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周报-2024-10-18
(以下内容从英大期货《【能源】周报-2024-10-18》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煤碳】 作者:蓝天祥 从业资格证号:F3058578 投资咨询资格证号:Z0000895 创作日期:2024.10.18 标题:江苏全社会用电量大幅增长煤炭价震荡运行 (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碳酸锂】 作者:张明月 从业资格证号:F3080273 投资咨询资格证号:Z0018558 创作日期:2024-10-18 标题:碳酸锂刷新上市以来新低 摘要: 本周碳酸锂价格先涨后跌,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为: 供给方面,目前辉石受到碳酸锂价格下行的影响价格下跌明显,云母方面,受到锂盐价格的影响,目前生产厂商对排产较为谨慎。整体矿端由于价格的下行,现货市场活跃程度有所增加。锂盐方面,由于节前锂盐厂的库存得到一定释放,库存压力有所缓解,因此锂盐厂挺价意愿较为明显,但是材料厂节前备库较为充足目前采购意愿不强。从期现价格来看目前碳酸锂价格处于贴水阶段,表明市场对未来锂价预期相对悲观,价格仍有下探可能。 需求方面,10月三元材料排产比9月略低,预计伴随着“双十一”的到来,小动力和3C数码三元电芯需求可能带来一波提升。目前伴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加码,叠加车企纷纷推出秋季新品,车市“金九银十”效应持续显现,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方面,需求保持强劲,终端需求的逐步走强对碳酸锂的需求端形成支撑。 外部环境方面,德国总理再次明确表示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国机电商会表示与欧盟的谈判仍在持续,但是双方依然存在较大分歧。欧盟作为2023年中国主要电动汽车出口地区之一,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制裁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销量及中国车企的利润在短期内产生不利影响。 ? 一、 行情回顾 (一)期货行情回顾 本周碳酸锂期货价格下行,创上市以来新低68250元/吨,截止10月18日收盘,主力合约2411收于70650元/吨,收盘价相比上周末下行3250元/吨(-4.40%)。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二)现货行情回顾 本周国内工业级碳酸锂(99.0%为主)市场成交价格区间在6.95-7.15万元/吨之间,市场均价涨至7.05万元/吨,较上周下跌4.73%。国内电池级碳酸锂(99.5%)市场成交价格区间在7.26-7.45万元/吨,市场均价至7.35万元/吨,相比上周下跌4.55%。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二、基本面分析 (一)供需情况 首先是矿端,辉石端,本周辉石价格价格下跌明显,下降幅度为1.28%,超出预期。矿端的下跌主要由于近期碳酸锂价格下跌趋势向上传导带来的。在市场情绪上,部分需求方因外采辉石的到港使得其锂矿库存得到一定调整,因此虽然有持续的采购意愿,但在看空未来盐价的预期上,对当前较高价位的矿石采买热情有限;供给方由于现金周转压力不得不按照盐价公式定价降低价位成交,因此拉低整体市场价位。锂云母方面,由于部分非一体化锂云母冶炼厂家因看空未来碳酸锂价格对后续排产持谨慎态度,锂云母库存有限,在目前矿端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对锂云母有较强的采购意愿;矿商在碳酸锂价格下行趋势下于现在的矿价有一定的出货意愿,因此市场上询价、采货情况较前期有所增多。 锂盐方面,本周碳酸锂价格下行明显。主要原因是下游材料厂在国庆节前备库较为充足,因此节后采买需求普遍走弱。叠加上游锂盐厂节前去库明显,库存压力有所缓解,挺价情绪严重,因此整体现货市场交易趋于平淡。整体来看,尽管锂盐厂挺价情绪较强,但是下游材料厂采购意愿不强,整体现货成交价格重心有所下移。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英大期货 (二)库存情况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碳酸锂市场总库存呈现下降趋势,上游节前去库,目前维持库存压力有所缓解,下游经过节前备库后维持在安全库存,贸易端库存量有所上升。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英大期货 (三)下游材料厂情况 三元材料方面,根据上海有色消息,10月份各家排产维持此前预期,除头部企业维持稳定外,中小型材料厂排产略有下调,整体产量环比9月小幅降低。需求端,9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12.3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50.9%,环比实现9.6%的增长,新能源车的零售渗透率为53.3%,与去年同期的36.9%相比,提升了16.4%。10月份预计三元动力电芯排产环比增长5%,增速放缓。小动力和3C数码三元电芯“双十一”节前需求较好,订单较为充足。 磷酸铁锂方面,近期磷酸铁锂受到碳酸锂价格下行的影响,下行压力较大。由于前期亏损较多,供应商计划提涨加工费以弥补亏损,加工费涨幅预计在1000-2000元左右。若此轮涨价成功,表示电芯厂对正极材料供应需求未来呈现增长趋势;若涨价失败,由于亏损明显,供应商可能会减少正极材料供应量。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英大期货 三、海外市场分析 1. 德国总理再次批评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中欧双方谈判依然存在巨大分歧 德国总理朔尔茨当地时间10月16日在德国议会发表讲话时明确批评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政策,他表示欧盟内部有17个国家不支持这项政策,欧盟的大多数汽车生产商也反对这项政策。此前,德国总理朔尔茨曾在本月2日就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表达明确反对和批评。 中国机电商会10月16日晚发布关于中欧价格承诺谈判的声明。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披露后,在12家电动汽车企业授权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按照本案调查程序要求,于8月24日代表企业向欧委会提交价格承诺方案。自9月20日起的20余天中,中欧技术团队在布鲁塞尔进行了8轮密集磋商,经过艰苦努力,双方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欧方始终未积极回应涉及中欧业界的核心关切问题,双方还存在重大分歧。到目前为止,磋商仍未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此外,中国机电商会表示,欧委会与中方磋商同时又单独与部分企业进行价格谈判。