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电子】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跟踪:发布十大技术趋势及多项技术成果,看好华为、小米智驾提速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招商研究小程序查看PDF报告原文 事件:10月17-1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亦庄开幕,本届大会以“协同并进?智行未来——共享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机遇”为主题,设置3场全体活动、3场特色活动、6场主题峰会、多场同期边会及互动活动,250多家国内外整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和机构参展,20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亮相。我们点评如下: 评论: 1、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高级自动驾驶技术有望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10月17-19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顺利召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我国已建成涵盖基础芯片、传感器、计算平台、底盘控制、网联云控在内的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体系。其中,人机交互等技术全球领先,线控转向、主动悬架等技术加快突破。未来我国将从融合创新、拓展应用场景、完善标准法规、加强与各国开展标准法规合作,研究数据跨境流动便利政策等4个方面推动产业全新发展。 2、大会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十大发展突破和十大技术趋势,指明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十大发展突破凝聚了过去5-10年的奋斗成果,包含基于大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智能化网联化融合成为重要技术路径等;十大技术趋势则遴选了未来5-10年最具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与前沿技术,涵盖面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超级人工智能、网联汽车高速通信技术、车用存算一体芯片、实现全域软件定义的整车SOA软件架构、车云系统的自动驾驶云端平台、众源时空数据自更新技术、新型智能底盘、端侧多模态座舱智能体、组件化内生智能车用操作系统、智能网联汽车全系统安全保障技术。此外,大会还发布了包括《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报告5.0》在内的5项重大成果。 3、华为倡导加快5G上车和L3标准立法,预计25年ADS 4.0将实现高速L3级自动驾驶商用;小米10月交付冲击2万台,预计很快公布智驾进展。 一汽、吉利、华为、小米等企业纷纷分享最新进展。其中华为余承东建议加快5G上车和L3级自动驾驶相关标准立法;表示华为ADS 4.0将于2025年推出高速L3级自动驾驶商用及城区L3级自动驾驶试点,此外华为江淮合作的尊界下个月将在广州车展亮相,明年春天上市,售价超100万元。小米雷军表示10月小米汽车冲刺交付2万辆,预计11月可提前完成全年10万辆交付目标;智驾方面,雷军表示很快将公布小米智驾技术新突破,同时表示智能驾驶在实际应用中还是辅助,应倡导用户安全使用。 4、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汽车需求不及预期;汽车智能化发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加剧;地缘政治及汇率风险。 附录:华为见非凡品牌盛典及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要点速递 1、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 “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旨在充分总结过去十年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奋斗成果,准确把握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在产业发展的标志性突破,引领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内容为: 基于大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 智能化网联化融合成为重要技术路径 中央计算式新型架构开启产业实践 智能底盘提升整车操控和运动安全 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技术体系完善 车云数据闭环变革主流研发范式 组合驾驶辅助(L2级)规模化落地 L3 级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加速 