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 2024年10月物价、外贸、金融数据前瞻
(以下内容从东方金诚《热点关注 | 2024年10月物价、外贸、金融数据前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背景 2024年10月物价、贸易和金融数据发布在即,东方金诚就此接受相关媒体采访。 要点内容如下 一 物价数据前瞻 10月CPI同比涨幅会在多少,哪些因素推动了10月CPI回升?往后看,11月CPI同比走势如何观察? 我们预计,10月CPI同比将升至0.6%左右,涨幅比上个月上升0.2个百分点。需要指出的是,10月食品价格对CPI的推升效应会有所下降。高频数据显示,在节后消费需求走弱、供给增加等的带动下,10月猪肉、蔬菜价格下行,同比涨幅也有所回落。我们判断,10月食品CPI同比将从上月的3.3%回落至3.1%左右。另外,10月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内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不过,受去年同期基数走高带动,10月成品油价格同比不升反降,也会对整体CPI有一定下拉作用。 我们之所以判断10月CPI同比涨幅会有所扩大,主要源于食品、能源以外的工业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带动。首先,伴随支持“两新”政策持续发力,10月汽车销量继续改善,预计汽车“价格战”会进一步缓解——这一趋势已在9月出现,而家电价格也会受到一定支撑。加之伴随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国内主导的大宗商品价格普遍经历一轮上行过程,这些因素都将缓解工业消费品价格下行压力。可以看到,10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中的两个价格指数都出现大幅反弹。 服务价格超季节性下跌是9月CPI同比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我们判断,10月长假会对居民旅游、出行服务有一定带动作用,但综合考虑到当前服务消费供需平衡状况,10月服务价格走势仍将偏弱,大概率处于环比持平状态。不过,受上年同期基数下沉影响,10月服务CPI同比有望小幅改善。 整体上看,尽管与上半年相比,近期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但低物价的局面并未改观。背后主要是受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拖累,居民消费信心受到冲击,以及在前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行等影响下,当前居民消费需求不振。这意味着前期包括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还有较大加码空间。 展望11月,伴随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发布,特别是其中有可能包括一定规模的促消费政策,我们预计物价上涨动能会有所改善,加之上年同期CPI基数大幅走低,11月CPI同比有望升至1.0%左右,主要拉动力量是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同比涨幅加快,食品价格对整体CPI涨幅的推动作用会继续弱化。 总体而言,短期内CPI同比走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轮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力度和节奏;至于明年宏观经济能否彻底摆脱低物价局面,将主要取决于房地产市场何时实现止跌回稳。 PPI方面,10月PPI同比预计在多少?哪些因素推动了PPI回升或继续回落?往后看,11月PPI预计走势如何,会否随着政策持续发力降幅收窄? 我们预计,10月PPI同比将在-2.4%左右,降幅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市场预期受到提振。可以看到,9月末以来钢铁、水泥、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都经历了一轮上涨过程。另外,受中东地缘政治波动影响,10月国际原油价格也有小幅上行。10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中的两个价格指数均显著走高,其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大幅升至53.4%的扩张区间。我们判断,10月PPI环比将转为上涨,在上年同期价格基数稳定的背景下,PPI同比降幅将收窄至-2.4%左右。 展望未来,伴随新一轮稳增长政策落地显效,以及还有部分一揽子增量政策“在路上”,后期大宗商品价格或还有一定上涨空间,促消费政策加码也会带动生活资料PPI走强,叠加上年同期基数走低,11月和12月PPI同比降幅还会继续收窄,其中11月有望收窄至-1.5%左右,年底将为-1.2%左右。至于2025年PPI同比能否较快转正,将主要取决于本轮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力度和规模,其中房地产支持政策和财政增量政策的影响最大。 二 贸易数据前瞻 出口方面,10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预计在多少?往后看,11月出口走势如何观察,是否会面临一些压力? 我们预测,10月以美元计价,我国出口额同比增速将在4%左右,增速较上月回升1.7个百分点,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基数较低推动,以及异常天气影响消退。事实上,近期外需正在呈现放缓势头,其中,下半年以来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连续3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回顾历史可以看到,我国出口增速和这一指标高度关联;9月和10月我国官方制造PMI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下滑,已降低历史平均水平之下。