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平安证券】港股动态跟踪系列(二)如何看待近期港股波动加剧? | 海外策略动态跟踪20241014

【平安证券】港股动态跟踪系列(二)如何看待近期港股波动加剧? | 海外策略动态跟踪20241014

作者:微信公众号【策略评论】/ 发布时间:2024-10-1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平安证券】港股动态跟踪系列(二)如何看待近期港股波动加剧? | 海外策略动态跟踪20241014》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平安证券研究所策略组 魏伟/周畅/校星 平安观点 节后港股表现如何?924、926政策预期下,十一期间港股市场情绪维持高涨,内部板块轮动明显,政策利好+假期出行火热推动消费板块领涨,AH溢价较高的地产建筑以及估值偏低的资讯科技表现较好。假期大涨后,电子、房地产、商贸零售、家用电器等行业AH溢价降至较低水平。部分乐观情绪释放后,节后港股回调,抹去十一期间过半涨幅,地产建筑、医疗保健、工业板块领跌,红利板块跌幅较小,大部分行业AH溢价回升。 节后资金面表现如何?南向资金净流入波动,外资在十一期间对港股加大流入,节后流入规模收窄,资金主要或来源于日本、印度市场: ?南向资金: 十一假期前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规模加大,主要流向商贸零售、非银金融等行业,个股主要流向阿里巴巴。节后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规模收窄,于10月10日再度增加,周内资金主要流向商贸零售、电子、生物医药等行业,个股主要流向阿里巴巴、中芯国际。 ?海外资金:从港股中介持股比例变动来看,美联储降息以来,国际中介持股占比持续增加,十一假期以来香港本地中介机构持股占比出现增长。以国际中介以及香港本地中介持股数量变动之和乘以收盘价均值来估算外资流量,十一假期以来外资持续流入,10月4日当周流入规模约209亿港元,节后规模有所收窄,截至10月10日,周内流入规模约70亿港元。 ?全球资金流动:自美联储降息以来,中国市场受益于外围流动性缓解,流入的权益类资金规模开始增加,此后受益于国内924、926政策催化,十一假期后流入的权益类资金规模明显增长,但在10月10日明显收窄。资金来源方面,十一期间全球权益类资金加速从日本市场流出,节后从印度股市加速流出,与本轮全球权益类资金在中国市场的流动方向相反,或指向十一假期以来进入中国市场的资金或主要来源于日本、印度股市。 如何看待港股近期的波动加剧?节后港股出现回撤并不意外。十一期间港股经历了短期的快速上涨,累积了大量获利盘,恒生指数一度接近前高位也是技术阻力位的22700点,同时风险溢价降至2023年初疫情政策刚放开时的市场乐观点位,情绪有所透支,在此情境下,市场容易出现大幅波动,节后港股出现回撤并不意外。 港股后续还有哪些期待?海外方面,美国9月非农数据大超预期,推动降息预期回调,或意味着港股面临的海外最宽松环境已经过去,重点关注受飓风影响的10月非农表现。国内方面,10月12日国新办财政专场对市场传递了后续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信号,或在一定程度上稳住节后表现较为纠结的市场。如后续规模符合预期,则港股仍有进一步上行支撑。整体来看,市场在回归理性之后,港股更多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同时高波动、高行业分化或成为近期港股主要特征。 短期港股应如何配置?关注三大主线,1)如后续财政规模符合预期,则消费、大金融(保险、银行、券商)、地产等板块将直接受益于政策;2)高弹性的互联网板块,内外资持续流入下,该板块通常是资金流入最直接受益的,且板块中报表现优异,重点关注互联网龙头;3)成长性较好且对利率敏感的生物医药板块。 风险提示: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国内经济复苏效果不及预期;国内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地缘冲突升级;市场金融风险加剧。 目录 01 节后港股表现如何?部分乐观情绪释放,港股转为震荡,板块轮动加速,大部分行业AH溢价先降后升 十一假期期间,港股市场情绪维持高涨,延续快速上行趋势,内部板块轮动明显,政策利好+假期出行火热推动消费板块领涨,AH溢价相对较高的地产建筑以及估值相对偏低的资讯科技表现较好,公用事业板块下跌。市场情绪方面,9月30日-10月4日港股市场主板日均成交金额为2988亿港元,较9月23日-9月27日的2094亿港元进一步提升,风险溢价降至5%点位,港股市场情绪维持高涨。十一期间港股延续924、926政策后的快速上行趋势,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恒生综合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港股通分别上涨10.20%、17.38%、10.76%、11.73%、10.75%,其中恒生科技弹性持续凸显。板块轮动方面,受益于国内9.24+9.26政策发布+假期出行热情高涨,消费板块的医疗保健(15.63%)、非必需性消费(14.48%)领涨,同时此前AH溢价相对较高的地产建筑(12.08%)以及估值相对偏低的资讯科技(11.89%)表现较好,而公用事业板块出现下跌(-1.09%)。行业方面,按申万行业分类,总市值加权法下,十一期间所有行业均上涨,非银金融(33.81%)、电子(21.80%)、钢铁(20.30%)、房地产(19.80%)领涨。假期大涨后,港股电子、房地产、商贸零售、家用电器等行业的AH溢价降至相对较低水平。 十一假期之后,部分乐观情绪释放后港股回调,抹去十一期间过半涨幅,所有板块均下跌,其中地产建筑、医疗保健、工业板块领跌,红利板块跌幅较小,行业方面假期领涨的房地产、非银金融回调明显,大部分行业AH溢价再度回升。