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粕月报】贸易关系扰动增加,11月关注价差机会
(以下内容从国元期货《【蛋白粕月报】贸易关系扰动增加,11月关注价差机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策略观点 【单边】 我们认为,11月豆、菜粕底部支撑相对较强,以弱势整理为主,品种间仍存在分化预期。随着美豆种植季结束,丰产预期兑现,利空因素开始有所出清,全球大豆定价权开始向南美大豆转移,尽管据气象机构预测,全球气候有概率将进入拉尼娜现象,但近期厄尔尼诺指数显示全球气候仍为中性,且南美主要大豆产地近期降水增加,同样施压全球大豆价格。国内来看,随着进口大豆到港高峰过去,豆粕供应端有所收窄,且四季度随着腌腊高峰将至,豆粕下游需求预期增加,豆粕整体供需格局边际向紧。而菜粕来看,当前国内菜籽、菜粕库存维持高位,另水产养殖高峰已过,四季度进入水产养殖淡季,国内菜粕缺乏需求增长点,整体维持供强需弱格局。不过,由于美国大选临近,中加、中美贸易争端变数也随之增加,美豆出口销售的边际变化,市场对进口大豆、进口菜籽后续供应忧虑将有所反复,放大蛋白粕的单边波动。 操作上,豆粕11月整体维持弱势整理预期,2501合约参考区间2800-3200元/吨,菜粕2501合约参考区间2250-2550元/吨。 【套利】 (1)油粕比:观望。 (2)豆菜粕差:2501豆菜粕差做扩,进场参考区间500-550元/吨,目标参考区间700-750元/吨。 一、行情回顾 10月以来,受丰产落地、南美大豆产地降水增加等因素影响,美豆重回1000美分/蒲式耳关阔之下,国内豆粕价格整体跟随美豆运行,以震荡回落为主,主力2501合约在3000关口附近反复试探,但缺乏进一步上行动能进入。USDA10月报告尽管下调了美豆新作产量,但产量预期仍在历史性高位,对市场影响偏空。而美国大选将至,中美贸易关系发展存在忧虑,对美豆价格存在一定支撑。巴西大豆种植进度正常推进,降水也维持相对正常水平,近期气象数据显示厄尔尼诺指数呈中性,但仍存在向拉尼娜演变概率。菜系来看,中加贸易关系仍是主要变数,10月中旬加拿大释放软化信号,但市场仍相对持保留态度,菜系走势以炒作性为主。国内来看,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高峰已过,而随着下游备货增加,豆粕需求有所好转,累库周期收尾,供需边际向紧。2024年国内菜籽、菜粕库存维持高位,另水产养殖高峰已过,四季度进入水产养殖淡季,国内菜粕缺乏需求增长点,整体维持供强需弱格局,豆菜价差偏低也难以为菜粕期价提供支撑。 二、全球大豆基本面分析 2.1 全球大豆供应——美豆丰产基本落地,南美定价周期到来 1)USDA10月报告调整有限 10月11日,美国农业部发布10月份供需报告,10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维持南美大豆产量不变,仅小幅调低美豆单产和产量,2024/25年度美国、全球大豆产量均创历史新高,报告基本中性。报告将2024/25年度美国大豆单产略微下调0.1蒲式耳/英亩至53.1蒲式耳/英亩,维持8630万英亩的收获面积不变,最终产量下调400万蒲式耳(合11万吨)至45.82亿蒲式耳(合1.247亿吨)。大豆年均农场价格预估维持不变,仍为10.8美元/蒲式耳。在历史上,10月份报告对当年产量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农业部10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4/25年度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大豆产量分别为1.69亿吨、5100万吨和1120万吨,均与上月预测值持平。2024/25年度全球大豆总产量4.289亿吨,较上月略微调低28万吨;出口量下调10万吨至1.815亿吨;期末库存上调7万吨至1.347亿吨。 虽然USDA在月度供需报告中下调美国大豆产量预测,但依然将创下历史最高收成,对美豆市场中性偏空。美豆进入收割期,当前收割进度已过半程,丰产预期基本落地,市场视线开始转向南美大豆产量预期,预计近期国际大豆价格维持震荡偏弱运行。 2)南美大豆种植期天气存在变数 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数据显示,10月20日,巴西2024/25年度大豆播种进度为17.6%,一周前9.1%,去年同期28.4%。巴西7个州已开始播种大豆,进展最快的仍然是帕拉纳州,播种进度为41%(一周前33%,去年同期46%),马托格罗索州播种进度为21.1%(7.8%,51.5%);南马托格罗索州为35%(20%,30%)。 据厄尔尼诺指数显示,目前ENSO处于中性状态,气象机构预计拉尼娜有一定概率在近年四季度之间出现,可能持续至2025年一季度。据历史数据显示,当发生拉尼娜气候现象时,巴西北部通常较为湿润,而巴西中南部以及阿根廷可能面临干旱,不利于大豆生长,此前三峰拉尼娜期间,巴西、阿根廷大豆产量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不过市场认为,目前预期本轮拉尼娜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强度偏弱,2024/25 年度巴西南部和阿根廷的大豆作物面临干旱风险较为有限。 随着进入十月份,巴西大豆产区降水维持充足格局,预计种植初期炒作点在于降水情况,随着巴西大豆种植进度推进,市场不确定性也继续增加,预计价格底部仍存在支撑。 