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宏观||李超】9月M2增速为何反弹?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浙商宏观||李超】9月M2增速为何反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分析师:李超/ 孙欧 来源: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 具体参见2024年10月14日报告《9月M2增速为何反弹?》,如需报告全文或数据底稿,请联系团队成员或对口销售。 全文约3500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核心观点 2024年9月金融数据中,信贷、社融、M1的特征与前几个月较为相近,虽然9月末政策边际转向,但资金尚未落地,尤其是财政等需求端政策仍不确定,企业盈利及企业家投资信心仍待修复,信用载体不足的情况下,9月总体信贷投放仍然偏弱。但M2增速迎来了自2023年2月以来的首次反弹,拆分存款结构,9月人民币存款同比增加约1.5万亿,其中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58万亿,是最大贡献项,一般而言,9月是银行冲存款大月,到期理财倾向于回表,一般情况下反映为居民存款,但受924金融政策组合拳等系列政策驱动,9月末权益市场行情启动,我们认为有大量理财资金转而进入权益市场,再叠加其他渠道增量资金同步大量涌入,由于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非银存款,导致9月非银存款大幅增加。由此,后续权益行情的演进也将对M2有较大影响。另外,若10月末出台增量财政政策,我们提示,政府债券在发行环节对社融是支撑、对M2是拖累,拨付环节对社融无影响,对M2是支撑,因此建议关注社融、M2的阶段性背离。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内容摘要 >>9月信贷新增1.59万亿,仍然偏弱 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59万亿,同比少增约7200亿元,存量同比增速8.1%,前值8.5%。信贷结构中,仅票据融资同比多增,其他分项均同比少增。具体而言,居民贷款增加5000亿元,同比少增约3585亿元,其中,短期、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2700和2300亿元,分别同比少增约515、3170亿元。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49万亿,同比少增约1934亿元,其中,短期、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4600、9600亿元,同比少增约1086、294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686亿元,同比多增约2186亿元。虽然9月末政策边际转向,但资金尚未落地,尤其是财政等需求端政策仍不确定,企业盈利及企业家投资信心仍待修复,信用载体不足的情况下,9月总体信贷投放仍然偏弱。 非银贷款减少2704亿元,同比多减860亿元,一方面,与MLF在15日到期但下旬才续作导致月中流动性趋紧有关,另一方面,存款外溢效应缓解,使得非银“流动性分层”的充裕流动性也告一段落。 >>9月社融增加3.76万亿,政府债券是核心支撑项 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3.76万亿,同比少增约3692亿元,月末增速8%,前值8.1%。增量结构中政府债券是核心同比正贡献,增加1.54万亿,同比多增约5437亿元,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后续实务工作量的形成仍有赖资金的有效拨付、使用,关注10月末人大常委会议程是否有年内的增量财政资金,若有,则将继续强化对社融数据的支撑。 除政府债券外的其他项目均表现平淡,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增加1.97万亿,同比少增约5627亿元;外币贷款减少480亿元,体现内需仍然偏弱,但去年基数低,实现了同比小幅少减约103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92亿元,同比小幅多增约184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亿元,同比少增约396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312亿元,虽然同比少增约1085亿元,但表外票据超预期录得正增长,与实体经济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背离,我们认为或因票据贴现利率过低、引发部分票据套利行为;企业债券减少1926亿元,同比多减约2576亿元,可能受信用债收益率走高的冲击;股票融资增加128亿元,同比少增约198亿元。 >>M2增速反弹,M1增速继续下行 9月末,M2增速为6.8%,前值6.3%,结构中主要受非银存款大增的影响。具体而言,9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74万亿,同比增加约1.5万亿,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2万亿,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7700亿元,财政存款减少2358亿元,非银存款增加9100亿元,住户和财政存款分别同比少增约3316、231亿元,而企业、非银存款分别同比多增约5690亿元、1.58万亿,非银存款是存款同比多增的最大正贡献。一般而言,9月是银行冲存款大月,到期理财倾向于回表,一般情况下反映为居民存款,但受924金融政策组合拳等系列政策驱动,9月末权益市场行情启动,我们认为有大量理财资金转而进入权益市场,再叠加其他渠道增量资金同步大量涌入,由于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非银存款,导致9月非银存款大幅增加。由此,后续权益行情的演进也将对M2有较大影响。另外,若10月末出台增量财政政策,我们提示,政府债券在发行环节对M2是拖累,拨付环节对M2是支撑,因此建议关注社融、M2的阶段性背离。 9月M1增速为-7.4%,前值-7.3%,M1主要受企业活期存款影响,7月起数据出现超预期下行,我们认为增量逻辑在于企业补缴过往税款使得活期存款大幅减少、财政收支压力升温使得机关团体活期存款下降。居民消费、购房修复空间相对受限,也继续压制M1数据,未来数据走势核心关注居民消费情绪及财政支持力度,短期看,居民消费修复强度受本轮财富效应的持续性影响较大。此外,与海外相比,我国M1的统计口径实际较窄,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人活期储蓄并未纳入M1进行统计。9月末M0同比增速11.5%,前值12.2%,数据仍然较高,从经济修复的角度看,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经济改善略弱,导致持币需求增加,此外农民工返乡也增加了现金流通量。 >>预计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 对于货币政策,9月底政策组合拳力度超预期,除降准0.5%+大幅降息(7天逆回购利率)20BP外,年内央行可能视情况再次降准0.25-0.5个百分点。降准+降息超预期体现货币政策积极维稳经济、为实体部门降成本的政策诉求较强,预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也将随之下行20-25BP。另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可能视情况增加体量。 >>风险提示 国内政策落地及对基本面的支撑效果不及预期,可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扰动,提高货币政策决策难度。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往期报告回顾 点击报告标题直达↓ [1] 2024宏观半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发展为矛,安全为盾之一: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发展为矛,安全为盾之二:国内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发展为矛,安全为盾之三:外部环境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发展为矛,安全为盾之四:大类资产展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2] 利率走廊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中国央行利率走廊设想演变——利率走廊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欧央利率走廊是什么样的?——利率走廊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日央行利率走廊是什么样的?——利率走廊系列报告之三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3] 国家资产负债表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如何编制和管理国家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管理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日本如何编制和管理国家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管理系列研究二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4] 美国大选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全国代表大会前美国大选关注什么?