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创微纳(688002.SH)】红外装备龙头,产品品类不断拓展——跟踪报告之五(刘凯/王之含)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睿创微纳(688002.SH)】红外装备龙头,产品品类不断拓展——跟踪报告之五(刘凯/王之含)》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全国领先的专用集成电路、特种芯片及MEMS传感器设计与制造企业 公司具备多光谱传感研发、多维感知与AI算法研发等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性能卓越的MEMS芯片、ASIC处理器芯片、红外热成像与测温全产业链产品、激光、微波产品及光电系统。公司已形成红外业务为主,微波、激光等多维感知领域逐步突破的新格局,有力支撑了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面向特种装备及民用两大市场。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同比+13.3%;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12.9%。 民用红外成像技术逐渐成熟,应用场景持续增加 由于技术的发展以及产品成本和价格的降低,红外热像仪在民用市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根据Maxtech International及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预测,2023年全球民用红外市场规模将达到74.65亿美元。根据Yole的数据,预计2024年全球非制冷民用红外市场规模将达到44.24亿美元,未来将有更多新兴市场需求。 深耕非制冷红外领域,坚持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红外产品以传感芯片、探测器、机芯和整机为核心,覆盖红外全产业链。目前国际上仅美国、法国、以色列、中国等少数国家掌握非制冷红外芯片设计技术,公司经过自身发展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高精度芯片研发、生产、封装、应用等方面的一系列空白,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红外探测器芯片自主研发能力并实现量产的公司之一。公司已完成下一代6μm 640×512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产品开发,实现从0到1的突破,样品初测NETD小于50mK,能够满足未来民品市场极致低成本、小型化需求,为红外产品全面进军消费电子领域打下技术基础。 微波行业市场空间较大,公司微波半导体持续建设核心竞争力 在微波领域,公司建立了完整产业链,以T/R组件、相控阵子系统及雷达整机切入微波领域,同时在底层的微波半导体方面持续建设核心竞争力。基于上述布局思路,公司于2018年设立全资子公司成都英飞睿,涉足相控阵天线子系统及地面监视雷达整机等微波业务;于2021年收购无锡华测56.253%的股权,布局T/R组件业务。 风险提示:红外成像技术市场需求下降;新业务不及预期。 发布日期:2024-10-21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全国领先的专用集成电路、特种芯片及MEMS传感器设计与制造企业 公司具备多光谱传感研发、多维感知与AI算法研发等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性能卓越的MEMS芯片、ASIC处理器芯片、红外热成像与测温全产业链产品、激光、微波产品及光电系统。公司已形成红外业务为主,微波、激光等多维感知领域逐步突破的新格局,有力支撑了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面向特种装备及民用两大市场。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同比+13.3%;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12.9%。 民用红外成像技术逐渐成熟,应用场景持续增加 由于技术的发展以及产品成本和价格的降低,红外热像仪在民用市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根据Maxtech International及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预测,2023年全球民用红外市场规模将达到74.65亿美元。根据Yole的数据,预计2024年全球非制冷民用红外市场规模将达到44.24亿美元,未来将有更多新兴市场需求。 深耕非制冷红外领域,坚持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红外产品以传感芯片、探测器、机芯和整机为核心,覆盖红外全产业链。目前国际上仅美国、法国、以色列、中国等少数国家掌握非制冷红外芯片设计技术,公司经过自身发展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高精度芯片研发、生产、封装、应用等方面的一系列空白,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红外探测器芯片自主研发能力并实现量产的公司之一。公司已完成下一代6μm 640×512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产品开发,实现从0到1的突破,样品初测NETD小于50mK,能够满足未来民品市场极致低成本、小型化需求,为红外产品全面进军消费电子领域打下技术基础。 微波行业市场空间较大,公司微波半导体持续建设核心竞争力 在微波领域,公司建立了完整产业链,以T/R组件、相控阵子系统及雷达整机切入微波领域,同时在底层的微波半导体方面持续建设核心竞争力。基于上述布局思路,公司于2018年设立全资子公司成都英飞睿,涉足相控阵天线子系统及地面监视雷达整机等微波业务;于2021年收购无锡华测56.253%的股权,布局T/R组件业务。 风险提示:红外成像技术市场需求下降;新业务不及预期。 发布日期:2024-10-21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