2.2 全球大豆需求——美豆内需强劲出口提速,巴西出口逐月放慢 1)美豆9月压榨同比创纪录 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月度压榨报告显示,9月份大豆压榨量从上个月的近三年低点强劲反弹,超过了所有分析师的预期。报告显示,NOPA会员压榨了1.7732亿蒲大豆(相当于532万短吨),比8月份的1.58008亿蒲增长12.2%,比2023年9月的1.65456亿蒲增长7.2%。 NOPA的会员企业占到美国全部大豆压榨产能的95%左右。 报告发布前,分析师预计9月份大豆压榨量为1.70331亿蒲。预期范围从1.640亿至1.770亿蒲,预测中值为1.704亿蒲。 2)美国大选变数增加,美豆出口销售更为集中 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10月17日当周,2024/25年度美国大豆净销售量215万吨。迄今为止,2024/25年度美国大豆销售总量2400万吨,同比增长8.3%。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10月17日当周,美国对中国(仅指大陆)净销售约129万吨2024/25年度大豆,高于此前一周的100万吨。迄今为止,美国对华大豆销售总量(已经装船和尚未装船的销售量)为912万吨,同比减少5.7%,其中已销售但尚未装运的2024/25年度大豆数量为618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568万吨。 美国大选也增加了美豆出口的预期忧虑。在11月初美国大选开始前,美国出口商在加紧装运出口大豆,因为担心大选后美国和头号大豆进口国中国的贸易紧张关系加剧。近期美对中出口更为集中,但当前出口激增可能只是短暂现象,未来中国需求前景不明朗,美国依然面临挑战,大豆库存可能同比激增六成,创下六年来最高规模。 3)巴西大豆出口逐月放慢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2024年10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估计为463.0万吨,高于一周前预估的434.3万吨。作为对比,9月份大豆出口量为515.6万吨,去年10月份为595.2万吨。ANEC估计1-10月巴西大豆出口量为9374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9292万吨。估计1-12月巴西大豆出口量将达到9900万吨,仅比2023年创纪录的出口量1.013亿吨纪录降低2.3%。 三、国内大豆及豆粕基本面分析 3.1 国内豆粕供应——大豆到港高峰已过,豆粕库存居同期高位 1)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高峰已过 海关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创纪录的1137万吨,其中进口巴西大豆845万吨,进口美国大豆171万吨。1-9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8185万吨,同比增加534万吨或7.0%,其中进口巴西大豆6224万吨,同比增加13%;进口美国大豆1455万吨,同比下降15%。 据Mysteel农产品调研显示,2023年第40-41周(9月28日-10月11日)国内全样本油厂大豆到港共计53船(本次船重按6.5万吨计)约345万吨大豆。其中华东及沿江14船,山东及河南12.5船,华北及西北8.5船,东北3.5船,广西3船,广东6.5船,福建3船,云南0船。2024年第42周(10月12日-10月18日)国内全样本油厂大豆到港共计23船(本次船重按6.5万吨计)约149.5万吨大豆。其中华东及沿江7.5船,山东及河南3.5船,华北及西北5.5船,东北4.5船,广西0.5船,广东1.5船,福建0船,云南0船。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后续进口大豆到港量将减少,10-11月大豆进口到港量预计分别为700万吨和850万吨,后续油厂开机率及豆油产量将下降。 2)油厂压榨维持高位 10月国内油厂压榨利润尚可支持维持较高开机率,周均在60%左右。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十一节假期间后,国内油厂开机率快速回升,大豆压榨量回升至200万吨以上。监测显示,10月1-18日,国内主要油厂大豆压榨总量446万吨,由于油厂压榨利润尚可,加上豆粕库存有所下降,预计未来两周油厂大豆周均压榨量在200万吨左右,10月份大豆压榨总量在820万吨左右,上月914万吨,去年同期710万吨,过去三年均值733万吨。 3)豆粕库存达近10年历史高位 三季度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高峰已过,不过随着油厂维持高开机率,三季度豆粕库存一路走高至近10年历史同期高位,不过随着四季度下游备货积极性提高,豆粕库存拐点已现,预计后续供应边际趋紧。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10月中旬国内主要油厂大豆库存约740万吨,预计10-11月大豆到港量分别为700万吨和850万吨,按照大豆压榨10月820万吨、11月850万吨计算,11月底主要油厂大豆库存约620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490万吨,也高于过去三年均值的420万吨。 