可以看到,作为全球贸易的风向标,10月韩国出口同比增速为4.6%,较上月回落近3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行,预示我国10月出口增速也将处于偏低水平。 展望未来,在外需放缓势头背景下,去年同期出口额基数大幅走高,预计11月我国出口额增同比增速会再度转为下行,估计将在2.0%左右。这意味着前三季度对经济增长有重要拉动作用的外需趋于放缓,接下来为完成全年“5.0%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四季度内需要及时顶上来。 进口方面,10月美元计价进口走势您预计在多少?往后看,10月及四季度进口走势您如何观察? 我们预计,10月进口额同比增速将在-1.0%左右,低于上月的0.3%,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进口额基数明显偏高,会下拉今年11月同比增速。事实上,受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冲带动,我们估计10月进口动能会有所改善,环比走势好于季节性,而且铜、铝、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也会对国内进口额有一定推升作用。 展望未来,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力后,国内进口需求有望持续回升,11月进口增速有望转正至3.0%左右,年底也有望保持同比正增长。 三 金融数据前瞻 10月份的金融数据发布在即,对于10月份的新增信贷、社融增量有何预测,增减量位于哪个期间,支撑因素有哪些? 我们判断,10月新增信贷将在9000亿左右,较上月会有一定幅度的季节性少增,但同比将有约1600亿的多增,为近6个月以来的首次。主要原因是一揽子增量政策全面发力,特别是房地产支持政策显著加码,以及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增强,金融“挤水分”影响弱化。其中,10月监管层部署大幅度增加房地产“白名单”项目信贷额度,并要求接下来要优化贷款资金的拨付方式,做到“能早尽早”。我们判断,这意味着10月房企开发贷投放进度将显著加快。另外,10月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居民提前偿还房贷势头会有明显缓解,而10月全国楼市大幅走高也会推动新发放房贷显著增加,带动10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将会明显改善。与此同时,高频数据显示,当月基建投资在加快,也会对企业中长期贷款有一定推动作用。 另外,9月末降准落地,释放长期资金1万亿,加之近两个月央行还在通过国债买卖等政策工具向市场投放中长期流动性,都在为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供支持。最后,在稳增长政策全面发力背景下,四季度金融“挤水分”影响也会明显弱化。这些都会为四季度新增信贷恢复同比多增提供支持。这也是当前提振经济增长动能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社融方面,我们判断10月新增社融将在1.5万亿左右,较去年同期少增约3000亿,在投向实体经济的信贷有望恢复同比多增的同时,10月新增社融出现同比少增,主要是受当月政府债券融资拖累。一方面,10月专项债发行进入尾声,政府债券融资规模环比降幅较大;与此同时,去年10月处于政府债券发行最高峰,基数明显偏高,会对今年10月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带来很大影响。这样来看,发行节奏错位是10月政府债券融资有可能同比大幅少增6000亿的主要原因。 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生效,信贷结构是否将进一步优化? 我们认为,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逐步体现,银行风险偏好将有明显变化,其中票据冲量现象有望缓解,企业中长期贷款将恢复同比多增。另外,伴随促消费政策加码,以及楼市回暖,居民短期和中长期新增贷款都有改善势头,年初以来信贷结构中的“企业强、居民弱”现象也会有所缓解。我们认为,后期信贷走势将主要取决于本轮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规模、节奏,以及在促消费、扩投资、稳稳市方面的效果。 本文作者 | 研究发展部 王青 冯琳 阅读更多 数据解读 | 一揽子增量政策带动宏观经济景气度显著回升 专题研究 | 矛与盾,低价转债与红利转债 热点关注 | 关于央行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的解读 热点关注 | 10月MLF操作简评 权利及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及相关的信用分析数据、模型、软件、评级结果等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东方金诚书面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逆向工程、销售、分发、储存、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传播。 本研究报告中引用的标明出处的公开资料,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资料提供方/ 发布方负责,东方金诚对该等资料进行了合理审慎的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任何形式的保证。 由于评级预测具有主观性和局限性,东方金诚对于评级预测以及基于评级预测的结论并不保证与实际情况一致,并保留随时予以修正或更新的权利。 本研究报告仅用于为投资人、发行人等授权使用方提供第三方参考意见,并非是对某种决策的结论或建议;投资者应审慎使用本研究报告,自行对投资行为和投资结果负责,东方金诚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本研究报告仅授权东方金诚指定的使用者使用,且该等使用者必须按照授权确定的方式使用,相关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歪曲或有任何类似性质的修改行为。 