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 | 地产基建行业发展趋势及展望
(以下内容从中信期货《专题报告 | 地产基建行业发展趋势及展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提示: 本报告非期货交易咨询业务项下服务,其中的观点和信息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中信期货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报告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本报告涉及行业分析或上市公司相关内容,旨在对期货市场及其相关性进行比较论证,列举解释期货品种相关特性及潜在风险,不涉及对其行业或上市公司的相关推荐,不构成对任何主体进行或不进行某项行为的建议或意见,不得将本报告的任何内容据以作为中信期货所作的承诺或声明。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主体依据本报告所进行的任何作为或不作为,中信期货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由“壹伴 报告摘要 地产需求端:对于地产而言,最核心的需求始终围绕商品房销售。房企在获得购房款之后可以后续进行相关的投资,其中包括新开工、施工、竣工等,因此决定地产景气度最为重要的指标是商品房销售。复盘过去这几年的整体地产销售的走势,从2021年年中部分房企出现违约事件之后,商品房销售出现快速回落。考虑到当前处于大周期拐点,因此未来商品房销售反弹预期依旧偏弱。 地产供给端:对于房地产而言,所谓的供给主要是集中在投资环节,其中包括土拍、新开工、施工、竣工等,其中与商品需求紧密相关的更多是集中在新开工和竣工上。从2021年开始,由于销售大幅度下滑,作为房企最主要的资金来源面临大幅缩水,拖累地产投资也在2021年快速回落,连带相关的新开工、竣工均大幅下滑。展望未来供给情况,目前整体房地产库存处于历史高位,预计供应在未来几年将持续保持低位。 基建资金端:基建作为我国投资端占比最高的分项,其分析的重点主要落在资金和项目上。对于资金的研究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把握短期基建项目需求的落地情况,进而能够对基建对大宗商品的影响有清晰的了解。近年来基建资金来源中地方专项债重要性愈发增加。2024年达到3.9万亿的规模,成为地方政府进行项目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基建项目端:为了跟踪基建项目投资情况,我们选择了重大项目开工投资情况,该指标通过历史复盘可以看到,其投资额与基建增速基本趋势匹配。从2022年开始,重大项目投资额持续保持较高增速,直到2024年以后,受地方政府化债等影响,新开工项目投资额大幅下行,同比下行超过40%。分析对基建投资的影响,我们预计在未来一年内对增速的冲击较小,或在未来2-3年内会出现基建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风险因素:基建发力不及预期(下行风险);需求超预期,原料供给受限(上行风险) 点击阅读完整版报告 — END — 来源:中信期货研究所 中信期货研究所 更多市场信息、最新市场动态 免责声明 除非另有说明,中信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期货)拥有本报告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未经中信期货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转载、引用、刊登、发表、发行、修改、翻译此报告的全部或部分材料、内容。除非另有说明,本报告中使用的所有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中信期货所有或经合法授权被许可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未经中信期货或商标所有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该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如果在任何国家或地区管辖范围内,本报告内容或其适用与任何政府机构、监管机构、自律组织或者清算机构的法律、规则或规定内容相抵触,或者中信期货未被授权在当地提供这种信息或服务,那么本报告的内容并不意图提供给这些地区的个人或组织,任何个人或组织也不得在当地查看或使用本报告。本报告所载的内容并非适用于所有国家或地区或者适用于所有人。 此报告所载的全部内容仅作参考之用。此报告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且中信期货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此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尽管本报告中所包含的信息是我们于发布之时从我们认为可靠的渠道获得,但中信期货对于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以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确或隐含的保证。因此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产生任何依赖,且中信期货不对因使用此报告及所载材料而造成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应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仅反映编写人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中信期货或任何其附属或联营公司的立场。 此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阁下。我们建议阁下如有任何疑问应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此报告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建议,且不担保任何投资及策略适合阁下。此报告并不构成中信期货给予阁下的任何私人咨询建议。 