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统计,截至10月17日,全国主要油厂大豆库存下降,豆粕库存继续下降。其中大豆库存602.95万吨,较上周减少67.05万吨,减幅10.01%,同比去年增加195.22万吨,增幅47.88%;豆粕库存93.72万吨,较上周减少7.92万吨,减幅7.79%,同比去年增加11.43万吨,增幅13.89%。 3.2 国内豆粕需求——远月成交有所提振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饲料工业产值、产量小幅下降,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原料价格普遍回落,饲料产品价格回调。受生猪产能回调、畜禽存栏减少和养殖盈利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饲料产量高位回落。前三季度,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22787万吨,同比下降4.3%。其中,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同比分别下降4.1%、11.6%、1.1%。 其中猪饲料高位回落。今年以来,在市场调节和产能调控的双重作用下,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逐步调整在合理区间,猪饲料的消费量整体呈高位回落趋势。前三季度,猪饲料产量10229万吨,同比下降6.8%。其中,仔猪饲料、母猪饲料、育肥猪饲料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2.5%、7.7%、4.7%。生猪价格自3月份触底反弹后稳步回升,生猪养殖扭亏为盈,养殖盈利进入较好水平,猪饲料需求持续改善,猪饲料产量环比连续四个月小幅增长。 蛋禽饲料结构性下降。今年以来,蛋禽存栏维持高水平,利好蛋禽饲料需求,但受饲料原料价格回落和养殖降本需求影响,蛋禽饲料结构性调整,配合饲料占比下降,蛋禽饲料产量小幅下降。前三季度,蛋禽饲料产量2288万吨,同比下降5.9%。其中,蛋鸡、蛋鸭饲料分别下降6.0%、7.0%。 其中肉禽饲料小幅增长。肉禽产能居于近年高位,整体供应相对宽松,肉禽饲料需求稳中有增。前三季度,肉禽饲料产量7053万吨,同比增长0.5%,处于近五年同期高位水平。其中,肉鸡饲料同比下降0.4%、肉鸭饲料增长1.0%。 水产饲料需求缓慢回升。受2022-2023年水产行情长期低迷和极端天气影响,养殖户投苗积极性不高,存塘量下降,养殖节奏延后,各品种间转养率提升。2024年春节后水产品价格逐渐回暖,随着投苗量逐步提升,水产饲料需求逐步回暖,但由于整体存塘量仍处低位,需求量不及去年同期。前三季度,水产饲料产量1859万吨,同比下降2.8%。其中,淡水养殖、海水养殖饲料同比分别下降2.0%、8.7%。 反刍动物饲料持续下降。今年以来,受国内生产增加、进口处于高位,以及消费不振的影响,牛奶、牛肉价格持续下降、羊肉价格弱势运行,肉牛、奶牛养殖场户普遍亏损、存栏减少。前三季度,反刍动物饲料产量1081万吨,同比下降11.4%,是2017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其中,奶牛、肉牛、肉羊饲料分别下降13.1%、9.2%、11.4%。 国内豆粕供给过剩,中下游企业维持滚动补库, 使得本周豆粕以现货成交为主,远月基差成交大幅减少,豆粕整体成交表现一般。终 端养殖利润不佳,饲料需求整体缩量,使得下游饲料企业提货积极性较差,全国豆粕 提货量整体下滑。中下游企业或仍维持刚需补库为主,豆粕成交量保持相对平稳状态。 四、国内外菜籽菜粕供需情况 4.1 全球菜籽供需——全球菜籽供需维持紧平衡 加拿大统计局表示,2024年加拿大油菜籽产量估计为1950万吨,较2023年的1919万吨增长1.6%,因为单产提高抵消了播种面积略微降低的影响。油菜籽单产预计达到39.4蒲/英亩,同比增长1.8%。收获面积预计为2180万英亩,比上年降低0.4%。 加拿大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显示,2024/25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预估不变,仍为1863万吨,高于上年的1833万吨。出口预计为750万吨,较上月调高50万吨,也高于上年的686万吨。国内用量预计为1140万吨,与上月持平。期初库存为240万吨,较上月预测值调高65万吨;期末库存223万吨,较上月上调13万吨。 澳大利亚油籽联盟(AOF)8月份作物报告显示,由于收获面积减少且各地区作物前景不一,预计2024/25年度澳大利亚油菜籽产量543.5万吨,比上年度的580.2万吨减少6%。收获面积为324万公顷,比上年的359.6万公顷减少10%,比AOF6月份的预测高出3.6万公顷。分地区来看,新南威尔士州的油菜籽产量预计达到167万吨,同比增长33万吨或25%。除新南威尔士州(NSW)外,其他所有州的产量都将下降。 4.2 中国菜籽菜油供需——国内菜籽菜油供应充足 三季度初加拿大宣布,对自华进口电动汽车加征100%附加税于2024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将于2024年10月22日对部分自华进口钢铝制品加征25%附加税。