——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一 【浙商宏观||李超】民主党会“临阵换帅”吗?——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二 【浙商宏观||李超】特朗普“四杆枪”,若当选可能助长再通胀——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三 【浙商宏观||李超】哈里斯的经济议程包含哪些内容?——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四 【浙商宏观||李超】摇摆州选情该怎么看?——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五 【浙商宏观||李超】哈里斯地利人和,大选辩论整体表现更好——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六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5]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侧重解决哪些问题 【浙商宏观||李超】建国以来历次税制改革回顾——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增值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消费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企业所得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个人所得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哪些财产税值得关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报告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资产利得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报告之七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6] 2024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一):外部环境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二):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三):国内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四):大类资产展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7] 人工智能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推演——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哪个更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对货币政策影响几何?——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8] 美国财政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财政刺激会影响通胀么?——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的债务付息压力是否会影响财政刺激?——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两党制衡是否能限制财政扩张?——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为何美国财政扩张不再探讨挤出私人投资——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简介 宏观经济方向 宏观政策方向 宏观智能配置方向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宏观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订阅者如因摘编、缺乏相关解读等原因引起理解上歧义的,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浙商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浙商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浙商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李超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把握预期差, 关注这一个就对了!
分析师:李超/ 孙欧 来源: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 具体参见2024年10月14日报告《9月M2增速为何反弹?》,如需报告全文或数据底稿,请联系团队成员或对口销售。 全文约3500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核心观点 2024年9月金融数据中,信贷、社融、M1的特征与前几个月较为相近,虽然9月末政策边际转向,但资金尚未落地,尤其是财政等需求端政策仍不确定,企业盈利及企业家投资信心仍待修复,信用载体不足的情况下,9月总体信贷投放仍然偏弱。但M2增速迎来了自2023年2月以来的首次反弹,拆分存款结构,9月人民币存款同比增加约1.5万亿,其中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58万亿,是最大贡献项,一般而言,9月是银行冲存款大月,到期理财倾向于回表,一般情况下反映为居民存款,但受924金融政策组合拳等系列政策驱动,9月末权益市场行情启动,我们认为有大量理财资金转而进入权益市场,再叠加其他渠道增量资金同步大量涌入,由于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非银存款,导致9月非银存款大幅增加。由此,后续权益行情的演进也将对M2有较大影响。另外,若10月末出台增量财政政策,我们提示,政府债券在发行环节对社融是支撑、对M2是拖累,拨付环节对社融无影响,对M2是支撑,因此建议关注社融、M2的阶段性背离。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内容摘要 >>9月信贷新增1.59万亿,仍然偏弱 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59万亿,同比少增约7200亿元,存量同比增速8.1%,前值8.5%。信贷结构中,仅票据融资同比多增,其他分项均同比少增。具体而言,居民贷款增加5000亿元,同比少增约3585亿元,其中,短期、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2700和2300亿元,分别同比少增约515、3170亿元。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49万亿,同比少增约1934亿元,其中,短期、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4600、9600亿元,同比少增约1086、294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686亿元,同比多增约2186亿元。虽然9月末政策边际转向,但资金尚未落地,尤其是财政等需求端政策仍不确定,企业盈利及企业家投资信心仍待修复,信用载体不足的情况下,9月总体信贷投放仍然偏弱。 非银贷款减少2704亿元,同比多减860亿元,一方面,与MLF在15日到期但下旬才续作导致月中流动性趋紧有关,另一方面,存款外溢效应缓解,使得非银“流动性分层”的充裕流动性也告一段落。 >>9月社融增加3.76万亿,政府债券是核心支撑项 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3.76万亿,同比少增约3692亿元,月末增速8%,前值8.1%。增量结构中政府债券是核心同比正贡献,增加1.54万亿,同比多增约5437亿元,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后续实务工作量的形成仍有赖资金的有效拨付、使用,关注10月末人大常委会议程是否有年内的增量财政资金,若有,则将继续强化对社融数据的支撑。 除政府债券外的其他项目均表现平淡,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增加1.97万亿,同比少增约5627亿元;外币贷款减少480亿元,体现内需仍然偏弱,但去年基数低,实现了同比小幅少减约103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92亿元,同比小幅多增约184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亿元,同比少增约396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312亿元,虽然同比少增约1085亿元,但表外票据超预期录得正增长,与实体经济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背离,我们认为或因票据贴现利率过低、引发部分票据套利行为;企业债券减少1926亿元,同比多减约2576亿元,可能受信用债收益率走高的冲击;股票融资增加128亿元,同比少增约198亿元。 >>M2增速反弹,M1增速继续下行 9月末,M2增速为6.8%,前值6.3%,结构中主要受非银存款大增的影响。