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策略丨放量大涨,市场或将延续强势!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每日策略丨放量大涨,市场或将延续强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01 盘面观察 11月5日,市场放量全线大涨。三市共成交2.35万亿,较上个交易日大幅放量6000多亿,创10月9日以来新高;共有5069股收涨。截止收盘,沪指涨2.32%,深成指涨3.22%,创业板指涨4.75%。 02 策略研判 各板块普涨,北证50指数涨超8%,华为概念(软件、信创)、军工航天、地产链、大金融(金融科技)、芯片半导体、稀土等板块带头大涨,东方财富、中芯国际等涨超10%。 市场放量大涨,主要有两大利好: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10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报52.0,为三个月来最高,超出市场预期。另外,结构上看,歼35A将亮相中国航展,直接刺激了军工板块大涨。 展望后市:放量大涨之后,市场情绪进一步升温;同时,美国大选的结果最快将于北京时间11月6号出炉,靴子落地之后,部分观望资金或将进场;国内方面,人大会议即将结束,政策利好可期,有望共同推动市场延续涨势! 方向:储能概念。新能源后周期叠加成本端优化,储能装机需求有望加速释放:国内新型储能高速发展,美国大储装机保持高景气,欧洲2024年大储新增装机增速预计将达到125%。短期来看,2024世界储能大会将于11月6日至8日在宁德召开,或将刺激储能概念的炒作。 03 市场热点 重磅会议确认化债事项 关注两点增量信息 据新华社,11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骤增,中美关系复杂多变,中国如何妥善化债迫在眉睫。10月12日财政发布会,决策层将“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列为增量政策举措之首。由于我国举债天花板由人大控制,市场聚焦化债增量规模。 本次会议确认了化债事项,透露以下两大增量信息: (1)化债主体确认,为地方政府。此前市场对置换债券发行主题存在不同意见,有建议发行特别国债置换、有建议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会议确认并非通过央行增发债券直接下场兜底,而是沿用此前的路径,让地方继续“时间换空间”。 (2)更强化债务纪律,本轮化债或不会给地方不合理发展权。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作的关于监督法修正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草案二审稿增加每年听取和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等内容。 参考历史经验,化债规模或在11月8日闭幕后揭晓。据机构预测,一次性债务置换规模预计在4万元到10万元之间,加之近年来一系列化债文件规定,预计未来三年内会逐步完成债务置换工作。 展望后市,静待“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以支撑地方化债隐性债务”的具体方案和细节揭晓,考虑财政从预算到落地仍需一定时间,新增的债务额度可能最快年底发行,并与明年开始投入使用,经济回暖可期。 具体到A股市场,增量化债规模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若规模符合预期,进一步确立“政策底”,国有大型银行、AMC、城投上市公司及To G板块(基建、建材、低空经济)等有望受益;若规模超预期,顺周期方向如消费、地产等方向有望受益。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中国银行、泰达股份、越秀资本、金地集团等。 苹果也“入局” AI智能眼镜“挑战千万台出货量” 据新浪财经消息,苹果公司探索进军智能眼镜市场,其内部正研究市场上的相关产品。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上周进行代号为Atlas的倡议,涉及收集苹果员工对于智能眼镜的反馈意见。相关研究由苹果产品系统质量(APSQ)团队牵头。 去年,Meta联手雷朋推出的AI+眼镜产品Ray-Ban Meta在海外市场销售火爆,上市至今全球热卖超百万台。 国内外企业也纷纷跟进,在国内,OPPO、魅族、小米等手机厂商已投入到一体式AI眼镜的开发,此次传出苹果公司也“入局”,意味着此类型新产品有望不断涌现。 AI眼镜除了应用于影音娱乐、消费办公等场景,还在高精密度的工业制造、医疗等领域实现其商用价值。 群智咨询指出,全球AR设备的出货量将从2024年的预计80万台递增到2029年的1210万台,其中2027年有望迎来行业“奇点”——AI眼镜将进一步发展为有完整光机系统的AR眼镜,将刺激全球AR市场加速成长。 贝哲斯智能眼镜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将达到1067.78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测为18.56%。 展望后市,作为从“听见”到“看见”的飞跃,AI眼镜已演化为消费电子行业智能硬件的新“爆款”。其背后则是声学、光学以及传感器、微电子、结构件等精密零组件产业链在智能手表、智能耳机之后,再一次“集结”。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硬件成本的降低,AI眼镜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可穿戴设备,其市场潜力巨大,出货量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具体到A股市场,AI智能眼镜作为当前公认的“AI最具性价比硬件落地方案”,潜在空间巨大。随着显示单元加入AI智能眼镜,模型能力不断迭代,未来AI+AR眼镜有望向消费级放量,相关机构预期AI眼镜产业在短期有望实现百万台出货量,中期挑战千万台出货量,板块或将迎来盈利与估值双升的机遇。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博士眼镜、格林精密、纬达光电、明月镜片等。 本文内容综合自:Choice、Wind、财联社、光大研究所 夏萱 S0930623100013 免责申明:本文由光大证券向其机构或个人客户提供,其内容基于光大证券及证券媒体已发布报告、资讯或数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光大证券力求本文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光大证券不对任何机构/个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1 盘面观察 11月5日,市场放量全线大涨。