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电新周观点】分布式光伏新政落地助需求释放,BC产能&产品持续进展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国金电新周观点】分布式光伏新政落地助需求释放,BC产能&产品持续进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 本周重要事件 新能源: 国家能源局印发新版《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帝尔激光公告签订12.3亿元光伏用激光设备大订单;隆基绿能发布基于HPBC 2.0技术平台的分布式组件新品Hi-MO X10;阿特斯在美国《新闻周刊》2024年全球最值得信赖公司排行榜中,荣获能源和公用事业领域第一名。 电网: 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创新引领 合作共赢 携手共促高端输变电设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天津、甘肃、辽宁省国网省领导调整。 氢能与燃料电池: 中能建赤峰绿氨项目获批;中煤2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获备案;邯郸市印发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00辆氢车和33座加氢站,重点推动氢走廊建设和工业领域应用;内蒙古首条绿氢输送管道工程开工。 核心周观点 + 光伏&储能 分布式光伏“新政”千呼万唤终落地,政策明朗化助推观望需求释放,利好分布式光伏中长期市场空间打开,同时并网新要求利好工商业储能;帝尔斩获12亿激光设备大单,BC产能与产品持续推进,光伏行业技术迭代不受景气度羁绊,风偏回升背景下重点关注代表新技术方向的设备公司。 一、分布式光伏“新政”千呼万唤终落地,政策明朗化助推观望需求释放,并网新要求利好工商业储能。 10月10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与2013版管理办法相比主要新增及变动如下: 1)大型工商业项目(6MW以上)要求全部自用、不允许全额/余电上网:将分布式光伏项目按照建筑物、投资人、电压等级、规模等划分为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一般工商业和大型工商业四种类型,其中大型工商业项目要求全部自用、不允许上网,一般工商业项目可选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我们认为这一要求背后的出发点,是为了助力分布式项目开发突破短期内电网的消纳空间限制,创造更大的项目开发市场空间)。 2)明确参与分布式参与市场化交易,具体方式由各地方自行制定规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与电力市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以独立或通过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聚合等方式公平参与电能量、辅助服务等各类电力市场交易。要求各地结合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情况、电力市场建设进展等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提出在满足电力系统与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允许接入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配电网向输电网反送电。 3)明确分布式项目的系统费用、政府基金、附加等费用分摊规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与用户开展专线供电的,发电、用电双方应按照有关规定承担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系统备用费、政策性交叉补贴等,公平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优伏免收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费用、系统备用容量费;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电量免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等针对电量征收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4)要求新建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电网承载力和调控能力(此前以后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开始要求,后续预计将成为全国标准)。 5)备案要求:按照“谁投资、谁备案”的原则确定备案主体,允许跨区备案,明确按照交流侧容量计算备案。非自然人投资项目不得以自然人名义备案,本办法印发前已由自然人备案的,可不作备案主体变更,但投资主体应主动向备案机关和电网企业告知相关信息,明确承担项目运行维护的主体及相应法律责任(同时提到,国家能源局将组织制定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标准合同文本,规范开发建设行为)。备案机关不得为企业跨区域经营或迁移设置障碍,不得以备案、认证、要求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准入障碍。 