主要国家在立法方面取得关键进展 全球加速自动驾驶法规标准研究 2、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技术趋势 “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技术趋势”旨在准确把握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趋势,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技术趋势内容为: 面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超级人工智能 网联技术高速通信技术 车用存算一体芯片 实现全域软件定义的整车SOA软件架构 车云协同的自动驾驶云端平台 众源时空数据自更新技术 新型智能底盘 端侧多模态座舱智能体 组件化内生智能车用操作系统 智能网联汽车全系统安全保障技术 3、企业主题演讲-华为 发言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 大家都清楚我们整个行业和产业的趋势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我们说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但无论是上半场、下半场,网联化都是必须的。所以走向智能化的下半场,走向L3及L3+以上的到来,可能会对智能化的体验上一个巨大的台阶,将会把人类驾驶员的驾驶疲劳大幅度降低,可以大幅度提升智能驾驶的实用性。现在L2+/L2.9999中驾驶员的手还要过一会儿摸一下方向盘,仍然不能去睡觉,还得必须看着车。随着L3时代的来临,将会把智能驾驶的顺序提升到一个新的大的台阶。 所以我今天想讲的主要想关于网联化和智能化方面的两个问题。 首先网联化、连接这一块,智能座舱和整个车都要连接数字内容,连接多媒体各方面车的娱乐、智能座舱的分享、AI连接;还有我们在智能网联汽车里面连接自动驾驶的数据,包括车辆的OTA,自动驾驶的训练学习更新,都需要实时的网络连接;还有城市跟交通车路云一体化的连接,有利于提高通行的智能化效率;还有人车家互联这种全场景协同的连接,所以这都离不开网联化的连接的需要。 现在进入5G时代,手机几乎接近百分之百都是5G新手机,很少有4G手机在卖了。5G手机的渗透率达到超过85%以上,但是手机的使用周期还是短,两三年就可以换机;但车的使用周期一般十年以上,甚至到15年、20年。我们国家每年三千多万台车,其中今年在5G联网的只有240万台。这个数据也是非常低,三千多万台车里面还不到10%。所以5G的占比太低了,还有大量的车联网还是用4G的。今天进入5G时代,我们还有这么低的5G的搭载率,可以说汽车的网联化的发展严重滞后于5G通信网络的发展,这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建议,加快5G上车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车联网是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它是集合通信信息技术和汽车产业的融合。我们发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和5G的通信两大领域的领先的优势,来创造产值创造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在全球的竞争力。所以智能和网联是相互促进的、同等重要的,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大家讲到智能的时候,网联这一块我们要在智能汽车上面加快5G。5G是我们汽车产业走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时代的一个优势。 第二个观点,关于智能化,智能化里面最重要的一块就是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是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最关键的技术领域。智能驾驶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交通安全,提升减少交通事故,促进消费升级,进一步减轻消费者的驾驶疲劳,能够进一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L2级的智能驾驶的渗透率达到66.4%,但L3进展很慢,现在还只是to b的运营探索为主,还没有走向to c的量产使用。我们认为L3技术到明年或后年应该能走向高速和城市的快速路,从商用上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也希望国家立法能加快这方面进展。 在关于智能驾驶这一块,这是华为的L3的架构,我们融合感知到通用障碍识别的网络,端到端大模型PDP网络有20%到31%的幻觉。所以我们用本能安全网络提高了安全性。我们能为大家提供了更类人的智能驾驶,更智能、更平稳、更安全的智能驾驶系统。我们也听到了一些消息说特斯拉的FSD要入华。我们有信心能够赢得竞争,提供更好的驾驶安全性和更好的驾驶体验。 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们智能驾驶提升安全性的例子。我们率先推出了全向防碰撞AEB,全向防碰撞不是我们华为发明的,只是我们把这个能力大幅度提升了,把它提升到AEB的时速,提升到110公里甚至120公里,甚至部分场景130公里时速都能够刹停。