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策略丨市场缩量分化,静待“地量”出现!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每日策略丨市场缩量分化,静待“地量”出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01 盘面观察 10月16日,市场缩量分化,指数涨跌不一。三市共成交1.39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600多亿;共有2726股收涨。截止收盘,沪指涨0.05%,深成指跌1.01%,创业板指跌2.21%。 02 策略研判 成渝本地股上演涨停潮,四川路桥等50余股涨停;地产链、贵金属、脑机接口等板块领涨,互联网金融概念尾盘反弹拉升,银之杰再度涨停;大金融、AI手机、铜缆、光伏等板块跌幅居前。 上个交易日普跌之后,市场情绪继续降温,成交量明显减少,市场以存量博弈为主,走势分化。结构上看,成都大规模拆迁的话题火了,一则“10月1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的消息也被翻了出来,刺激成渝本地股涨停潮! 展望后市:成交量开始明显萎缩,接下来市场或将进入缩量震荡整理的阶段;后续待成交量不再萎缩,市场有望完成震荡整理。 方向:车联网概念。智能驾驶蓬勃发展,车联网是智能驾驶的核心环节之一,进入高速发展期。短期来看,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办,或将刺激车联网相关概念的炒作。 03 市场热点 重视西部大开发战略 基建、能源类迎利好 据新华社,8月23日,政治局会议审议了《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近日,最高层再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国防安全、分散产业风险等多重目标而启动的战略举措。 回顾1999年至2019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目的在于缩小东西经济差距,多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明显改善了西部地区基建落后的情况。 新时代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提到要强化能源资源保障,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具体要求,或标志着西部大开发将进入实质性快速发展新阶段。 1、新城镇化:西部地区12省市土地面积占全国比重72%,但水泥产量仅占33%,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不到60%,较中东部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较大提升潜力; 2、能源发展:煤炭是能源压舱石、内蒙古、山西、新疆煤炭资源丰富;此外,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也主要位于西部地区,如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重大工程、风光大基地等,发展潜力可观; 3、产业转移:据《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预计西部地区的重点的承接方向为能源化工、新材料、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绿色食品基地;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基地等。 4、对外开放:随着“一带一路”推进,六大经济走廊推动西部地区对外开放,2020-2023年西部地区保持较高的基建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展望后市,随着财政积极发力,专项债发行提速,西部大开发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以四川为例,330个重大项目拟在未来2-3年开工,总投资高达3.15万亿,关注工程建设需求释放潜力。 具体到A股市场,决策层重视西部大开发战略,随着新一轮建设加速落地,留意较为受益的西部基建及能源产业链,如民爆、水泥建材、建筑、石化、有色金属等方向。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西部建设、西藏天路、四川路桥、渝开发等。 国产“光刻胶”来了! 带动相关产业链成长 据财联社消息,日前,武汉太紫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T150 A光刻胶产品,已通过半导体工艺量产验证,实现配方全自主设计,有望开创国内半导体光刻制造新局面。 尽管相关消息显示,这款国产光刻胶仍然不算“顶尖产品”,但其已通过半导体工艺量产验证,实现配方全自主设计。对“打破‘卡脖子’”的意义相当重大。 据介绍,该产品相较于国外同系列产品UV1610,T150 A在光刻工艺中表现出的极限分辨率达到120nm,且工艺宽容度更大,稳定性更高,坚膜后烘留膜率优秀。 业内指出,这是我国首次攻克合成光刻胶所需原料和配方,对我国逐步改变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受制现状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半导体光刻胶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数据显示,其中KrF、ArF光刻胶对外依赖最为严重,国产化率均仅在1%水平。 由于光刻胶是芯片制造的关键材料,国外企业对其原料和配方高度保密,目前我国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超90%主要依赖进口。本土厂商虽起步较晚,但目前处于国产化加速期。 据悉,多家国内公司均有G/I线、KrF、ArF胶布局,开发重点为普适性光刻胶和技术难度较低的成熟制程光刻胶,使产品导入后能大范围应用,在产品开发和验证上持续与下游晶圆厂进行积极协作。 展望后市,距此前官方披露“国产28纳米光刻机”相关消息不久,国产光刻胶也来了,相关领域“自主创新”成果进入“集中落地期”,不仅将带动相关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甚至可能成为加速整个实体经济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 具体到A股市场,在股市整体休整阶段,类似“光刻胶/光刻机”这样具有“自主创新”概念,且“国产替代”空间巨大的“稀缺品种”,有望获得长线资金的重点关注。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晶瑞电材、怡达股份、国风新材、双乐股份等。 本文内容综合自:Choice、Wind、财联社、光大研究所 夏萱 S0930623100013 免责申明:本文由光大证券向其机构或个人客户提供,其内容基于光大证券及证券媒体已发布报告、资讯或数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光大证券力求本文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光大证券不对任何机构/个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1 盘面观察 10月16日,市场缩量分化,指数涨跌不一。