分布式参与电力市场化符合市场预期,对项目的具体影响尚待各地具体细则的情况;整体看,征求意见稿要求分布式项目提升接入电网的承载力和调控力、进行费用分摊,或一定程度提高分布式建设成本,但中长期看,有望提升分布式消纳能力、打开成长空间。前期部分分布式项目因政策不确定安装节奏有所放缓,本次征求意见稿落地后观望项目有望加速推进。此外,本次征求意见稿明确大型工商业项目要求全部自用,或将进一步利好工商业项目配储。 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变化对比:https://note.youdao.com/s/9W4yBMij 二、帝尔斩获12亿激光设备大单,BC产能与产品持续推进,光伏行业技术迭代不受景气度羁绊,风偏回升背景下重点关注代表新技术方向的设备公司。 2024年10月7日,帝尔激光发布关于签订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公告,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与光伏龙头企业及其同一控制下主体签署《采购合同》,合同标的为“激光设备及改造”,合同金额合计为12.29亿元。 BC大厂扩产按计划推进、公司业绩弹性凸显:根据我们推测,此订单大概率为头部厂商的BC扩产订单,主要应用于激光开槽、组件划片、退火等,价值量预计在5000-6000万元/GW,单GW价值量超市场预期。除此之外,此订单占帝尔激光2023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76%,考虑到公司在BC激光领域的市占率,行业内BC扩产带给公司的收入与利润弹性进一步凸显。 年内BC产品全应用场景发力、终端客户持续突破:2024年内头部厂商BC扩产规划规模较大,根据隆基、爱旭公开交流内容,到2026年底两家BC领先企业产能将分别达到100GW,其中隆基已建成BC产能38GW+,预计到2025年底实现约70GW BC产能(HPBC 2.0产能实现50GW);爱旭珠海/义乌/济南基地分别规划30/30/40GW,已投产10GW,15GW正在投产中。同时年内两家企业积极发布用于集中式场景的BC组件新产品,打破市场对BC技术仅适用于分布式场景的刻板印象,年内披露签约的集中式项目、客户增多。此外,下半年央国企招标中陆续出现百兆瓦规模及以上的BC组件标段,全年单BC标段招标规模超过1GW,可选BC标段招标规模约3.4GW,展望Q4及明年,BC组件在央国企集中式项目的招标规模有望持续提升。同时,本周10月11日,隆基绿能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基于HPBC 2.0技术平台的分布式组件新品——Hi-MO X10,BC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 从帝尔的BC激光设备大订单落地,我们可以看到:1)BC作为能够令晶硅光伏电池实现正面无遮光的“完美”结构,无论是独立发展、还是与TOPCon/HJT结合构成TBC/HBC电池、甚至将来与叠层技术融合,都将大概率是晶硅电池追求高效率的必选方向之一,具备较高的技术路线迭代确定性;2)当前电池组件环节经营景气度仍然低迷,大部分企业以严控资本开支、维持经营稳健为第一目标,但仍然未能阻碍行业龙头对新技术产能的积极投资建设,充分验证我们此前在光伏电池技术迭代复盘深度报告(https://mp.weixin.qq.com/s/j0Va4MNqMmH9yrrGMf86EA)中提到的“光伏电池领域的技术迭代主要受到新产品性价比优势的影响,而与行业景气度所处的位置关系不大”。 在当前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市场对光伏行业资本开支预期降至冰点的背景下,我们建议加大对代表新技术方向的光伏设备公司的底部布局力度。 三、中期整体投资建议。 当前光伏产业链价格及盈利已明确处于底部,供给端落后产能的出清进程从23Q4开始,至今已经历了二三线企业掉队、跨界企业批量退出、头部产能开启整合等多个具有标志性事件的阶段,目前已进入这一轮供给侧洗牌的中后期,后续Q4终端需求旺季有望驱动产业链量价修复,头部企业优势有望持续凸显。 当前最看好的方向:强α公司、边际向好环节、新技术,并逐步关注有机会“剩着为王”的主链龙头。 1)强α公司:格局高度稳定环节中的绝对龙头+24年业绩显著优于同业的公司, 2)边际向好(储逆、辅材、运营商):储逆板块Q3利润有望继续环增,【大储】长期兑现确定性强、超预期空间大,【分布式、户储、微储逆】对新兴市场弹性和中短期持续边际改善确定性高;【辅材龙头】盈利优势幅度大、持续经营能力强、Q3盈利低点基本确认,当前是周期角度绝对的底部布局机会;估值大幅折价的新能源发电运营商在降息和电价政策预期改善的背景下有望迎接估值修复。 3)新技术(设备龙头):新技术迭代不受行业景气度羁绊,核心是新产品的性价比优势,“破坏式”创新或是打破当前电池组件环节同质化内卷的必由之路,交易策略角度也更适合当前“无人问津”时进行埋伏。 4)此外,随Q4可能出现的景气度拐点临近,资产负债表强劲、新技术研发储备领先的主链龙头公司也正逐渐进入(基本面)左侧布局窗口。 + 电网 国网发布《高端输变电设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倡议书》,推动产业优化协同与融通发展;南网24年数字变电站+输电+智能配电系列传感终端第2批框标需求环比较快增长36%;南网24年主网一次设备第3批批次招标项目中标7.7亿元(今年1/2批依次中标10.3/9.4亿元);能源局公开征求《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包括储能、虚拟电厂等经营主体可以提供电力辅助服务。 