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芯片公司预告业绩,多只个股业绩翻倍!大基金三期将赋能国产芯片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批量芯片公司预告业绩,多只个股业绩翻倍!大基金三期将赋能国产芯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0月21日,科技股盘中继续大涨,科创板、北证50等成长风格指数领涨。半导体板块大幅上攻,EDA、汽车芯片、存储芯片、大基金持股等概念大幅上涨。 近一段时间,科技行业持续获得政策红利。根据证监会官网的消息,近日证监会召开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专题座谈会,与会代表提出要推动更多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案例落地。 10月20日下午,2024金融街论坛闭幕式举办,论坛发布了“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最受媒体关注十大成果”,包括科技金融股权投资指数、“投资流”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等成果涉及科技领域。 不仅如此,在AI推动下科技行业也呈现出多个热点,AI芯片、AI手机、存储芯片等备受市场关注。国内芯片行业在政策推动下,也在积极抢占AI风口,国产芯片不断取得突破。 今年5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将对半导体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梳理大基金投资思路,探索行业发展趋势。 关注【光大快评】,紧跟财经热点! 1、政策红利、基本面持续赋能,半导体行业引领科技股上行 随着近期多项提振科技政策不断发布,科技板块再次成为市场的领头羊。在日前举行的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做主题演讲,明确提出现代科技创新投资周期长、资金量大,风险和不确定程度高,人民银行将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着力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 10月12日,财政部在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时表示,1-8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1.8万亿元,持续实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政策。 正是在各种政策支持下,科技行业再次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焦点领域也出现了国产厂商不断崛起。 截至10月20日,16家半导体公司预告三季报业绩,思特威、全志科技实现扭亏为盈,韦尔股份、北方华创、海光信息、乐鑫科技等11家公司业绩预增。从晶圆制造到IC设计、半导体设备,多个领域的上市公司实现了业绩高速增长。 业绩增速有望超3倍的公司包括晶合集成、韦尔股份和瑞芯微,乐鑫科技、天德钰、捷捷微电等公司业绩同比翻倍。 同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爆发式发展,这也给芯片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AI芯片需求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近期投资者高度关注英伟达Blackwell芯片的生产情况,此前英伟达CEO黄仁勋透露,Blackwell芯片已经全面投产,对Blackwell的需求十分疯狂。英伟达计划四季度提升产能并持续扩大发货规模,这将为英伟达带来显著的业务增长。 鸿海科技集团表示,公司正在墨西哥建设全球最大的GB200生产线。鸿海高管表示英伟达GB200需求量巨大,公司已经做好准备。 根据财联社的报道,知名科技行业分析师郭明錤发布研究成果,表示微软是GB200最大客户,四季度订单量激增3-4倍。郭明錤预计四季度Blackwell芯片出货量将达到15万-20万块,2025年一季度或达到50万-55万块。 在政策面、基本面的驱动下,半导体行业已经成为关键的投资主线。展望未来,大基金三期有望成为焦点议题。 2、大基金三期赋能国产芯片,这些领域或成焦点 5月24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19家股东共同打造国家大基金三期,财政部、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超8%。 自设立以来,大基金三期相关信息较少。通过回顾大基金一期和二期的投资,有助于投资者前瞻大基金三期的投资思路。 早在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重磅发布,明确提出设立大基金来支持国内芯片行业发展。同年9月,国家大基金一期成立,注册资本金为987.2亿元,最终于2018年5月完成投资,累计投资项目超过70个。在这一阶段,大基金将主要资金投入芯片制造领域,龙头芯片制造企业成为焦点;芯片设计、封测也成为大基金一期的重点投资领域。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大基金一期涉及的晶圆制造公司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公司、士兰微、华润微、赛微电子等。封测方面,大基金一期投资的公司包括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 2019年,国家大基金二期成立,注册资本金增至2041.5亿元。大基金二期不仅继续投资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宏公司等制造厂商,还提升了设备、材料的投资比重,涉及EDA、集成电路设备、材料等多个领域。涉及的公司包括北方华创、南大光电、晶瑞电材、深南电路、至纯科技、中微公司、长川科技、佰维存储等。 随着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设计工具(EDA)、高端芯片(高端存储芯片)、关键材料(光刻胶、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有望受益。 根据iFinD数据库,国产芯片概念股包括:北方华创、中芯国际、寒武纪、韦尔股份、海光信息、沪电股份、澜起科技、华润微、长电科技、紫光股份、沪硅产业、兆易创新、深南电路等。 (本文首发于2024年10月21日) 李泉 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 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 免责声明:本文只是根据公开信息进行内容创作,并不能保证准确性、及时性,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10月21日,科技股盘中继续大涨,科创板、北证50等成长风格指数领涨。半导体板块大幅上攻,EDA、汽车芯片、存储芯片、大基金持股等概念大幅上涨。 近一段时间,科技行业持续获得政策红利。根据证监会官网的消息,近日证监会召开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专题座谈会,与会代表提出要推动更多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案例落地。 10月20日下午,2024金融街论坛闭幕式举办,论坛发布了“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最受媒体关注十大成果”,包括科技金融股权投资指数、“投资流”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等成果涉及科技领域。 不仅如此,在AI推动下科技行业也呈现出多个热点,AI芯片、AI手机、存储芯片等备受市场关注。国内芯片行业在政策推动下,也在积极抢占AI风口,国产芯片不断取得突破。 今年5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将对半导体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梳理大基金投资思路,探索行业发展趋势。 关注【光大快评】,紧跟财经热点! 1、政策红利、基本面持续赋能,半导体行业引领科技股上行 随着近期多项提振科技政策不断发布,科技板块再次成为市场的领头羊。在日前举行的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做主题演讲,明确提出现代科技创新投资周期长、资金量大,风险和不确定程度高,人民银行将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着力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 10月12日,财政部在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时表示,1-8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1.8万亿元,持续实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政策。 正是在各种政策支持下,科技行业再次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焦点领域也出现了国产厂商不断崛起。 截至10月20日,16家半导体公司预告三季报业绩,思特威、全志科技实现扭亏为盈,韦尔股份、北方华创、海光信息、乐鑫科技等11家公司业绩预增。从晶圆制造到IC设计、半导体设备,多个领域的上市公司实现了业绩高速增长。 业绩增速有望超3倍的公司包括晶合集成、韦尔股份和瑞芯微,乐鑫科技、天德钰、捷捷微电等公司业绩同比翻倍。 同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爆发式发展,这也给芯片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AI芯片需求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近期投资者高度关注英伟达Blackwell芯片的生产情况,此前英伟达CEO黄仁勋透露,Blackwell芯片已经全面投产,对Blackwell的需求十分疯狂。英伟达计划四季度提升产能并持续扩大发货规模,这将为英伟达带来显著的业务增长。 鸿海科技集团表示,公司正在墨西哥建设全球最大的GB200生产线。鸿海高管表示英伟达GB200需求量巨大,公司已经做好准备。 根据财联社的报道,知名科技行业分析师郭明錤发布研究成果,表示微软是GB200最大客户,四季度订单量激增3-4倍。郭明錤预计四季度Blackwell芯片出货量将达到15万-20万块,2025年一季度或达到50万-55万块。 在政策面、基本面的驱动下,半导体行业已经成为关键的投资主线。展望未来,大基金三期有望成为焦点议题。 2、大基金三期赋能国产芯片,这些领域或成焦点 5月24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19家股东共同打造国家大基金三期,财政部、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超8%。 自设立以来,大基金三期相关信息较少。通过回顾大基金一期和二期的投资,有助于投资者前瞻大基金三期的投资思路。 早在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重磅发布,明确提出设立大基金来支持国内芯片行业发展。同年9月,国家大基金一期成立,注册资本金为987.2亿元,最终于2018年5月完成投资,累计投资项目超过70个。在这一阶段,大基金将主要资金投入芯片制造领域,龙头芯片制造企业成为焦点;芯片设计、封测也成为大基金一期的重点投资领域。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大基金一期涉及的晶圆制造公司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公司、士兰微、华润微、赛微电子等。封测方面,大基金一期投资的公司包括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 2019年,国家大基金二期成立,注册资本金增至2041.5亿元。大基金二期不仅继续投资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宏公司等制造厂商,还提升了设备、材料的投资比重,涉及EDA、集成电路设备、材料等多个领域。涉及的公司包括北方华创、南大光电、晶瑞电材、深南电路、至纯科技、中微公司、长川科技、佰维存储等。 随着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设计工具(EDA)、高端芯片(高端存储芯片)、关键材料(光刻胶、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有望受益。 根据iFinD数据库,国产芯片概念股包括:北方华创、中芯国际、寒武纪、韦尔股份、海光信息、沪电股份、澜起科技、华润微、长电科技、紫光股份、沪硅产业、兆易创新、深南电路等。 (本文首发于2024年10月21日) 李泉 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 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 免责声明:本文只是根据公开信息进行内容创作,并不能保证准确性、及时性,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