中国机电商会认为,商会所提的价格承诺方案是当前中欧磋商的基础,欧委会与企业展开单独价格承诺谈判将动摇谈判的基础和互信,给双方磋商带来干扰。 2. 西班牙工业部宣布再次补贴PowerCo电池工厂 近日西班牙工业部宣布,将为位于瓦伦西亚附近萨贡特的PowerCo电池工厂追加补贴,将补贴金额从原计划的9800万欧元提升至1.52亿欧元。该工厂由大众汽车旗下电池公司PowerCo负责建设,年产能为40GWh,预计2026年投产并为瓦伦西亚地区创造3000个就业机会。工厂建筑设计预留的产能可以允许其扩大至60GWh,并将为大众在西班牙的多家汽车工厂提供统一型号的电池。此外,该工厂将完全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电。这也是是西班牙政府第三轮PERTE资助计划的一部分。在欧洲多数电池厂发展缓慢,政府投资退坡的背景下,西班牙政府的相关补贴有助于稳固其在欧洲汽车制造产业链上的地位。 四、行业数据及新闻 1. 9月汽车制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 根据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公布数据显示,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4%,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9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0%,汽车制造业增长4.6%。 电力生产方面,9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电力生产有所加快,规上工业发电量80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增速比8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日均发电267.5亿千瓦时。1—9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705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分品种看,9月份,规上工业火电、风电增速加快,水电由增转降,核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发电量5451千瓦时,同比增长8.9%,增速比8月份加快5.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水电发电量119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6%,8月份为增长10.7%;规上工业核电发电量3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增速比8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风电大电量6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6%,增速比8月份加快25.0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量3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增速比8月份回落9.0个百分点。 零售销售方面,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12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比上月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6573亿元,增长3.6%。9月汽车零售总额4539亿元,同比增长0.4%;1-9月汽车零售总额355361亿元,同比下降2.1%。 2. 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增 10月12日,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0.7万辆和12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8%和42.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8%。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1.6万辆和8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7%和32.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8.6%。 其中,9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7.6万辆,环比增长18.8%,同比增长45.5%;1-9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739.2万辆,同比增长35.6%。出口方面,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1.1万辆,环比增长0.9%,同比增长15.6%;1-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92.8万辆,同比增长12.5%。其中,9月,纯电动汽车出口8.9万辆,环比增长1.1%,同比下降3.6%;插混汽车出口2.2万辆,环比下降0.1%,同比增长4.9倍。1-9月,纯电动汽车出口73.1万辆,同比下降3.8%;插混汽车出口19.8万辆,同比增长2倍。 另据乘联分会发布的数据,9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23.1万辆,同比增长48.1%,环比增长17.2%;1-9月批发790.1万辆,同比增长33.7%。9月,我国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49.1%,较2023年9月33.9%的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9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4%;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40%;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2%。 9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12.3万辆,同比增长50.9%,环比增长9.6%;2024年1-9月零售713.2万辆,同比增长37.4%。9月,我国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53.3%,较去年同期36.9%的渗透率提升16.4个百分点。