三市共成交1.39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600多亿;共有2726股收涨。截止收盘,沪指涨0.05%,深成指跌1.01%,创业板指跌2.21%。 02 策略研判 成渝本地股上演涨停潮,四川路桥等50余股涨停;地产链、贵金属、脑机接口等板块领涨,互联网金融概念尾盘反弹拉升,银之杰再度涨停;大金融、AI手机、铜缆、光伏等板块跌幅居前。 上个交易日普跌之后,市场情绪继续降温,成交量明显减少,市场以存量博弈为主,走势分化。结构上看,成都大规模拆迁的话题火了,一则“10月1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的消息也被翻了出来,刺激成渝本地股涨停潮! 展望后市:成交量开始明显萎缩,接下来市场或将进入缩量震荡整理的阶段;后续待成交量不再萎缩,市场有望完成震荡整理。 方向:车联网概念。智能驾驶蓬勃发展,车联网是智能驾驶的核心环节之一,进入高速发展期。短期来看,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办,或将刺激车联网相关概念的炒作。 03 市场热点 重视西部大开发战略 基建、能源类迎利好 据新华社,8月23日,政治局会议审议了《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近日,最高层再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国防安全、分散产业风险等多重目标而启动的战略举措。 回顾1999年至2019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目的在于缩小东西经济差距,多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明显改善了西部地区基建落后的情况。 新时代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提到要强化能源资源保障,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具体要求,或标志着西部大开发将进入实质性快速发展新阶段。 1、新城镇化:西部地区12省市土地面积占全国比重72%,但水泥产量仅占33%,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不到60%,较中东部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较大提升潜力; 2、能源发展:煤炭是能源压舱石、内蒙古、山西、新疆煤炭资源丰富;此外,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也主要位于西部地区,如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重大工程、风光大基地等,发展潜力可观; 3、产业转移:据《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预计西部地区的重点的承接方向为能源化工、新材料、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绿色食品基地;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基地等。 4、对外开放:随着“一带一路”推进,六大经济走廊推动西部地区对外开放,2020-2023年西部地区保持较高的基建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展望后市,随着财政积极发力,专项债发行提速,西部大开发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以四川为例,330个重大项目拟在未来2-3年开工,总投资高达3.15万亿,关注工程建设需求释放潜力。 具体到A股市场,决策层重视西部大开发战略,随着新一轮建设加速落地,留意较为受益的西部基建及能源产业链,如民爆、水泥建材、建筑、石化、有色金属等方向。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西部建设、西藏天路、四川路桥、渝开发等。 国产“光刻胶”来了! 带动相关产业链成长 据财联社消息,日前,武汉太紫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T150 A光刻胶产品,已通过半导体工艺量产验证,实现配方全自主设计,有望开创国内半导体光刻制造新局面。 尽管相关消息显示,这款国产光刻胶仍然不算“顶尖产品”,但其已通过半导体工艺量产验证,实现配方全自主设计。对“打破‘卡脖子’”的意义相当重大。 据介绍,该产品相较于国外同系列产品UV1610,T150 A在光刻工艺中表现出的极限分辨率达到120nm,且工艺宽容度更大,稳定性更高,坚膜后烘留膜率优秀。 业内指出,这是我国首次攻克合成光刻胶所需原料和配方,对我国逐步改变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受制现状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半导体光刻胶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数据显示,其中KrF、ArF光刻胶对外依赖最为严重,国产化率均仅在1%水平。 由于光刻胶是芯片制造的关键材料,国外企业对其原料和配方高度保密,目前我国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超90%主要依赖进口。本土厂商虽起步较晚,但目前处于国产化加速期。 据悉,多家国内公司均有G/I线、KrF、ArF胶布局,开发重点为普适性光刻胶和技术难度较低的成熟制程光刻胶,使产品导入后能大范围应用,在产品开发和验证上持续与下游晶圆厂进行积极协作。 展望后市,距此前官方披露“国产28纳米光刻机”相关消息不久,国产光刻胶也来了,相关领域“自主创新”成果进入“集中落地期”,不仅将带动相关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甚至可能成为加速整个实体经济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 具体到A股市场,在股市整体休整阶段,类似“光刻胶/光刻机”这样具有“自主创新”概念,且“国产替代”空间巨大的“稀缺品种”,有望获得长线资金的重点关注。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晶瑞电材、怡达股份、国风新材、双乐股份等。 本文内容综合自:Choice、Wind、财联社、光大研究所 夏萱 S0930623100013 免责申明:本文由光大证券向其机构或个人客户提供,其内容基于光大证券及证券媒体已发布报告、资讯或数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光大证券力求本文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光大证券不对任何机构/个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