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 | 商业银行和广义基金持仓环比增幅相对较大,境外机构减持—— 2024年9月中债、上清债券托管数据解读
(以下内容从兴业研究《固定收益 | 商业银行和广义基金持仓环比增幅相对较大,境外机构减持—— 2024年9月中债、上清债券托管数据解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托管数据 9月地方政府债、同业存单净融资规模较大,托管量环比增幅较大。截至2024年9月末,中债登和上清所的债券托管量合计153.09万亿,环比增加1.36%。具体来看,国债32.7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44.37万亿元,政金债25.39万亿元,环比变动分别为1.21%、2.72%、0.52%。金融债11.4万亿元,环比减少0.33%。同业存单托管量17.84万亿,环比增加2.88%。 商业银行和广义基金持仓环比增幅相对较大,境外机构减持,减持规模创2018年以来新高。截至9月末,经掉期后的1年同业存单收益率仍较美国1年SOFR利率高54bp(相比8月末降低约30bp),而1年国债则已经无套息空间,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性价比降低。 持仓结构方面,9月债市利率下行,商业银行月度新增利率债托管量占比(月度新增利率债托管量占月度新增利率债总托管量的比例)为54%,低于季节性水平(70%),或受到大行卖中长期债券等因素影响; 广义基金月度新增利率债托管量占比为26%,高于季节性水平(19%),基金为预防赎回,减持信用债增持国债;保险继续环比增持政府债,券商环比增持利率债、同业存单的幅度较大。 在杠杆率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债市杠杆率为107.95%,环比季节性上升0.43个百分点。分机构来看,商业银行杠杆率为103.4%,处于2021年以来的54.5%分位数水平;广义基金杠杆率为116.24%,处于2021年以来的79.5%分位数水平;保险杠杆率为126.54%,处于2021年以来的79.5%分位数水平;券商杠杆率为204.35%,处于2021年以来的52.3%分位数水平。 一、9月地方政府债、同业存单托管量环比增幅较大 分券种来看:9月地方政府债净融资规模较大,托管量环比增幅较大。截至2024年9月末,中债登和上清所的债券托管量合计153.09万亿元,环比增加1.36%。具体来看,利率债104.18万亿元,环比增加1.62%,其中国债32.7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44.37万亿元,政金债25.39万亿元,环比变动分别为1.21%、2.72%、0.52%。金融债11.4万亿元,环比减少0.33%,其中商业银行债10.21万亿元,环比减少0.78%。 9月银行负债端压力较大,同业存单净融资和托管量环比增幅较大。9月非金融信用债托管量17.71万亿元,环比减少0.17%,其中企业债2.05万亿元,超短融1.5万亿元,短融0.58万亿元,中票10.78万亿元,环比变动分别为-2.66%、-11.35%、5.40%、1.54%。同业存单托管量17.84万亿元,环比增加2.88%。 二、商业银行和广义基金增持债券,境外机构减持债券 分机构来看:商业银行和广义基金增持债券,境外机构减持债券。持有人结构方面,保险持仓4.68万亿元,环比增加0.04万亿元,增幅0.90%;广义基金持仓40.83万亿元,环比增加0.44万亿元,增幅1.09%;券商持仓3.21万亿元,环比增加0.02万亿元,增幅0.64%;银行持仓85.17万亿元,环比增加1.34万亿元,增幅1.60%;境外机构持仓4.39万亿元,环比减少0.13万亿元(减持规模为2018年以来最大值),降幅2.96%。其中,境外机构主要减持国债和同业存单,截至9月末,经掉期后的1年同业存单收益率仍较美国1年SOFR利率高54bp(相比8月末降低约30bp),而1年国债则已经无套息空间,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性价比降低。商业银行主要增持地方政府债和同业存单,9月债市利率大部分时间下行,基金和理财买入较多利率债。 9月商业银行增持国债、地方债、同业存单和中票,减持政金债和企业债。具体来看,商业银行环比增持国债、地方政府债、同业存单、中票的规模分别为31.85亿元、9180.75亿元、3564.73亿元、852.28亿元,增持的幅度分别为0.02%、2.64%、6.78%、4.03%,对应券种托管总量环比变动分别为1.21%、2.72%、2.88%、1.54%;商业银行环比减持政金债、企业债、短融及超短融的规模分别为489.73亿元、141.83亿元、318.98亿元,减持的幅度分别为0.38%、3.70%、6.58%,对应券种托管总量环比变动分别为0.52%、-2.66%、-7.25%。 细分来看,对于短融及超短融、中票和同业存单,国有大行增仓中票、同业存单,环比增持规模分别为645.94亿元、1493.34亿元,增仓幅度分别为7.53%、8.50%,减仓短融及超短融,环比减持规模为70.49亿元,减仓幅度为4.83%。股份行增仓中票、同业存单,环比增持规模分别为195.79亿元、1272.09亿元,增仓幅度分别为3.43%、26.80%,减仓短融及超短融,环比减持规模为105.81亿元,减仓幅度为6.30%。