我们提供了侧向防碰撞和后向防碰撞,是产业中率先提出的。截止到10月14号,我们统计的数据已经避免了77.9万次的这种安全可能碰撞,仅国庆节七天就有4.5万次的防碰撞。这还不包括整个采用华为系统的;从而大幅提升了交通的安全性,避免碰撞、避免交通事故发生才是最高的境界。 我们的智能驾驶使用的越来越多。以鸿蒙智行为例,总共四十多万台车,使用了高阶智能驾驶的大概三十多万台车。截止到10月14号,已经有8.5亿+公里的自动驾驶里程,仅国庆七天就有7700万公里的智能驾驶的里程。大家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智能驾驶,可以大幅度减轻驾驶疲劳,减少交通事故。我们华为强大的AI的云端训练、学习训练的算力为智能驾驶模型实现快速迭代,学习算力达5E FLOPS,每天学习训练3500万公里,目前模型每五天迭代一次,我们的算力是超过第二名和第N名的总和,目前还在扩充容量。最后呼吁加快L3标准的立法,有助于加快推出L3 to C。我们预计到明年和后年的逐步走向商用L3,这对于提升智能体验帮助非常大,可提升交通安全性。 以鸿蒙智行为例,鸿蒙智行是结合华为的技术和华为 to C 的能力,与四个车厂来打造的样本点。我们分别和 4 个车厂推出了四个界,把我们的核心技术和 to C 的能力赋能车厂,形成技术生态联盟,发展比较快,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北京我们和北汽合作的享界也上市了,和奇瑞合作的 R7 今年大卖,和江淮合作的尊界预计下个月广州车展亮相,预计明年春天上市,是售价超过 100 万的高性能车。此外华为在智能驾驶方面和多个车厂合作,包括和长安阿维塔,以及东风、比亚迪都有一些合作。我们华为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目标是:ADS 3.0 从今年国庆节开始陆续全面投入商用,预计 10 月 15 号之后还有一个更新的版本升级,体验会更好;明年我们会推出 ADS 4.0,实现高速 L3 的商用和城区 L3 的商用试点,未来将会释放巨大的产业空间和社会价值。 4、企业主题演讲-小米 发言人:小米集团执行董事、创始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雷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今年 3 月28日,也是在同样的场地,小米正式发布了第一辆车:小米SU7。4 月 3 日在小米汽车工厂,我们交付了第一辆车;第一个月,交付了 7000 辆车,真正做到发布即交付;第三个月,交付突破 1 万辆;这个月是小米SU7发布的第7个月,我们正在全力冲刺交付 2 万辆。并且,预计 11 月份就可以交付 10 万辆,完成今年的目标。 小米SU7 发布后,也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反馈,其中豪华车用户车主在增换购用户中的占比超过了50%、女性车主占比超过 40%(实际用户预计已超过50%)、苹果用户占比同样超过半数(包含苹果、小米双持用户)。当苹果宣布放弃造车后,我们决定,要将小米SU7 打造成兼容苹果生态最好的汽车。 在智动驾驶领域,小米SU7 目前的激活率已达 88%。国庆假期期间,用户智驾里程数达到了933万公里。安全领域,小米SU7 在中保研安全性测试中,获得全项优+的好成绩,即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三大安全性测试项目中均取得 G+的最高评级,并且还是唯一获 3G+及 A 评级的轿车,全面彰显了出色的安全性能。 小米SU7 的发布,代表着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迎来完整闭环。在这背后,多年来,小米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持续大幅增加,今年研发费用投入预计 240 亿,明年投入预计超过 300 亿人民币。 作为行业新人,小米对行业的理解还不能说是特别透彻,有幸参加这个大会,我也提四点小小的倡议。 第一点:坚持科技创新,力争做全球技术、品质标杆。前不久,小米SU7 去德国纽北赛道跑圈速,我拜访国外同行的时候,他们很惊讶,因为电动车能在纽北赛道跑圈速,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虽然天气不巧,小米包赛道的两天纽北正在下雨,所以没有跑成。但我依然有很强的信心,因为小米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三年前刚进入汽车行业时的承诺:“从核心底层技术出发,十倍投入,认认真真做一辆好车”。我们刚开始就选择了最关键的核心技术赛道进行突破,首先投入的就有电机的研发,小米超级电机V8s ,是小米完全自研、完全自主生产的电机,转速达到了惊人的27200 转。正在纽北测试的小米SU7 Ultra 更搭载了两台小米超级电机V8s 和一台小米超级电机V6s,性能非常出色,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技术积累,我们才有机会在纽北赛道驰骋。 第二点建议,是关于智能驾驶的发展。智能驾驶是智能网联汽车的灵魂,是汽车工业的必争高地。我们必须要加码投入,全力以赴。三年前,当小米进入智能汽车行业的时候,我们就立下了一个目标:到今年年底,进入智能驾驶的第一阵营。在过去的 6、7 个月里,我对小米团队的表现非常满意,很快就会和大家分享我们在智能驾驶上的进展和新的突破。在这里,我还要特别倡议:智能驾驶在实际应用中,还是辅助。