据商务部9月3日消息,加方不顾多方反对和劝阻,对自华进口产品采取歧视性的单边限制措施,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拟将加方有关做法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9月9日,商务部公告,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据近年数据统计,近年国内油菜籽市场进口依存度较高,2020年至2023年,我国菜籽进口依存度由50%左右上升至60%以上。2023年海关数据统计,2023年度国内菜籽进口总量为549.14万吨,其中自加拿大进口菜籽总量为505.02万吨,占比达91.97%,为我国主要菜籽供应来源。此前中加贸易摩擦下,市场对于后市中国菜籽供应忧虑持续升温,但随着本次加拿大释放软化信号,菜系也同样受到更大冲击,菜粕基本回吐此前涨幅。 今年中国油菜籽进口量仍大幅攀升。海关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9月油菜籽进口量为80.6869万吨,环比增加35.69%,同比上升151.17%,刷新历史最高水平,高于去年12月创下的73.888万吨。加拿大依然第一大供应国,9月从加拿大进口油菜籽78.3499万吨,环比上升35.83%,同比增加161.76%。据Mysteel调研显示,2024年10月国内进口菜籽量仍维持偏高水平,具体来看,沿海地区进口菜籽预估到港船数6条,菜籽数量约39万吨。 据Mysteel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22日,沿海油厂菜粕库存为6.12万吨,较上周减少0.32万吨 ;华东地区菜粕库存21.94万吨,较上周增加3.24万吨;华南地区菜粕库存为0万吨,较上周不变;全国主要地区菜粕库存总计28.06万吨,较上周增加2.92万吨。 五、行情展望 5.1 单边走势提示 我们认为,11月豆、菜粕底部支撑相对较强,以弱势整理为主,品种间仍存在分化预期。随着美豆种植季结束,丰产预期兑现,利空因素开始有所出清,全球大豆定价权开始向南美大豆转移,尽管据气象机构预测,全球气候有概率将进入拉尼娜现象,但近期厄尔尼诺指数显示全球气候仍为中性,且南美主要大豆产地近期降水增加,同样施压全球大豆价格。国内来看,随着进口大豆到港高峰过去,豆粕供应端有所收窄,且四季度随着腌腊高峰将至,豆粕下游需求预期增加,豆粕整体供需格局边际向紧。而菜粕来看,当前国内菜籽、菜粕库存维持高位,另水产养殖高峰已过,四季度进入水产养殖淡季,国内菜粕缺乏需求增长点,整体维持供强需弱格局。不过,由于美国大选临近,中加、中美贸易争端变数也随之增加,美豆出口销售的边际变化,市场对进口大豆、进口菜籽后续供应忧虑将有所反复,放大蛋白粕的单边波动。 操作上,豆粕11月整体维持弱势整理预期,2501合约参考区间2800-3200元/吨,菜粕2501合约参考区间2250-2550元/吨。 5.2 套利机会提示 (1)油粕比:观望。 (2)豆菜粕差:2501豆菜粕差做扩,进场参考区间500-550元/吨,目标参考区间700-750元/吨。 写作日期:2024年10月27日 作者:刘金鹭 农产品分析师 期货从业资格号:F03086822 投资咨询资格号:Z0019372 联系电话:010-84555100 公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京证监许可【2012】76号 免责声明: 本报告的著作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归属于国元期货有限公司。未经国元期货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转载、引用、刊登、发表、发行、链接、修改、翻译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如引用、转载、刊发、链接需要注明出处为国元期货。违反前述要求侵犯国元期货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国元期货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报告基于国元期货及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我们力求分析及建议内容的客观、公正,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合理,但国元期货对于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均不作任何明确或隐含的保证。国元期货可发出其他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报告仅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为免生疑,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国元期货立场。 本报告所载全部内容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操作建议,国元期货不对因使用本报告而做出的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不对因使用本报告而造成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交易者根据本报告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国元期货及研究人员无关,且国元期货不因接收人收到此报告而视其为客户,请交易者务必独立进行投资决策。