近日,1)国网发布《高端输变电设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倡议书》,推动产业优化协同与融通发展;2)南网发布24年数字变电站+输电+智能配电系列传感终端第二批框架招标项目招标公告,需求环比较快增长36%;24年主网一次设备第三批批次招标项目中标7.7亿元;3)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持续推进; 近日,国网公司发布《创新引领、合作共赢、携手共促高端输变电设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倡议书》,表示作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龙头企业,将积极推动高端输变电设备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协同与融通发展。 主要倡导:①加快设备核心技术装备攻关、②推进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③加强重要组部件实物储备、④推动国产化设备质量提升、⑤加快装备制造数字化转型升级、⑥共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10月10日,南方电网公司发布2024年数字变电站、数字输电和智能配电系列传感终端以及北斗终端第二批框架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合计招标10.9亿元,环比较快增长36%,其中超高压需求2.1亿元,环比增长976%。 10月12日,南方电网公司发布2024年主网一次设备第三批批次招标项目中标公告,公示中标金额7.66亿元,(今年前两批依次中标10.3亿元、9.4亿元)。上市公司中特变电工中标2.5亿元,中国西电中标8465万元,思源电气中标5346万元,平高电气中标2700万元,保变电气中标1540万元,长高电新中标1561万元。 10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包括: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经营主体主要包括火电、水电、储能、虚拟电厂等。独立储能、自备电厂、虚拟电厂等“发用一体”主体,在结算时段内按综合上网(下网)电量参与发电侧(用户侧)辅助服务费用分摊;②辅助服务市场费方面,强调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结合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情况,综合考虑经营主体和用户承受能力,建立辅助服务费用传导机制;③辅助服务品种从功能上可以分为有功控制服务(调峰、调频、备用、爬坡服务等)、无功控制服务和事故处置类服务三类。我们认为征求意见稿的推出有利于统一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虚拟电厂等主体有望逐步获取辅助服务收益。 展望四季度:出海方面,电力变压器、高压开关、智能电表23年签订的订单有望进入集中交付阶段;国内方面,特高压及输变电项目迎来密集招标,直流项目陆续交付,网外新能源+工业亦有改善空间,重申国内海外超预期机遇。输变电重点企业上半年业绩普遍符合/超预期,下半年随着订单兑现,看好板块后续弹性空间。 24年我们持续推荐电力设备板块四条具有结构性机会的投资主线: 1)电力设备出海——①逻辑:我国电力设备(智能电表、变压器、组合电器等)出口景气度上行趋势明显,海外供需错配严重,部分电气设备处于大规模替换阶段,前期积极出海的龙头有望迎来一轮估值重塑。②后续催化:海外重点地区电网投资规划和落地方案、海关总署出口数据超预期、个股海外订单/出货/业绩超预期。 2)特高压线路&主网——①逻辑:风光大基地的外送需求强烈,仍存在多条线路缺口。同时主网建设与新能源等电源配套发展,招标规模景气上行。②催化:新增披露线路、柔直渗透率提升、项目招标金额/个股中标份额超预期、个股业绩超预期或兑现节奏提前; 3)电力市场化改革:23年电改重磅政策密集出台,24年政策力度有望持续加码。电改已进入明确指引期,将成为未来至少两年的主线,政策将推动行业进入第二增长曲线,后续更多相关细则政策有望形成新的催化。 4)配网改造——①逻辑:政策端,3月初和4月初顶层分别出台《配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法》。②催化:顶层政策出台、网省招标超预期、个股中标突破/份额提升。 + 风电 意大利开发商Renexia与明阳智能宣布签署合同,为意大利2.8GW Med Wind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提供前端工程设计(FEED)。欧洲海风项目成本高企背景下,国内头部整机企业有望凭借领先的大型化技术优势向欧洲海风项目逐步渗透。 10月9日,意大利开发商Renexia与明阳智能宣布Med Wind项目的前端工程设计(FEED)合同,国内整机企业入欧进程再进一步。本次签署的前端工程设计(FEED)合同属于8月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的后续合同,项目风机将采用18MW的MySE 18-292漂浮式机型,目前原型机型已经顺利运行,正在进行综合负载分析。 欧洲海风项目高成本背景下,国内头部风机企业有望凭借领先的整机大型化优势实现欧洲海风项目的逐步渗透。7月,明阳智能连续获得德国Waterkant 270MW海风项目、意大利Med Wind 2.8GW海风项目风机订单,打破此前欧美本土整机企业对大规模海风场垄断局面。我们认为背后的主要推动因素在于当前欧洲海风项目较高的成本,导致项目投资方不得不采用具备大型化技术的国内整机商以实现降本增效,保障基本的项目收益率。以本次签约的Med Wind项目为例,若采用目前欧美本土整机企业普遍应用的15MW机型,则需采购并安装190套风机设备,如果更换为明阳的18.8MW机型,则仅需采购并安装148套风机设备从而实现安装成本及维护成本的大幅降低。 