在大力发展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同时,我们还要明确告知并倡导用户,安全、合理的使用智能辅助驾驶。这是为用户、为行业的负责任的态度。 第三个倡议,是关于团结。汽车是一个百年赛道,目前正处于与消费电子工业融合的关键变革期,未来 5 年是改变格局的最好机会。在这样的时刻,在面临挑战的时刻,我们更应该团结,加强协作,良性竞争,共同进步。汽车产业市场非常大,大家完全有机会携手开展全球汽车产业。 第四项倡议,是共建共享智能生态。过去三年多时间,在研发小米汽车的过程中,这个念头在我脑海里越来越强烈。在小米SU7发布的 6、7 个月里,小米SU7 做了非常多的拓展,比如四分之一的螺纹孔、可拆卸的后排屏、拓展槽等。今年北京车展时,我跟比亚迪的王总、长城的魏总,还有蔚小理的创始人等很多同行都聊过这个话题。他们都表达了积极的认可和支持,让我非常振奋。在那之后,我们跟同行们也一直在积极探讨推进,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初步成果就会跟大家分享。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对小米汽车的关心,希望我们一起团结,一起把整个汽车产业做的更好,谢谢大家。 团队介绍 鄢凡: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经济学双学士,光华管理学院硕士,15年证券从业经验,08-11年中信证券,11年加入招商证券,现任研发中心董事总经理、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TMT及中小盘大组主管。 团队成员:王恬、程鑫、谌薇、研究助理(涂锟山、王虹宇、赵琳)。 团队荣誉:11/12/14/15/16/17/19/20/21/22年《新财富》电子行业最佳分析师第2/5/2/2/4/3/3/4/3/5名,11/12/14/15/16/17/18/19/20年《水晶球》电子2/4/1/2/3/3/2/3/3名,10/14/15/16/17/18/19/20年《金牛奖》TMT/电子第1/2/3/3/3/3/2/2/1名,2018/2019 年最具价值金牛分析师。 投资评级定义 股票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强烈推荐: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20%以上 增持: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5-20%之间 中性:公司股价变动幅度相对基准指数介于±5%之间 回避:公司股价表现弱于基准指数5%以上 行业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推荐:行业基本面向好,行业指数将跑赢基准指数 中性:行业基本面稳定,行业指数跟随基准指数 回避:行业基本面向淡,行业指数将跑输基准指数 重要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点击招商研究小程序查看PDF报告原文 事件:10月17-1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亦庄开幕,本届大会以“协同并进?智行未来——共享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机遇”为主题,设置3场全体活动、3场特色活动、6场主题峰会、多场同期边会及互动活动,250多家国内外整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和机构参展,20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亮相。我们点评如下: 评论: 1、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高级自动驾驶技术有望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10月17-19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顺利召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我国已建成涵盖基础芯片、传感器、计算平台、底盘控制、网联云控在内的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体系。其中,人机交互等技术全球领先,线控转向、主动悬架等技术加快突破。未来我国将从融合创新、拓展应用场景、完善标准法规、加强与各国开展标准法规合作,研究数据跨境流动便利政策等4个方面推动产业全新发展。 2、大会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十大发展突破和十大技术趋势,指明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十大发展突破凝聚了过去5-10年的奋斗成果,包含基于大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智能化网联化融合成为重要技术路径等;十大技术趋势则遴选了未来5-10年最具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与前沿技术,涵盖面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超级人工智能、网联汽车高速通信技术、车用存算一体芯片、实现全域软件定义的整车SOA软件架构、车云系统的自动驾驶云端平台、众源时空数据自更新技术、新型智能底盘、端侧多模态座舱智能体、组件化内生智能车用操作系统、智能网联汽车全系统安全保障技术。