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会议纪要】SMM2024年有色年会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SMM2024年有色年会会议纪要

作者:微信公众号【建信期货研究服务】/ 发布时间:2024-10-2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建信期货《【会议纪要】SMM2024年有色年会会议纪要》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15713,F3075681,F3025190 会议名称:SMM2024年有色年会 会议时间:2024/10/16-10/18 会议地点:西宁 嘉宾主要观点: 1、铜市场供需展望 西部矿业董巧龙 2024年铜价大涨主因:1、矿山产能利用率下降,铜矿品位趋势性下降:近20年间全球矿山产能利用率由94.5%下降至79.4%,全球铜矿品位由0.95%下降至0.60%;2、铜矿干扰因素增加,主要矿企下调产量指引:海外20大矿山产量指引同比下降5%,十大矿企产量指引同比下降2.9%;3、市场炒作资源为王;4、AI加剧铜市供应短缺:AI的尽头是算力,而算力的尽头是电力,未来两年全球高速铜缆市场规模可能爆发性增长至6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超230%。下半年铜价反转主因:1、宏观转向:市场对美国陷入衰退的担忧有所增加;2、基本面压力增大:国内冶炼厂减产预期未兑现,库存压力施压铜价;3、资金撤出铜市:高盛下调铜价预测。 铜市未来变化与挑战:1、铜矿上半年增量符合预期,下半年增速下降,2024年上半年主要铜矿企产量为624.5万吨,同比增长3.2%,根据主要矿企2024年产量指引推算,下半年铜矿产量为664.9万吨,同比增加1.5%,增速较上半年回落1.7%;主要矿企全年铜精矿增量约为30万吨,增速为2.3%。2、全球冶炼产能增长,印尼50万吨冶炼项目,上半年先启动电解,9月启动粗炼,印尼中色股份阿曼90万吨铜冶炼项目在5月底开始试车,自由港Manyar冶炼厂年产能45万吨铜冶炼项目在5月底完成,逐步开始试运行。预计2024年中国铜冶炼产能将达到1465万吨,产能快速扩张加剧对铜精矿的争夺,而国内铜精矿产出增量有限,导致我国对海外铜精矿的依赖度超过75%; 预计加工费将逐步企稳回升至30-40美元/吨:今年随着海外矿山产量增速下降,海外铜精矿供应趋紧,导致TC价格回落至历史低点。但铜矿供应紧张的情况并不如预期那样紧张,冶炼厂通过调整原料结构降低对铜精矿的需求,预计明年TC价格会小幅企稳回升至30-40美元/吨, 总结:1、铜精矿长期供应紧张的预期暂难以改变,但也并不如市场预期那样紧张。2、全球冶炼产能的扩张加剧市场对铜精矿的争夺。3、国内冶炼厂通过调整原料结构、直接购买成品的方式降低对铜精矿的需求,实质性减产动力不足。4、国内铜精矿加工系数与进口铜精矿加工利润的差值收窄 2、短期似迷雾缭绕,长期依然可期 SMM叶建华 铜精矿紧缺周期来临全球冶炼厂进入寒冬期:1、全球铜矿供应虽在2025年回升,但后续让将重回下行通道,2024-2028年全球铜矿新增量分别为40、64、28、15、6万吨,未来全球铜精矿增量主要来自于已有的铜矿扩建项目,世界级铜矿新投产项目数量不仅有限,而且新投产项目难以带动铜精矿增量;世界范围内再难见大型的可供开发的铜矿项目;2、全球粗炼产能的集中上马极大的加剧铜精矿紧张格局2025年部分冶炼厂将出现“无米之炊”,2024-2027年全球新增冶炼产能分别为201、182、45、40万吨,还有150万吨已规划但尚未确定投产年份的冶炼产能;预计2024-2028年全球铜矿供需平衡分别为-22、-82、-72、-18、3万吨; 废铜补充全球电解铜产量继续增加,预计2024-2030年全球电解铜产量增速分别为2.9%、3.5%、2.7%、2.5%、2.0%、2.2%、2.5%;再生铜原料在电解铜的供需双端影响愈发加重,尤其在间接利用领域,由于下游消费减弱,利废企业生产粗铜意愿高于生产废铜杆,废铜流向冶炼端比例增加,到2030年中国废铜总供应量或将达到近500万金属量国产供应量成为主要贡献力量为电解铜产量提供一定原料保障。 