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介丨宏观-IMF对2025年世界经济的展望——政策转向,威胁上升
(以下内容从广州期货《热点推介丨宏观-IMF对2025年世界经济的展望——政策转向,威胁上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宏观 —— 热点推介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组织世界银行年会并发布最新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IMF在每年1月、4月、7月、10月均会发布一次世界经济展望,我们可通过预测值调整变化、IMF对经济增长关注点的定性分析作为全球经济观察研究的重要参考。 IMF:全球经济增长预计 将保持稳定,但也乏善可陈▼ IMF表示,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保持稳定,但也乏善可陈。尽管如此,在表面之下,一些预测值自2024年4月以来已得到了重要调整。其中,美国的预测值被上调,这抵消了其他发达经济体(特别是欧洲最大国家)预测值的下调。同样,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多种因素导致了中东、中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前景被下调,这些因素包括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生产运输的扰动、冲突与内乱,以及极端的天气事件。亚洲新兴经济体预测值的上调抵消了上述变化。在这些经济体,人工智能领域的大量投资推动了半导体和电子产品需求的激增,从而带动了经济增长——这一趋势得到了中国和印度大量公共投资的支持。五年后的全球增速应能达到3.1%,而这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相比表现平平。 从10月预测值与7月比较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维持不变,分结构看美国、意大利、英国经济增速预测值获上调,德国、日本、中国等经济增速预测值下调。而对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美国、日本获上调,中国、日本预测值维持不变。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次经济展望未将9月底以来我国政策取向取向转更为积极的影响考虑在内,因此我们可更关注海外部分。 图、IMF近期世界经济展望对经济增速的主要预测 来源:IMF、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IMF:通胀已回落并接近央行目标▼ IMF表示,尽管一些国家的价格压力仍然存在,但全球抗击通胀之战看来已基本取得胜利。继总体通胀率在2022年第三季度达到9.4%(按同比计算)的峰值后,我们目前预计其到明年年底将降至3.5%,略低于疫情前二十年的平均水平。大多数国家的通胀率目前处在央行目标附近,这为主要央行放松货币政策铺平了道路。通胀在下降,但并未引发全球衰退,这是一个重大的成就。 根据IMF研究,通胀飙升和随后的下降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冲击组合:疫情后广泛的供应扰动,加上强劲的需求压力,以及随后俄乌战争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这些冲击导致菲利普斯曲线(显示经济活动与通胀之间的关系)向上移动并变得更陡。随着供应扰动得以缓解、紧缩货币政策开始抑制需求,劳动力市场回归常态使得通胀迅速下降,同时避免了经济活动大幅放缓。通胀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冲击本身的缓解,以及劳动力供给的改善(通常与移民增加有关)。但货币政策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锚定了通胀预期。 图、IMF预测利率偏离央行目标的百分比 IMF:下行风险增加, 对经济前景起主导作用▼ IMF认为,随着通胀持续下行,平稳着陆已有望实现。尽管如此,风险状况偏向下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恶化;金融市场波动突然上升可能导致金融环境的收紧;中国房地产行业问题可能通过对全球贸易的影响产生全球溢出效应,同时,保护主义抬头和地缘经济持续割裂也可能产生全球溢出效应;此外,降通胀进程若受到扰动,可能会阻碍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给财政政策和金融稳定带来挑战。随着货币政策放松,当局宜调整财政政策,以确保可持续的债务动态并重建缓冲。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供给扰动主导的世界,这些扰动是由气候变化、卫生事件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的。面对这样的冲击,货币政策总是更难以遏制通胀,因为这些冲击会同时提高价格和减少产出。与任何时候一样,推进结构性改革以促进长期增长并加快绿色转型,仍是一项必要之举。 对大宗商品而言,主要不确定性集中在一是地区冲突尤其是中东冲突的升级可能带来的供应端风险,二是在世界大选年多个重要经济体新一届政府当选后,如果各国实施不可取的贸易和产业政策,则可能影响全球产出,三是货币政策可能会在过长时间内保持过于紧缩的状态,全球金融环境可能会突然收紧。 图、世界GDP下行风险,与预测基准值偏离成都 IMF:亟需三种政策转向▼ IMF认为,通胀率回到央行目标附近,为三重政策转向铺平了道路。在当前风险和挑战仍然严峻的情况下,这将提供亟需的宏观经济喘息空间。第一重转向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其已在进行中。主要经济体的降息将缓解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压力,其货币对美元将升值,金融环境将改善。这将有助于减少输入性通胀,使这些国家更容易开展本国的降通胀工作。第二重转向是在财政政策方面。财政空间是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基石。许多国家多年来实施宽松财政政策,现在应当稳定债务动态和重建亟需的财政缓冲。第三重转向,是实施促进经济增长的改革。为了改善增长前景和提高生产率,我们还需要采取更多措施,因为这是应对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挑战的唯一途径,这些国内国际挑战包括:重建财政缓冲;解决全球许多地区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下降问题;推动气候转型;提高经济韧性,以及改善最脆弱群体的生活水平等。 如前文所述,本次IMF世界经济展望尚未考虑我国一系列增量政策。我国政策取向转向更为积极,经济尾部风险已明显降低,无论是基本面或微观主体预期均在筑底阶段,后续经济修复斜率如何取决于财政刺激规模与节奏、基本面数据印证的反馈。我国政策转向也将为世界经济实现IMF预测的基准情景有效助力。 