从8月及10月项目两次签约进展来看,本次项目为中意两国政府背书项目,后续落地概率较大。据龙船风电网报道,明阳与Renexia于8月签约的谅解备忘录是意大利商业与制造业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之间合作协议的一部分,同时具备中印两国官方背书,且由于风机供应的主要部分将由意大利本土工厂提供,预计后续受欧盟制裁可能性较小。此外,本次签署前端工程设计合同过程中同样也有意大利商业及制造部部长参与,项目重要性可见一斑,预计后续项目顺利落地概率较大。 行业新闻更新:1)国投电力宣布计划投资不超过9.62亿英镑建设英国Inch Cape海风项目;2)挪威能源巨头Equinor宣布公司已收购丹麦海上风电开发商Ørsted 9.8%的股份(约176亿元人民币);3)三一重能15MW陆上风机成功吊装;4)中国铁建港航局与华能南方分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共同深化广东省海上风电领域全方位合作;5)据开发商SSE Renewables透露,英国Dogger Bank海上风电项目第一阶段预计将推迟至2025年下半年完工,晚于之前预计的2025年上半年。 推荐三条主线:1)海外海缆、桩基产能瓶颈带来的订单外溢;2)亚非拉新兴市场需求迅速释放形成的整机出口机遇;3)“十五五”规划下深远海确定性提升带来的海风产业链价值量提升机会。 + 氢能与燃料电池 政策加码不断,氢能产业将以更高的优先级获得扶持与发展,重点转向一体化闭环,示范项目的实地运行和商业模式的跑通是当前的关键;5地落地后湖北跟进氢车免高速费、工信部公示氢车1.69亿补贴清单,政策兑现下催化燃料电池汽车放量。 政策加码不断,重点转向一体化闭环。2024年9月,共34条与氢能相关政策(国家层面10条+地方层面24条)发布。从趋势上看,氢能产业将以更高的优先级获得扶持与发展,国家层面顶层规划明确并且不断加码规范类政策,包括能源法二次修订、发改委出台氢能车应用新政策等,从立法端赋予氢能能源属性的法律地位,在中下游应用端提倡鼓励氢能车应用。政策明晰转向打造商业模式的闭环,在全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出政策,并且各省也结合资源禀赋优势,正不断开拓氢能应用场景。简而言之,政策对氢能的支持力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后续也将不断加码,与其期待和“预判”政策,当前更重要的是产业商业模式的跑通和闭环,对于产业和行情是重大决定性的影响。绿氢相关项目明显从验证设备可行性到验证一体化模式闭环转向,大量相关企业开始意识到并落地风光氢车/氨/醇等一体化项目的建设,示范项目的实地运行并跑通商业模式一定是当前的关键,预计标杆项目示范2年左右将带来结果,一旦成功乘数效应将显现,行业迎来大规模放量。设备端,包括制氢设备和储运设备等,以及一体化运营商将率先受益。 5地落地后湖北跟进氢车免高速费、工信部公示氢车1.69亿补贴清单,政策兑现下催化燃料电池汽车放量。《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发布,省内高速公路行驶的安装使用楚道ETC装备的氢能车辆,省级财政给予为期3年的高速公路通行费全返补贴支持,是继山东、四川、内蒙古鄂尔多斯、吉林、陕西后的第六个省份。下游氢能高速已经明确成为氢车商业化的应用场景,湖北四通八达、地处国内中部地区,此次高速路费减免将非常的有效加速氢能车的应用速度,打造全国氢能道路网络建设。同时,此次工信部公示氢车1.69亿补贴清单也为业内的企业“回血”,共有10个车企15款车型405辆汽车获得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应清算补助资金,未通过核算的原因包括不符合里程数要求和车辆注册日期早于推荐目录日期等。今年1-8月燃料电池汽车上险量达到4698辆,截至2023年底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为2万辆,距离2025年国家氢能中长期规划5万辆仍有快速增长空间,示范城市群第一批补贴的落地带动燃料电池示范运行近3年,当前燃料电池汽车的高速费减免或为趋势,49吨燃料电池重卡在各项补贴加持与廉价氢气的供应下,有望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TCO)平价,行业已具备商业化潜力,系统、电堆、储氢瓶等价值量高的燃料电池零部件率先受益。 政策进一步定调+需求兑现+新商业模式落地,整体估值有望迎接修复。氢能板块交易逻辑在于政策的进一步推动预期和整体放量持续增长的预期:1)氢能板块有望进一步从政策角度定调;2)整体的板块驱动力逐步由先前的成本端向需求端转变;3)“绿电绿氢+燃料电池车辆运营”的商业模式闭环有望初步形成。 上游:经济性加速,有望迎招标与消纳双驱动; 中游:管道规划与液氢准则落地,三桶油推动发展; 下游:燃料电池否极泰来,高速费减免有望持续驱动板块。 分析师: 姚遥(执业S1130512080001)yaoy@gjzq.com.cn 宇文甸(执业S1130522010005)yuwendian@gjzq.com.cn 张嘉文(执业S1130523090006)zhangjiawen@gjzq.com.cn 本周主要报告 本周主要报告&电话会 10月7日 帝尔激光重大合同点评&电话交流会纪要; 10月10日 光伏产业链价格&盈利周度跟踪; 10月11日 隆基HPBC2.0分布式新品发布会纪要; 往期光伏深度报告 1.磨底分化并进、头部优势凸显,强α龙头布局正当时——光储板块24H1业绩总结 2.美国光储市场专题(二):政策波动难阻装机增长,优势企业恒强,预期修复临近 3.帝尔激光深度:开光伏用激光之先河,引BC技术革命——光伏景气底部看龙头系列(六) 4.阳光电源深度:逆境中绽放,质疑中成长——光伏景气底部看龙头系列(五) 往期新能源周报 1. 新能源港美股假期表现强劲,重点聚焦有望持续跑赢板块的主线 2. 底部基本面改善驱动,从跟涨到领涨,电新优质资产迎价值重估 3. 