未获授权的机构及人士不应获取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研究报告,东方金诚对本研究报告的未授权使用、超授权使用和非法使用等不当使用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背景 2024年10月物价、贸易和金融数据发布在即,东方金诚就此接受相关媒体采访。 要点内容如下 一 物价数据前瞻 10月CPI同比涨幅会在多少,哪些因素推动了10月CPI回升?往后看,11月CPI同比走势如何观察? 我们预计,10月CPI同比将升至0.6%左右,涨幅比上个月上升0.2个百分点。需要指出的是,10月食品价格对CPI的推升效应会有所下降。高频数据显示,在节后消费需求走弱、供给增加等的带动下,10月猪肉、蔬菜价格下行,同比涨幅也有所回落。我们判断,10月食品CPI同比将从上月的3.3%回落至3.1%左右。另外,10月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内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不过,受去年同期基数走高带动,10月成品油价格同比不升反降,也会对整体CPI有一定下拉作用。 我们之所以判断10月CPI同比涨幅会有所扩大,主要源于食品、能源以外的工业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带动。首先,伴随支持“两新”政策持续发力,10月汽车销量继续改善,预计汽车“价格战”会进一步缓解——这一趋势已在9月出现,而家电价格也会受到一定支撑。加之伴随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国内主导的大宗商品价格普遍经历一轮上行过程,这些因素都将缓解工业消费品价格下行压力。可以看到,10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中的两个价格指数都出现大幅反弹。 服务价格超季节性下跌是9月CPI同比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我们判断,10月长假会对居民旅游、出行服务有一定带动作用,但综合考虑到当前服务消费供需平衡状况,10月服务价格走势仍将偏弱,大概率处于环比持平状态。不过,受上年同期基数下沉影响,10月服务CPI同比有望小幅改善。 整体上看,尽管与上半年相比,近期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但低物价的局面并未改观。背后主要是受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拖累,居民消费信心受到冲击,以及在前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行等影响下,当前居民消费需求不振。这意味着前期包括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还有较大加码空间。 展望11月,伴随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发布,特别是其中有可能包括一定规模的促消费政策,我们预计物价上涨动能会有所改善,加之上年同期CPI基数大幅走低,11月CPI同比有望升至1.0%左右,主要拉动力量是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同比涨幅加快,食品价格对整体CPI涨幅的推动作用会继续弱化。 总体而言,短期内CPI同比走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轮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力度和节奏;至于明年宏观经济能否彻底摆脱低物价局面,将主要取决于房地产市场何时实现止跌回稳。 PPI方面,10月PPI同比预计在多少?哪些因素推动了PPI回升或继续回落?往后看,11月PPI预计走势如何,会否随着政策持续发力降幅收窄? 我们预计,10月PPI同比将在-2.4%左右,降幅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市场预期受到提振。可以看到,9月末以来钢铁、水泥、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都经历了一轮上涨过程。另外,受中东地缘政治波动影响,10月国际原油价格也有小幅上行。10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中的两个价格指数均显著走高,其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大幅升至53.4%的扩张区间。我们判断,10月PPI环比将转为上涨,在上年同期价格基数稳定的背景下,PPI同比降幅将收窄至-2.4%左右。 展望未来,伴随新一轮稳增长政策落地显效,以及还有部分一揽子增量政策“在路上”,后期大宗商品价格或还有一定上涨空间,促消费政策加码也会带动生活资料PPI走强,叠加上年同期基数走低,11月和12月PPI同比降幅还会继续收窄,其中11月有望收窄至-1.5%左右,年底将为-1.2%左右。至于2025年PPI同比能否较快转正,将主要取决于本轮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力度和规模,其中房地产支持政策和财政增量政策的影响最大。 二 贸易数据前瞻 出口方面,10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预计在多少?往后看,11月出口走势如何观察,是否会面临一些压力? 我们预测,10月以美元计价,我国出口额同比增速将在4%左右,增速较上月回升1.7个百分点,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基数较低推动,以及异常天气影响消退。事实上,近期外需正在呈现放缓势头,其中,下半年以来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连续3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回顾历史可以看到,我国出口增速和这一指标高度关联;9月和10月我国官方制造PMI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下滑,已降低历史平均水平之下。可以看到,作为全球贸易的风向标,10月韩国出口同比增速为4.6%,较上月回落近3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行,预示我国10月出口增速也将处于偏低水平。 