续注入信心 推动楼市止跌回稳 地产债月报 |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定调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权利及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及相关的信用分析数据、模型、软件、评级结果等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东方金诚书面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逆向工程、销售、分发、储存、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传播。 本研究报告中引用的标明出处的公开资料,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资料提供方/ 发布方负责,东方金诚对该等资料进行了合理审慎的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任何形式的保证。 由于评级预测具有主观性和局限性,东方金诚对于评级预测以及基于评级预测的结论并不保证与实际情况一致,并保留随时予以修正或更新的权利。 本研究报告仅用于为投资人、发行人等授权使用方提供第三方参考意见,并非是对某种决策的结论或建议;投资者应审慎使用本研究报告,自行对投资行为和投资结果负责,东方金诚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本研究报告仅授权东方金诚指定的使用者使用,且该等使用者必须按照授权确定的方式使用,相关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歪曲或有任何类似性质的修改行为。 未获授权的机构及人士不应获取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研究报告,东方金诚对本研究报告的未授权使用、超授权使用和非法使用等不当使用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摘要 受国企发行量增加影响,10月地产债发行规模同比环比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带动整体净融资额由负转正;或受发行成本提升、发行难度增加等因素影响,当月无民企发行地产债,民企净融资缺口为20.4亿元。受债市整体震荡波动等因素影响,10月地产债发行利率大幅走扩。 受楼市持续筑底影响,当前房企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月内行业利差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10月地产债交易活跃度小幅上升,二级市场价格异动频次较上月略有增加。 10月无新发境外地产债,受到期量影响净融资缺口环比有所下降。 10月无新增境内外债券违约或展期主体。 高频数据显示,10月1-31日30大中城市日均商品房成交套数为2946套,同比仍存在4%左右的降幅,但环比涨幅达43.6%,尤其是10月10-31日日均成交套数大多稳定在3000套以上,显示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止跌回稳”政策基调以来,楼市出现积极变化,但后续销量能否继续稳定回升有待进一步观察。10月21日公布的最新LPR报价显示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25个基点,下调幅度为2019年新版LPR报价改革以来最高,超出市场预期。我们认为,5年期以上LPR报价是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定价基础,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将带动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行,进而激发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促消费、扩投资,提振经济增长动能,带动物价水平温和回升,有助于推动实际房贷利率的进一步下行,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实现房企经营状况的改善,最终实现房地产行业整体信用风险的平稳回落。 报告正文如下 一 受国企发行量增加影响,10月地产债发行规模同比环比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带动整体净融资额由负转正;当月无民企发行地产债,民企净融资缺口为20.4亿元。受债市整体震荡波动等因素影响,10月地产债发行利率大幅走扩。 10月地产债发行规模同比环比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净融资额由负转正。10月共计18家房企发行地产债29只,合计发行规模为225.5亿元。同比来看,发债企业数量、发行债券数量和规模分别增长50.0%、81.3%和146.1%;环比来看,发债企业数量与上月持平,发行债券数量和规模分别增长7.4%和7.3%。净融资方面,本月净融资额由负转正至26.7亿元,上月为-13.7亿元。 国企净融资额大幅回正,民企发行规模为零。10月国企发行规模为225.5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160.9%和29.2%,到期规模同比增长约44%,但环比下降7%,为178.4亿元,当月国企净融资额大幅回正至47.1亿元;民企方面,或受发行成本提升、发行难度增加等因素影响,当月无民企发行地产债,净融资额再度落入负值区间,当月净融资缺口为20.4亿元。 受债市整体震荡波动等因素影响,10月地产债发行利率大幅走扩。10月,地产债主力品种为3年期AAA级地产债,共计发行7只,加权平均利率为3.07%,较前值大幅上行40bp,或与近期债市整体震荡波动、市场情绪较弱有关。 二 受楼市持续筑底影响,当前房企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月内行业利差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10月地产债交易活跃度小幅上升,二级市场价格异动频次较上月略有增加。 受楼市持续筑底影响,当前房企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月内行业利差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具体看,月初行业利差为105.55bp,前三个交易日利差大幅上行至125.32bp,随后进入下行区间,10月22日降至101.89bp,月末最后几个交易日再次进入上行区间,月末收至112.57bp,月内合计上行幅度约7bp;国企利差与行业利差走势趋同,月初利差为85.42bp,月末收至90.02bp,月内最低利差出现在10月22日的73.36bp,月内利差合计上行幅度为4.60bp;民企利差走势与国企利差存在一定差异,月初利差为2453.79bp,上半月大体呈上行趋势,10月15日利差升至2539.45bp,为月内最高,10月18日利差出现断崖式下降,由前一交易日的2510.59bp大幅下降454.44bp至2056.15bp,主要受厦门中骏利差大幅下降影响。