组件投标价屡“破防”,Q4量价修复仍可期,电网高景气加速兑现 4. 美大选风向转变与降息临近共振,有望驱动板块β修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 本周重要事件 新能源: 国家能源局印发新版《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帝尔激光公告签订12.3亿元光伏用激光设备大订单;隆基绿能发布基于HPBC 2.0技术平台的分布式组件新品Hi-MO X10;阿特斯在美国《新闻周刊》2024年全球最值得信赖公司排行榜中,荣获能源和公用事业领域第一名。 电网: 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创新引领 合作共赢 携手共促高端输变电设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天津、甘肃、辽宁省国网省领导调整。 氢能与燃料电池: 中能建赤峰绿氨项目获批;中煤2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获备案;邯郸市印发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00辆氢车和33座加氢站,重点推动氢走廊建设和工业领域应用;内蒙古首条绿氢输送管道工程开工。 核心周观点 + 光伏&储能 分布式光伏“新政”千呼万唤终落地,政策明朗化助推观望需求释放,利好分布式光伏中长期市场空间打开,同时并网新要求利好工商业储能;帝尔斩获12亿激光设备大单,BC产能与产品持续推进,光伏行业技术迭代不受景气度羁绊,风偏回升背景下重点关注代表新技术方向的设备公司。 一、分布式光伏“新政”千呼万唤终落地,政策明朗化助推观望需求释放,并网新要求利好工商业储能。 10月10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与2013版管理办法相比主要新增及变动如下: 1)大型工商业项目(6MW以上)要求全部自用、不允许全额/余电上网:将分布式光伏项目按照建筑物、投资人、电压等级、规模等划分为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一般工商业和大型工商业四种类型,其中大型工商业项目要求全部自用、不允许上网,一般工商业项目可选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我们认为这一要求背后的出发点,是为了助力分布式项目开发突破短期内电网的消纳空间限制,创造更大的项目开发市场空间)。 2)明确参与分布式参与市场化交易,具体方式由各地方自行制定规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与电力市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以独立或通过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聚合等方式公平参与电能量、辅助服务等各类电力市场交易。要求各地结合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情况、电力市场建设进展等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提出在满足电力系统与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允许接入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配电网向输电网反送电。 3)明确分布式项目的系统费用、政府基金、附加等费用分摊规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与用户开展专线供电的,发电、用电双方应按照有关规定承担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系统备用费、政策性交叉补贴等,公平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优伏免收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费用、系统备用容量费;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电量免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等针对电量征收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4)要求新建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电网承载力和调控能力(此前以后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开始要求,后续预计将成为全国标准)。 5)备案要求:按照“谁投资、谁备案”的原则确定备案主体,允许跨区备案,明确按照交流侧容量计算备案。非自然人投资项目不得以自然人名义备案,本办法印发前已由自然人备案的,可不作备案主体变更,但投资主体应主动向备案机关和电网企业告知相关信息,明确承担项目运行维护的主体及相应法律责任(同时提到,国家能源局将组织制定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标准合同文本,规范开发建设行为)。备案机关不得为企业跨区域经营或迁移设置障碍,不得以备案、认证、要求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准入障碍。 分布式参与电力市场化符合市场预期,对项目的具体影响尚待各地具体细则的情况;整体看,征求意见稿要求分布式项目提升接入电网的承载力和调控力、进行费用分摊,或一定程度提高分布式建设成本,但中长期看,有望提升分布式消纳能力、打开成长空间。