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开源北交所深度 | 消费电子产业链北交所全梳理

开源北交所深度 | 消费电子产业链北交所全梳理

作者:微信公众号【诸海滨科新先声】/ 发布时间:2024-10-2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开源北交所深度 | 消费电子产业链北交所全梳理》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3C消费电子行业迎来诸多看点:三星正式发布了其首款智能戒指——Galaxy Ring,售价为2999元;苹果带来全新个性化智能系统-Apple Intelligence,全面接入了生成式AI的能力。伴随着消费电子产业逐步复苏的趋势,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尤其是具备AI概念的企业,预期迎来新的机遇。北交所中包含25家下游为消费电子行业的企业。 开源北交所诸海滨团队 十年深耕 沐光而行 【1】提到消费电子,我们最先想到的品类是什么? 【2】智能穿戴,AI浪潮如何融入产品? 01 国产手机 01 微晶玻璃盖板 华为旗舰手机P70系列预计2024年4月即将上市,预计继续沿用搭载于Mate60 RS的玄武钢化昆仑玻璃。该款外屏是第二代昆仑玻璃加以玄武钢化技术打造,玻璃内部充满了大量的纳米级晶体,纳米晶体可以阻断裂纹的扩散,从而带来强度高、耐摔的领先性能。昆仑玻璃还是业界首个获得瑞士SGS五星抗跌耐摔认证的玻璃产品,有着“坚如磐石”的美誉。 2020年11月iPhone 12发布会上,苹果提出了超瓷晶盖板(Ceramic Shield)概念,是业界第一个在手机上使用此类微晶材料的厂家。2021年,华为和荣耀先后宣布在新机型上搭载“纳米微晶材质”盖板,是率先应用纳米微晶玻璃技术的国产厂商;其后华为在Mate50上推出了“昆仑玻璃”,实现了微晶玻璃技术的品牌化打造;2023年9月,华为在Mate60及X5上推出技术升级的第二代玄武钢化昆仑玻璃。 国内其他厂商也在纷纷跟进类似技术,如小米的“龙晶陶瓷”、魅族的“泰坦”玻璃、OPPO的超瓷晶玻璃等,预计2024年起微晶玻璃技术渗透率将持续快速提升,将带动上游国产供应商快速发展。 除了新品搭载全新昆仑玻璃外,华为还推出了针对老款在内的几乎全系手机产品的昆仑玻璃更换服务,消费者可花费499-799不等的价格(老款收费更高)将屏幕盖板进行升级,精准面向老手机防摔这一痛点,有望进一步带动昆仑玻璃出货需求。 概念上,纳米微晶玻璃是一种含有高强度纳米晶体的材料,具有机械强度及硬度高、化学及热稳定性好、电学性能优良、抗跌耐摔等特点。与康宁公司的代表产品之一第六代大猩猩玻璃相比,纳米微晶玻璃可实现更好的硬度、耐磨度等性能。 产业链来看,纳米微晶玻璃是特种玻璃的一种,上游与光学玻璃大致相同,原材料主要包括石英砂、碳酸锂、氧化铝、氧化锆等,主要设备包括窑炉、压延机、混料机等;中游制造工艺可分为漏料成型、浮法成型、压延成型、溢流成型等。特种功能玻璃制品生产主要通过切片、晶化、研磨、抛光、镀膜、强化、热弯等工艺流程,制成液晶基板、防护盖板、窥视镜片等特种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医用观察窗、屏蔽窗等。 微晶玻璃制备工艺可以分为前道、后道,其中前道制作工艺是将原材料加工生产成玻璃坯材,该环节主要由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德国肖特和日本NEG等海外企业主导,近年来以重庆鑫景(其上游为戈碧迦)为代表的国产供应商正在快速崛起;后道是根据终端品牌厂商的诉求进行深加工,蓝思科技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已有较高行业地位。 自2021年生产第一块“昆仑玻璃”以来,依靠耐磨及抗摔性、成熟的3D热弯工艺和优秀的光学性能,重庆鑫景已成为中国纳米微晶玻璃产能、产量、出货量最大的企业。2023年1月,鑫景获得深创投新材料基金4亿元投资。目前,鑫景与华为的合作更加紧密,将共同筹建“玻璃联合实验室”,面向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微晶玻璃的制造工艺包括熔融法、粉末烧结法及溶胶-凝胶法。