9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4.9%;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3.5%;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 充电基础设施整体运行情况方面,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9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83.7万台,同比上升16.6%。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60.3万台,同比下降9.3%,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223.4万台,同比上升26.4%。截止2024年9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143.3万台,同比增加49.6%。1-9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83.7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739.2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6,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3. 9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环比增长11.9%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9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03.9GWh,环比增长11.9%,同比增长44.8%。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76.6GWh,环比增长11.9%,同比增长29.8%,占总销量73.7%;其他电池销量为27.3GWh,环比增长12.1%,同比增长114.1%,占总销量26.3%。1-9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685.7GWh,累计同比增长42.5%。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525.3GWh,累计同比增长26.1%,占总销量76.6%;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160.3GWh,累计同比增长148.7%,占总累计销量23.4%。 4. 中汽协: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销量有望达1200万辆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10月12日介绍,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全年销量有望达到1200万辆。中汽协负责人此前曾预计,2024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150万辆,打破纪录再创新高。 5. 工信部:把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今日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召开共建青海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指出,要把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为维护国家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保障。要坚持聚焦主业,立足可持续开发,稳住钾、扩大锂、突破镁,加强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链,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要注重循环发展,全面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深化产业耦合,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要做优做强企业,促进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推进数字赋能,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和标杆工厂,加快建设“数字盐湖”。 五、观点总结 供给方面,目前辉石受到碳酸锂价格下行的影响价格下跌明显,云母方面,受到锂盐价格的影响,目前生产厂商对排产较为谨慎。整体矿端由于价格的下行,现货市场活跃程度有所增加。锂盐方面,由于节前锂盐厂的库存得到一定释放,库存压力有所缓解,因此锂盐厂挺价意愿较为明显,但是材料厂节前备库较为充足目前采购意愿不强。从期现价格来看目前碳酸锂价格处于贴水阶段,表明市场对未来锂价预期相对悲观,价格仍有下探可能。 需求方面,10月三元材料排产比9月略低,预计伴随着“双十一”的到来,小动力和3C数码三元电芯需求可能带来一波提升。目前伴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加码,叠加车企纷纷推出秋季新品,车市“金九银十”效应持续显现,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方面,需求保持强劲,终端需求的逐步走强对碳酸锂的需求端形成支撑。 外部环境方面,德国总理再次明确表示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国机电商会表示与欧盟的谈判仍在持续,但是双方依然存在较大分歧。欧盟作为2023年中国主要电动汽车出口地区之一,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制裁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销量及中国车企的利润在短期内产生不利影响。 总体来看,在政策带动下,动力电池终端需求保持强劲,对锂盐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是目前由于国庆节前备库使得材料厂库存较为充足,现货市场成交冷清,叠加目前从期现基差来看市场对碳酸锂价格预期较为悲观,预计短期内锂价仍将维持震荡并仍有进一步下探的可能。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英大期货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要,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本报告未经英大期货研究所许可,不得转给其他人员,且任何引用、转载以及向第三方传播的行为均可能承担法律责任。英大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归英大期货有限公司所有。 英大期货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乙18号院1号楼英大国际大厦二层 官网 www.ydfut.com.cn 客服 4000188688