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2】1497号 分析师:方旻 期货从业资格:F03105216 投资咨询资格:Z0021334 邮箱:fang.min@gzf2010.com.cn 免责声明: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广州期货 I 您身边的期货专家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宏观 —— 热点推介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组织世界银行年会并发布最新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IMF在每年1月、4月、7月、10月均会发布一次世界经济展望,我们可通过预测值调整变化、IMF对经济增长关注点的定性分析作为全球经济观察研究的重要参考。 IMF:全球经济增长预计 将保持稳定,但也乏善可陈▼ IMF表示,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保持稳定,但也乏善可陈。尽管如此,在表面之下,一些预测值自2024年4月以来已得到了重要调整。其中,美国的预测值被上调,这抵消了其他发达经济体(特别是欧洲最大国家)预测值的下调。同样,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多种因素导致了中东、中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前景被下调,这些因素包括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生产运输的扰动、冲突与内乱,以及极端的天气事件。亚洲新兴经济体预测值的上调抵消了上述变化。在这些经济体,人工智能领域的大量投资推动了半导体和电子产品需求的激增,从而带动了经济增长——这一趋势得到了中国和印度大量公共投资的支持。五年后的全球增速应能达到3.1%,而这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相比表现平平。 从10月预测值与7月比较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维持不变,分结构看美国、意大利、英国经济增速预测值获上调,德国、日本、中国等经济增速预测值下调。而对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美国、日本获上调,中国、日本预测值维持不变。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次经济展望未将9月底以来我国政策取向取向转更为积极的影响考虑在内,因此我们可更关注海外部分。 图、IMF近期世界经济展望对经济增速的主要预测 来源:IMF、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IMF:通胀已回落并接近央行目标▼ IMF表示,尽管一些国家的价格压力仍然存在,但全球抗击通胀之战看来已基本取得胜利。继总体通胀率在2022年第三季度达到9.4%(按同比计算)的峰值后,我们目前预计其到明年年底将降至3.5%,略低于疫情前二十年的平均水平。大多数国家的通胀率目前处在央行目标附近,这为主要央行放松货币政策铺平了道路。通胀在下降,但并未引发全球衰退,这是一个重大的成就。 根据IMF研究,通胀飙升和随后的下降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冲击组合:疫情后广泛的供应扰动,加上强劲的需求压力,以及随后俄乌战争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这些冲击导致菲利普斯曲线(显示经济活动与通胀之间的关系)向上移动并变得更陡。随着供应扰动得以缓解、紧缩货币政策开始抑制需求,劳动力市场回归常态使得通胀迅速下降,同时避免了经济活动大幅放缓。通胀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冲击本身的缓解,以及劳动力供给的改善(通常与移民增加有关)。但货币政策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锚定了通胀预期。 图、IMF预测利率偏离央行目标的百分比 IMF:下行风险增加, 对经济前景起主导作用▼ IMF认为,随着通胀持续下行,平稳着陆已有望实现。尽管如此,风险状况偏向下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恶化;金融市场波动突然上升可能导致金融环境的收紧;中国房地产行业问题可能通过对全球贸易的影响产生全球溢出效应,同时,保护主义抬头和地缘经济持续割裂也可能产生全球溢出效应;此外,降通胀进程若受到扰动,可能会阻碍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给财政政策和金融稳定带来挑战。随着货币政策放松,当局宜调整财政政策,以确保可持续的债务动态并重建缓冲。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供给扰动主导的世界,这些扰动是由气候变化、卫生事件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的。面对这样的冲击,货币政策总是更难以遏制通胀,因为这些冲击会同时提高价格和减少产出。与任何时候一样,推进结构性改革以促进长期增长并加快绿色转型,仍是一项必要之举。 对大宗商品而言,主要不确定性集中在一是地区冲突尤其是中东冲突的升级可能带来的供应端风险,二是在世界大选年多个重要经济体新一届政府当选后,如果各国实施不可取的贸易和产业政策,则可能影响全球产出,三是货币政策可能会在过长时间内保持过于紧缩的状态,全球金融环境可能会突然收紧。 图、世界GDP下行风险,与预测基准值偏离成都 IMF:亟需三种政策转向▼ IMF认为,通胀率回到央行目标附近,为三重政策转向铺平了道路。在当前风险和挑战仍然严峻的情况下,这将提供亟需的宏观经济喘息空间。第一重转向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其已在进行中。主要经济体的降息将缓解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压力,其货币对美元将升值,金融环境将改善。这将有助于减少输入性通胀,使这些国家更容易开展本国的降通胀工作。第二重转向是在财政政策方面。财政空间是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基石。许多国家多年来实施宽松财政政策,现在应当稳定债务动态和重建亟需的财政缓冲。第三重转向,是实施促进经济增长的改革。为了改善增长前景和提高生产率,我们还需要采取更多措施,因为这是应对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挑战的唯一途径,这些国内国际挑战包括:重建财政缓冲;解决全球许多地区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下降问题;推动气候转型;提高经济韧性,以及改善最脆弱群体的生活水平等。 如前文所述,本次IMF世界经济展望尚未考虑我国一系列增量政策。我国政策取向转向更为积极,经济尾部风险已明显降低,无论是基本面或微观主体预期均在筑底阶段,后续经济修复斜率如何取决于财政刺激规模与节奏、基本面数据印证的反馈。我国政策转向也将为世界经济实现IMF预测的基准情景有效助力。 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2】1497号 分析师:方旻 期货从业资格:F03105216 投资咨询资格:Z0021334 邮箱:fang.min@gzf2010.com.cn 免责声明: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广州期货 I 您身边的期货专家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