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电新周观点】协会出手助力光伏筑底反转,Q4聚焦光伏出清信号趋强、电网投资与海风建设提速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国金电新周观点】协会出手助力光伏筑底反转,Q4聚焦光伏出清信号趋强、电网投资与海风建设提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 本周重要事件 新能源: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行竞争专题座谈会,并公布行业参考组件成本分析;阳光电源拟发行规模不超过48.8亿元GDR于法兰克福交易所上市。 电网: 国网先后召开基建重点工作推进会、2024年第四季度工作会议,南网召开重点工程建设推进会;中国电气装备召开2024年三季度运营分析会;国家电网发布营销项目计量设备第三次招标公告,招标物资总数量达到3234万只;2024年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5%;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转正式运行。 氢能与燃料电池: 北京市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建设和运营公示3000万财政补贴;黑龙江进入工信部目录的甲醇汽车奖励200万;香港投入7.5亿港元支持电动及氢能汽车发展;新研氢能拟通过北交所推介A+轮融资项目。 核心周观点 + 光伏&储能 光伏协会连续出手维护行业生态与公平竞争秩序,助力行业景气筑底反转;供给侧洗牌仍将由市场化力量主导,预计24Q4-25Q1产能出清信号或将趋强,有望进一步加强市场对行业筑底、供需关系改善信心的建立。 事件回顾:10月14日(本周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上海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行竞争专题座谈会,十多家光伏主产业链龙头企业代表参会,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并达成共识。随后在10月18日,光伏协会以《光伏组件当前成本分析: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为题发表公众号文章,公布了由协会经汇总、统计、分析与整理,测算得到的2024年10月光伏组件成本及构成:在不计折旧的情况下,一体化N型M10双玻组件(当前主流产品)的含税生产成本参考值为0.68元/W。协会指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标价格不应低于成本。同时,协会一方面呼吁制造企业不要进行低于成本的销售与投标,另一方面则呼吁招标方以设定最低限价、降低价格得分比重、提高服务和质量得分比重等方式,制定合理的招标方案,从而引导投标方将投标重点转移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履约能力上。并且,协会表示将密切关注最新招投标结果,并履行监督职责。 市场高度关注协会发布该声明之后,对产业的影响及实际执行效果,对此我们观点如下: 1)按照协会的测算,0.68元/W基本对应市场普遍认知的“现金成本”,并且接近近期中大型集采招标的中标价格水平,具备较强的合理性和可参考性。实际上,在此前的组件集采中报出显著低于0.68的投标价格的,基本以二三线企业为主,在产品质量和履约能力很难同时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此类价格也几乎无法在央国企组件集采中成功中标。我们预计在后续即将进行的集采招标中,迫于协会监督及市场高度关注下的舆论压力,投标价格大概率有望呈现一定的回升趋势。但是考虑到0.68元/W是不含折旧与三费的参考成本水平,因此短期内对企业盈利的改善效果或较为有限。 2)我国光伏产业的特点之一,是制造企业以民营为主,而终端电站业主以央国企为主,我们认为,要在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较为根本的解决组件投标低价竞争的乱象,或许从招标方式上寻求改变,是比要求制造企业“自律”更为有效的手段。例如可参考电网公司对大型电力设备招标时采用的“靶心价”中标方式,来替代最低价中标(即以投标价格偏离度取代价格孰低作为评分标准),这样既能够让项目业主在项目建设成本和产品质量与履约保障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又能避免投标中不合理低价对市场环境的扰乱和对诚信经营企业盈利的冲击。 3)在同等价格水平下,履约能力更强、产品品质稳定性更好的头部制造企业、或者效率更高的先进组件产品,无疑将在集采中获得更高的中标概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落后企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出清,加速行业的供需再平衡。