因为被国外康宁为代表的溢流法路线高铝玻璃等相关专利“卡脖子”,鑫景特玻采用了超薄浮法成型工艺,两者同属于熔融法路线。昆仑玻璃的生产过程包括24小时高温纳米晶体生长、108道微晶原材及面板加工工序,以及1600度铂贵金属熔炼工艺;通过在玻璃中加入高强度的纳米晶体,并通过复合离子强化工艺处理,形成了一层微米级的坚硬保护层,这些复杂的工序使得昆仑玻璃面板中含有数以亿亿计的高强度纳米晶体,从而具备了出色的抗冲击和阻开裂能力,能够承受高达32KG的重物压力。目前,鑫景特玻已研发出多种高端特种玻璃配方,掌握了超薄浮法成型、全氧燃烧、电助熔等关键制造工艺技术。 价格方面,从戈碧迦(重庆鑫景供应商)披露数据来看,其纳米微晶玻璃主要被囊括在特种功能玻璃业务中,自2021年华为昆仑玻璃开始出货后,纳米微晶玻璃在特种玻璃业务中的收入占比快速提升,带动该业务产品价值量快速从26元/KG上升到2023年的117元/KG,与此同时公司出货的常规光学玻璃材料价格仅有11元/KG,体现出纳米微晶玻璃的高附加值属性。 市场规模方面,手机微晶玻璃盖板属于电子玻璃盖板的一类,据智研咨询数据,2015年全球玻璃盖板市场为101.7亿美元,近年来快速增长,主要由于2016后随着智能手机行业饱和,下游品牌出于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卖点的需求,对玻璃盖板产品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玻璃产品研发、生产工艺改进和种类扩充,ASP快速提升,截至2022年全球玻璃盖板市场约为241.4亿美元,中国市场约为744.21亿元。同时,随着各消费电子品牌产品均越来越多开始采用微晶玻璃盖板,其行业渗透率也正快速提升,预计增速将显著高于玻璃盖板行业整体,增长前景广阔。 北交所及新三板覆盖微晶玻璃核心上游厂商,有望迎来机遇 北交所公司聚焦在微晶玻璃的上游供应、加工等环节。其中戈碧迦是重庆鑫景(第一大客户)的核心供应商,有望深度受益华为全新系列上市以及老款更换服务对昆仑玻璃需求的带动;更上游的微晶玻璃原材料供应商也值得关注,由于氧化铝粉体的加入是提高微晶玻璃韧性等参数的关键,而天马新材则是国内电子玻璃氧化铝粉体的领军企业,未来有望打入相关产业链;惠丰钻石、钜鑫新材则致力于研发微晶玻璃加工用金刚石材料;楚大智能则可供应用于微晶玻璃生产的原配料设备。 02 智能戒指 01 人工智能平台 近日,3C消费电子行业迎来诸多看点。 三星发布智能穿戴新品 三星于2024年7月17日在我国举办Galaxy Z系列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其首款智能戒指——Galaxy Ring,售价为2999元。Galaxy Ring仅有2.3到3.0克的重量,具备多项健康功能,包括睡眠分析、生理周期跟踪、心率监测、自动运动跟踪和设备追踪功能等。在续航方面,Galaxy Ring内置了19.5mAh电池,并且满电状态下可以持续使用长达7天。同时,该智能戒指还具有防水性能,在水下达到10 ATM等级并获得了IP68级防尘防水认证。 苹果公司新推出人工智能平台“Apple Intelligence” 2024年6月11日,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在库比蒂诺的Apple Park正式召开,并带来了最新力作-Apple Intelligence。Apple intelligence是苹果的全新个性化智能系统,全面接入了生成式AI的能力。Apple Intelligence 结合生成式AI模型和使用者的个人资料,提供实用的智能服务。它覆盖iPhone、iPad和Mac,深度集成在iOS 18、iPadOS 18 和macOS Sequoia中。它利用苹果芯片的能力来理解并创造语言和图像,可以跨应用地执行操作,并利用个人信息简化和加速日常任务。 1.1、 2024Q2全球PC、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3.4%、12% 2024年第二季度,个人电脑市场增长较为强劲 根据Canalys数据,2024Q2全球PC市场出货量为6280万台,同比上升了3.4%。