展望未来,在外需放缓势头背景下,去年同期出口额基数大幅走高,预计11月我国出口额增同比增速会再度转为下行,估计将在2.0%左右。这意味着前三季度对经济增长有重要拉动作用的外需趋于放缓,接下来为完成全年“5.0%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四季度内需要及时顶上来。 进口方面,10月美元计价进口走势您预计在多少?往后看,10月及四季度进口走势您如何观察? 我们预计,10月进口额同比增速将在-1.0%左右,低于上月的0.3%,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进口额基数明显偏高,会下拉今年11月同比增速。事实上,受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冲带动,我们估计10月进口动能会有所改善,环比走势好于季节性,而且铜、铝、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也会对国内进口额有一定推升作用。 展望未来,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力后,国内进口需求有望持续回升,11月进口增速有望转正至3.0%左右,年底也有望保持同比正增长。 三 金融数据前瞻 10月份的金融数据发布在即,对于10月份的新增信贷、社融增量有何预测,增减量位于哪个期间,支撑因素有哪些? 我们判断,10月新增信贷将在9000亿左右,较上月会有一定幅度的季节性少增,但同比将有约1600亿的多增,为近6个月以来的首次。主要原因是一揽子增量政策全面发力,特别是房地产支持政策显著加码,以及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增强,金融“挤水分”影响弱化。其中,10月监管层部署大幅度增加房地产“白名单”项目信贷额度,并要求接下来要优化贷款资金的拨付方式,做到“能早尽早”。我们判断,这意味着10月房企开发贷投放进度将显著加快。另外,10月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居民提前偿还房贷势头会有明显缓解,而10月全国楼市大幅走高也会推动新发放房贷显著增加,带动10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将会明显改善。与此同时,高频数据显示,当月基建投资在加快,也会对企业中长期贷款有一定推动作用。 另外,9月末降准落地,释放长期资金1万亿,加之近两个月央行还在通过国债买卖等政策工具向市场投放中长期流动性,都在为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供支持。最后,在稳增长政策全面发力背景下,四季度金融“挤水分”影响也会明显弱化。这些都会为四季度新增信贷恢复同比多增提供支持。这也是当前提振经济增长动能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社融方面,我们判断10月新增社融将在1.5万亿左右,较去年同期少增约3000亿,在投向实体经济的信贷有望恢复同比多增的同时,10月新增社融出现同比少增,主要是受当月政府债券融资拖累。一方面,10月专项债发行进入尾声,政府债券融资规模环比降幅较大;与此同时,去年10月处于政府债券发行最高峰,基数明显偏高,会对今年10月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带来很大影响。这样来看,发行节奏错位是10月政府债券融资有可能同比大幅少增6000亿的主要原因。 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生效,信贷结构是否将进一步优化? 我们认为,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逐步体现,银行风险偏好将有明显变化,其中票据冲量现象有望缓解,企业中长期贷款将恢复同比多增。另外,伴随促消费政策加码,以及楼市回暖,居民短期和中长期新增贷款都有改善势头,年初以来信贷结构中的“企业强、居民弱”现象也会有所缓解。我们认为,后期信贷走势将主要取决于本轮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规模、节奏,以及在促消费、扩投资、稳稳市方面的效果。 本文作者 | 研究发展部 王青 冯琳 阅读更多 数据解读 | 一揽子增量政策带动宏观经济景气度显著回升 专题研究 | 矛与盾,低价转债与红利转债 热点关注 | 关于央行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的解读 热点关注 | 10月MLF操作简评 权利及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及相关的信用分析数据、模型、软件、评级结果等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东方金诚书面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逆向工程、销售、分发、储存、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传播。 本研究报告中引用的标明出处的公开资料,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资料提供方/ 发布方负责,东方金诚对该等资料进行了合理审慎的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任何形式的保证。 由于评级预测具有主观性和局限性,东方金诚对于评级预测以及基于评级预测的结论并不保证与实际情况一致,并保留随时予以修正或更新的权利。 本研究报告仅用于为投资人、发行人等授权使用方提供第三方参考意见,并非是对某种决策的结论或建议;投资者应审慎使用本研究报告,自行对投资行为和投资结果负责,东方金诚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本研究报告仅授权东方金诚指定的使用者使用,且该等使用者必须按照授权确定的方式使用,相关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歪曲或有任何类似性质的修改行为。 未获授权的机构及人士不应获取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研究报告,东方金诚对本研究报告的未授权使用、超授权使用和非法使用等不当使用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