10月17日,厦门中骏发布公告称将于10月21日支付“H0中骏03”2023年10月21日至2024年10月20日期间利息,并公布该债券的回售结果暨摘牌公告,带动企业利差由10月17日的4565.33bp大幅下降至2379.06bp,对民企整体利差中位数造成较大影响。10月下旬,民企利差较为平稳,月末收至2068.22bp。 10月,地产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小幅上升。当月地产债成交只数和成交额分别为792只和931.1亿元,债券成交数量和成交总额环比分别增长5.9%和2.6%。 10月地产债价格异动频次环比小幅增加,上涨和下跌频次大体持平。10月,债券单日价格偏离幅度超10%的频次为77次,较上月增加13次,涉及8家房企、22只债券。具体看,单日价格跌幅超过10%的频次为38次,上月为32次;跌幅超过30%的频次为18次,涉及5家主体,分别为上海宝龙实业、深圳龙光、碧桂园地产、阳光城集团和融创集团;月内单日价格涨幅超10%的频次39次,涨幅超30%的频次为25次,涉及5家房企,分别为上海宝龙实业、深圳龙光、碧桂园地产、阳光城集团和融创集团。 三 10月无新发境外地产债,受到期量影响净融资缺口环比有所下降。 10月无新发境外地产债,受到期规模下降影响,当月净融资缺口由上月的24.17亿美元降至10.92亿美元。 四 10月无新增境内外债券违约或展期主体。 10月新增2只境内债展期债券,涉及债券余额为25.0亿元,涉及主体为景瑞地产和俊发集团,为前期已展期主体;境外债方面,无新增违约或展期债券。 高频数据显示,10月1-31日30大中城市日均商品房成交套数为2946套,同比仍存在4%左右的降幅,但环比涨幅达43.6%,尤其是10月10-31日日均成交套数大多稳定在3000套以上,显示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止跌回稳”政策基调以来,楼市出现积极变化,但后续销量能否继续稳定回升有待进一步观察。10月21日公布的最新LPR报价显示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25个基点,下调幅度为2019年新版LPR报价改革以来最高,超出市场预期。我们认为,5年期以上LPR报价是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定价基础,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将带动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行,进而激发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促消费、扩投资,提振经济增长动能,带动物价水平温和回升,有助于推动实际房贷利率的进一步下行,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实现房企经营状况的改善,最终实现房地产行业整体信用风险的平稳回落。 注: [1] 平均融资利率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权重为发行量,计算范围包括超短期融资资券、一般短期融资券、一般中期票据、一般公司债、一般企业债和定向工具几类券种中主体级别在AA级及以上,期限为1、2、3、5年期的债券,单位为%。 [2] 图表中文字部分为当月债券价格跌幅超30%的主体名单。 [3] 本图表展示了房企境内外债券违约情况,其中“境内外合并口径新增信用风险主体数量”统计规则为:1.同一主体多次发生境内外债券展期、违约,计为新增1家;2.对同一母公司的违约、展期主体合并统计,例如福建阳光和阳光城计为同一主体;本图表中“境内债”“境外债”列所示统计结果是对境内外债券违约及展期情况的分别统计,统计规则为:1.在统计境内债违约主体数量时,对于已发生境外债违约或展期的主体仍认定为新增境内债违约(或展期)主体。对境外债的统计同理;2.同一主体先展期后违约属于信用风险的进一步暴露,分别计入新增展期和新增违约;同一主体先违约后展期只记为新增违约。另,本图表中标红处为最后一列的明细项。 本文作者 | 研究发展部 唐晓琳 阅读更多 数据解读 | 一揽子增量政策带动宏观经济景气度显著回升 热点关注 | 关于央行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的解读 房地产行业月报 | 政策持续注入信心 推动楼市止跌回稳 地产债月报 |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定调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权利及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及相关的信用分析数据、模型、软件、评级结果等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东方金诚书面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逆向工程、销售、分发、储存、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传播。 本研究报告中引用的标明出处的公开资料,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资料提供方/ 发布方负责,东方金诚对该等资料进行了合理审慎的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任何形式的保证。 由于评级预测具有主观性和局限性,东方金诚对于评级预测以及基于评级预测的结论并不保证与实际情况一致,并保留随时予以修正或更新的权利。 本研究报告仅用于为投资人、发行人等授权使用方提供第三方参考意见,并非是对某种决策的结论或建议;投资者应审慎使用本研究报告,自行对投资行为和投资结果负责,东方金诚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本研究报告仅授权东方金诚指定的使用者使用,且该等使用者必须按照授权确定的方式使用,相关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歪曲或有任何类似性质的修改行为。 未获授权的机构及人士不应获取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研究报告,东方金诚对本研究报告的未授权使用、超授权使用和非法使用等不当使用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