前期部分分布式项目因政策不确定安装节奏有所放缓,本次征求意见稿落地后观望项目有望加速推进。此外,本次征求意见稿明确大型工商业项目要求全部自用,或将进一步利好工商业项目配储。 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变化对比:https://note.youdao.com/s/9W4yBMij 二、帝尔斩获12亿激光设备大单,BC产能与产品持续推进,光伏行业技术迭代不受景气度羁绊,风偏回升背景下重点关注代表新技术方向的设备公司。 2024年10月7日,帝尔激光发布关于签订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公告,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与光伏龙头企业及其同一控制下主体签署《采购合同》,合同标的为“激光设备及改造”,合同金额合计为12.29亿元。 BC大厂扩产按计划推进、公司业绩弹性凸显:根据我们推测,此订单大概率为头部厂商的BC扩产订单,主要应用于激光开槽、组件划片、退火等,价值量预计在5000-6000万元/GW,单GW价值量超市场预期。除此之外,此订单占帝尔激光2023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76%,考虑到公司在BC激光领域的市占率,行业内BC扩产带给公司的收入与利润弹性进一步凸显。 年内BC产品全应用场景发力、终端客户持续突破:2024年内头部厂商BC扩产规划规模较大,根据隆基、爱旭公开交流内容,到2026年底两家BC领先企业产能将分别达到100GW,其中隆基已建成BC产能38GW+,预计到2025年底实现约70GW BC产能(HPBC 2.0产能实现50GW);爱旭珠海/义乌/济南基地分别规划30/30/40GW,已投产10GW,15GW正在投产中。同时年内两家企业积极发布用于集中式场景的BC组件新产品,打破市场对BC技术仅适用于分布式场景的刻板印象,年内披露签约的集中式项目、客户增多。此外,下半年央国企招标中陆续出现百兆瓦规模及以上的BC组件标段,全年单BC标段招标规模超过1GW,可选BC标段招标规模约3.4GW,展望Q4及明年,BC组件在央国企集中式项目的招标规模有望持续提升。同时,本周10月11日,隆基绿能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基于HPBC 2.0技术平台的分布式组件新品——Hi-MO X10,BC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 从帝尔的BC激光设备大订单落地,我们可以看到:1)BC作为能够令晶硅光伏电池实现正面无遮光的“完美”结构,无论是独立发展、还是与TOPCon/HJT结合构成TBC/HBC电池、甚至将来与叠层技术融合,都将大概率是晶硅电池追求高效率的必选方向之一,具备较高的技术路线迭代确定性;2)当前电池组件环节经营景气度仍然低迷,大部分企业以严控资本开支、维持经营稳健为第一目标,但仍然未能阻碍行业龙头对新技术产能的积极投资建设,充分验证我们此前在光伏电池技术迭代复盘深度报告(https://mp.weixin.qq.com/s/j0Va4MNqMmH9yrrGMf86EA)中提到的“光伏电池领域的技术迭代主要受到新产品性价比优势的影响,而与行业景气度所处的位置关系不大”。 在当前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市场对光伏行业资本开支预期降至冰点的背景下,我们建议加大对代表新技术方向的光伏设备公司的底部布局力度。 三、中期整体投资建议。 当前光伏产业链价格及盈利已明确处于底部,供给端落后产能的出清进程从23Q4开始,至今已经历了二三线企业掉队、跨界企业批量退出、头部产能开启整合等多个具有标志性事件的阶段,目前已进入这一轮供给侧洗牌的中后期,后续Q4终端需求旺季有望驱动产业链量价修复,头部企业优势有望持续凸显。 当前最看好的方向:强α公司、边际向好环节、新技术,并逐步关注有机会“剩着为王”的主链龙头。 1)强α公司:格局高度稳定环节中的绝对龙头+24年业绩显著优于同业的公司, 2)边际向好(储逆、辅材、运营商):储逆板块Q3利润有望继续环增,【大储】长期兑现确定性强、超预期空间大,【分布式、户储、微储逆】对新兴市场弹性和中短期持续边际改善确定性高;【辅材龙头】盈利优势幅度大、持续经营能力强、Q3盈利低点基本确认,当前是周期角度绝对的底部布局机会;估值大幅折价的新能源发电运营商在降息和电价政策预期改善的背景下有望迎接估值修复。 3)新技术(设备龙头):新技术迭代不受行业景气度羁绊,核心是新产品的性价比优势,“破坏式”创新或是打破当前电池组件环节同质化内卷的必由之路,交易策略角度也更适合当前“无人问津”时进行埋伏。 4)此外,随Q4可能出现的景气度拐点临近,资产负债表强劲、新技术研发储备领先的主链龙头公司也正逐渐进入(基本面)左侧布局窗口。 + 电网 国网发布《高端输变电设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倡议书》,推动产业优化协同与融通发展;南网24年数字变电站+输电+智能配电系列传感终端第2批框标需求环比较快增长36%;南网24年主网一次设备第3批批次招标项目中标7.7亿元(今年1/2批依次中标10.3/9.4亿元);能源局公开征求《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包括储能、虚拟电厂等经营主体可以提供电力辅助服务。 