策略观点 【单边】 我们认为,11月豆、菜粕底部支撑相对较强,以弱势整理为主,品种间仍存在分化预期。随着美豆种植季结束,丰产预期兑现,利空因素开始有所出清,全球大豆定价权开始向南美大豆转移,尽管据气象机构预测,全球气候有概率将进入拉尼娜现象,但近期厄尔尼诺指数显示全球气候仍为中性,且南美主要大豆产地近期降水增加,同样施压全球大豆价格。国内来看,随着进口大豆到港高峰过去,豆粕供应端有所收窄,且四季度随着腌腊高峰将至,豆粕下游需求预期增加,豆粕整体供需格局边际向紧。而菜粕来看,当前国内菜籽、菜粕库存维持高位,另水产养殖高峰已过,四季度进入水产养殖淡季,国内菜粕缺乏需求增长点,整体维持供强需弱格局。不过,由于美国大选临近,中加、中美贸易争端变数也随之增加,美豆出口销售的边际变化,市场对进口大豆、进口菜籽后续供应忧虑将有所反复,放大蛋白粕的单边波动。 操作上,豆粕11月整体维持弱势整理预期,2501合约参考区间2800-3200元/吨,菜粕2501合约参考区间2250-2550元/吨。 【套利】 (1)油粕比:观望。 (2)豆菜粕差:2501豆菜粕差做扩,进场参考区间500-550元/吨,目标参考区间700-750元/吨。 一、行情回顾 10月以来,受丰产落地、南美大豆产地降水增加等因素影响,美豆重回1000美分/蒲式耳关阔之下,国内豆粕价格整体跟随美豆运行,以震荡回落为主,主力2501合约在3000关口附近反复试探,但缺乏进一步上行动能进入。USDA10月报告尽管下调了美豆新作产量,但产量预期仍在历史性高位,对市场影响偏空。而美国大选将至,中美贸易关系发展存在忧虑,对美豆价格存在一定支撑。巴西大豆种植进度正常推进,降水也维持相对正常水平,近期气象数据显示厄尔尼诺指数呈中性,但仍存在向拉尼娜演变概率。菜系来看,中加贸易关系仍是主要变数,10月中旬加拿大释放软化信号,但市场仍相对持保留态度,菜系走势以炒作性为主。国内来看,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高峰已过,而随着下游备货增加,豆粕需求有所好转,累库周期收尾,供需边际向紧。2024年国内菜籽、菜粕库存维持高位,另水产养殖高峰已过,四季度进入水产养殖淡季,国内菜粕缺乏需求增长点,整体维持供强需弱格局,豆菜价差偏低也难以为菜粕期价提供支撑。 二、全球大豆基本面分析 2.1 全球大豆供应——美豆丰产基本落地,南美定价周期到来 1)USDA10月报告调整有限 10月11日,美国农业部发布10月份供需报告,10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维持南美大豆产量不变,仅小幅调低美豆单产和产量,2024/25年度美国、全球大豆产量均创历史新高,报告基本中性。报告将2024/25年度美国大豆单产略微下调0.1蒲式耳/英亩至53.1蒲式耳/英亩,维持8630万英亩的收获面积不变,最终产量下调400万蒲式耳(合11万吨)至45.82亿蒲式耳(合1.247亿吨)。大豆年均农场价格预估维持不变,仍为10.8美元/蒲式耳。在历史上,10月份报告对当年产量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农业部10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4/25年度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大豆产量分别为1.69亿吨、5100万吨和1120万吨,均与上月预测值持平。2024/25年度全球大豆总产量4.289亿吨,较上月略微调低28万吨;出口量下调10万吨至1.815亿吨;期末库存上调7万吨至1.347亿吨。 虽然USDA在月度供需报告中下调美国大豆产量预测,但依然将创下历史最高收成,对美豆市场中性偏空。美豆进入收割期,当前收割进度已过半程,丰产预期基本落地,市场视线开始转向南美大豆产量预期,预计近期国际大豆价格维持震荡偏弱运行。 2)南美大豆种植期天气存在变数 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数据显示,10月20日,巴西2024/25年度大豆播种进度为17.6%,一周前9.1%,去年同期28.4%。巴西7个州已开始播种大豆,进展最快的仍然是帕拉纳州,播种进度为41%(一周前33%,去年同期46%),马托格罗索州播种进度为21.1%(7.8%,51.5%);南马托格罗索州为35%(20%,30%)。 据厄尔尼诺指数显示,目前ENSO处于中性状态,气象机构预计拉尼娜有一定概率在近年四季度之间出现,可能持续至2025年一季度。据历史数据显示,当发生拉尼娜气候现象时,巴西北部通常较为湿润,而巴西中南部以及阿根廷可能面临干旱,不利于大豆生长,此前三峰拉尼娜期间,巴西、阿根廷大豆产量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不过市场认为,目前预期本轮拉尼娜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强度偏弱,2024/25 年度巴西南部和阿根廷的大豆作物面临干旱风险较为有限。 随着进入十月份,巴西大豆产区降水维持充足格局,预计种植初期炒作点在于降水情况,随着巴西大豆种植进度推进,市场不确定性也继续增加,预计价格底部仍存在支撑。 2.2 全球大豆需求——美豆内需强劲出口提速,巴西出口逐月放慢 1)美豆9月压榨同比创纪录 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月度压榨报告显示,9月份大豆压榨量从上个月的近三年低点强劲反弹,超过了所有分析师的预期。