中信期货有限公司 深圳总部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中心三路 8 号卓越时代广场(二期)北座 13 层 1301-1305、14 层 邮编:518048 电话:400-990-8826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重要提示: 本报告非期货交易咨询业务项下服务,其中的观点和信息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中信期货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报告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本报告涉及行业分析或上市公司相关内容,旨在对期货市场及其相关性进行比较论证,列举解释期货品种相关特性及潜在风险,不涉及对其行业或上市公司的相关推荐,不构成对任何主体进行或不进行某项行为的建议或意见,不得将本报告的任何内容据以作为中信期货所作的承诺或声明。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主体依据本报告所进行的任何作为或不作为,中信期货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由“壹伴 报告摘要 地产需求端:对于地产而言,最核心的需求始终围绕商品房销售。房企在获得购房款之后可以后续进行相关的投资,其中包括新开工、施工、竣工等,因此决定地产景气度最为重要的指标是商品房销售。复盘过去这几年的整体地产销售的走势,从2021年年中部分房企出现违约事件之后,商品房销售出现快速回落。考虑到当前处于大周期拐点,因此未来商品房销售反弹预期依旧偏弱。 地产供给端:对于房地产而言,所谓的供给主要是集中在投资环节,其中包括土拍、新开工、施工、竣工等,其中与商品需求紧密相关的更多是集中在新开工和竣工上。从2021年开始,由于销售大幅度下滑,作为房企最主要的资金来源面临大幅缩水,拖累地产投资也在2021年快速回落,连带相关的新开工、竣工均大幅下滑。展望未来供给情况,目前整体房地产库存处于历史高位,预计供应在未来几年将持续保持低位。 基建资金端:基建作为我国投资端占比最高的分项,其分析的重点主要落在资金和项目上。对于资金的研究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把握短期基建项目需求的落地情况,进而能够对基建对大宗商品的影响有清晰的了解。近年来基建资金来源中地方专项债重要性愈发增加。2024年达到3.9万亿的规模,成为地方政府进行项目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基建项目端:为了跟踪基建项目投资情况,我们选择了重大项目开工投资情况,该指标通过历史复盘可以看到,其投资额与基建增速基本趋势匹配。从2022年开始,重大项目投资额持续保持较高增速,直到2024年以后,受地方政府化债等影响,新开工项目投资额大幅下行,同比下行超过40%。分析对基建投资的影响,我们预计在未来一年内对增速的冲击较小,或在未来2-3年内会出现基建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风险因素:基建发力不及预期(下行风险);需求超预期,原料供给受限(上行风险) 点击阅读完整版报告 — END — 来源:中信期货研究所 中信期货研究所 更多市场信息、最新市场动态 免责声明 除非另有说明,中信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期货)拥有本报告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未经中信期货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转载、引用、刊登、发表、发行、修改、翻译此报告的全部或部分材料、内容。除非另有说明,本报告中使用的所有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中信期货所有或经合法授权被许可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未经中信期货或商标所有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该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如果在任何国家或地区管辖范围内,本报告内容或其适用与任何政府机构、监管机构、自律组织或者清算机构的法律、规则或规定内容相抵触,或者中信期货未被授权在当地提供这种信息或服务,那么本报告的内容并不意图提供给这些地区的个人或组织,任何个人或组织也不得在当地查看或使用本报告。本报告所载的内容并非适用于所有国家或地区或者适用于所有人。 此报告所载的全部内容仅作参考之用。此报告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且中信期货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此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尽管本报告中所包含的信息是我们于发布之时从我们认为可靠的渠道获得,但中信期货对于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以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确或隐含的保证。因此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产生任何依赖,且中信期货不对因使用此报告及所载材料而造成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应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仅反映编写人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中信期货或任何其附属或联营公司的立场。 此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阁下。我们建议阁下如有任何疑问应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此报告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建议,且不担保任何投资及策略适合阁下。此报告并不构成中信期货给予阁下的任何私人咨询建议。 中信期货有限公司 深圳总部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中心三路 8 号卓越时代广场(二期)北座 13 层 1301-1305、14 层 邮编:518048 电话:400-990-8826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