具体而言,台式机出货量为1280万台,相比于2023Q2增长1%;笔记本电脑增长4%,共计出货约5000万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个人电脑上应用的不断推广,以及英伟达、苹果等厂商发布新一代产品,自2023第四季度以来,PC出货量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正增长。于此同时,Windows11更新周期推动,预计下半年市场对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的需求旺盛,PC出货量加速增长。 2024年第二季度,联想PC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出货量为1472.4万台,同比增长3.5%,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23%。Canalys数据显示,惠普、戴尔、苹果、华硕市场份额分别位列第二至第五位,出货量分别为1368.1万台、1007.8万台、551万台以及453.5万台。 预计2024年可穿戴手环出货量1.94亿只,智能手表份额持续上升 Canalys预计2024年全球可穿戴手环市场增速稳定,出货量达到1.94亿只,较2023年增长5%。根据Canalys预测,2025年至2028年可穿戴市场出货量持续上涨,增速分别为10%、7%、3%、1%。 从细分产品市场来看,Canalys预计2024年基本款手表市场规模增速较快,约为10%,2025年智能手表出货量涨幅较快,为15%。根据Canalys数据,2024年基本款手表与智能手表的市场出货量分别为0.90亿只和0.72亿只,2025年分别为1.00亿只、0.83亿只。 2024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12%,小米、vivo市场份额提升 根据Canalys数据统计,至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连续三个季度增长,出货量同比增长12%,达2.88亿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和大众市场需求复苏的推动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乐观情绪持续上升。 就智能手机厂商维度,2024年第二季度三星领跑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大约占据全球18%的市场份额。自2024年初以来,亚太、中东、非洲和拉美新兴市场的通胀缓解,刺激了大众市场价位段出货量的增长,国产品牌小米、vivo等积极推动产品升级,拓展海外市场。2024Q2小米与vivo全球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5%、9%,相比2023年同期分别上涨2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全球市场份额占比提升。 1.2、 Gartner预测2024年AIPC+AI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增至2.95亿台 根据艾瑞咨询调查数据,超75%的用户对AI相关功能融入到端侧设备持支持的态度,只有1%左右的用户持反对态度,用户整体对AI+端侧设备的接受度比较高。对于AI相关功能融入的端侧设备类型,PC和手机是用户最为支持的两类端侧设备,占比在70%左右。其中男性用户更愿意融入PC端,而女性用户则更愿意融入手机端。 大模型时代,AI PC对产品的硬件性能及软件配置要求均有所提高。从硬件角度来看,AI PC需具备可良好支撑AI运算需求的能力,搭载AI计算单元或AI专用芯片,并在存储容量、传输速率、机身材质及屏幕键鼠等角度顺应AI配置完成智能化升级。而自2019年起,英特尔的酷睿处理系列陆续在CPU芯片内引入加速运算指令集,以支持深度学习及AI应用。且CPU+独立GPU显卡的配置下,GPU也具备一定的并行计算能力,理论算力数值表现优异,如英伟达的RTX系列。但出于CPU与GPU各有PC日常程序需求、GPU运载高能耗等考量,更多芯片厂商考虑引入NPU计算单元,兼顾“低能耗与高功效”的AI性能,来更好满足AI PC的硬件诉求,如高通的骁龙系列、英特尔的Ultra系列等。 