报告显示,NOPA会员压榨了1.7732亿蒲大豆(相当于532万短吨),比8月份的1.58008亿蒲增长12.2%,比2023年9月的1.65456亿蒲增长7.2%。 NOPA的会员企业占到美国全部大豆压榨产能的95%左右。 报告发布前,分析师预计9月份大豆压榨量为1.70331亿蒲。预期范围从1.640亿至1.770亿蒲,预测中值为1.704亿蒲。 2)美国大选变数增加,美豆出口销售更为集中 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10月17日当周,2024/25年度美国大豆净销售量215万吨。迄今为止,2024/25年度美国大豆销售总量2400万吨,同比增长8.3%。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10月17日当周,美国对中国(仅指大陆)净销售约129万吨2024/25年度大豆,高于此前一周的100万吨。迄今为止,美国对华大豆销售总量(已经装船和尚未装船的销售量)为912万吨,同比减少5.7%,其中已销售但尚未装运的2024/25年度大豆数量为618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568万吨。 美国大选也增加了美豆出口的预期忧虑。在11月初美国大选开始前,美国出口商在加紧装运出口大豆,因为担心大选后美国和头号大豆进口国中国的贸易紧张关系加剧。近期美对中出口更为集中,但当前出口激增可能只是短暂现象,未来中国需求前景不明朗,美国依然面临挑战,大豆库存可能同比激增六成,创下六年来最高规模。 3)巴西大豆出口逐月放慢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2024年10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估计为463.0万吨,高于一周前预估的434.3万吨。作为对比,9月份大豆出口量为515.6万吨,去年10月份为595.2万吨。ANEC估计1-10月巴西大豆出口量为9374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9292万吨。估计1-12月巴西大豆出口量将达到9900万吨,仅比2023年创纪录的出口量1.013亿吨纪录降低2.3%。 三、国内大豆及豆粕基本面分析 3.1 国内豆粕供应——大豆到港高峰已过,豆粕库存居同期高位 1)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高峰已过 海关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创纪录的1137万吨,其中进口巴西大豆845万吨,进口美国大豆171万吨。1-9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8185万吨,同比增加534万吨或7.0%,其中进口巴西大豆6224万吨,同比增加13%;进口美国大豆1455万吨,同比下降15%。 据Mysteel农产品调研显示,2023年第40-41周(9月28日-10月11日)国内全样本油厂大豆到港共计53船(本次船重按6.5万吨计)约345万吨大豆。其中华东及沿江14船,山东及河南12.5船,华北及西北8.5船,东北3.5船,广西3船,广东6.5船,福建3船,云南0船。2024年第42周(10月12日-10月18日)国内全样本油厂大豆到港共计23船(本次船重按6.5万吨计)约149.5万吨大豆。其中华东及沿江7.5船,山东及河南3.5船,华北及西北5.5船,东北4.5船,广西0.5船,广东1.5船,福建0船,云南0船。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后续进口大豆到港量将减少,10-11月大豆进口到港量预计分别为700万吨和850万吨,后续油厂开机率及豆油产量将下降。 2)油厂压榨维持高位 10月国内油厂压榨利润尚可支持维持较高开机率,周均在60%左右。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十一节假期间后,国内油厂开机率快速回升,大豆压榨量回升至200万吨以上。监测显示,10月1-18日,国内主要油厂大豆压榨总量446万吨,由于油厂压榨利润尚可,加上豆粕库存有所下降,预计未来两周油厂大豆周均压榨量在200万吨左右,10月份大豆压榨总量在820万吨左右,上月914万吨,去年同期710万吨,过去三年均值733万吨。 3)豆粕库存达近10年历史高位 三季度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高峰已过,不过随着油厂维持高开机率,三季度豆粕库存一路走高至近10年历史同期高位,不过随着四季度下游备货积极性提高,豆粕库存拐点已现,预计后续供应边际趋紧。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10月中旬国内主要油厂大豆库存约740万吨,预计10-11月大豆到港量分别为700万吨和850万吨,按照大豆压榨10月820万吨、11月850万吨计算,11月底主要油厂大豆库存约620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490万吨,也高于过去三年均值的420万吨。 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统计,截至10月17日,全国主要油厂大豆库存下降,豆粕库存继续下降。