需求端有增量,但有隐忧:1、电力系统2024年1-8月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3.1%,电源增长5.1%,2024年电力系统建设主要是在特高压,对铝线缆拉动明显,而铜线缆交货量却处于2018年以来最低值;2、地产对铜消费中长期压力犹在,长期拖累家电和传统电力等相关行业,房地产端消费短期疲态难有改善,市场仍以消化存量为主,新房动力有限,期待四季度政策端发力。短期国内施工处恢复季中,长期对铜消费拖累压力不减。3、2024年家电持续为铜消费带来增量:9月为铜管行业传统淡季,铜管企业开工不足。虽外销强势发力,但当前对铜管行业整体订单带动有限。进入10月后,铜管行业将逐步开启传统旺季模式,国内“以旧换新”支撑下,家电内销或将逐渐转好,但当前下游空调企业库存量处于较高水平,去库存或成为产业链重点环节,将延长旺季传导至铜管企业的时间,10月SMM预计铜管企业开工率仅将小幅增长。外销虽整体需求较好,但因红海危机部分需求被提前预支。国内地产销售端口数据持续低迷,中长期仍拖累于家电行业,全年家电用铜依旧不容乐观。4、新能源是全球铜消费增长核心动力之一,擎需警惕单耗和增速的不及预期,光伏和新能源车都存在铝代铜问题; 从全球铜供需平衡表来看,中长期来看铜供不应求的问题难以避免,2024-2030全球供需平衡为19、7、-17、-25、-32、-26、-4万吨。 3、废铜市场展望 海亮股份张彬 再生铜市场最新动态:1、东南亚成为全球再生铜集散中心: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东南亚逐渐成为全球再生铜的集散中心。这一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吸引了大量的再生铜贸易商和加工企业。2、欧美日依旧是最大的输出地区:欧美日作为全球最大的再生铜输出地区,其供应量对全球再生铜市场具有重要影响。这些地区的再生铜产量稳定且质量上乘,为全球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3、高品位再生铜国际竞争加大: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光亮及以上级别的再生铜成为抢手货,国际间的竞争愈发激烈。4、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对冲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供应链管理和采用期货与现货对冲策略来增强竞争力,力求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 再生铜市场的挑战:1、国内《公平竞争审查条例》(783号文)取消地方补贴2、国内《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有关事项的公告》,据计算显示,反向开票综合税负将达1.62%(1%增值税,0.5%所得税,0.12%附加税),虽然1%的进项增值税可以得到更多的即征即退返还,但综合计算来看,若得不到任何财政奖励情况下,依旧会提高0.6-0.7%的税负成本。2、海外市场挑战:精废价差缩小、内外盘差波动,外高内低的现象使得企业在交易中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铜价波动大,履约风险增大 4、矿与废铜剧变粗铜市场现状和未来 SMM姜善誉 近年来,随中国铜冶炼精炼产能的扩张,阳极铜作为主要原料之一,市场需求逐年增长,随着冶炼厂对于废铜原料需求的增长,废铜流向冶炼端比例提升,今年来流向冶炼端占比约52.5%,流向加工端占比约47.5%。国内阳极铜产能以再生铜为原料的部分占比较高,主要分布于江西地区,但实际产能利用率较低。国内流入到市场的阳极铜中,江西省供需体量占比最大。我国目前自产的阳极铜主要以阳极板为主,且废产比例高于矿产比,2024年中国废产阳极铜比例56.1%,矿产阳极铜比例43.9%。中国进口阳极铜主要来自非洲地区,并以矿产阳极铜为主。近两年来海外货源供给有限,2024年1-8月阳极铜进口总量同比下滑14.09%,主要以长单形式流入国内,现货市场难闻成交。受进口量减少以及国内废产阳极铜产量下滑影响,预计2024年中国阳极铜市场缺口放大。中国后期精炼扩建项目产能高于粗炼扩建产能,理论对于阳极铜需求有增长趋势,叠加在铜精矿紧张的干预下,未来中国阳极铜市场呈现扩张趋势。