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以专业创造价值——潮汛财经能化板块最佳分析师钟美燕获奖专访

以专业创造价值——潮汛财经能化板块最佳分析师钟美燕获奖专访

作者:微信公众号【光大期货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0-12-2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光大期货《以专业创造价值——潮汛财经能化板块最佳分析师钟美燕获奖专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导语:钟美燕老师有着十年期货衍生品市场研究经验,深入甲醇、玻璃等产业链,构建了缜密的研究体系。 在从业过程中,钟美燕老师奉行勤于思、精于行、言有物的准则。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摸索研究思路及方法,力争摸索形成一套适用于市场的完整的研究体系。以行业为基准点、以风险控制为工具、以策略配置为手段,为客户提供专业精致的研究服务。 同时,她不断走进现货企业,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并调研采集第一手的数据来做整合基本面研究。除此之外,老师也与现货企业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积极参加现货行业的大型会议,针对热点行情提供及时分析。 在本次潮汛财经第二届国内大宗商品分析师大赛中,钟美燕老师荣膺能源化工板块最佳分析师,大赛组委会特邀请老师做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访谈。在访谈中,老师细致入微的分析和解读也再度展现出了本人不俗的专业能力,让人受益匪浅。 疫情对于全球化工品供需的影响 2020年,随着疫情的发展,引发了期货市场情绪紧张与剧烈调整,能化板块演绎了大幅波动的行情。钟美燕老师表示,疫情的因素导致了季节性的打破,同时也导致了全球能源到化工品供应结构的重新分配。在今年的时间轴里,老师认为疫情对于全球商品的供需影响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一、第一波疫情爆发,经济封锁导致需求断崖式的下跌 疫情的爆发包括年初国内及4、5月份海外的经济封锁,都对全球的需求有很大的冲击。 可以看到,今年期货的保证金规模呈现了大幅度的放量,除了机构以及产品配置的影响外,实体企业对衍生品工具的诉求也越来越深。在年初的时候,很多能源化工的相关企业产生了套保的需求。从市场来看,一季度的时候原材料价格下跌异常迅猛,不同性质的企业产生了不同的诉求。 对于生产型企业,原料下跌是利好的,但是原料下跌的同时产成品也在下跌,当产成品下跌的速度快于原料的时候,企业就面临着利润的大幅压缩。这种情况下,生产型企业就有必要利用到期货市场去做产品价格保护。 比如原油,今年3、4月份油价大幅下跌,原油价格到了相对低位,国内很多炼厂和一体化生产企业都进行了大量原材料的采购,做了成本保护。 而对贸易商来说方向则比较灵活,这样的投资者面对价格的上涨和下跌都比较容易参与。它面临的问题是,在现货采购和实货的销售中对应的时间敞口,即向上锁定采购成本,向下对冲价格下跌的风险。 二、海外疫情加重,中国率先重启经济,需求边际恢复,供应端收缩。 从需求来看,海外经济在5月份陆续重启,同时宏观上,经济刺激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需求边际修复。 但是一些化工品种则同期出现了供给上的收缩。从原油端来看就是OPEC+的减产,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疫情的影响这样一个偏持续的过程,共同导致了上游原材料供应收缩。而进口化工原料的稀缺又导致了价格上涨。 三、欧美爆发第二轮疫情,疫苗新消息不断,国内供需两旺。 在这一阶段,老师说到,“不断推进的疫苗消息导致我们上调了第二波疫情对市场需求影响的评估。按照常规逻辑,疫情会导致经济封锁和需求断崖。但一方面疫苗的出现导致我们降低了对经济封锁的预期,因为风险被释放排除掉了;另外,宏观方面货币宽松也在持续,得以支撑着需求;于是疫苗研制的推进给未来的经济决策做了一道防火墙。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价格该跌却跌不下来,就出现了易涨难跌的节奏。” 这一阶段,国内化工的进口出现了显著变化。从数据上看,今年欧洲南美的炼厂开工率比历史同期水平低很多。南美开工率目前恢复约80%,而正常的历史五年同期水平是95%左右。当开工率下降的时候,对应的产出品的供应也在下降。比如乙烯和丙烯这种进口原料,价格表现的非常坚挺,这与国外的炼厂开工率维持在历史同期低位有密切的联系。对于国内工业体,原料价格坚挺导致进口成本上涨,同时国内需求又有很好的转移效应,这就使得国内出现了供需两旺的节奏。 四、液体化工与固体化工的不同表现 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液体化工和固体化工的行情阶段性的节奏很不一致,出现了劈叉。对于这样的行情走势,老师也特意补充做了细致的分析和解读。 “在二季度时,可以看到出现了固体化工大幅领涨液体化工的走势。沥青、塑料、PP、PVC这些品种在反弹的时候非常强,而相对应的液体化工——苯乙烯、乙二醇、甲醇这些品种却反弹不动。在做行情回顾时,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库存库容。”固体化工比较好置放,当原材料成本低的时候,贸易商、生产型企业都愿意多备库,因此去库存速度快。而液体化工则不容易放置,前期大量累积的库存导致了罐容被挤占的很厉害,也就导致了仓储成本的上升。 这时,老师提出,“液体化工的特点是,如果它的库存去化的效果比较好,那么它对价格影响的弹性就非常的大。也就是对于液体化工来说,市场驱动的来和去都会相对更快。当库存较低时,液体对于库存矛盾的反应会比固体更灵敏,价格节奏也会走的更快。” 到疫情发展的第二阶段时,部分液体化工就出现了很大的边际的下降,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品种就是苯乙烯。苯乙烯在10月份之后出现了价格的大涨和大跌。首先下游产成品的消费形势较好,加快了它的去库速度;其次,由于国内国外装置开工负荷的下降,苯乙烯上游的供应出现了边际的收紧。当库存大量下降后,苯乙烯的现货走势非常强,同时下游的需求也较好,于是下游对于苯乙烯原料的价格承受能力就很高,因此导致了它的价格反弹幅度非常大。 这个价格给生产企业带来了超额的利润,也满足了生产企业的保值需求。而之后价格在11月中旬到达高点之后,也出现了下游对原材料价格的抵制。“现货领先于期货涨不动了,并且出现了回落;矛盾此时得到了缓解,随后盘面就进行了修复。” 能源化工板块行情分析及后市展望 一、当前行情走势分析 当前的能源化工板块从行情走势来看各有强弱,存在一定的分化。从化工板块整体来看,部分PTA、乙二醇等聚酯产业相关品种走势相对弱一点,而另一部分品种则创年内新高,相较于年初疫情前的高点还要高出许多。 这其中,包括PVC、PP等等品种都走的比较强。钟美燕老师认为,这一现象首要的驱动逻辑仍旧在于偏利多的基本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期货盘面呈现部分贴水,期货对于现货处于跟涨的节奏。其次,市场的库存水平比较低。 而期货自身存在的博弈逻辑则是行情走强的第二大驱动逻辑。例如PVC本身现货就比较强,库存还处于低位。于是在临近交割月时,我们就需要考察可交割库容足不足的问题。一旦出现虚实盘比例有比较大的错配,虚盘空头过多时就容易爆发矛盾。此时价格会把虚盘的空头挤出去,导致其走势偏强。 二、后市展望 从后市来看,老师指出,首先基本面还未见拐点时,价格相对水平整个偏高的走势有比较强的延续性。但是如果从绝对的水平来看,与往年的节奏相比,如果它确实存在供需错配,那它的价格重心有可能会进一步的上扬。 另外钟美燕老师补充到,“我们发现其他一些品种,反弹的时候是最后再反应,同时在价格上涨到一定的幅度之后,一旦遇到利空的驱动,跌也会相对比较快。这样难涨易跌的一类品种,例如PTA、乙二醇,它的价格绝对重心也会有一定上移,因为整体板块的重心都往上走了。但是我们发现,这两个品种会有一些制约。制约的主要原因跟我们基本面的逻辑也是契合的。” 为何做如此结论呢?老师也做出了分析,“这两个品种都是处于产能新增的大周期,供应比较宽松。同时市场库存也比较大,因此我们要关注的核心矛盾就变为了,流动性的库存是不是会出现一定的缓解和边际矛盾的简化。” 如果库存仍在高位,我们就可以做出一个强弱的判断,即这些品种整体上涨的幅度和力度都不如上面所述的有主要矛盾的那些品种。也就是说,“供应偏宽松,库存在高位,盘面远月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升水,这样的品种我们认为涨的会比较费力。” 以专业服务客户 钟美燕老师以“数据+产业”为核心的研究思路,服务于多家上市公司及国内知名企业,为其量身定制期现套利、套保、跨期套利等风险管理方案及投资策略。 在访谈中,我们最后问及老师自己,包括光大期货能化组整个团队对客户的服务理念,老师回答道,“我们对客户的服务理念主要有两点,首先是要有历史数据作为分析的逻辑和前提。这里的数据不仅仅来源于数据终端和资讯数据的沉淀和积累,也同时包括所有研究员们对产业比较强的跟踪。具体则体现在我们要对产业的情绪或最新的动态等等有实际的调研,从而去保持敏感性。” 此外老师也提到,从逻辑上讲,能化板块中存在一些共同性,但同时也有很多个性差异。“如果对于共同性和个性差异都定位、了解的比较清晰,那么从行情的维度看,是可以帮助客户做一些品种的配置的。比如强弱的对冲,比如利润是继续走扩还是继续收缩,都是可以做策略的配置的。” 由于疫情的原因,今年在线上直播来服务客户的会议在成倍的增长,老师也提到了两点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首先线上直播的形式给客户带来了许多便利,能让客户有更好更方便的渠道去了解各个品种的情况。今年以来,能化组组内小伙伴们也特别积极的支持潮讯财经的线上路演活动,同时也想通过合作,能够给客户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服务和反馈。” — End —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