近日,1)国网发布《高端输变电设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倡议书》,推动产业优化协同与融通发展;2)南网发布24年数字变电站+输电+智能配电系列传感终端第二批框架招标项目招标公告,需求环比较快增长36%;24年主网一次设备第三批批次招标项目中标7.7亿元;3)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持续推进; 近日,国网公司发布《创新引领、合作共赢、携手共促高端输变电设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倡议书》,表示作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龙头企业,将积极推动高端输变电设备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协同与融通发展。 主要倡导:①加快设备核心技术装备攻关、②推进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③加强重要组部件实物储备、④推动国产化设备质量提升、⑤加快装备制造数字化转型升级、⑥共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10月10日,南方电网公司发布2024年数字变电站、数字输电和智能配电系列传感终端以及北斗终端第二批框架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合计招标10.9亿元,环比较快增长36%,其中超高压需求2.1亿元,环比增长976%。 10月12日,南方电网公司发布2024年主网一次设备第三批批次招标项目中标公告,公示中标金额7.66亿元,(今年前两批依次中标10.3亿元、9.4亿元)。上市公司中特变电工中标2.5亿元,中国西电中标8465万元,思源电气中标5346万元,平高电气中标2700万元,保变电气中标1540万元,长高电新中标1561万元。 10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包括: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经营主体主要包括火电、水电、储能、虚拟电厂等。独立储能、自备电厂、虚拟电厂等“发用一体”主体,在结算时段内按综合上网(下网)电量参与发电侧(用户侧)辅助服务费用分摊;②辅助服务市场费方面,强调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结合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情况,综合考虑经营主体和用户承受能力,建立辅助服务费用传导机制;③辅助服务品种从功能上可以分为有功控制服务(调峰、调频、备用、爬坡服务等)、无功控制服务和事故处置类服务三类。我们认为征求意见稿的推出有利于统一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虚拟电厂等主体有望逐步获取辅助服务收益。 展望四季度:出海方面,电力变压器、高压开关、智能电表23年签订的订单有望进入集中交付阶段;国内方面,特高压及输变电项目迎来密集招标,直流项目陆续交付,网外新能源+工业亦有改善空间,重申国内海外超预期机遇。输变电重点企业上半年业绩普遍符合/超预期,下半年随着订单兑现,看好板块后续弹性空间。 24年我们持续推荐电力设备板块四条具有结构性机会的投资主线: 1)电力设备出海——①逻辑:我国电力设备(智能电表、变压器、组合电器等)出口景气度上行趋势明显,海外供需错配严重,部分电气设备处于大规模替换阶段,前期积极出海的龙头有望迎来一轮估值重塑。②后续催化:海外重点地区电网投资规划和落地方案、海关总署出口数据超预期、个股海外订单/出货/业绩超预期。 2)特高压线路&主网——①逻辑:风光大基地的外送需求强烈,仍存在多条线路缺口。同时主网建设与新能源等电源配套发展,招标规模景气上行。②催化:新增披露线路、柔直渗透率提升、项目招标金额/个股中标份额超预期、个股业绩超预期或兑现节奏提前; 3)电力市场化改革:23年电改重磅政策密集出台,24年政策力度有望持续加码。电改已进入明确指引期,将成为未来至少两年的主线,政策将推动行业进入第二增长曲线,后续更多相关细则政策有望形成新的催化。 4)配网改造——①逻辑:政策端,3月初和4月初顶层分别出台《配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法》。②催化:顶层政策出台、网省招标超预期、个股中标突破/份额提升。 + 风电 意大利开发商Renexia与明阳智能宣布签署合同,为意大利2.8GW Med Wind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提供前端工程设计(FEED)。欧洲海风项目成本高企背景下,国内头部整机企业有望凭借领先的大型化技术优势向欧洲海风项目逐步渗透。 10月9日,意大利开发商Renexia与明阳智能宣布Med Wind项目的前端工程设计(FEED)合同,国内整机企业入欧进程再进一步。本次签署的前端工程设计(FEED)合同属于8月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的后续合同,项目风机将采用18MW的MySE 18-292漂浮式机型,目前原型机型已经顺利运行,正在进行综合负载分析。 欧洲海风项目高成本背景下,国内头部风机企业有望凭借领先的整机大型化优势实现欧洲海风项目的逐步渗透。7月,明阳智能连续获得德国Waterkant 270MW海风项目、意大利Med Wind 2.8GW海风项目风机订单,打破此前欧美本土整机企业对大规模海风场垄断局面。我们认为背后的主要推动因素在于当前欧洲海风项目较高的成本,导致项目投资方不得不采用具备大型化技术的国内整机商以实现降本增效,保障基本的项目收益率。以本次签约的Med Wind项目为例,若采用目前欧美本土整机企业普遍应用的15MW机型,则需采购并安装190套风机设备,如果更换为明阳的18.8MW机型,则仅需采购并安装148套风机设备从而实现安装成本及维护成本的大幅降低。 从8月及10月项目两次签约进展来看,本次项目为中意两国政府背书项目,后续落地概率较大。据龙船风电网报道,明阳与Renexia于8月签约的谅解备忘录是意大利商业与制造业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之间合作协议的一部分,同时具备中印两国官方背书,且由于风机供应的主要部分将由意大利本土工厂提供,预计后续受欧盟制裁可能性较小。