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信达军工】军工跨年行情开启,重点布局新材料+元器件——信达军工专题系列

【信达军工】军工跨年行情开启,重点布局新材料+元器件——信达军工专题系列

作者:微信公众号【毅军凸起】/ 发布时间:2020-12-2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信达军工】军工跨年行情开启,重点布局新材料+元器件——信达军工专题系列》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报告核心观点 军工“跨年行情”开启,当前时点建议超配军工:本周(12.21-12.25)上证综指涨0.05%,创业板指数涨2.2%,国防军工指数涨9.45%,跑赢大盘9.4个百分点,排名第1/29。看好军工一季度行情原因:1)军工“十四五”规划有望超预期,“新装备放量+国产替代加速”是支撑军工长线走牛的最核心逻辑;2)军工“基本面反转、景气上行逻辑”已在2020中报、Q3季报反复得到印证,拐点确定,上行继续,自8月以来,军工板块震荡盘整,已消化前期涨幅过快的风险,也带来优质公司的介入良机;3)随着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军工跨年行情一触即发,高景气龙头将先迎估值切换行情。 左手新材料,右手元器件,布局高增长、高确定性上游赛道:1)“十四五”将是新型装备量产爬坡关键期,新材料与军工电子是装备升级换代的关键,相关产业将充分受益。2)现阶段高端电子元器件、高性能材料依旧面临被国外“卡脖子”局面,未来国产替代势必提速,“军转民”将迎来历史契机;3)军工电子、新材料位于最上游,且下游几乎涵盖了军工全部核心领域,是军工产业风向标,订单与业绩将最先兑现; 4)新材料、军工电子龙头的估值吸引力提升:从2021年对应的PE看,军工行业整体PE约60-65倍、新材料55-60倍、军工电子45-50倍。 长八首飞,商业航天燎原之势已现。1)12月22日,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于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顺利将5颗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首飞取得圆满成功,填补了我国在太阳同步轨道上3-4.5吨量级的发射空白,也标志着“十三五”期间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圆满收官。2)作为首款国家立项面向商业市场的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在电气、结构等方面均采用低成本设计,并通过开展垂直起降研究,实现可重复使用,以降低成本,帮助中国参与国际商业航天市场竞争。 我国航天迈入密集发射时代,商业航天成后起之秀。1)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统计,2019年全球共实施102次发射任务,发射航天器492个;中国完成34次航天器发射,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发射航天器总数世界第二。我国商业航天2015-2019年市场规模已从3764.2亿元上升至8362.3亿元,CAGR达22.1%。截至2019年底,我国商业航天注册企业数量达194家,其中民营企业176家,占比91%。2)我们判断,未来我国商业航天将受以下因素驱动:①航天经济与战略为大国刚需,政策扶持完善行业成长环境;②火箭、卫星等产品及配套服务标准化、通用化程度提高,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③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科学技术为商业航天持续赋能,促进生产、经营与管理模式的全面升级。 “四大主线”布局优质赛道里的优质公司。重申“装备升级+国产替代”双逻辑,看好真正能迎来“业绩高弹性+估值双提升”的戴维斯双击的优质企业,布局四大主线:1)军工新材料:西部超导(钛材+高温合金)、中简科技(碳纤维)、光威复材(碳纤维)、菲利华(石英材料);2)军工电子(元器件/芯片/半导体):宏达电子、火炬电子、鸿远电子、苏试试验、赛微电子等。 3)航空制造:爱乐达、利君股份、三角防务;4)核心资产:航发动力、中直股份、中航沈飞。 风险提示:军工订单波动较大的风险;国防工业改革低于预期的风险 1、军工(12.21-12.25)行情回顾 1.1 行业指数表现 本周(12.21-12.25)上证综指上涨0.05%,创业板指数上涨2.16%,国防军工指数上涨9.45%,跑赢大盘9.4个百分点,排名第1/29。 年初至今(01.01-12.25)上证综指上涨11.36%,创业板指数上涨57.99%,国防军工指数上涨63.25%,跑赢大盘51.89个百分点,排名第4/29。 1.2 行业个股表现 本周(12.21-12.25) 本周航天彩虹(30.55%)领涨,振华科技(28.81%)、洪都航空(25.08%)等个股涨幅居前。其中,核心军工版块航天彩虹(30.55%)、振华科技(28.81%)等股票表现较好,涨幅居前;民参军版块西部材料(19.3%)、火炬电子(17.96%)等个股表现较好,涨幅居前;军工概念版块宝钛股份(11.12%)、成飞集成(6.37%)等个股表现较好,涨幅居前。 2020年6月30以来(06.30-12.25)ST抚钢(268.84%)领涨,新余国科(245.19%)、晨曦航空(218.48%)等个股涨幅居前。其中,核心军工版块新余国科(245.19%)、洪都航空(209.05%)等股票表现较好,涨幅居前;民参军版块ST抚钢 (268.84%)、晨曦航空(218.84%)等个股表现较好,涨幅居前;军工概念版块海南发展(134.29%)、宝钛股份(77.95%)等个股表现较好,涨幅居前。 今年以来(01.01-12.25),军工板块128个标的中跑赢上证综指(+11.36%)的标的有75个;跑赢国防军工指数(+63.25%)的标的共37个;跑赢创业板指数(+57.99%)的标的共37个。在跑赢国防军工指数的37个标的中有3个来自航天板块;16个来自航空板块;1个来自地面武器板块;3个来自船舶板块;7个来自国防信息化板块;7个来自材料及加工板块。 其中(01.01-12.25) ST抚钢(362.73%)领涨,海南发展(281.62%)、洪都航空(274.51%)、新余国科(268.60%)、爱乐达(+245.53%)等个股涨幅居前。*ST华讯(-76.60%)、*ST航通(-65.48%)、*ST鹏起(-54.60%)等跌幅居前。 1.3 板块估值与历史走势 本周国防军工板块估值(PE-TTM)在81-85之间震荡,周五收盘PE-TTM为85,结合历史数据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军工板块处于估值修复的上行区间。 纵观过去十年(2010-2020),军工板块较大盘出现相对收益的时间点多集中在年初1-3月,其中2018-2020年年初军工对大盘的相对收益分别为4.2%、9.2%和8.4%。 