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策略丨市场调整,恐难改题材炒作的风格!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每日策略丨市场调整,恐难改题材炒作的风格!》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01 盘面观察 10月29日,市场放量普跌,指数冲高回落全线收跌。三市共成交2.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100多亿;共有4247股收跌。截止收盘,沪指跌1.08%,深成指跌1.33%,创业板指跌2.32%。 02 策略研判 市场热点分化,智谱AI概念、农业、消费电子、量子科技等板块逆市上涨;并购重组概念股持续炒作,电投产融等涨停。煤炭、钢铁、医药等板块拖累了指数;多只高位人气股尾盘跳水,恒银科技上演“天地板”。 10月28日晚,海外市场上“特朗普交易”明显升温,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大涨,虚拟货币走高,美元指数亦走高;同时,美国发布对华高科技投资限制规则。受上述消息影响,市场担忧中美关系的前景,人民币兑美元亦走弱,另外叠加场内部分获利盘了结,共同导致了A股普跌。 展望后市:市场连续上涨之后,出现调整是正常的;并且,题材炒作的热情仍然较高,短期市场大概率延续结构性行情、热点轮动的题材炒作风格。静待10月经济数据披露,有望提振市场信心,指数或将再次向上! 方向:铜缆概念。在AI浪潮的驱动下,英伟达的铜缆供应商安费诺三季报业绩超预期,提振了行业前景。短期来看,224G全球高速铜缆创新技术供应链大会将于10月30日至31日举办,或将刺激铜缆相关概念的炒作。 03 市场热点 公务用车大力支持新能源 整车股率先受益 据新浪财经,日前国管局等两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中央和国家机关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更好发挥中央和国家机关示范引领作用。 《通知》明确,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公务用车的比例应当达到“新增及更新车辆中原则上不低于30%”目标要求,以后按规定逐步提高。随着公务用车大力支持新能源,提振新能源整车销售前景。 在政策补贴和车企共同发力下,新能源车销售增长强劲。据乘联会,10月新能源乘用车同/环比均维持增长,10月1日-20日,乘用车新能源零售超60万辆,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1%。截止9月末,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53.3%,连续三个月突破50%,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9%(相较去年同期增长8.1个百分点)。 此外,出口数据向好。据海关总署,9月乘用车出口总量43.5万辆,同比22%,环比5%;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环比6.0%,在乘用车出口中的占比环比持平在24.2%。 三季报窗口,得益于下半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维持强劲增长,据机构一致预测,金龙汽车、赛力斯、长城汽车、江淮汽车等多家公司全年净利润增速在70%以上。 展望后市,近期财政部和发改委加力乘用车报废更新政策,随着政策进一步发力及地方以旧换新政策陆续出台,加上四季度新车上市潮的到来(比亚迪海豹06 GT、长安深蓝S05、小鹏P7+等新能源车型),预计对汽车销售旺季带来更好的促进作用。 具体到A股市场,汽车板块估值回调充分,随着行业进入三季报披露期,部分盈利确定性较高的整车及零部件公司估值修复可期,留意整车、华为链、自动驾驶等受益方向。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赛力斯、宇通客车、江淮汽车、长城汽车。 生三胎奖励13000元!鼓励生育相关政策不断 母婴用品等多个行业受益! 据财联社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完善生育休假制度,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假、生育奖励假、陪产假、育儿假等生育假期落实到位。 多项政策集中出台,从生育支持、育幼服务、教育、住房、就业等多角度提出具体举措,覆盖面较广,力度较高;预计后续多地多部门配合推动政策细节落地,有望推动生育率边际改善! 近年来,中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2010年降至1.5左右,2020年跌破1.3,2023年降至约1.02,不足更替水平2.1的一半。这一现象的背后,除了经济压力、育儿成本上升等因素外,缺乏足够的生育支持政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新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鼓励生育,改善现状,并为相关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从鼓励生育的角度来看,政策的核心在于提供更全面的生育保障与支持: 首先,强化生育保险功能,将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范围,这将有效减轻家庭在生育过程中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家庭愿意选择生育。 其次,完善的生育休假制度,不仅能够保障产假、陪产假等假期的落实,还将提高父亲在育儿过程中的参与度,从而形成更良好的家庭育儿氛围。 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将有助于解决家庭养育孩子的时间成本问题,促进托育服务行业的发展。 此外,辅助生殖技术的医保报销范围扩大,将降低不孕不育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加辅助生殖服务的需求。 玩具、奶粉、儿童教育等,作为儿童成长必需品,随着生育率的提升,其市场需求也有望增加。 另外,地方层面,鼓励生育相关的政策措施也不断推出:近期,江西多地出台生育“红包”,比如,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生育后且已在上犹县上户口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7000元、13000元。 展望后市,机构预计,中国的母婴市场仍在进一步提质扩容,预计2024年整体规模将达到7.75万亿元。 落脚到A股市场,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母婴用品、托育服务、辅助生殖、儿童教育、玩具、奶粉等生育相关行业有望受益,关注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贝因美、豆神教育、金发拉比、爱婴室等。 本文内容综合自:Choice、Wind、财联社、光大研究所 夏萱 S0930623100013 免责申明:本文由光大证券向其机构或个人客户提供,其内容基于光大证券及证券媒体已发布报告、资讯或数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光大证券力求本文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光大证券不对任何机构/个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1 盘面观察 10月29日,市场放量普跌,指数冲高回落全线收跌。