自2024年以来,以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为代表的光伏主产业链中,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甚至亏现金)的经营状态已经持续半年以上,部分工厂开工率维持低位、生产员工排班不足(领取基本/最低保障工资)的状态屡见不鲜,考虑到“年关将至”,以及未来两个季度仍然较严峻的经营压力(Q4是国内亏损订单出货占比较高的季度,25Q1又将是行业传统淡季),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供给端以“工厂关停、减员增效”等事件为代表的出清加速信号或将趋于频繁,有望进一步加强市场对行业筑底、供需关系改善信心的建立。 中期整体投资建议。 当前光伏产业链价格及盈利已明确处于底部,供给端落后产能的出清进程从23Q4开始,至今已经历了二三线企业掉队、跨界企业批量退出、头部产能开启整合等多个具有标志性事件的阶段,目前已进入这一轮供给侧洗牌的中后期,后续Q4临近年关,预计出清信号或将进一步趋频。 当前最看好的方向:强α公司、边际向好环节、新技术,并逐步关注有机会“剩着为王”的主链龙头。 1)强α公司:格局高度稳定环节中的绝对龙头+24年业绩显著优于同业的公司。 2)边际向好(储逆、辅材、运营商):储逆板块Q3利润有望继续环增,【大储】长期兑现确定性强、超预期空间大,【分布式、户储、微储逆】对新兴市场弹性和中短期持续边际改善确定性高;【辅材龙头】盈利优势幅度大、持续经营能力强、Q3盈利低点基本确认,当前是周期角度绝对的底部布局机会;估值大幅折价的新能源发电运营商在降息和电价政策预期改善的背景下有望迎接估值修复。推荐:玻璃、胶膜、边框、光伏电站运营龙头。 3)新技术(设备龙头):新技术迭代不受行业景气度羁绊,核心是新产品的性价比优势,“破坏式”创新或是打破当前电池组件环节同质化内卷的必由之路,交易策略角度也更适合当前“无人问津”时进行埋伏。 4)此外,随Q4可能出现的景气度拐点临近,资产负债表强劲、新技术研发储备领先的主链龙头公司也正逐渐进入(基本面)左侧布局窗口。 + 电网 1)近期会议密集召开——国网、南网、中电装集团季度总结&工作会议,聚焦24年年度目标与25年计划,三季度受极端天气停工避险、迎峰度夏等原因影响的部分任务将递延至四季度。2)电网招标增长——智能电表年度累计招标物资数量达到9528万只,同比增长约25%;南网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第二批框标金额分别同比增长22%、68%。3)用电量增长支撑电网扩容需求——1~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4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 1)近期会议密集召开——国网、南网、中电装集团季度总结&工作会议,聚焦24年年度目标与25年计划。 国家电网直流技术中心与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在西藏拉萨签署深度合作协议(10月8日):双方聚焦直流新技术应用、特高压工程建设、高海拔设备运维,致力打造“属地化运维﹢专业化支撑”的合作典范,携手推进西藏地区特高压直流高质量发展。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作为首条由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联合投资经营的四端特高压柔直工程,建设有望提速。 国家电网召开基建重点工作推进会(10月11日):今年公司输变电工程投资创下历史新高,但前阶段受制于极端天气停工避险等原因,部分任务递延至四季度。下一步:一是要狠抓工程前期和重点工程建设,攻坚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二是要推进电网建设主动式安全管理,确保基建安全稳定;三是要抓实施工业务外包及关键业务监督,提升专业合规管理质效。 南方电网召开重点工程建设推进会(10月11日):表示2024年安排固定资产投资1730亿元,同比增长23.5%,要求全力推动重点工程项目落实落地,全力以赴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 中国电气装备召开2024年三季度运营分析会(10月15日):完成年度重点投资任务;抓好重点项目招标,全力冲刺年度新签指标;抓好科技创新大会任务落实;做好2025年全面预算编制,强化运营效率精益管控;统筹谋划2025年人才招聘计划;优化集中采购策略;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国网电网稳定工作会议暨2024年第四季度工作会议(10月17日):总结电网稳定管理经验、分析形势挑战、部署工作任务,健全电网稳定管理体系,确保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招标——智能电表、南网主网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同环比较快增长。 