其中大豆库存602.95万吨,较上周减少67.05万吨,减幅10.01%,同比去年增加195.22万吨,增幅47.88%;豆粕库存93.72万吨,较上周减少7.92万吨,减幅7.79%,同比去年增加11.43万吨,增幅13.89%。 3.2 国内豆粕需求——远月成交有所提振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饲料工业产值、产量小幅下降,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原料价格普遍回落,饲料产品价格回调。受生猪产能回调、畜禽存栏减少和养殖盈利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饲料产量高位回落。前三季度,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22787万吨,同比下降4.3%。其中,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同比分别下降4.1%、11.6%、1.1%。 其中猪饲料高位回落。今年以来,在市场调节和产能调控的双重作用下,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逐步调整在合理区间,猪饲料的消费量整体呈高位回落趋势。前三季度,猪饲料产量10229万吨,同比下降6.8%。其中,仔猪饲料、母猪饲料、育肥猪饲料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2.5%、7.7%、4.7%。生猪价格自3月份触底反弹后稳步回升,生猪养殖扭亏为盈,养殖盈利进入较好水平,猪饲料需求持续改善,猪饲料产量环比连续四个月小幅增长。 蛋禽饲料结构性下降。今年以来,蛋禽存栏维持高水平,利好蛋禽饲料需求,但受饲料原料价格回落和养殖降本需求影响,蛋禽饲料结构性调整,配合饲料占比下降,蛋禽饲料产量小幅下降。前三季度,蛋禽饲料产量2288万吨,同比下降5.9%。其中,蛋鸡、蛋鸭饲料分别下降6.0%、7.0%。 其中肉禽饲料小幅增长。肉禽产能居于近年高位,整体供应相对宽松,肉禽饲料需求稳中有增。前三季度,肉禽饲料产量7053万吨,同比增长0.5%,处于近五年同期高位水平。其中,肉鸡饲料同比下降0.4%、肉鸭饲料增长1.0%。 水产饲料需求缓慢回升。受2022-2023年水产行情长期低迷和极端天气影响,养殖户投苗积极性不高,存塘量下降,养殖节奏延后,各品种间转养率提升。2024年春节后水产品价格逐渐回暖,随着投苗量逐步提升,水产饲料需求逐步回暖,但由于整体存塘量仍处低位,需求量不及去年同期。前三季度,水产饲料产量1859万吨,同比下降2.8%。其中,淡水养殖、海水养殖饲料同比分别下降2.0%、8.7%。 反刍动物饲料持续下降。今年以来,受国内生产增加、进口处于高位,以及消费不振的影响,牛奶、牛肉价格持续下降、羊肉价格弱势运行,肉牛、奶牛养殖场户普遍亏损、存栏减少。前三季度,反刍动物饲料产量1081万吨,同比下降11.4%,是2017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其中,奶牛、肉牛、肉羊饲料分别下降13.1%、9.2%、11.4%。 国内豆粕供给过剩,中下游企业维持滚动补库, 使得本周豆粕以现货成交为主,远月基差成交大幅减少,豆粕整体成交表现一般。终 端养殖利润不佳,饲料需求整体缩量,使得下游饲料企业提货积极性较差,全国豆粕 提货量整体下滑。中下游企业或仍维持刚需补库为主,豆粕成交量保持相对平稳状态。 四、国内外菜籽菜粕供需情况 4.1 全球菜籽供需——全球菜籽供需维持紧平衡 加拿大统计局表示,2024年加拿大油菜籽产量估计为1950万吨,较2023年的1919万吨增长1.6%,因为单产提高抵消了播种面积略微降低的影响。油菜籽单产预计达到39.4蒲/英亩,同比增长1.8%。收获面积预计为2180万英亩,比上年降低0.4%。 加拿大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显示,2024/25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预估不变,仍为1863万吨,高于上年的1833万吨。出口预计为750万吨,较上月调高50万吨,也高于上年的686万吨。国内用量预计为1140万吨,与上月持平。期初库存为240万吨,较上月预测值调高65万吨;期末库存223万吨,较上月上调13万吨。 澳大利亚油籽联盟(AOF)8月份作物报告显示,由于收获面积减少且各地区作物前景不一,预计2024/25年度澳大利亚油菜籽产量543.5万吨,比上年度的580.2万吨减少6%。收获面积为324万公顷,比上年的359.6万公顷减少10%,比AOF6月份的预测高出3.6万公顷。分地区来看,新南威尔士州的油菜籽产量预计达到167万吨,同比增长33万吨或25%。除新南威尔士州(NSW)外,其他所有州的产量都将下降。 4.2 中国菜籽菜油供需——国内菜籽菜油供应充足 三季度初加拿大宣布,对自华进口电动汽车加征100%附加税于2024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将于2024年10月22日对部分自华进口钢铝制品加征25%附加税。据商务部9月3日消息,加方不顾多方反对和劝阻,对自华进口产品采取歧视性的单边限制措施,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拟将加方有关做法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9月9日,商务部公告,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据近年数据统计,近年国内油菜籽市场进口依存度较高,2020年至2023年,我国菜籽进口依存度由50%左右上升至60%以上。