城商行增仓中票、同业存单,环比增持规模分别为3.74亿元、281.45亿元,增仓幅度分别为0.09%、3.39%,减仓短融及超短融,环比减持规模为131.44亿元,减仓幅度为8.74%。农商行增仓同业存单,环比增持规模为281.6亿元,增仓幅度为1.35%,减仓短融及超短融、中票,环比减持规模分别为19.49亿元、0.31亿元,减仓幅度分别为11.17%、0.01%。 从与债市利率的关系来看,在利率债方面,2024年9月10年国债利率收于2.15%,较8月下行约2bp。9月商业银行月度新增利率债托管量占比(月度新增利率债托管量占月度新增利率债总托管量的比例)为54%,低于季节性水平(2019年至2023年9月的占比数值中位数为70%),或受到大行卖出中长期债等因素影响。在信用债方面,9月3年AAA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收于2.32%,较8月上行约18bp。9月商业银行存量信用债托管量占比为20.6%,较8月上升。 广义基金环比增持利率债幅度较大。具体来看,广义基金环比增持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同业存单、中票的规模分别为1690.63亿元、1491.51亿元、923.79亿元、1236.39亿元、774.84亿元,增持的幅度分别为7.04%、4.85%、1.22%、1.48%、1.13%,对应券种托管总量环比变动分别为1.21%、2.72%、0.52%、2.88%、1.54%;广义基金环比减持企业债、短融及超短融的规模分别为174.84亿元、1217.1亿元,减持的幅度分别为2.75%、7.70%,对应券种托管总量环比变动分别为-2.66%、-7.25%。 从与债市利率的关系来看,在利率债方面,9月10年国债利率下行,9月广义基金月度新增利率债托管量占比为26%,高于季节性水平(2019年至2023年9月的占比数值中位数为19%)。在信用债方面,9月3年AAA中短期票据收益率上行,基金为保持流动性预防赎回,减持信用债增持国债,广义基金新增信用债托管量占比(月度新增信用债托管量占信用债合计新增托管量的比例)为-118%(8月为-18%)。 保险环比增持政府债,减持政金债和同业存单的幅度较大。具体来看,保险环比增持国债、地方政府债、中票的规模分别为249.18亿元、464.69亿元、12.18亿元,增持的幅度分别为3.16%、2.43%、0.45%,对应券种托管总量环比变动分别为1.21%、2.72%、1.54%;保险环比减持政金债、同业存单、企业债、短融及超短融的规模分别为74.7亿元、9.7亿元、10.52亿元、7.5亿元,减持的幅度分别为1.28%、3.02%、2.77%、20.83%,对应券种托管总量环比变动分别为0.52%、2.88%、-2.66%、-7.25%。 从与债市利率的关系来看,9月保险月度新增利率债托管量占比为4%(8月为3.7%)低于季节性水平(2019年至2023年9月的占比数值中位数为5.6%)。二级数据来看,9月保险公司利率债净买入规模约为2884亿元,净买入利率债规模继续创新高。 券商环比增持利率债、同业存单的幅度较大,环比减持信用债。具体来看,券商环比增持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同业存单的规模分别为93.72亿元、185.36亿元、16.3亿元、110.87亿元,增持的幅度分别为1.24%、3.23%、0.77%、2.83%,对应券种托管总量环比变动分别为1.21%、2.72%、0.52%、2.88%;券商环比减持企业债、中票、短融及超短融的规模分别为44.69亿元、56.69亿元、27.12亿元,减持的幅度分别为4.15%、0.91%、13.94%,对应券种托管总量环比变动分别为-2.66%、1.54%、-7.25%。 从与债市利率的关系来看,9月券商月度新增利率债托管量占比为1.8%(8月为-3.5%)低于季节性水平(2019年至2023年9月的占比数值中位数为1.9%)。在信用债方面,9月券商新增信用债托管量占比(月度新增信用债托管量占信用债合计新增托管量的比例)为-22.6%(8月为47.8%)。9月信用债回调较大,券商减持信用债。 三、债市杠杆率季节性上升,保险杠杆率上升较多 在杠杆率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债市杠杆率为107.95%,环比季节性上升0.43个百分点。分机构来看,商业银行杠杆率下降0.07个百分点为103.4%,处于2021年以来的54.5%分位数水平;广义基金杠杆率上升1.28个百分点为116.24%,处于2021年以来的79.5%分位数水平;保险杠杆率上升5.16个百分点为126.54%,处于2021年以来的79.5%分位数水平;券商杠杆率上升11.47个百分点为204.35%,处于2021年以来的52.3%分位数水平。 ★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 转 载 声 明 转载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 务 支 持 人 员 对集团外客户 李 璐 琳 13262986013 liliulin@cib.com.cn 对集团内用户 汤 灏 13501713255 tanghao@cib.com.cn 免 责 声 明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IB Research Co.,Ltd.)