此外,本次签署前端工程设计合同过程中同样也有意大利商业及制造部部长参与,项目重要性可见一斑,预计后续项目顺利落地概率较大。 行业新闻更新:1)国投电力宣布计划投资不超过9.62亿英镑建设英国Inch Cape海风项目;2)挪威能源巨头Equinor宣布公司已收购丹麦海上风电开发商Ørsted 9.8%的股份(约176亿元人民币);3)三一重能15MW陆上风机成功吊装;4)中国铁建港航局与华能南方分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共同深化广东省海上风电领域全方位合作;5)据开发商SSE Renewables透露,英国Dogger Bank海上风电项目第一阶段预计将推迟至2025年下半年完工,晚于之前预计的2025年上半年。 推荐三条主线:1)海外海缆、桩基产能瓶颈带来的订单外溢;2)亚非拉新兴市场需求迅速释放形成的整机出口机遇;3)“十五五”规划下深远海确定性提升带来的海风产业链价值量提升机会。 + 氢能与燃料电池 政策加码不断,氢能产业将以更高的优先级获得扶持与发展,重点转向一体化闭环,示范项目的实地运行和商业模式的跑通是当前的关键;5地落地后湖北跟进氢车免高速费、工信部公示氢车1.69亿补贴清单,政策兑现下催化燃料电池汽车放量。 政策加码不断,重点转向一体化闭环。2024年9月,共34条与氢能相关政策(国家层面10条+地方层面24条)发布。从趋势上看,氢能产业将以更高的优先级获得扶持与发展,国家层面顶层规划明确并且不断加码规范类政策,包括能源法二次修订、发改委出台氢能车应用新政策等,从立法端赋予氢能能源属性的法律地位,在中下游应用端提倡鼓励氢能车应用。政策明晰转向打造商业模式的闭环,在全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出政策,并且各省也结合资源禀赋优势,正不断开拓氢能应用场景。简而言之,政策对氢能的支持力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后续也将不断加码,与其期待和“预判”政策,当前更重要的是产业商业模式的跑通和闭环,对于产业和行情是重大决定性的影响。绿氢相关项目明显从验证设备可行性到验证一体化模式闭环转向,大量相关企业开始意识到并落地风光氢车/氨/醇等一体化项目的建设,示范项目的实地运行并跑通商业模式一定是当前的关键,预计标杆项目示范2年左右将带来结果,一旦成功乘数效应将显现,行业迎来大规模放量。设备端,包括制氢设备和储运设备等,以及一体化运营商将率先受益。 5地落地后湖北跟进氢车免高速费、工信部公示氢车1.69亿补贴清单,政策兑现下催化燃料电池汽车放量。《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发布,省内高速公路行驶的安装使用楚道ETC装备的氢能车辆,省级财政给予为期3年的高速公路通行费全返补贴支持,是继山东、四川、内蒙古鄂尔多斯、吉林、陕西后的第六个省份。下游氢能高速已经明确成为氢车商业化的应用场景,湖北四通八达、地处国内中部地区,此次高速路费减免将非常的有效加速氢能车的应用速度,打造全国氢能道路网络建设。同时,此次工信部公示氢车1.69亿补贴清单也为业内的企业“回血”,共有10个车企15款车型405辆汽车获得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应清算补助资金,未通过核算的原因包括不符合里程数要求和车辆注册日期早于推荐目录日期等。今年1-8月燃料电池汽车上险量达到4698辆,截至2023年底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为2万辆,距离2025年国家氢能中长期规划5万辆仍有快速增长空间,示范城市群第一批补贴的落地带动燃料电池示范运行近3年,当前燃料电池汽车的高速费减免或为趋势,49吨燃料电池重卡在各项补贴加持与廉价氢气的供应下,有望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TCO)平价,行业已具备商业化潜力,系统、电堆、储氢瓶等价值量高的燃料电池零部件率先受益。 政策进一步定调+需求兑现+新商业模式落地,整体估值有望迎接修复。氢能板块交易逻辑在于政策的进一步推动预期和整体放量持续增长的预期:1)氢能板块有望进一步从政策角度定调;2)整体的板块驱动力逐步由先前的成本端向需求端转变;3)“绿电绿氢+燃料电池车辆运营”的商业模式闭环有望初步形成。 上游:经济性加速,有望迎招标与消纳双驱动; 中游:管道规划与液氢准则落地,三桶油推动发展; 下游:燃料电池否极泰来,高速费减免有望持续驱动板块。 分析师: 姚遥(执业S1130512080001)yaoy@gjzq.com.cn 宇文甸(执业S1130522010005)yuwendian@gjzq.com.cn 张嘉文(执业S1130523090006)zhangjiawen@gjzq.com.cn 本周主要报告 本周主要报告&电话会 10月7日 帝尔激光重大合同点评&电话交流会纪要; 10月10日 光伏产业链价格&盈利周度跟踪; 10月11日 隆基HPBC2.0分布式新品发布会纪要; 往期光伏深度报告 1.磨底分化并进、头部优势凸显,强α龙头布局正当时——光储板块24H1业绩总结 2.美国光储市场专题(二):政策波动难阻装机增长,优势企业恒强,预期修复临近 3.帝尔激光深度:开光伏用激光之先河,引BC技术革命——光伏景气底部看龙头系列(六) 4.阳光电源深度:逆境中绽放,质疑中成长——光伏景气底部看龙头系列(五) 往期新能源周报 1. 新能源港美股假期表现强劲,重点聚焦有望持续跑赢板块的主线 2. 底部基本面改善驱动,从跟涨到领涨,电新优质资产迎价值重估 3. 组件投标价屡“破防”,Q4量价修复仍可期,电网高景气加速兑现 4. 美大选风向转变与降息临近共振,有望驱动板块β修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