具体而言,9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74万亿,同比增加约1.5万亿,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2万亿,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7700亿元,财政存款减少2358亿元,非银存款增加9100亿元,住户和财政存款分别同比少增约3316、231亿元,而企业、非银存款分别同比多增约5690亿元、1.58万亿,非银存款是存款同比多增的最大正贡献。一般而言,9月是银行冲存款大月,到期理财倾向于回表,一般情况下反映为居民存款,但受924金融政策组合拳等系列政策驱动,9月末权益市场行情启动,我们认为有大量理财资金转而进入权益市场,再叠加其他渠道增量资金同步大量涌入,由于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非银存款,导致9月非银存款大幅增加。由此,后续权益行情的演进也将对M2有较大影响。另外,若10月末出台增量财政政策,我们提示,政府债券在发行环节对M2是拖累,拨付环节对M2是支撑,因此建议关注社融、M2的阶段性背离。 9月M1增速为-7.4%,前值-7.3%,M1主要受企业活期存款影响,7月起数据出现超预期下行,我们认为增量逻辑在于企业补缴过往税款使得活期存款大幅减少、财政收支压力升温使得机关团体活期存款下降。居民消费、购房修复空间相对受限,也继续压制M1数据,未来数据走势核心关注居民消费情绪及财政支持力度,短期看,居民消费修复强度受本轮财富效应的持续性影响较大。此外,与海外相比,我国M1的统计口径实际较窄,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人活期储蓄并未纳入M1进行统计。9月末M0同比增速11.5%,前值12.2%,数据仍然较高,从经济修复的角度看,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经济改善略弱,导致持币需求增加,此外农民工返乡也增加了现金流通量。 >>预计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 对于货币政策,9月底政策组合拳力度超预期,除降准0.5%+大幅降息(7天逆回购利率)20BP外,年内央行可能视情况再次降准0.25-0.5个百分点。降准+降息超预期体现货币政策积极维稳经济、为实体部门降成本的政策诉求较强,预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也将随之下行20-25BP。另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可能视情况增加体量。 >>风险提示 国内政策落地及对基本面的支撑效果不及预期,可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扰动,提高货币政策决策难度。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往期报告回顾 点击报告标题直达↓ [1] 2024宏观半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发展为矛,安全为盾之一: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发展为矛,安全为盾之二:国内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发展为矛,安全为盾之三:外部环境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发展为矛,安全为盾之四:大类资产展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2] 利率走廊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中国央行利率走廊设想演变——利率走廊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欧央利率走廊是什么样的?——利率走廊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日央行利率走廊是什么样的?——利率走廊系列报告之三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3] 国家资产负债表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如何编制和管理国家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管理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日本如何编制和管理国家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管理系列研究二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4] 美国大选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全国代表大会前美国大选关注什么?——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一 【浙商宏观||李超】民主党会“临阵换帅”吗?——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二 【浙商宏观||李超】特朗普“四杆枪”,若当选可能助长再通胀——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三 【浙商宏观||李超】哈里斯的经济议程包含哪些内容?——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四 【浙商宏观||李超】摇摆州选情该怎么看?——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五 【浙商宏观||李超】哈里斯地利人和,大选辩论整体表现更好——2024美国大选追踪系列六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5]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侧重解决哪些问题 【浙商宏观||李超】建国以来历次税制改革回顾——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增值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消费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企业所得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个人所得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哪些财产税值得关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报告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资产利得税知多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报告之七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6] 2024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一):外部环境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二):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三):国内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四):大类资产展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7] 人工智能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推演——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哪个更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对货币政策影响几何?——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8] 美国财政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财政刺激会影响通胀么?——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的债务付息压力是否会影响财政刺激?——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两党制衡是否能限制财政扩张?——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为何美国财政扩张不再探讨挤出私人投资——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简介 宏观经济方向 宏观政策方向 宏观智能配置方向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宏观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订阅者如因摘编、缺乏相关解读等原因引起理解上歧义的,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浙商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浙商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浙商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李超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把握预期差, 关注这一个就对了!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