当前,AI PC市场主要玩家有以下几类:PC厂商、芯片/算力厂商、基础模型厂商、应用软件开发商等几大类,目前几类厂商之间的合作以“适配”为主,试图抓住推出AI PC产品的先机。若以PC厂商为中心,AI PC市场厂商特点如下:(1)PC厂商+芯片厂商:采用带有AI推理能力的芯片,推出带有AI能力的AI PC产品占领市场;(2)PC厂商+应用厂商:结合市场需求,将自身能力与芯片厂商的能力进行封装,为应用厂商赋能,如为游戏厂商提供基于用户画像的语义解析能力,玩家可自定义对话的游戏开发。(3)PC+大模型厂商:促使大模型在端侧能流畅运行;调用模型厂商API,赋能自身硬件及软件的智能化,如全向麦、自动降噪、微软的recall等;集成大模型厂商的衍生应用,助力应用分发。 AI手机方面,IDC对新一代AI手机的定义是NPU算力大于30TOPS,搭载了能够支持更快速高效端侧Gen AI模型的SoC,支持包括Stable Diffusion和各种大语言模型在内的Gen AI模型在端侧运行。根据IDC分类,上一代搭载初步AI功能的智能手机可统称为“硬件赋能AI手机”,其NPU TOPS≤30。以2017年苹果发布的iPhone X为例,其搭载的A11 Bionic仿生芯片神经网络引擎每秒运算可达6000亿次,可胜任机器学习任务,人脸识别功能可随用户的样貌变化调整适应。 新一代AI手机具备算力高效利用能力、真实世界感知能力、自学习能力和创作能力。新一代AI手机已广泛应用于文字、图像视频、语音和效率提升等领域。文字类功能包括文字分析处理及生成;图像视频类功能利用AIGC实现文生图、图像美化、视频补帧等;语音类功能如AI大模型通话摘要、通话实时翻译等;效率提升类功能如笔记智能摘要、网页智能摘要等,进一步完善了用户交互体验。 根据Gartner公司的最新预测,到2024年底,人工智能(AI)个人电脑(PC)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AI)智能手机的全球出货总量预计将从2023年的2900万台增长至2.95亿台。Gartner预计到2024年底,生成式AI智能手机和AI PC的出货量将分别达到2.4亿台和5450万台,分别占到2024年基础和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的22%以及PC出货量的22%。 1.3、 北交所产业梳理:包含25家下游为消费电子行业的企业 我们认为,三星加入智能戒指市场以及苹果公司推出人工智能平台有望带动相关设备升级浪潮,成为未来几年内推动产品升级重要驱动力。伴随着消费电子产业逐步复苏的趋势,消费电子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尤其是具备AI概念的企业,预期迎来新的机遇。 北交所中包含25家下游为消费电子行业的企业:上游电池及材料:远航精密、力王股份、力佳科技、德瑞锂电、长虹能源;上游玻璃材料:天马新材、戈碧迦、纬达光电;上游金属零部件:荣亿精密;上游分立器件、被动元件:豪声电子、晶赛科技、奥迪威、凯华材料;上游电线电缆:智新电子、泓禧科技;上游PCB、控制器和设备:则成电子、雅葆轩、乐创技术、卓兆点胶;上游集成电路:华岭股份、利尔达;中游3C产品:雷神科技、朗鸿科技、慧为智能、云里物里。 【开源科技新产业No.27】AI赋能下2024Q2 PC与手机市场稳步复苏,北交所消费电子产业链盘点 【开源科技新产业No.12】国产手机全面跟进微晶玻璃盖板技术,北交所包含戈碧迦等核心公司 开源北交所研究团队专注北交所,新三板,科技新产业研究,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奖最佳新三板北交所研究、金牛奖和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等荣誉。 所获荣誉 ??2023年新财富最佳北交所公司研究团队第一 ??2016-2022年水晶球奖北交所最佳分析师公募榜/总榜 双第一 ??2016-2017年金牛奖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2015-2016年新财富最佳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