(中文简称“兴业研究公司”)提供,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并以合法渠道获得,但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自认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赖。 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本报告内容仅供报告阅读者参考,一切商业决策均将由报告阅读者综合各方信息后自行作出,对于本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后果,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相关研判是基于研究员本人的知识和倾向所做出的,应视为研究员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所在机构。我司可根据客观情况或不同数据来源或分析而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不一致或表达不同观点的报告。研究员本人自认为秉承了客观中立立场,但对报告中的相关信息表达与我司业务利益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不做任何保证,相关风险务请报告阅读者独立做出评估,我司和研究员本人不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中的信息及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投资建议,不能作为任何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我司未采取行动以确保此报告中所指的信息适合个别的投资者或任何的个体,我司也不推荐基于本报告采取任何行动。 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见或其他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该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和研究员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表。除非是已被公开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则,均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行为。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我司对于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托管数据 9月地方政府债、同业存单净融资规模较大,托管量环比增幅较大。截至2024年9月末,中债登和上清所的债券托管量合计153.09万亿,环比增加1.36%。具体来看,国债32.7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44.37万亿元,政金债25.39万亿元,环比变动分别为1.21%、2.72%、0.52%。金融债11.4万亿元,环比减少0.33%。同业存单托管量17.84万亿,环比增加2.88%。 商业银行和广义基金持仓环比增幅相对较大,境外机构减持,减持规模创2018年以来新高。截至9月末,经掉期后的1年同业存单收益率仍较美国1年SOFR利率高54bp(相比8月末降低约30bp),而1年国债则已经无套息空间,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性价比降低。 持仓结构方面,9月债市利率下行,商业银行月度新增利率债托管量占比(月度新增利率债托管量占月度新增利率债总托管量的比例)为54%,低于季节性水平(70%),或受到大行卖中长期债券等因素影响; 广义基金月度新增利率债托管量占比为26%,高于季节性水平(19%),基金为预防赎回,减持信用债增持国债;保险继续环比增持政府债,券商环比增持利率债、同业存单的幅度较大。 在杠杆率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债市杠杆率为107.95%,环比季节性上升0.43个百分点。分机构来看,商业银行杠杆率为103.4%,处于2021年以来的54.5%分位数水平;广义基金杠杆率为116.24%,处于2021年以来的79.5%分位数水平;保险杠杆率为126.54%,处于2021年以来的79.5%分位数水平;券商杠杆率为204.35%,处于2021年以来的52.3%分位数水平。 一、9月地方政府债、同业存单托管量环比增幅较大 分券种来看:9月地方政府债净融资规模较大,托管量环比增幅较大。截至2024年9月末,中债登和上清所的债券托管量合计153.09万亿元,环比增加1.36%。具体来看,利率债104.18万亿元,环比增加1.62%,其中国债32.7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44.37万亿元,政金债25.39万亿元,环比变动分别为1.21%、2.72%、0.52%。金融债11.4万亿元,环比减少0.33%,其中商业银行债10.21万亿元,环比减少0.78%。 