市场情绪方面,10月7日-10月10日港股市场主板日均成交金额为3321亿港元,较假期内的2988亿港元进一步提升,风险溢价小幅回升但维持在5%点位,显示市场交易情绪依然较高。同时,恒生指数相对强弱指标14日RSI从10月2日的90.92回落至10月10日61.67的正常范围内,显示此前市场部分乐观情绪得以释放。截至10月10日,周内港股回调,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恒生综合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港股通分别下跌6.53%、9.39%、6.89%、6.57%、6.86%,抹去十一期间过半涨幅。板块方面,地产建筑(-10.07%)、医疗保健(-8.36%)以及工业(-7.97%)领跌,红利板块电讯业(-0.97%)、公用事业(-3.18%)跌幅较小。行业方面,按申万行业分类,建筑材料(-13.43%)、农林牧渔(-12.08%)领跌,假期领涨的房地产(-12.02%)、非银金融(-10.86%)回调明显,同时大部分行业AH溢价再度回升。 02 节后资金面有何变化?南向资金净流入波动,外资在十一期间对港股加大流入,节后流入规模收窄,资金或主要来自日本、印度市场 南向资金方面,十一前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规模加大,主要流向商贸零售、非银金融、社会服务,节后单日净流入规模收窄,10月10日再度增加,周内主要流向商贸零售、电子、医药生物。十一假期前9月30日,单日南向资金净流量规模为121亿港元,按申万行业分类,资金主要流入商贸零售、非银金融、社会服务等行业,个股主要流向阿里巴巴,同时从银行、石油石化等行业流出。节后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规模收窄,于10月10日再度增加。截至10月10日,周内资金主要流向商贸零售、电子、生物医药等行业,个股主要流向阿里巴巴、中芯国际,同时从社会服务、非银金融、房地产等行业流出。 外资方面,以国际中介以及香港本地中介持股数量变化估算外资流量,9月美联储降息以来国际中介持股占比持续增加,十一假期以来外资持续流入,节后规模有所收窄。从港股中介持股比例变动情况来看,市值加权法计算下,9月19日美联储降息以来,国际中介持股占比持续增加,十一假期以来香港本地中介机构持股占比变化由此前的减少转为增加。以国际中介以及香港本地中介持股数量变动之和乘以收盘价均值来估算外资流量,十一假期以来外资持续流入,10月4日当周外资流入规模约209亿港元,节后规模有所收窄,截至10月10日,周内外资流入规模约70亿港元。 全球资金流动方面,自美联储降息以来流入中国市场的海外权益类资金规模开始增加,十一假期后呈现先显著增加后再度收窄的趋势,同时,资金来源方面,同时间段全球权益类资金从日本、印度加速流出,主要或流入中国市场。根据CEIC数据,9月19日美联储降息后,中国市场受益于外围流动性缓解,流入中国市场的全球权益类资金规模开始增加,此后受益于国内924、926政策催化,十一后流入中国市场的权益类资金规模出现明显增长,但受节后中国市场震荡的行情,于10月10出现快速收窄。同时,资金来源方面,十一期间全球权益类资金加速从日本市场流出,同时仍小幅流入印度市场,节后流出日本股市资金规模有所收窄,而从印度股市流出规模加速,并在10月10日从流出再度转为流入,与本轮全球权益类资金在中国市场的流动方向相反,或指向十一假期以来进入中国市场的资金或主要来源于日本、印度股市。 03 港股后续还有哪些期待?如何配置? 如何看待港股近期的波动加剧?节后港股出现回撤并不意外。在本轮港股的快速上行中,资金面和情绪在十一期间呈现显著变化。从情绪指标来看,其实在924、926政策发布后,港股卖空成交占整体成交的比例一度反向出现上行,指向部分投资者对于本轮市场行情存在一定怀疑态度,而在十一期间,随着港股市场持续大幅上行,空头占比出现显著的回落,情绪有所透支,而在节后,空头占比下滑速度出现缓和。从资金面来看,如前述,十一期间大规模国内外资金流入港股,而节后,不管是南向资金还是外资,均呈现流入放缓的趋势。整体来看,十一期间港股经历了短期的快速上涨,累积了大量获利盘,恒生指数一度接近前高位也是技术阻力位的22700点,同时风险溢价降至2023年初疫情政策刚放开时的市场乐观点位,在此情境下,市场容易出现大幅波动,节后港股出现回撤并不意外。 港股后续还有哪些期待?海外方面,美国9月非农数据大超预期,推动市场“软着陆”预期升温,降息预期回调,市场对年内降息预期从此前的仍有两次共计75bp下调至仍有两次共计50bp,或意味着港股面临的海外最宽松环境已经过去,重点关注10月非农表现,9月底飓风“海伦妮”的负面影响下,如10月非农出现大幅回调,或再度影响联储11月降息节奏。国内方面,10月12日国新办财政专场对市场传递了后续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信号,或在一定程度上稳住节后表现较为纠结的市场。重点关注后续财政政策具体规模,如后续规模符合预期,则港股仍有进一步上行支撑。整体来看,市场在回归理性之后,港股更多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同时高波动、高行业分化或成为近期港股主要特征。 短期港股应如何配置?关注三大主线,1)如后续财政规模符合预期,则消费、大金融(保险、银行、券商)、地产等板块将直接受益于政策;2)高弹性的互联网板块,内外资持续流入下,该板块通常是资金流入最直接受益的,且板块中报表现优异,重点关注互联网龙头;3)成长性较好且对利率敏感的生物医药板块。 04 风险提示 1)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 2)国内经济复苏效果不及预期; 3)国内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 4)地缘冲突升级; 5)市场金融风险加剧。 平安证券研究所投资评级 公司声明及风险提示 免责条款 平安证券 策略配置研究团队 国内策略 海外策略 投资机会 股市行情 政策风向 剖析 策略评论 【微信账号】Equity_Strategy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