此外,大会还发布了包括《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报告5.0》在内的5项重大成果。 3、华为倡导加快5G上车和L3标准立法,预计25年ADS 4.0将实现高速L3级自动驾驶商用;小米10月交付冲击2万台,预计很快公布智驾进展。 一汽、吉利、华为、小米等企业纷纷分享最新进展。其中华为余承东建议加快5G上车和L3级自动驾驶相关标准立法;表示华为ADS 4.0将于2025年推出高速L3级自动驾驶商用及城区L3级自动驾驶试点,此外华为江淮合作的尊界下个月将在广州车展亮相,明年春天上市,售价超100万元。小米雷军表示10月小米汽车冲刺交付2万辆,预计11月可提前完成全年10万辆交付目标;智驾方面,雷军表示很快将公布小米智驾技术新突破,同时表示智能驾驶在实际应用中还是辅助,应倡导用户安全使用。 4、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汽车需求不及预期;汽车智能化发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加剧;地缘政治及汇率风险。 附录:华为见非凡品牌盛典及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要点速递 1、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 “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旨在充分总结过去十年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奋斗成果,准确把握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在产业发展的标志性突破,引领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内容为: 基于大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 智能化网联化融合成为重要技术路径 中央计算式新型架构开启产业实践 智能底盘提升整车操控和运动安全 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技术体系完善 车云数据闭环变革主流研发范式 组合驾驶辅助(L2级)规模化落地 L3 级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加速 主要国家在立法方面取得关键进展 全球加速自动驾驶法规标准研究 2、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技术趋势 “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技术趋势”旨在准确把握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趋势,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技术趋势内容为: 面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超级人工智能 网联技术高速通信技术 车用存算一体芯片 实现全域软件定义的整车SOA软件架构 车云协同的自动驾驶云端平台 众源时空数据自更新技术 新型智能底盘 端侧多模态座舱智能体 组件化内生智能车用操作系统 智能网联汽车全系统安全保障技术 3、企业主题演讲-华为 发言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 大家都清楚我们整个行业和产业的趋势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我们说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但无论是上半场、下半场,网联化都是必须的。所以走向智能化的下半场,走向L3及L3+以上的到来,可能会对智能化的体验上一个巨大的台阶,将会把人类驾驶员的驾驶疲劳大幅度降低,可以大幅度提升智能驾驶的实用性。现在L2+/L2.9999中驾驶员的手还要过一会儿摸一下方向盘,仍然不能去睡觉,还得必须看着车。随着L3时代的来临,将会把智能驾驶的顺序提升到一个新的大的台阶。 所以我今天想讲的主要想关于网联化和智能化方面的两个问题。 首先网联化、连接这一块,智能座舱和整个车都要连接数字内容,连接多媒体各方面车的娱乐、智能座舱的分享、AI连接;还有我们在智能网联汽车里面连接自动驾驶的数据,包括车辆的OTA,自动驾驶的训练学习更新,都需要实时的网络连接;还有城市跟交通车路云一体化的连接,有利于提高通行的智能化效率;还有人车家互联这种全场景协同的连接,所以这都离不开网联化的连接的需要。 现在进入5G时代,手机几乎接近百分之百都是5G新手机,很少有4G手机在卖了。5G手机的渗透率达到超过85%以上,但是手机的使用周期还是短,两三年就可以换机;但车的使用周期一般十年以上,甚至到15年、20年。我们国家每年三千多万台车,其中今年在5G联网的只有240万台。这个数据也是非常低,三千多万台车里面还不到10%。所以5G的占比太低了,还有大量的车联网还是用4G的。今天进入5G时代,我们还有这么低的5G的搭载率,可以说汽车的网联化的发展严重滞后于5G通信网络的发展,这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建议,加快5G上车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车联网是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它是集合通信信息技术和汽车产业的融合。