智能电表招标:国家电网发布营销项目计量设备第三次招标公告,招标物资总数量达到3234万只(其中电表、终端等主要设备共3082万只),需求环比几乎翻了一番;年度累计招标物资数量达到9528万只,同比增长约25%。估算本批次总金额约为85亿元,环比增长约89%,预计全年采购金额将达到254亿左右,同比增长9% 10月16日,南方电网发布2024年主网一次设备第二批框架招标公告,合计招标11.2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开关柜需求6.8亿元,环比增长21.8%,断路器需求0.6亿元,环比增长14.8%。 10月17日,南方电网发布2024年主网保护、厂站自动化、安防设备及备自投装置第二批框架招标公告,合计招标11.0亿元,同比增长67.5%,其中继保设备需求4.8亿元,环比增长13.9%。 3)用电量——1~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4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 国家电网加强与南方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团结协作,凝聚电力保供合力,按期投运153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重大活动保电任务。 展望四季度:出海方面,电力变压器、高压开关、智能电表23年签订的订单有望进入集中交付阶段;国内方面,特高压及输变电项目迎来密集招标,直流项目陆续交付,网外新能源+工业亦有改善空间,重申国内海外超预期机遇。输变电重点企业上半年业绩普遍符合/超预期,下半年随着订单兑现, 看好板块后续弹性空间。 24年我们持续推荐电力设备板块四条具有结构性机会的投资主线: 1)电力设备出海——①逻辑:我国电力设备(智能电表、变压器、组合电器等)出口景气度上行趋势明显,海外供需错配严重,部分电气设备处于大规模替换阶段,前期积极出海的龙头有望迎来一轮估值重塑。②后续催化:海外重点地区电网投资规划和落地方案、海关总署出口数据超预期、个股海外订单/出货/业绩超预期。 2)特高压线路&主网——①逻辑:风光大基地的外送需求强烈,仍存在多条线路缺口。同时主网建设与新能源等电源配套发展,招标规模景气上行。②催化:新增披露线路、柔直渗透率提升、项目招标金额/个股中标份额超预期、个股业绩超预期或兑现节奏提前。 3)电力市场化改革:23年电改重磅政策密集出台,24年政策力度有望持续加码。电改已进入明确指引期,将成为未来至少两年的主线,政策将推动行业进入第二增长曲线,后续更多相关细则政策有望形成新的催化。 4)配网改造——①逻辑:政策端,3月初和4月初顶层分别出台《配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法》。②催化:顶层政策出台、网省招标超预期、个股中标突破/份额提升。 + 风电 国内12家风电整机商签订《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年初以来国内陆风项目中标价格已逐步企稳,上半年国内头部风电整机企业毛利率修复明显,近期三季报陆续释放,整机环节Q3盈利持续改善预期有望得到逐步验证;近期国内海风项目开工、建设提速明显,十四五尾声临近,部分签约或获批项目预计将加速开工并网,建议关注项目密集释放对相关标的带来的业绩弹性。 国内12家风电整机商签订《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重点解决低价恶性竞争、对竞争对手恶意诋毁以及明显有失公平的合同条款等3大问题,行业自律性公约出炉为行业杜绝恶性竞争、实现健康发展释放良好信号;年初以来国内陆风项目中标价格已逐步企稳,上半年国内头部风电整机企业毛利率修复明显,近期三季报陆续释放,整机环节Q3盈利持续改善预期有望得到逐步验证。 本周多个海风项目取得重大进展:10月15日,华能集团发布华能苍南2号二期海上风电项目招标公告;10月17日,金风科技正式签约华电三山岛六海上风电项目机组供应,项目进入风机设备排产供应实施阶段;10月18日联合体中标阳江帆石一海风项目首回500kV海底电缆及敷设,中标金额约9.3亿元,同日嵊泗7#海上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获批,嵊泗3#、4#海上风电场项目EPC中标公示,项目计划2024年11月21日开工,2025年10月30日全部并网。近期国内海风项目开工、建设提速明显,十四五尾声临近,部分签约或获批项目预计将加速开工并网,建议关注项目密集释放对相关标的带来的业绩弹性。 推荐三条主线:1)海外海缆、桩基产能瓶颈带来的订单外溢;2)亚非拉新兴市场需求迅速释放形成的整机出口机遇;3)“十五五”规划下深远海确定性提升带来的海风产业链价值量提升机会。 + 氢能与燃料电池 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南海开幕,涵盖从资金、国内外合作到产业链应用等11个项目签约,并发布了多项重磅政策,为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FCV持续增长,9月FCV装机、装车量61.87MW/534辆,同比+73%/+66%,绿氢招标落地不断,2024年1-10月,已公开电解槽招标量达821.5MW,对应15个绿氢项目。 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南海开幕,涵盖从资金、国内外合作到产业链应用等11个项目签约。10月18日,2024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佛山市南海樵山文化中心举行,南海区政府与沙特NGS公司签署了贸易合作项目等,并发布了多项重磅政策,为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1)《佛山市南海区氨氢供应体系建设规划方案》发布,开全国氨氢供应体系先河,推动南海“1+8+N”的战略布局,构筑“区—镇—企”三级联动的氨氢供应网络,将有力推动氢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佛山市南海区氢能两轮车产业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发布,计划2025年底在南海区范围投放不低于1.5万辆氢能两轮车,深入挖掘氢能多样化应用场景,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也将推动南海氢能相关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加速集聚;3)广湛氢能高速示范项目沿线加氢站建设正式启动,作为广东省广湛氢能高速示范项目的重要支撑,项目大力推动与茂名市、开平市加氢站合作建设,打通广湛氢能交通和物流瓶颈,加快广湛沿线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氢能圈的步伐。 9月装机、装车量61.87MW/534辆,同比+73%/+66%,包含3辆乘用车。2024年1-9月装机、装车量630.87MW/5235辆,同比+53%/+21%,重塑能源单月装机量登顶。FCV产销持续增长,24年9月产销为161/70辆,同比+11.81%/400%,产销和上险量之间存在时间差,后续将体现在上险量数据。2024年1-10月,已公开招标电解槽的绿氢项目共15个,合计电解槽招标量达821.5MW,待中国能建2024年度制氢设备集中采购项目开标,后续将带来500MW+招标量。从绿氢项目开工及EPC招标情况看,目前共有83.4万吨绿氢项目已开工,144.2万Nm3/h、881套电解槽将陆续迎来招标。从中标份额看,派瑞氢能/阳光电源/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为前三,占比23.6%、19.6%、16.2%。第一中标候选人的碱性电解槽价格平均/中位数分别为811.9/748.9万元/套。 政策进一步定调+需求兑现+新商业模式落地,整体估值有望迎接修复。氢能板块交易逻辑在于政策的进一步推动预期和整体放量持续增长的预期:1)氢能板块有望进一步从政策角度定调;2)整体的板块驱动力逐步由先前的成本端向需求端转变;3)“绿电绿氢+燃料电池车辆运营”的商业模式闭环有望初步形成。 上游:经济性加速,有望迎招标与消纳双驱动; 中游:管道规划与液氢准则落地,三桶油推动发展; 下游:燃料电池否极泰来,高速费减免有望持续驱动板块。 风险提示: 政策调整、执行效果低于预期:虽然风光发电已逐步实现平价上网,能源转型及双碳目标任务仍然高度依赖政策指引,若相关政策的出台、执行效果低于预期,可能会影响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在明确的双碳目标背景下,新能源行业的产能扩张明显加速,并出现跨界资本大量进入的迹象,可能导致部分环节因产能过剩程度超预期而出现阶段性竞争格局和盈利能力恶化的风险。 分析师: 姚遥(执业S1130512080001)yaoy@gjzq.com.cn 张嘉文(执业S1130523090006)zhangjiawen@gjzq.com.cn 本周主要报告 本周主要报告&电话会 10月15日 吉电股份公司点评、阳光电源发行GDR事件点评; 10月16日 光伏产业链价格&盈利周度跟踪; 10月20日 逆变器9月出口数据点评; 往期光伏深度报告 1. 美国光储市场专题(二):政策波动难阻装机增长,优势企业恒强,预期修复临近 2. 帝尔激光深度:开光伏用激光之先河,引BC技术革命——光伏景气底部看龙头系列(六) 3. 阳光电源深度:逆境中绽放,质疑中成长——光伏景气底部看龙头系列(五) 4. 德业股份深度:户用逆变器黑马,新兴市场领军代表 往期新能源周报 1. 分布式光伏新政落地助需求释放,BC产能&产品持续进展 2. 新能源港美股假期表现强劲,重点聚焦有望持续跑赢板块的主线 3. 