2、热点事件点评:长征八号首飞成功,我国航天进入密集发射期 2.1 长八首飞,未来瞄准商业航天市场 据新华网12月22日报道,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顺利将5颗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补充了我国在太阳同步轨道上3到4.5吨的发射空白,中国航天“十三五”期间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作为“长征系列”的新成员,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按照模块化、系列化、组合化的思路开展研制,充分吸收了在役和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成果,具有良好的继承性、经济性、先进性和适应性,可以进一步完善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满足未来中低轨高密度发射任务需求。 长征八号火箭除了具有无毒无污染、适应太阳同步轨道等特征外,还将瞄准商业航天市场。近年来,国际商用运载火箭竞争日趋激烈。作为首款国家立项面向商业市场的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在电气、结构等方面均开展低成本设计,并通过开展垂直起降研究,实现可重复使用,以降低成本,帮助中国占据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重要阵地。据长征八号火箭副总设计师吴义田描述“我们把长征八号打造成一款性价比优、易用性好、安全性高的运载火箭,在国内外航天发射市场中,以生力军和主力军角色参与竞争。” 2.2 我国航天进入密集发射时代,商业航天成为后起之秀 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统计,2019年全球航天发射活动继续保持高度活跃,共实施102次发射任务,发射航天器共492个;中国完成34次航天器发射,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发射航天器总数量居世界第二, 其中,截至2019年底,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开展323次发射任务,成功将超过500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航天器数量占中国发射总数量的93.1%,发射航天器质量占中国发射总质量的98.7%,是中国航天的绝对主力。 在政策扶持下我国商业航天于2015年开始萌芽,历经5年发展已经成为产业后起之秀。商业航天产业链由上游卫星制造、发射到下游卫星运营、应用等多个环节构成。其中,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卫星制造环节可进一步分为卫星总体制造、卫星配套制造和卫星载荷制造等;卫星发射环节可分为火箭总体制造、火箭配套制造、卫星发射服务等。产业链下游包括卫星运营及应用等环节,具体又可根据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应用领域细分。 与传统航天相比,商业航天更重视市场竞争及商业化的市场行为,是将航天从计划经济加速推进至市场经济的行为。商业航天根据商业航天根据离地距离可分为近地空间商业航天、宇宙空间商业航天及宇宙深空商业航天。 四年翻两倍,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达到8362亿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和头豹研究院统计,2015-2019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已从3764.2亿元上升至8362.3亿元,CAGR达22.1%。预计2020-2024年市场规模CAGR达23.5%,至2024年将突破2.4万亿元。 我国商业航天注册企业数量达194家。据北京未来宇航空间技术研究院公布的《2019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投资报告》统计,截至2019年底,国内已注册商业航天领域公司194家,较2018年增加37.6%,其中,卫星制造企业50家,卫星发射企业33家,卫星运营企业46家,卫星应用企业65家;国内商业航天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共176家,占已注册商业航天公司的91%。 我们判断,未来以下因素会继续驱动商业航天蓬勃发展: 1)航天经济与战略为大国刚需,政策扶持完善行业成长环境。例如《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关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等相继出台,商业航天迎来发展机遇; 2)火箭、卫星等产品及配套服务标准化、通用化程度提高,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例如火箭配套产品通用化发展可促原材料的大批量采购和工艺设备的标准化投入,有效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应; 3)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科学技术为商业航天持续赋能,促进行业生产、经营与管理模式的全面升级。以卫星为例,通过与互联网+、大数据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并完善卫星定位、短报文通信、智慧城市、智能农业等系列应用场景,促进产业的升级与创新发展; 3、军工行业要闻 3.1 军工集团要闻 3.2 重要公告 3.3 时事速递 4、选股主线与受益标的 【往期报告精选】: 【信达军工】民用航空空间大,国产客机乘风起——信达军工专题系列 【信达军工】三化融合铸利刃,继续推荐新材料+元器件|E周刊#176期 【信达军工】景气先锋,军工电子黄金周期开启——E周专题#175期 【信达军工】新景气、新思维,把握军工跨年行情|E周刊#174期 【信达军工】鲲鹏“换心”,航空产业迎“新机”|E周刊#173期 【信达军工】砺剑“十四五”——于变局中开新局|E周刊#172期 【信达军工】军工电子高景气,被动元器件“主动出击”——E周专题#171期 【信达军工】装备升级+国产替代,加速推动军工电子高景气——E周专题#170期 【信达军工】商业航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E周专题#169期 【信达军工】再出发,拥抱军工高景气浪潮|E周刊#168期 【信达军工】以一知万,从成都地区调研窥探我国军工产业大发展 【信达军工】坚定拥抱军工高景气浪潮|E周刊#166期 60页重磅!2020投资策略:否极泰来,寻找景气龙头与拐点型公司 信达军工研究团队简介: 您若有志于卖方研究,并且一样才华横溢、充满斗志与激情,欢迎加盟信达军工团队!简历请投递至zhangry2046@qq.com 特别声明: 信达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文中出现的个股仅作为参考使用,不作为对投资者的具体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仅供《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专业投资者使用;非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本微信公众号信息进行投资,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人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微信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