【煤碳】 作者:蓝天祥 从业资格证号:F3058578 投资咨询资格证号:Z0000895 创作日期:2024.10.18 标题:江苏全社会用电量大幅增长煤炭价震荡运行 (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碳酸锂】 作者:张明月 从业资格证号:F3080273 投资咨询资格证号:Z0018558 创作日期:2024-10-18 标题:碳酸锂刷新上市以来新低 摘要: 本周碳酸锂价格先涨后跌,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为: 供给方面,目前辉石受到碳酸锂价格下行的影响价格下跌明显,云母方面,受到锂盐价格的影响,目前生产厂商对排产较为谨慎。整体矿端由于价格的下行,现货市场活跃程度有所增加。锂盐方面,由于节前锂盐厂的库存得到一定释放,库存压力有所缓解,因此锂盐厂挺价意愿较为明显,但是材料厂节前备库较为充足目前采购意愿不强。从期现价格来看目前碳酸锂价格处于贴水阶段,表明市场对未来锂价预期相对悲观,价格仍有下探可能。 需求方面,10月三元材料排产比9月略低,预计伴随着“双十一”的到来,小动力和3C数码三元电芯需求可能带来一波提升。目前伴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加码,叠加车企纷纷推出秋季新品,车市“金九银十”效应持续显现,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方面,需求保持强劲,终端需求的逐步走强对碳酸锂的需求端形成支撑。 外部环境方面,德国总理再次明确表示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国机电商会表示与欧盟的谈判仍在持续,但是双方依然存在较大分歧。欧盟作为2023年中国主要电动汽车出口地区之一,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制裁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销量及中国车企的利润在短期内产生不利影响。 ? 一、 行情回顾 (一)期货行情回顾 本周碳酸锂期货价格下行,创上市以来新低68250元/吨,截止10月18日收盘,主力合约2411收于70650元/吨,收盘价相比上周末下行3250元/吨(-4.40%)。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二)现货行情回顾 本周国内工业级碳酸锂(99.0%为主)市场成交价格区间在6.95-7.15万元/吨之间,市场均价涨至7.05万元/吨,较上周下跌4.73%。国内电池级碳酸锂(99.5%)市场成交价格区间在7.26-7.45万元/吨,市场均价至7.35万元/吨,相比上周下跌4.55%。 数据来源:Wind,英大期货 二、基本面分析 (一)供需情况 首先是矿端,辉石端,本周辉石价格价格下跌明显,下降幅度为1.28%,超出预期。矿端的下跌主要由于近期碳酸锂价格下跌趋势向上传导带来的。在市场情绪上,部分需求方因外采辉石的到港使得其锂矿库存得到一定调整,因此虽然有持续的采购意愿,但在看空未来盐价的预期上,对当前较高价位的矿石采买热情有限;供给方由于现金周转压力不得不按照盐价公式定价降低价位成交,因此拉低整体市场价位。锂云母方面,由于部分非一体化锂云母冶炼厂家因看空未来碳酸锂价格对后续排产持谨慎态度,锂云母库存有限,在目前矿端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对锂云母有较强的采购意愿;矿商在碳酸锂价格下行趋势下于现在的矿价有一定的出货意愿,因此市场上询价、采货情况较前期有所增多。 锂盐方面,本周碳酸锂价格下行明显。主要原因是下游材料厂在国庆节前备库较为充足,因此节后采买需求普遍走弱。叠加上游锂盐厂节前去库明显,库存压力有所缓解,挺价情绪严重,因此整体现货市场交易趋于平淡。整体来看,尽管锂盐厂挺价情绪较强,但是下游材料厂采购意愿不强,整体现货成交价格重心有所下移。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英大期货 (二)库存情况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碳酸锂市场总库存呈现下降趋势,上游节前去库,目前维持库存压力有所缓解,下游经过节前备库后维持在安全库存,贸易端库存量有所上升。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英大期货 (三)下游材料厂情况 三元材料方面,根据上海有色消息,10月份各家排产维持此前预期,除头部企业维持稳定外,中小型材料厂排产略有下调,整体产量环比9月小幅降低。需求端,9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12.3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50.9%,环比实现9.6%的增长,新能源车的零售渗透率为53.3%,与去年同期的36.9%相比,提升了16.4%。10月份预计三元动力电芯排产环比增长5%,增速放缓。小动力和3C数码三元电芯“双十一”节前需求较好,订单较为充足。 磷酸铁锂方面,近期磷酸铁锂受到碳酸锂价格下行的影响,下行压力较大。由于前期亏损较多,供应商计划提涨加工费以弥补亏损,加工费涨幅预计在1000-2000元左右。若此轮涨价成功,表示电芯厂对正极材料供应需求未来呈现增长趋势;若涨价失败,由于亏损明显,供应商可能会减少正极材料供应量。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英大期货 三、海外市场分析 1. 德国总理再次批评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中欧双方谈判依然存在巨大分歧 德国总理朔尔茨当地时间10月16日在德国议会发表讲话时明确批评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政策,他表示欧盟内部有17个国家不支持这项政策,欧盟的大多数汽车生产商也反对这项政策。此前,德国总理朔尔茨曾在本月2日就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表达明确反对和批评。 中国机电商会10月16日晚发布关于中欧价格承诺谈判的声明。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披露后,在12家电动汽车企业授权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按照本案调查程序要求,于8月24日代表企业向欧委会提交价格承诺方案。自9月20日起的20余天中,中欧技术团队在布鲁塞尔进行了8轮密集磋商,经过艰苦努力,双方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欧方始终未积极回应涉及中欧业界的核心关切问题,双方还存在重大分歧。到目前为止,磋商仍未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此外,中国机电商会表示,欧委会与中方磋商同时又单独与部分企业进行价格谈判。中国机电商会认为,商会所提的价格承诺方案是当前中欧磋商的基础,欧委会与企业展开单独价格承诺谈判将动摇谈判的基础和互信,给双方磋商带来干扰。 2. 西班牙工业部宣布再次补贴PowerCo电池工厂 近日西班牙工业部宣布,将为位于瓦伦西亚附近萨贡特的PowerCo电池工厂追加补贴,将补贴金额从原计划的9800万欧元提升至1.52亿欧元。