底部基本面改善驱动,从跟涨到领涨,电新优质资产迎价值重估 4. 组件投标价屡“破防”,Q4量价修复仍可期,电网高景气加速兑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 本周重要事件 新能源: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行竞争专题座谈会,并公布行业参考组件成本分析;阳光电源拟发行规模不超过48.8亿元GDR于法兰克福交易所上市。 电网: 国网先后召开基建重点工作推进会、2024年第四季度工作会议,南网召开重点工程建设推进会;中国电气装备召开2024年三季度运营分析会;国家电网发布营销项目计量设备第三次招标公告,招标物资总数量达到3234万只;2024年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5%;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转正式运行。 氢能与燃料电池: 北京市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建设和运营公示3000万财政补贴;黑龙江进入工信部目录的甲醇汽车奖励200万;香港投入7.5亿港元支持电动及氢能汽车发展;新研氢能拟通过北交所推介A+轮融资项目。 核心周观点 + 光伏&储能 光伏协会连续出手维护行业生态与公平竞争秩序,助力行业景气筑底反转;供给侧洗牌仍将由市场化力量主导,预计24Q4-25Q1产能出清信号或将趋强,有望进一步加强市场对行业筑底、供需关系改善信心的建立。 事件回顾:10月14日(本周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上海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行竞争专题座谈会,十多家光伏主产业链龙头企业代表参会,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并达成共识。随后在10月18日,光伏协会以《光伏组件当前成本分析: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为题发表公众号文章,公布了由协会经汇总、统计、分析与整理,测算得到的2024年10月光伏组件成本及构成:在不计折旧的情况下,一体化N型M10双玻组件(当前主流产品)的含税生产成本参考值为0.68元/W。协会指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标价格不应低于成本。同时,协会一方面呼吁制造企业不要进行低于成本的销售与投标,另一方面则呼吁招标方以设定最低限价、降低价格得分比重、提高服务和质量得分比重等方式,制定合理的招标方案,从而引导投标方将投标重点转移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履约能力上。并且,协会表示将密切关注最新招投标结果,并履行监督职责。 市场高度关注协会发布该声明之后,对产业的影响及实际执行效果,对此我们观点如下: 1)按照协会的测算,0.68元/W基本对应市场普遍认知的“现金成本”,并且接近近期中大型集采招标的中标价格水平,具备较强的合理性和可参考性。实际上,在此前的组件集采中报出显著低于0.68的投标价格的,基本以二三线企业为主,在产品质量和履约能力很难同时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此类价格也几乎无法在央国企组件集采中成功中标。我们预计在后续即将进行的集采招标中,迫于协会监督及市场高度关注下的舆论压力,投标价格大概率有望呈现一定的回升趋势。但是考虑到0.68元/W是不含折旧与三费的参考成本水平,因此短期内对企业盈利的改善效果或较为有限。 2)我国光伏产业的特点之一,是制造企业以民营为主,而终端电站业主以央国企为主,我们认为,要在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较为根本的解决组件投标低价竞争的乱象,或许从招标方式上寻求改变,是比要求制造企业“自律”更为有效的手段。例如可参考电网公司对大型电力设备招标时采用的“靶心价”中标方式,来替代最低价中标(即以投标价格偏离度取代价格孰低作为评分标准),这样既能够让项目业主在项目建设成本和产品质量与履约保障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又能避免投标中不合理低价对市场环境的扰乱和对诚信经营企业盈利的冲击。 3)在同等价格水平下,履约能力更强、产品品质稳定性更好的头部制造企业、或者效率更高的先进组件产品,无疑将在集采中获得更高的中标概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落后企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出清,加速行业的供需再平衡。