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每日策略丨沪指收复3300点,靴子即将落地!

每日策略丨沪指收复3300点,靴子即将落地!

作者:微信公众号【光大证券微资讯】/ 发布时间:2024-11-0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每日策略丨沪指收复3300点,靴子即将落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01 盘面观察 11月4日,市场缩量反弹,沪指再上3300点。三市共成交1.72万亿,较上个交易日大幅缩量5400多亿;共有4495股收涨。截止收盘,沪指涨1.17%,深成指涨1.99%,创业板指涨2.93%。 02 策略研判 高位票分化严重,常山北明等上演“地天板”涨停,川大智胜等延续跌停。各板块多数上涨,人形机器人相关概念带头大涨,汽车链、脑机接口、消费电子、券商等板块亦涨幅较大;前期强势的能源金属 (稀土)、钢铁、地产链等板块逆市收跌。 “特朗普交易”降温,美元指数走弱,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连破两关大涨超500基点,刺激A股反弹。但美国大选在即,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部分资金暂时观望,导致成交额明显萎缩。 展望后市:美国将于11月5日举行总统大选全民投票,其结果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结果出炉之前,市场暂时或将延续缩量态势、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方向:车路云一体化概念。近期,从中央到地方,相关政策频出,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多个试点城市项目逐步落地,车路云产业化进展有望加速。短期来看,车路云一体化创新发展论坛将于11月5日召开,或将刺激相关概念的炒作。 03 市场热点 两大科技巨头资助,脑机接口技术重大突破 或将加速其应用!关注布局领先的企业! 据财联社消息,在杰夫·贝索斯和比尔·盖茨的资助下,奥克斯利的初创公司Synchron研发出了一种侵入性较小的脑机接口Stentrode。通过检测大脑信号,Stentrode能够帮助患者用意念控制电脑屏幕,甚至可能实现更复杂的操作。 与马斯克的Neuralink相比,Synchron的设备无需切除头骨,不需要进行开颅手术,而是通过颈静脉将芯片送入大脑,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更易于被患者接受,有望加速全球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 脑机接口目前有三种技术路线,根据脑信号的采集路径,脑机接口技术路线分为:非侵入式(脑外)、半侵入式(颅骨和大脑皮层之间的脑膜上)、侵入式(大脑皮层内)。其中,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为目前主流,侵入式脑机接口为未来发展方向。 脑机接口需要高精度的脑信号以提高性能,侵入式脑机接口虽然能深入采集神经信号,然而其属于有创伤植入,技术难度大,可能出现继发感染、排异风险,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提升材料生物相容性是侵入式技术进步的关键;非侵入式无需植入任何设备,只需将传感器放置于头皮表面即可测量大脑活动状况,安全性能最高,对人体基本无创伤,因此也是目前最为主流的脑机接口形式。 而Synchron的新技术,既解决了神经信号采集的问题,又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 国内方面,政策层面持续推动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近日,上海印发《上海市提升生物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在脑机接口等国际前沿领域和新赛道加强前瞻布局。中央层面,10月14日,工信部提出要“出台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脑机接口等新领域新赛道。 技术层面,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方面,中国处于领先地位,天津大学脑机接口团队已构建了从芯片、电极、算法到系统的国产全链条非侵入式脑机信息交互技术体系,在脑电识别精度、控制指令数量和信息传输率三项核心指标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展望后市,政策与技术持续催化,脑机接口行业进入爆发前夜。未来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将远超出了医疗领域,无论是在教育、工业生产到娱乐、体育还是家事管理,脑机接口融入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市场方面,2022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17.4亿美元,预计2027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33亿美元,中国市场在其中将占有重要地位。 落脚到A股市场,我国大部分脑机接口产业相关公司仍处于一级市场,部分二级市场公司开始布局脑机相关业务,关注在脑机接口领域率先进行布局的上市公司。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诚益通、三博脑科、创新医疗、中科信息等。 华为5.5G十大方案 或迎来如“4G升5G”那般“量价齐升”的增长契机 据新浪财经消息,日前,在2024全球移动宽带论坛期间,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曹明发布5G-A(5.5G)十大产品解决方案。5G-Advanced上行峰值和下行峰值都有望比现有5G网络提升10倍、连接密度改善10倍、定位精度提升10倍、能效提升10倍。 据悉,同期发布的华为面向Net5.5G的星河AI网络,可将断纤导致的路径优化时间从过去的5天缩短到分钟级;在降低TCO方面,通过引入华为400GE路由器构建融合承载网,实现整网50%CAPEX节省。当前已有全球20多个国家的40多个运营商客户在加速星河AI网络部署。 而作为5.5G智能核心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通话技术”,目前已在我国31个省份部署,预计可支撑5000万用户;同时,也在欧洲、拉美、中东和亚太等多个地区得到了广泛验证,并将于2024年正式商用。 除了通信方面的技术,5.5G 还能助力“物联网”发展进步,实现“万物智联”。5.5G不仅加强通信体验,还能和雷达一样,对环境进行感知,捕捉,实现“通信+感知”的通感一体。这种技术运用在无人驾驶上,为汽车提供更大的感知范围,更快速便捷对车辆进行调度。 展望后市,随着5.5G建设的推进,国内5G基础设施环节有望迎来继4G向5G之后又一波量价齐升的增长契机。早在2023年上半年,全球就已有超过260张5G商用网络,超过12亿5G用户,1.15亿F5G千兆用户。在这个庞大的“成熟市场”基础上,机构预计,2025年5.5G将逐步商用,或将带动元宇宙、物联网、无人驾驶以及AI相关应用领域的加速落地,或将打开千亿元规模的物联新空间。 具体到A股市场,这可以实现“下行万兆、上行千兆”峰值能力的5.5G,对基站射频性能、数量提出更高要求,超大带宽频谱和多天线技术带来产业增量空间。天线、射频、滤波器、通信连接器、通信热管理、PCB等环节有望受益。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硕贝德、广和通、灿勤科技、武汉凡谷等。 本文内容综合自:Choice、Wind、财联社、光大研究所 夏萱 S0930623100013 免责申明:本文由光大证券向其机构或个人客户提供,其内容基于光大证券及证券媒体已发布报告、资讯或数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光大证券力求本文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光大证券不对任何机构/个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