9月银行负债端压力较大,同业存单净融资和托管量环比增幅较大。9月非金融信用债托管量17.71万亿元,环比减少0.17%,其中企业债2.05万亿元,超短融1.5万亿元,短融0.58万亿元,中票10.78万亿元,环比变动分别为-2.66%、-11.35%、5.40%、1.54%。同业存单托管量17.84万亿元,环比增加2.88%。 二、商业银行和广义基金增持债券,境外机构减持债券 分机构来看:商业银行和广义基金增持债券,境外机构减持债券。持有人结构方面,保险持仓4.68万亿元,环比增加0.04万亿元,增幅0.90%;广义基金持仓40.83万亿元,环比增加0.44万亿元,增幅1.09%;券商持仓3.21万亿元,环比增加0.02万亿元,增幅0.64%;银行持仓85.17万亿元,环比增加1.34万亿元,增幅1.60%;境外机构持仓4.39万亿元,环比减少0.13万亿元(减持规模为2018年以来最大值),降幅2.96%。其中,境外机构主要减持国债和同业存单,截至9月末,经掉期后的1年同业存单收益率仍较美国1年SOFR利率高54bp(相比8月末降低约30bp),而1年国债则已经无套息空间,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性价比降低。商业银行主要增持地方政府债和同业存单,9月债市利率大部分时间下行,基金和理财买入较多利率债。 9月商业银行增持国债、地方债、同业存单和中票,减持政金债和企业债。具体来看,商业银行环比增持国债、地方政府债、同业存单、中票的规模分别为31.85亿元、9180.75亿元、3564.73亿元、852.28亿元,增持的幅度分别为0.02%、2.64%、6.78%、4.03%,对应券种托管总量环比变动分别为1.21%、2.72%、2.88%、1.54%;商业银行环比减持政金债、企业债、短融及超短融的规模分别为489.73亿元、141.83亿元、318.98亿元,减持的幅度分别为0.38%、3.70%、6.58%,对应券种托管总量环比变动分别为0.52%、-2.66%、-7.25%。 细分来看,对于短融及超短融、中票和同业存单,国有大行增仓中票、同业存单,环比增持规模分别为645.94亿元、1493.34亿元,增仓幅度分别为7.53%、8.50%,减仓短融及超短融,环比减持规模为70.49亿元,减仓幅度为4.83%。股份行增仓中票、同业存单,环比增持规模分别为195.79亿元、1272.09亿元,增仓幅度分别为3.43%、26.80%,减仓短融及超短融,环比减持规模为105.81亿元,减仓幅度为6.30%。城商行增仓中票、同业存单,环比增持规模分别为3.74亿元、281.45亿元,增仓幅度分别为0.09%、3.39%,减仓短融及超短融,环比减持规模为131.44亿元,减仓幅度为8.74%。农商行增仓同业存单,环比增持规模为281.6亿元,增仓幅度为1.35%,减仓短融及超短融、中票,环比减持规模分别为19.49亿元、0.31亿元,减仓幅度分别为11.17%、0.01%。 从与债市利率的关系来看,在利率债方面,2024年9月10年国债利率收于2.15%,较8月下行约2bp。9月商业银行月度新增利率债托管量占比(月度新增利率债托管量占月度新增利率债总托管量的比例)为54%,低于季节性水平(2019年至2023年9月的占比数值中位数为70%),或受到大行卖出中长期债等因素影响。在信用债方面,9月3年AAA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收于2.32%,较8月上行约18bp。9月商业银行存量信用债托管量占比为20.6%,较8月上升。 广义基金环比增持利率债幅度较大。具体来看,广义基金环比增持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同业存单、中票的规模分别为1690.63亿元、1491.51亿元、923.79亿元、1236.39亿元、774.84亿元,增持的幅度分别为7.04%、4.85%、1.22%、1.48%、1.13%,对应券种托管总量环比变动分别为1.21%、2.72%、0.52%、2.88%、1.54%;广义基金环比减持企业债、短融及超短融的规模分别为174.84亿元、1217.1亿元,减持的幅度分别为2.75%、7.70%,对应券种托管总量环比变动分别为-2.66%、-7.25%。 从与债市利率的关系来看,在利率债方面,9月10年国债利率下行,9月广义基金月度新增利率债托管量占比为26%,高于季节性水平(2019年至2023年9月的占比数值中位数为19%)。在信用债方面,9月3年AAA中短期票据收益率上行,基金为保持流动性预防赎回,减持信用债增持国债,广义基金新增信用债托管量占比(月度新增信用债托管量占信用债合计新增托管量的比例)为-118%(8月为-18%)。 保险环比增持政府债,减持政金债和同业存单的幅度较大。具体来看,保险环比增持国债、地方政府债、中票的规模分别为249.18亿元、464.69亿元、12.18亿元,增持的幅度分别为3.16%、2.43%、0.45%,对应券种托管总量环比变动分别为1.21%、2.72%、1.54%;保险环比减持政金债、同业存单、企业债、短融及超短融的规模分别为74.7亿元、9.7亿元、10.52亿元、7.5亿元,减持的幅度分别为1.28%、3.02%、2.77%、20.83%,对应券种托管总量环比变动分别为0.52%、2.88%、-2.66%、-7.25%。 从与债市利率的关系来看,9月保险月度新增利率债托管量占比为4%(8月为3.7%)低于季节性水平(2019年至2023年9月的占比数值中位数为5.6%)。二级数据来看,9月保险公司利率债净买入规模约为2884亿元,净买入利率债规模继续创新高。 