我们发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和5G的通信两大领域的领先的优势,来创造产值创造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在全球的竞争力。所以智能和网联是相互促进的、同等重要的,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大家讲到智能的时候,网联这一块我们要在智能汽车上面加快5G。5G是我们汽车产业走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时代的一个优势。 第二个观点,关于智能化,智能化里面最重要的一块就是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是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最关键的技术领域。智能驾驶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交通安全,提升减少交通事故,促进消费升级,进一步减轻消费者的驾驶疲劳,能够进一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L2级的智能驾驶的渗透率达到66.4%,但L3进展很慢,现在还只是to b的运营探索为主,还没有走向to c的量产使用。我们认为L3技术到明年或后年应该能走向高速和城市的快速路,从商用上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也希望国家立法能加快这方面进展。 在关于智能驾驶这一块,这是华为的L3的架构,我们融合感知到通用障碍识别的网络,端到端大模型PDP网络有20%到31%的幻觉。所以我们用本能安全网络提高了安全性。我们能为大家提供了更类人的智能驾驶,更智能、更平稳、更安全的智能驾驶系统。我们也听到了一些消息说特斯拉的FSD要入华。我们有信心能够赢得竞争,提供更好的驾驶安全性和更好的驾驶体验。 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们智能驾驶提升安全性的例子。我们率先推出了全向防碰撞AEB,全向防碰撞不是我们华为发明的,只是我们把这个能力大幅度提升了,把它提升到AEB的时速,提升到110公里甚至120公里,甚至部分场景130公里时速都能够刹停。我们提供了侧向防碰撞和后向防碰撞,是产业中率先提出的。截止到10月14号,我们统计的数据已经避免了77.9万次的这种安全可能碰撞,仅国庆节七天就有4.5万次的防碰撞。这还不包括整个采用华为系统的;从而大幅提升了交通的安全性,避免碰撞、避免交通事故发生才是最高的境界。 我们的智能驾驶使用的越来越多。以鸿蒙智行为例,总共四十多万台车,使用了高阶智能驾驶的大概三十多万台车。截止到10月14号,已经有8.5亿+公里的自动驾驶里程,仅国庆七天就有7700万公里的智能驾驶的里程。大家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智能驾驶,可以大幅度减轻驾驶疲劳,减少交通事故。我们华为强大的AI的云端训练、学习训练的算力为智能驾驶模型实现快速迭代,学习算力达5E FLOPS,每天学习训练3500万公里,目前模型每五天迭代一次,我们的算力是超过第二名和第N名的总和,目前还在扩充容量。最后呼吁加快L3标准的立法,有助于加快推出L3 to C。我们预计到明年和后年的逐步走向商用L3,这对于提升智能体验帮助非常大,可提升交通安全性。 以鸿蒙智行为例,鸿蒙智行是结合华为的技术和华为 to C 的能力,与四个车厂来打造的样本点。我们分别和 4 个车厂推出了四个界,把我们的核心技术和 to C 的能力赋能车厂,形成技术生态联盟,发展比较快,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北京我们和北汽合作的享界也上市了,和奇瑞合作的 R7 今年大卖,和江淮合作的尊界预计下个月广州车展亮相,预计明年春天上市,是售价超过 100 万的高性能车。此外华为在智能驾驶方面和多个车厂合作,包括和长安阿维塔,以及东风、比亚迪都有一些合作。我们华为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目标是:ADS 3.0 从今年国庆节开始陆续全面投入商用,预计 10 月 15 号之后还有一个更新的版本升级,体验会更好;明年我们会推出 ADS 4.0,实现高速 L3 的商用和城区 L3 的商用试点,未来将会释放巨大的产业空间和社会价值。 4、企业主题演讲-小米 发言人:小米集团执行董事、创始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雷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今年 3 月28日,也是在同样的场地,小米正式发布了第一辆车:小米SU7。4 月 3 日在小米汽车工厂,我们交付了第一辆车;第一个月,交付了 7000 辆车,真正做到发布即交付;第三个月,交付突破 1 万辆;这个月是小米SU7发布的第7个月,我们正在全力冲刺交付 2 万辆。并且,预计 11 月份就可以交付 10 万辆,完成今年的目标。 小米SU7 发布后,也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反馈,其中豪华车用户车主在增换购用户中的占比超过了50%、女性车主占比超过 40%(实际用户预计已超过50%)、苹果用户占比同样超过半数(包含苹果、小米双持用户)。