自2024年以来,以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为代表的光伏主产业链中,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甚至亏现金)的经营状态已经持续半年以上,部分工厂开工率维持低位、生产员工排班不足(领取基本/最低保障工资)的状态屡见不鲜,考虑到“年关将至”,以及未来两个季度仍然较严峻的经营压力(Q4是国内亏损订单出货占比较高的季度,25Q1又将是行业传统淡季),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供给端以“工厂关停、减员增效”等事件为代表的出清加速信号或将趋于频繁,有望进一步加强市场对行业筑底、供需关系改善信心的建立。 中期整体投资建议。 当前光伏产业链价格及盈利已明确处于底部,供给端落后产能的出清进程从23Q4开始,至今已经历了二三线企业掉队、跨界企业批量退出、头部产能开启整合等多个具有标志性事件的阶段,目前已进入这一轮供给侧洗牌的中后期,后续Q4临近年关,预计出清信号或将进一步趋频。 当前最看好的方向:强α公司、边际向好环节、新技术,并逐步关注有机会“剩着为王”的主链龙头。 1)强α公司:格局高度稳定环节中的绝对龙头+24年业绩显著优于同业的公司。 2)边际向好(储逆、辅材、运营商):储逆板块Q3利润有望继续环增,【大储】长期兑现确定性强、超预期空间大,【分布式、户储、微储逆】对新兴市场弹性和中短期持续边际改善确定性高;【辅材龙头】盈利优势幅度大、持续经营能力强、Q3盈利低点基本确认,当前是周期角度绝对的底部布局机会;估值大幅折价的新能源发电运营商在降息和电价政策预期改善的背景下有望迎接估值修复。推荐:玻璃、胶膜、边框、光伏电站运营龙头。 3)新技术(设备龙头):新技术迭代不受行业景气度羁绊,核心是新产品的性价比优势,“破坏式”创新或是打破当前电池组件环节同质化内卷的必由之路,交易策略角度也更适合当前“无人问津”时进行埋伏。 4)此外,随Q4可能出现的景气度拐点临近,资产负债表强劲、新技术研发储备领先的主链龙头公司也正逐渐进入(基本面)左侧布局窗口。 + 电网 1)近期会议密集召开——国网、南网、中电装集团季度总结&工作会议,聚焦24年年度目标与25年计划,三季度受极端天气停工避险、迎峰度夏等原因影响的部分任务将递延至四季度。2)电网招标增长——智能电表年度累计招标物资数量达到9528万只,同比增长约25%;南网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第二批框标金额分别同比增长22%、68%。3)用电量增长支撑电网扩容需求——1~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4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 1)近期会议密集召开——国网、南网、中电装集团季度总结&工作会议,聚焦24年年度目标与25年计划。 国家电网直流技术中心与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在西藏拉萨签署深度合作协议(10月8日):双方聚焦直流新技术应用、特高压工程建设、高海拔设备运维,致力打造“属地化运维﹢专业化支撑”的合作典范,携手推进西藏地区特高压直流高质量发展。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作为首条由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联合投资经营的四端特高压柔直工程,建设有望提速。 国家电网召开基建重点工作推进会(10月11日):今年公司输变电工程投资创下历史新高,但前阶段受制于极端天气停工避险等原因,部分任务递延至四季度。下一步:一是要狠抓工程前期和重点工程建设,攻坚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二是要推进电网建设主动式安全管理,确保基建安全稳定;三是要抓实施工业务外包及关键业务监督,提升专业合规管理质效。 南方电网召开重点工程建设推进会(10月11日):表示2024年安排固定资产投资1730亿元,同比增长23.5%,要求全力推动重点工程项目落实落地,全力以赴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 中国电气装备召开2024年三季度运营分析会(10月15日):完成年度重点投资任务;抓好重点项目招标,全力冲刺年度新签指标;抓好科技创新大会任务落实;做好2025年全面预算编制,强化运营效率精益管控;统筹谋划2025年人才招聘计划;优化集中采购策略;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国网电网稳定工作会议暨2024年第四季度工作会议(10月17日):总结电网稳定管理经验、分析形势挑战、部署工作任务,健全电网稳定管理体系,确保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招标——智能电表、南网主网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同环比较快增长。 