券商环比增持利率债、同业存单的幅度较大,环比减持信用债。具体来看,券商环比增持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同业存单的规模分别为93.72亿元、185.36亿元、16.3亿元、110.87亿元,增持的幅度分别为1.24%、3.23%、0.77%、2.83%,对应券种托管总量环比变动分别为1.21%、2.72%、0.52%、2.88%;券商环比减持企业债、中票、短融及超短融的规模分别为44.69亿元、56.69亿元、27.12亿元,减持的幅度分别为4.15%、0.91%、13.94%,对应券种托管总量环比变动分别为-2.66%、1.54%、-7.25%。 从与债市利率的关系来看,9月券商月度新增利率债托管量占比为1.8%(8月为-3.5%)低于季节性水平(2019年至2023年9月的占比数值中位数为1.9%)。在信用债方面,9月券商新增信用债托管量占比(月度新增信用债托管量占信用债合计新增托管量的比例)为-22.6%(8月为47.8%)。9月信用债回调较大,券商减持信用债。 三、债市杠杆率季节性上升,保险杠杆率上升较多 在杠杆率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债市杠杆率为107.95%,环比季节性上升0.43个百分点。分机构来看,商业银行杠杆率下降0.07个百分点为103.4%,处于2021年以来的54.5%分位数水平;广义基金杠杆率上升1.28个百分点为116.24%,处于2021年以来的79.5%分位数水平;保险杠杆率上升5.16个百分点为126.54%,处于2021年以来的79.5%分位数水平;券商杠杆率上升11.47个百分点为204.35%,处于2021年以来的52.3%分位数水平。 ★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 转 载 声 明 转载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 务 支 持 人 员 对集团外客户 李 璐 琳 13262986013 liliulin@cib.com.cn 对集团内用户 汤 灏 13501713255 tanghao@cib.com.cn 免 责 声 明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IB Research Co.,Ltd.)(中文简称“兴业研究公司”)提供,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并以合法渠道获得,但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自认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赖。 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本报告内容仅供报告阅读者参考,一切商业决策均将由报告阅读者综合各方信息后自行作出,对于本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后果,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相关研判是基于研究员本人的知识和倾向所做出的,应视为研究员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所在机构。我司可根据客观情况或不同数据来源或分析而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不一致或表达不同观点的报告。研究员本人自认为秉承了客观中立立场,但对报告中的相关信息表达与我司业务利益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不做任何保证,相关风险务请报告阅读者独立做出评估,我司和研究员本人不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中的信息及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投资建议,不能作为任何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我司未采取行动以确保此报告中所指的信息适合个别的投资者或任何的个体,我司也不推荐基于本报告采取任何行动。 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见或其他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该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和研究员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表。除非是已被公开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则,均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行为。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我司对于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