2025年海外阳极铜产能增量可期,但其根本是铜精矿原料的转移。受以旧换新政策提振,预计未来两年报废汽车、家电等呈现增长趋势,预计废铜供应量增加。由于未来两年铜精矿原料的短缺,迫使冶炼厂加大对于废铜原料的争抢。越来越多的再生铜杆厂加增阳极板产线,导致再生铜杆产能迁移至阳极板。虽表面全球粗炼产能与精炼产能缺口缩小,但实际粗炼产量或将不及预期,未来两年阳极铜需求较大,预计市场仍呈现紧张格局。 5、海内外矿端供应扰动不断,国内铝土矿供给何去何从 根据估测,2023年全球氧化铝产量在13670万吨左右,2024年全球氧化铝产量预计在13960万吨左右,2024年到2026年氧化铝产量将继续呈现增长态势,对矿石的需求也同样会持续增长。 2023年到2024年,受天然气供应问题以及某氧化铝厂关停影响,澳洲氧化铝产量下降,占比降低。海外氧化铝价格高涨,中国氧化铝供应主要靠国内氧化铝厂,中国氧化铝产量增涨预计超300万吨,占比提高。2024年到2025年,预计新增氧化铝产能集中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其氧化铝产量占比提高。中国2025年氧化铝新增产能或达1320万吨,但因电解铝天花板对氧化铝需求的限制,产量增速有限,占比降低。 根据调研显示,2024年到2027年,海外氧化铝的新增产能将集中于印尼和印度等地区。根据海外氧化铝产能的投产情况来看,预计2024年海外氧化铝产能在340万吨左右,2025年预计新增产能510万吨。 国内方面,历经多年发展,晋豫地区的国产矿石资源消耗严重,后续矿石增量十分有限,故此近年来新投的产能更青睐于具备港口优势的山东、河北、广西以及长江水运便捷的重庆地区。2025年中国氧化铝产能增量或达1320万吨,但受电解铝天花板限制,冶金级氧化铝产量增速或有放缓,2026年增速或放缓至1%。 根据预计,2024年国内将有约360万吨新增氧化铝产能投产,2025年国内将有1320万吨新增氧化铝产能投产,且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广西地区,共有780万吨左右。乐观预计,2026年及远期国内将还有680万吨左右氧化铝产能待投产。受电解铝4550万吨合规产能天花板限制,氧化铝产量增速或有放缓。 综上所述,自2022年以来,中国铝土矿供应由过剩转为短缺,预计2024年仍将呈现供应短缺的情况,不过随着几内亚供应持续增长,铝土矿供应在2025年或再度转过剩。全球氧化铝产量呈现增长的趋势,对矿石的需求同样增长,但海内外呈现不同的供需现状,预计在2024年到2026年间,全球铝土矿市场将呈现供需双增的局面。海外铝土矿供应将持续过剩,大量流入国内市场。中国进口矿依存度于2024年或超70%。 6、电解铝价格后市展望——短期扰动不影响铝价长期上行基础 供应端上,国内产量方面:电解铝产能、产量短期已经到达顶点。在4553万吨的产能天花板之下,目前电解铝的运行产能为4350万吨,且剩余201万吨的产能指标尚未落实。进口方面:除非人民币大幅升值,否则短期进口窗口难以打开。进口量对国内冲击有限。预计今年电解铝产量维持在高位。国内产量4278万吨,同比增加110万吨。进口量200万吨,同比增加50万吨。总供应4478万吨,增160万吨,增幅3.7%。 2025年海外电解铝预计将增产110万吨。其中75万吨集中在印尼,占比67%。远期,820万吨产能中的450万吨将在印尼投产,占比55%。 需求端上,除地产需求同比大幅下行外,电解铝其他终端需求表现均较为亮眼。 地产方面,今年地产需求明显下行,但政策端刺激力度相当明显。在美国降息之后,国内财政、货币政策转向、政府购买存量房已被提上日程。届时,建筑型材的消费将得到明显提振。 新能源领域,欧美意图发动对中国的新能源制裁,但无需过分担忧。一是出口至欧美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本就较少;二是中国的新能源具备技术与成本双重优势,并不能被其他经济体所取代;三是随着“一带一路”的扩张,亚洲、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也必然将在未来被开拓,成为需求增长的亮点。光伏方面,随着“双碳”目标加速推进,能源央企主力军正以每年新增14~16GW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加速冲刺“十四五”目标,2024年爱择预计光伏组件产量达到587GW,新增装机达到220GW,折年用铝量为339万吨,随着光伏装机度过快速发展期,后续光伏装机规模增速将放缓。 