当苹果宣布放弃造车后,我们决定,要将小米SU7 打造成兼容苹果生态最好的汽车。 在智动驾驶领域,小米SU7 目前的激活率已达 88%。国庆假期期间,用户智驾里程数达到了933万公里。安全领域,小米SU7 在中保研安全性测试中,获得全项优+的好成绩,即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三大安全性测试项目中均取得 G+的最高评级,并且还是唯一获 3G+及 A 评级的轿车,全面彰显了出色的安全性能。 小米SU7 的发布,代表着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迎来完整闭环。在这背后,多年来,小米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持续大幅增加,今年研发费用投入预计 240 亿,明年投入预计超过 300 亿人民币。 作为行业新人,小米对行业的理解还不能说是特别透彻,有幸参加这个大会,我也提四点小小的倡议。 第一点:坚持科技创新,力争做全球技术、品质标杆。前不久,小米SU7 去德国纽北赛道跑圈速,我拜访国外同行的时候,他们很惊讶,因为电动车能在纽北赛道跑圈速,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虽然天气不巧,小米包赛道的两天纽北正在下雨,所以没有跑成。但我依然有很强的信心,因为小米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三年前刚进入汽车行业时的承诺:“从核心底层技术出发,十倍投入,认认真真做一辆好车”。我们刚开始就选择了最关键的核心技术赛道进行突破,首先投入的就有电机的研发,小米超级电机V8s ,是小米完全自研、完全自主生产的电机,转速达到了惊人的27200 转。正在纽北测试的小米SU7 Ultra 更搭载了两台小米超级电机V8s 和一台小米超级电机V6s,性能非常出色,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技术积累,我们才有机会在纽北赛道驰骋。 第二点建议,是关于智能驾驶的发展。智能驾驶是智能网联汽车的灵魂,是汽车工业的必争高地。我们必须要加码投入,全力以赴。三年前,当小米进入智能汽车行业的时候,我们就立下了一个目标:到今年年底,进入智能驾驶的第一阵营。在过去的 6、7 个月里,我对小米团队的表现非常满意,很快就会和大家分享我们在智能驾驶上的进展和新的突破。在这里,我还要特别倡议:智能驾驶在实际应用中,还是辅助。在大力发展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同时,我们还要明确告知并倡导用户,安全、合理的使用智能辅助驾驶。这是为用户、为行业的负责任的态度。 第三个倡议,是关于团结。汽车是一个百年赛道,目前正处于与消费电子工业融合的关键变革期,未来 5 年是改变格局的最好机会。在这样的时刻,在面临挑战的时刻,我们更应该团结,加强协作,良性竞争,共同进步。汽车产业市场非常大,大家完全有机会携手开展全球汽车产业。 第四项倡议,是共建共享智能生态。过去三年多时间,在研发小米汽车的过程中,这个念头在我脑海里越来越强烈。在小米SU7发布的 6、7 个月里,小米SU7 做了非常多的拓展,比如四分之一的螺纹孔、可拆卸的后排屏、拓展槽等。今年北京车展时,我跟比亚迪的王总、长城的魏总,还有蔚小理的创始人等很多同行都聊过这个话题。他们都表达了积极的认可和支持,让我非常振奋。在那之后,我们跟同行们也一直在积极探讨推进,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初步成果就会跟大家分享。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对小米汽车的关心,希望我们一起团结,一起把整个汽车产业做的更好,谢谢大家。 团队介绍 鄢凡: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经济学双学士,光华管理学院硕士,15年证券从业经验,08-11年中信证券,11年加入招商证券,现任研发中心董事总经理、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TMT及中小盘大组主管。 团队成员:王恬、程鑫、谌薇、研究助理(涂锟山、王虹宇、赵琳)。 团队荣誉:11/12/14/15/16/17/19/20/21/22年《新财富》电子行业最佳分析师第2/5/2/2/4/3/3/4/3/5名,11/12/14/15/16/17/18/19/20年《水晶球》电子2/4/1/2/3/3/2/3/3名,10/14/15/16/17/18/19/20年《金牛奖》TMT/电子第1/2/3/3/3/3/2/2/1名,2018/2019 年最具价值金牛分析师。 投资评级定义 股票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强烈推荐: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20%以上 增持: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5-20%之间 中性:公司股价变动幅度相对基准指数介于±5%之间 回避:公司股价表现弱于基准指数5%以上 行业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推荐:行业基本面向好,行业指数将跑赢基准指数 中性:行业基本面稳定,行业指数跟随基准指数 回避:行业基本面向淡,行业指数将跑输基准指数 重要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