该工厂由大众汽车旗下电池公司PowerCo负责建设,年产能为40GWh,预计2026年投产并为瓦伦西亚地区创造3000个就业机会。工厂建筑设计预留的产能可以允许其扩大至60GWh,并将为大众在西班牙的多家汽车工厂提供统一型号的电池。此外,该工厂将完全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电。这也是是西班牙政府第三轮PERTE资助计划的一部分。在欧洲多数电池厂发展缓慢,政府投资退坡的背景下,西班牙政府的相关补贴有助于稳固其在欧洲汽车制造产业链上的地位。 四、行业数据及新闻 1. 9月汽车制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 根据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公布数据显示,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4%,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9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0%,汽车制造业增长4.6%。 电力生产方面,9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电力生产有所加快,规上工业发电量80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增速比8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日均发电267.5亿千瓦时。1—9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705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分品种看,9月份,规上工业火电、风电增速加快,水电由增转降,核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发电量5451千瓦时,同比增长8.9%,增速比8月份加快5.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水电发电量119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6%,8月份为增长10.7%;规上工业核电发电量3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增速比8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风电大电量6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6%,增速比8月份加快25.0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量3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增速比8月份回落9.0个百分点。 零售销售方面,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12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比上月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6573亿元,增长3.6%。9月汽车零售总额4539亿元,同比增长0.4%;1-9月汽车零售总额355361亿元,同比下降2.1%。 2. 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增 10月12日,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0.7万辆和12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8%和42.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8%。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1.6万辆和8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7%和32.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8.6%。 其中,9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7.6万辆,环比增长18.8%,同比增长45.5%;1-9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739.2万辆,同比增长35.6%。出口方面,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1.1万辆,环比增长0.9%,同比增长15.6%;1-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92.8万辆,同比增长12.5%。其中,9月,纯电动汽车出口8.9万辆,环比增长1.1%,同比下降3.6%;插混汽车出口2.2万辆,环比下降0.1%,同比增长4.9倍。1-9月,纯电动汽车出口73.1万辆,同比下降3.8%;插混汽车出口19.8万辆,同比增长2倍。 另据乘联分会发布的数据,9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23.1万辆,同比增长48.1%,环比增长17.2%;1-9月批发790.1万辆,同比增长33.7%。9月,我国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49.1%,较2023年9月33.9%的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9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4%;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40%;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2%。 9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12.3万辆,同比增长50.9%,环比增长9.6%;2024年1-9月零售713.2万辆,同比增长37.4%。9月,我国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53.3%,较去年同期36.9%的渗透率提升16.4个百分点。9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4.9%;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3.5%;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 充电基础设施整体运行情况方面,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9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83.7万台,同比上升16.6%。