三市共成交2.35万亿,较上个交易日大幅放量6000多亿,创10月9日以来新高;共有5069股收涨。截止收盘,沪指涨2.32%,深成指涨3.22%,创业板指涨4.75%。 02 策略研判 各板块普涨,北证50指数涨超8%,华为概念(软件、信创)、军工航天、地产链、大金融(金融科技)、芯片半导体、稀土等板块带头大涨,东方财富、中芯国际等涨超10%。 市场放量大涨,主要有两大利好: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10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报52.0,为三个月来最高,超出市场预期。另外,结构上看,歼35A将亮相中国航展,直接刺激了军工板块大涨。 展望后市:放量大涨之后,市场情绪进一步升温;同时,美国大选的结果最快将于北京时间11月6号出炉,靴子落地之后,部分观望资金或将进场;国内方面,人大会议即将结束,政策利好可期,有望共同推动市场延续涨势! 方向:储能概念。新能源后周期叠加成本端优化,储能装机需求有望加速释放:国内新型储能高速发展,美国大储装机保持高景气,欧洲2024年大储新增装机增速预计将达到125%。短期来看,2024世界储能大会将于11月6日至8日在宁德召开,或将刺激储能概念的炒作。 03 市场热点 重磅会议确认化债事项 关注两点增量信息 据新华社,11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骤增,中美关系复杂多变,中国如何妥善化债迫在眉睫。10月12日财政发布会,决策层将“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列为增量政策举措之首。由于我国举债天花板由人大控制,市场聚焦化债增量规模。 本次会议确认了化债事项,透露以下两大增量信息: (1)化债主体确认,为地方政府。此前市场对置换债券发行主题存在不同意见,有建议发行特别国债置换、有建议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会议确认并非通过央行增发债券直接下场兜底,而是沿用此前的路径,让地方继续“时间换空间”。 (2)更强化债务纪律,本轮化债或不会给地方不合理发展权。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作的关于监督法修正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草案二审稿增加每年听取和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等内容。 参考历史经验,化债规模或在11月8日闭幕后揭晓。据机构预测,一次性债务置换规模预计在4万元到10万元之间,加之近年来一系列化债文件规定,预计未来三年内会逐步完成债务置换工作。 展望后市,静待“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以支撑地方化债隐性债务”的具体方案和细节揭晓,考虑财政从预算到落地仍需一定时间,新增的债务额度可能最快年底发行,并与明年开始投入使用,经济回暖可期。 具体到A股市场,增量化债规模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若规模符合预期,进一步确立“政策底”,国有大型银行、AMC、城投上市公司及To G板块(基建、建材、低空经济)等有望受益;若规模超预期,顺周期方向如消费、地产等方向有望受益。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中国银行、泰达股份、越秀资本、金地集团等。 苹果也“入局” AI智能眼镜“挑战千万台出货量” 据新浪财经消息,苹果公司探索进军智能眼镜市场,其内部正研究市场上的相关产品。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上周进行代号为Atlas的倡议,涉及收集苹果员工对于智能眼镜的反馈意见。相关研究由苹果产品系统质量(APSQ)团队牵头。 去年,Meta联手雷朋推出的AI+眼镜产品Ray-Ban Meta在海外市场销售火爆,上市至今全球热卖超百万台。 国内外企业也纷纷跟进,在国内,OPPO、魅族、小米等手机厂商已投入到一体式AI眼镜的开发,此次传出苹果公司也“入局”,意味着此类型新产品有望不断涌现。 AI眼镜除了应用于影音娱乐、消费办公等场景,还在高精密度的工业制造、医疗等领域实现其商用价值。 群智咨询指出,全球AR设备的出货量将从2024年的预计80万台递增到2029年的1210万台,其中2027年有望迎来行业“奇点”——AI眼镜将进一步发展为有完整光机系统的AR眼镜,将刺激全球AR市场加速成长。 贝哲斯智能眼镜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将达到1067.78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测为18.56%。 展望后市,作为从“听见”到“看见”的飞跃,AI眼镜已演化为消费电子行业智能硬件的新“爆款”。其背后则是声学、光学以及传感器、微电子、结构件等精密零组件产业链在智能手表、智能耳机之后,再一次“集结”。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硬件成本的降低,AI眼镜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可穿戴设备,其市场潜力巨大,出货量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具体到A股市场,AI智能眼镜作为当前公认的“AI最具性价比硬件落地方案”,潜在空间巨大。随着显示单元加入AI智能眼镜,模型能力不断迭代,未来AI+AR眼镜有望向消费级放量,相关机构预期AI眼镜产业在短期有望实现百万台出货量,中期挑战千万台出货量,板块或将迎来盈利与估值双升的机遇。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博士眼镜、格林精密、纬达光电、明月镜片等。 本文内容综合自:Choice、Wind、财联社、光大研究所 夏萱 S0930623100013 免责申明:本文由光大证券向其机构或个人客户提供,其内容基于光大证券及证券媒体已发布报告、资讯或数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光大证券力求本文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光大证券不对任何机构/个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