智能电表招标:国家电网发布营销项目计量设备第三次招标公告,招标物资总数量达到3234万只(其中电表、终端等主要设备共3082万只),需求环比几乎翻了一番;年度累计招标物资数量达到9528万只,同比增长约25%。估算本批次总金额约为85亿元,环比增长约89%,预计全年采购金额将达到254亿左右,同比增长9% 10月16日,南方电网发布2024年主网一次设备第二批框架招标公告,合计招标11.2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开关柜需求6.8亿元,环比增长21.8%,断路器需求0.6亿元,环比增长14.8%。 10月17日,南方电网发布2024年主网保护、厂站自动化、安防设备及备自投装置第二批框架招标公告,合计招标11.0亿元,同比增长67.5%,其中继保设备需求4.8亿元,环比增长13.9%。 3)用电量——1~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4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 国家电网加强与南方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团结协作,凝聚电力保供合力,按期投运153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重大活动保电任务。 展望四季度:出海方面,电力变压器、高压开关、智能电表23年签订的订单有望进入集中交付阶段;国内方面,特高压及输变电项目迎来密集招标,直流项目陆续交付,网外新能源+工业亦有改善空间,重申国内海外超预期机遇。输变电重点企业上半年业绩普遍符合/超预期,下半年随着订单兑现, 看好板块后续弹性空间。 24年我们持续推荐电力设备板块四条具有结构性机会的投资主线: 1)电力设备出海——①逻辑:我国电力设备(智能电表、变压器、组合电器等)出口景气度上行趋势明显,海外供需错配严重,部分电气设备处于大规模替换阶段,前期积极出海的龙头有望迎来一轮估值重塑。②后续催化:海外重点地区电网投资规划和落地方案、海关总署出口数据超预期、个股海外订单/出货/业绩超预期。 2)特高压线路&主网——①逻辑:风光大基地的外送需求强烈,仍存在多条线路缺口。同时主网建设与新能源等电源配套发展,招标规模景气上行。②催化:新增披露线路、柔直渗透率提升、项目招标金额/个股中标份额超预期、个股业绩超预期或兑现节奏提前。 3)电力市场化改革:23年电改重磅政策密集出台,24年政策力度有望持续加码。电改已进入明确指引期,将成为未来至少两年的主线,政策将推动行业进入第二增长曲线,后续更多相关细则政策有望形成新的催化。 4)配网改造——①逻辑:政策端,3月初和4月初顶层分别出台《配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法》。②催化:顶层政策出台、网省招标超预期、个股中标突破/份额提升。 + 风电 国内12家风电整机商签订《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年初以来国内陆风项目中标价格已逐步企稳,上半年国内头部风电整机企业毛利率修复明显,近期三季报陆续释放,整机环节Q3盈利持续改善预期有望得到逐步验证;近期国内海风项目开工、建设提速明显,十四五尾声临近,部分签约或获批项目预计将加速开工并网,建议关注项目密集释放对相关标的带来的业绩弹性。 国内12家风电整机商签订《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重点解决低价恶性竞争、对竞争对手恶意诋毁以及明显有失公平的合同条款等3大问题,行业自律性公约出炉为行业杜绝恶性竞争、实现健康发展释放良好信号;年初以来国内陆风项目中标价格已逐步企稳,上半年国内头部风电整机企业毛利率修复明显,近期三季报陆续释放,整机环节Q3盈利持续改善预期有望得到逐步验证。 本周多个海风项目取得重大进展:10月15日,华能集团发布华能苍南2号二期海上风电项目招标公告;10月17日,金风科技正式签约华电三山岛六海上风电项目机组供应,项目进入风机设备排产供应实施阶段;10月18日联合体中标阳江帆石一海风项目首回500kV海底电缆及敷设,中标金额约9.3亿元,同日嵊泗7#海上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获批,嵊泗3#、4#海上风电场项目EPC中标公示,项目计划2024年11月21日开工,2025年10月30日全部并网。近期国内海风项目开工、建设提速明显,十四五尾声临近,部分签约或获批项目预计将加速开工并网,建议关注项目密集释放对相关标的带来的业绩弹性。 推荐三条主线:1)海外海缆、桩基产能瓶颈带来的订单外溢;2)亚非拉新兴市场需求迅速释放形成的整机出口机遇;3)“十五五”规划下深远海确定性提升带来的海风产业链价值量提升机会。 + 氢能与燃料电池 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南海开幕,涵盖从资金、国内外合作到产业链应用等11个项目签约,并发布了多项重磅政策,为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FCV持续增长,9月FCV装机、装车量61.87MW/534辆,同比+73%/+66%,绿氢招标落地不断,2024年1-10月,已公开电解槽招标量达821.5MW,对应15个绿氢项目。 