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60.3万台,同比下降9.3%,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223.4万台,同比上升26.4%。截止2024年9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143.3万台,同比增加49.6%。1-9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83.7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739.2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6,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3. 9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环比增长11.9%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9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03.9GWh,环比增长11.9%,同比增长44.8%。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76.6GWh,环比增长11.9%,同比增长29.8%,占总销量73.7%;其他电池销量为27.3GWh,环比增长12.1%,同比增长114.1%,占总销量26.3%。1-9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685.7GWh,累计同比增长42.5%。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525.3GWh,累计同比增长26.1%,占总销量76.6%;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160.3GWh,累计同比增长148.7%,占总累计销量23.4%。 4. 中汽协: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销量有望达1200万辆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10月12日介绍,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全年销量有望达到1200万辆。中汽协负责人此前曾预计,2024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150万辆,打破纪录再创新高。 5. 工信部:把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今日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召开共建青海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指出,要把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为维护国家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保障。要坚持聚焦主业,立足可持续开发,稳住钾、扩大锂、突破镁,加强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链,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要注重循环发展,全面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深化产业耦合,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要做优做强企业,促进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推进数字赋能,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和标杆工厂,加快建设“数字盐湖”。 五、观点总结 供给方面,目前辉石受到碳酸锂价格下行的影响价格下跌明显,云母方面,受到锂盐价格的影响,目前生产厂商对排产较为谨慎。整体矿端由于价格的下行,现货市场活跃程度有所增加。锂盐方面,由于节前锂盐厂的库存得到一定释放,库存压力有所缓解,因此锂盐厂挺价意愿较为明显,但是材料厂节前备库较为充足目前采购意愿不强。从期现价格来看目前碳酸锂价格处于贴水阶段,表明市场对未来锂价预期相对悲观,价格仍有下探可能。 需求方面,10月三元材料排产比9月略低,预计伴随着“双十一”的到来,小动力和3C数码三元电芯需求可能带来一波提升。目前伴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加码,叠加车企纷纷推出秋季新品,车市“金九银十”效应持续显现,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方面,需求保持强劲,终端需求的逐步走强对碳酸锂的需求端形成支撑。 外部环境方面,德国总理再次明确表示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国机电商会表示与欧盟的谈判仍在持续,但是双方依然存在较大分歧。欧盟作为2023年中国主要电动汽车出口地区之一,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制裁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销量及中国车企的利润在短期内产生不利影响。 总体来看,在政策带动下,动力电池终端需求保持强劲,对锂盐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是目前由于国庆节前备库使得材料厂库存较为充足,现货市场成交冷清,叠加目前从期现基差来看市场对碳酸锂价格预期较为悲观,预计短期内锂价仍将维持震荡并仍有进一步下探的可能。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英大期货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要,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本报告未经英大期货研究所许可,不得转给其他人员,且任何引用、转载以及向第三方传播的行为均可能承担法律责任。英大期货有限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操作而导致的损失,敬请投资者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本报告版权归英大期货有限公司所有。 英大期货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乙18号院1号楼英大国际大厦二层 官网 www.ydfut.com.cn 客服 4000188688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