三市共成交2.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100多亿;共有4247股收跌。截止收盘,沪指跌1.08%,深成指跌1.33%,创业板指跌2.32%。 02 策略研判 市场热点分化,智谱AI概念、农业、消费电子、量子科技等板块逆市上涨;并购重组概念股持续炒作,电投产融等涨停。煤炭、钢铁、医药等板块拖累了指数;多只高位人气股尾盘跳水,恒银科技上演“天地板”。 10月28日晚,海外市场上“特朗普交易”明显升温,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大涨,虚拟货币走高,美元指数亦走高;同时,美国发布对华高科技投资限制规则。受上述消息影响,市场担忧中美关系的前景,人民币兑美元亦走弱,另外叠加场内部分获利盘了结,共同导致了A股普跌。 展望后市:市场连续上涨之后,出现调整是正常的;并且,题材炒作的热情仍然较高,短期市场大概率延续结构性行情、热点轮动的题材炒作风格。静待10月经济数据披露,有望提振市场信心,指数或将再次向上! 方向:铜缆概念。在AI浪潮的驱动下,英伟达的铜缆供应商安费诺三季报业绩超预期,提振了行业前景。短期来看,224G全球高速铜缆创新技术供应链大会将于10月30日至31日举办,或将刺激铜缆相关概念的炒作。 03 市场热点 公务用车大力支持新能源 整车股率先受益 据新浪财经,日前国管局等两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中央和国家机关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更好发挥中央和国家机关示范引领作用。 《通知》明确,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公务用车的比例应当达到“新增及更新车辆中原则上不低于30%”目标要求,以后按规定逐步提高。随着公务用车大力支持新能源,提振新能源整车销售前景。 在政策补贴和车企共同发力下,新能源车销售增长强劲。据乘联会,10月新能源乘用车同/环比均维持增长,10月1日-20日,乘用车新能源零售超60万辆,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1%。截止9月末,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53.3%,连续三个月突破50%,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9%(相较去年同期增长8.1个百分点)。 此外,出口数据向好。据海关总署,9月乘用车出口总量43.5万辆,同比22%,环比5%;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环比6.0%,在乘用车出口中的占比环比持平在24.2%。 三季报窗口,得益于下半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维持强劲增长,据机构一致预测,金龙汽车、赛力斯、长城汽车、江淮汽车等多家公司全年净利润增速在70%以上。 展望后市,近期财政部和发改委加力乘用车报废更新政策,随着政策进一步发力及地方以旧换新政策陆续出台,加上四季度新车上市潮的到来(比亚迪海豹06 GT、长安深蓝S05、小鹏P7+等新能源车型),预计对汽车销售旺季带来更好的促进作用。 具体到A股市场,汽车板块估值回调充分,随着行业进入三季报披露期,部分盈利确定性较高的整车及零部件公司估值修复可期,留意整车、华为链、自动驾驶等受益方向。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赛力斯、宇通客车、江淮汽车、长城汽车。 生三胎奖励13000元!鼓励生育相关政策不断 母婴用品等多个行业受益! 据财联社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完善生育休假制度,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假、生育奖励假、陪产假、育儿假等生育假期落实到位。 多项政策集中出台,从生育支持、育幼服务、教育、住房、就业等多角度提出具体举措,覆盖面较广,力度较高;预计后续多地多部门配合推动政策细节落地,有望推动生育率边际改善! 近年来,中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2010年降至1.5左右,2020年跌破1.3,2023年降至约1.02,不足更替水平2.1的一半。这一现象的背后,除了经济压力、育儿成本上升等因素外,缺乏足够的生育支持政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新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鼓励生育,改善现状,并为相关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从鼓励生育的角度来看,政策的核心在于提供更全面的生育保障与支持: 首先,强化生育保险功能,将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范围,这将有效减轻家庭在生育过程中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家庭愿意选择生育。 其次,完善的生育休假制度,不仅能够保障产假、陪产假等假期的落实,还将提高父亲在育儿过程中的参与度,从而形成更良好的家庭育儿氛围。 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将有助于解决家庭养育孩子的时间成本问题,促进托育服务行业的发展。 此外,辅助生殖技术的医保报销范围扩大,将降低不孕不育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加辅助生殖服务的需求。 玩具、奶粉、儿童教育等,作为儿童成长必需品,随着生育率的提升,其市场需求也有望增加。 另外,地方层面,鼓励生育相关的政策措施也不断推出:近期,江西多地出台生育“红包”,比如,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生育后且已在上犹县上户口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7000元、13000元。 展望后市,机构预计,中国的母婴市场仍在进一步提质扩容,预计2024年整体规模将达到7.75万亿元。 落脚到A股市场,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母婴用品、托育服务、辅助生殖、儿童教育、玩具、奶粉等生育相关行业有望受益,关注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贝因美、豆神教育、金发拉比、爱婴室等。 本文内容综合自:Choice、Wind、财联社、光大研究所 夏萱 S0930623100013 免责申明:本文由光大证券向其机构或个人客户提供,其内容基于光大证券及证券媒体已发布报告、资讯或数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光大证券力求本文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光大证券不对任何机构/个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