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南海开幕,涵盖从资金、国内外合作到产业链应用等11个项目签约。10月18日,2024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佛山市南海樵山文化中心举行,南海区政府与沙特NGS公司签署了贸易合作项目等,并发布了多项重磅政策,为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1)《佛山市南海区氨氢供应体系建设规划方案》发布,开全国氨氢供应体系先河,推动南海“1+8+N”的战略布局,构筑“区—镇—企”三级联动的氨氢供应网络,将有力推动氢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佛山市南海区氢能两轮车产业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发布,计划2025年底在南海区范围投放不低于1.5万辆氢能两轮车,深入挖掘氢能多样化应用场景,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也将推动南海氢能相关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加速集聚;3)广湛氢能高速示范项目沿线加氢站建设正式启动,作为广东省广湛氢能高速示范项目的重要支撑,项目大力推动与茂名市、开平市加氢站合作建设,打通广湛氢能交通和物流瓶颈,加快广湛沿线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氢能圈的步伐。 9月装机、装车量61.87MW/534辆,同比+73%/+66%,包含3辆乘用车。2024年1-9月装机、装车量630.87MW/5235辆,同比+53%/+21%,重塑能源单月装机量登顶。FCV产销持续增长,24年9月产销为161/70辆,同比+11.81%/400%,产销和上险量之间存在时间差,后续将体现在上险量数据。2024年1-10月,已公开招标电解槽的绿氢项目共15个,合计电解槽招标量达821.5MW,待中国能建2024年度制氢设备集中采购项目开标,后续将带来500MW+招标量。从绿氢项目开工及EPC招标情况看,目前共有83.4万吨绿氢项目已开工,144.2万Nm3/h、881套电解槽将陆续迎来招标。从中标份额看,派瑞氢能/阳光电源/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为前三,占比23.6%、19.6%、16.2%。第一中标候选人的碱性电解槽价格平均/中位数分别为811.9/748.9万元/套。 政策进一步定调+需求兑现+新商业模式落地,整体估值有望迎接修复。氢能板块交易逻辑在于政策的进一步推动预期和整体放量持续增长的预期:1)氢能板块有望进一步从政策角度定调;2)整体的板块驱动力逐步由先前的成本端向需求端转变;3)“绿电绿氢+燃料电池车辆运营”的商业模式闭环有望初步形成。 上游:经济性加速,有望迎招标与消纳双驱动; 中游:管道规划与液氢准则落地,三桶油推动发展; 下游:燃料电池否极泰来,高速费减免有望持续驱动板块。 风险提示: 政策调整、执行效果低于预期:虽然风光发电已逐步实现平价上网,能源转型及双碳目标任务仍然高度依赖政策指引,若相关政策的出台、执行效果低于预期,可能会影响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在明确的双碳目标背景下,新能源行业的产能扩张明显加速,并出现跨界资本大量进入的迹象,可能导致部分环节因产能过剩程度超预期而出现阶段性竞争格局和盈利能力恶化的风险。 分析师: 姚遥(执业S1130512080001)yaoy@gjzq.com.cn 张嘉文(执业S1130523090006)zhangjiawen@gjzq.com.cn 本周主要报告 本周主要报告&电话会 10月15日 吉电股份公司点评、阳光电源发行GDR事件点评; 10月16日 光伏产业链价格&盈利周度跟踪; 10月20日 逆变器9月出口数据点评; 往期光伏深度报告 1. 美国光储市场专题(二):政策波动难阻装机增长,优势企业恒强,预期修复临近 2. 帝尔激光深度:开光伏用激光之先河,引BC技术革命——光伏景气底部看龙头系列(六) 3. 阳光电源深度:逆境中绽放,质疑中成长——光伏景气底部看龙头系列(五) 4. 德业股份深度:户用逆变器黑马,新兴市场领军代表 往期新能源周报 1. 分布式光伏新政落地助需求释放,BC产能&产品持续进展 2. 新能源港美股假期表现强劲,重点聚焦有望持续跑赢板块的主线 3. 底部基本面改善驱动,从跟涨到领涨,电新优质资产迎价值重估 4. 组件投标价屡“破防”,Q4量价修复仍可期,电网高景气加速兑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