宏观面上,市场对美债的担忧一直存在,还需警惕后续美国债务问题的爆发。基本面上,铝水比例越来越高,铸锭量越来越少,短期全球电解铝产能难以快速扩张,是不可逆的趋势。供给过剩,需要货币流通量的大幅萎缩,这在全球持续了将近50年的信用货币时代以后,也是几乎没可能的。短期宏观上的“美国大选”“美国AI破灭”“日本债务暴雷”等宏观突发因素,亦或今年发生的铝棒“百色革命”“欧洲新能源制裁”等基本面因素,可能短期导致铝价下跌,但不影响铝价长期的上行基础。 7、锌专场观点摘要 回顾2024年走势,会议嘉宾认为锌价的支撑动能主要来源于矿端的偏紧。在2024年年初基于年内有多个锌矿计划投产,折合约有20万吨以上的增量,因此对于锌矿的全年展望相对乐观,而从实际兑现情况来看,期待值较高的俄罗斯Ozernoye铅锌矿和国内火烧云铅锌矿的投产进度及释放产能低于预期值,上半年投产的Kipushi也大幅下调了全年产量指引,加剧了行业短缺的局面。展望2025年,认为锌矿中短期难以形成供应压力,当下对比2017年和2021年暂未达到大规模增量的矿山利润丰厚度,其次,以今年下半年伦锌高位价格作为情景测试来看也并未刺激停产矿山复产,因此矿端偏紧的局面至少持续到明年上半年。 长周期来看,得益于铜价涨势和绿色能源转型,海外铜矿投资热情再起,新能源行业强化自身供应链,矿企出海寻求钴镍锂等关键金属。相比之下,铅锌消费已进入低速增长阶段,矿企对于铅锌矿的投资热情低于铜锂等元素,规模企业由于资源争夺基本尘埃落定,对资源扩张失去外部压力,矿企资本开支偏保守。中国五矿左豪恩认为,锌精矿产能不仅面临周期性下滑,还存在结构性失衡的风险。近年来少有铅锌矿山项目建成投产,随着开采期达到20年的大型锌矿出现品味下降和资源枯竭等问题产量下降,未来5年面临大型锌矿关停的供应冲击将更为强烈。 原料偏紧传导至冶炼端低产能利用率。锌矿进口矿TC从2024年初的80美元/干吨下降到-40美元/干吨,国产矿的加工费从年初的4400元/吨下跌到10月份1450元/吨左右,均处于2010年以来的历史低位。冶炼端产能利用率较低,炼厂锚定原料情况调整产能利用率,冬储阶段渐进,预计产量上调的空间有限。后续来看,根据当前的港口容量和炼厂原料库存情况来看,四季度有望看到加工费的止跌和小幅反弹,加工费的修复节奏有赖于海外锌矿的进口情况。对于加工费修复高度,上海有色韩珍认为,在海外锌矿增量预期60-70万吨的情景下,不排除加工费回升至4000元/吨的可能性,若海外锌精矿的增量实施不及预期,则加工费率上行空间相对有限。 2025年国内冶炼厂新增产能环比下滑,主要集中在河南万洋锌业、云铜锌业、火烧云冶炼厂三家企业。万洋锌业计划新增15万吨产能,实际落地预计在明年四五月份,云铜锌业增量落地时间预计在明年二季度。市场关注度较高的火烧云冶炼厂计划进度从2025年3月底进行生产,整体设计产品在56万吨左右,按照工作计划来看2025年计划产量在5-10万吨量级。海外冶炼厂或增加15万吨左右,欧洲炼厂处于利润倒挂状态,俄罗斯Vekhny、德国Nordenhan、挪威Odda炼厂贡献增量。 需求角度来看,会议嘉宾普遍认为锌消费不及预期,甚至出现预期一再迁就现实,持续下调的情况。镀锌产品占比最大约60%主要应用于建筑、交通等领域,中国基建和房地产高速发展带动了批量镀锌和连续镀锌需求的快速增长;汽车工业和家电产业大发展推动了产品迭代,镀锌、镀锌铁、铝锌硅、锌铝镁等镀层产品相继大规模产业化。驰宏锌锗戴兴征认为汽车产量在经历去年高增长后,近年增速显著放缓,风光电装机已兑现较大增幅,基建增速低迷,房地产持续负增长,对镀锌消费增量难以形成支撑。 风险提示: 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投资者据此做出投资决策的依据。 建信期货研究发展部 宏观金融研究团队 021-60635739 有色金属研究团队 021-60635734 黑色金属研究团队 021-60635736 石油化工研究团队 021-60635738 农业产品研究团队 021-60635732 量化策略研究团队 021-60635726 建信期货研究服务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ID :jxqhyfb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