2023年海关数据统计,2023年度国内菜籽进口总量为549.14万吨,其中自加拿大进口菜籽总量为505.02万吨,占比达91.97%,为我国主要菜籽供应来源。此前中加贸易摩擦下,市场对于后市中国菜籽供应忧虑持续升温,但随着本次加拿大释放软化信号,菜系也同样受到更大冲击,菜粕基本回吐此前涨幅。 今年中国油菜籽进口量仍大幅攀升。海关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9月油菜籽进口量为80.6869万吨,环比增加35.69%,同比上升151.17%,刷新历史最高水平,高于去年12月创下的73.888万吨。加拿大依然第一大供应国,9月从加拿大进口油菜籽78.3499万吨,环比上升35.83%,同比增加161.76%。据Mysteel调研显示,2024年10月国内进口菜籽量仍维持偏高水平,具体来看,沿海地区进口菜籽预估到港船数6条,菜籽数量约39万吨。 据Mysteel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22日,沿海油厂菜粕库存为6.12万吨,较上周减少0.32万吨 ;华东地区菜粕库存21.94万吨,较上周增加3.24万吨;华南地区菜粕库存为0万吨,较上周不变;全国主要地区菜粕库存总计28.06万吨,较上周增加2.92万吨。 五、行情展望 5.1 单边走势提示 我们认为,11月豆、菜粕底部支撑相对较强,以弱势整理为主,品种间仍存在分化预期。随着美豆种植季结束,丰产预期兑现,利空因素开始有所出清,全球大豆定价权开始向南美大豆转移,尽管据气象机构预测,全球气候有概率将进入拉尼娜现象,但近期厄尔尼诺指数显示全球气候仍为中性,且南美主要大豆产地近期降水增加,同样施压全球大豆价格。国内来看,随着进口大豆到港高峰过去,豆粕供应端有所收窄,且四季度随着腌腊高峰将至,豆粕下游需求预期增加,豆粕整体供需格局边际向紧。而菜粕来看,当前国内菜籽、菜粕库存维持高位,另水产养殖高峰已过,四季度进入水产养殖淡季,国内菜粕缺乏需求增长点,整体维持供强需弱格局。不过,由于美国大选临近,中加、中美贸易争端变数也随之增加,美豆出口销售的边际变化,市场对进口大豆、进口菜籽后续供应忧虑将有所反复,放大蛋白粕的单边波动。 操作上,豆粕11月整体维持弱势整理预期,2501合约参考区间2800-3200元/吨,菜粕2501合约参考区间2250-2550元/吨。 5.2 套利机会提示 (1)油粕比:观望。 (2)豆菜粕差:2501豆菜粕差做扩,进场参考区间500-550元/吨,目标参考区间700-750元/吨。 写作日期:2024年10月27日 作者:刘金鹭 农产品分析师 期货从业资格号:F03086822 投资咨询资格号:Z0019372 联系电话:010-84555100 公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京证监许可【2012】76号 免责声明: 本报告的著作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归属于国元期货有限公司。未经国元期货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转载、引用、刊登、发表、发行、链接、修改、翻译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如引用、转载、刊发、链接需要注明出处为国元期货。违反前述要求侵犯国元期货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国元期货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报告基于国元期货及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我们力求分析及建议内容的客观、公正,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合理,但国元期货对于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均不作任何明确或隐含的保证。国元期货可发出其他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报告仅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为免生疑,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国元期货立场。 本报告所载全部内容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操作建议,国元期货不对因使用本报告而做出的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不对因使用本报告而造成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交易者根据本报告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国元期货及研究人员无关,且国元期货不因接收人收到此报告而视其为客户,请交易者务必独立进行投资决策。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