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赢论坛 |A股史无前例:3.48万亿+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
(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聚赢论坛 |A股史无前例:3.48万亿+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持续把握党中央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利好的长期效应的逐渐释放;关注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关注《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出台提出三大举措,实现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与中长期资金稳定回报的良性互动! 一 主题事件触发因素分析: 1)3.48万亿A股再度见证历史!今年国庆节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成交量创出历史新高,已经大幅超过了9年前2015年5月28日创出的单日成交额2.36万亿元的历史天量,增幅高达47%,相比9月23日的单日5528.58亿元的成交金额,6日内增长超过6倍,截至2024年10月10日收盘,9月30日以来连续保持单日成交金额超过2万亿元且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9年前创出的历史新高。 图1:全市场历次单日成交金额超过2万亿元的日期及对应的上证指数收盘点位对比图 (截至2024年10月10日收盘,9月30日以来连续保持单日成交金额超过2万亿元且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9年前创出的历史新高。) 来源:上海证券财富管理总部、WIND 点评:从分市场来看,10月8日当天沪市成交额首次突破1.5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深市成交额超过1.9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而券商股盘中罕见全部涨停。多个指数涨幅刷新历史纪录,像创业板指数、北证50指数单日涨幅刷新历史纪录,深成指创出最近16年来第二大单日涨幅,科创50指数创出史上第二大单日涨幅。今年国庆假期股市休市期间,交易所、券商等加班备战节后开市,各大券商加班加点服务投资者,国庆期间有大量新开户的股民,开户量激增。超强的财富效应点燃了市场热情带动了股市开户量随之猛增。此前的9月29日上午,上交所启动竞价、综合业务等平台相关业务测试,竞价交易系统累计接收申报2.7亿笔订单,是历史峰值的2倍。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为了满足券商激增的开户审核需求,破天荒地在周末临时开放,提供生产服务环境,而多家券商也紧急对网络宽带、主机资源等进行扩容升级。 二 策略:持续把握党中央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利好的长期效应的逐渐释放;关注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关注《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出台提出三大举措,实现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与中长期资金稳定回报的良性互动! 1、持续把握党中央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利好的长期效应的逐渐释放。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2024年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而相比1年多前的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对资本市场的描述从“活跃”升级为“要努力提振”,此外,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相比1年多前有更实质具体的明确指向,充分体现了顶层设计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未来需继续把握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关注金融市场,稳市场、稳信心措施持续落地! 2、关注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努力提振资本市场!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正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10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发改委主任表示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同时还表示,还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有关部门将采取有力有效的综合措施,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目前各项政策正在加快推出。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揽子增量政策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推出。将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力争年内见到更多实效。据介绍,一揽子增量政策统筹财政、金融、消费、投资、房地产、股市、就业、民生等各领域政策,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合力。 3、关注《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出台提出三大举措,实现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与中长期资金稳定回报的良性互动。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努力提振资本市场,近日,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同意,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主要举措包括:一是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二是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三是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指导意见》的主要目标是,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推动中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更加合理,投资行为长期性和市场内在稳定性全面强化,投资者回报稳步提升,中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中长期资金更好发挥引领作用、投融资两端发展更为平衡、资本市场功能更好发挥的新局面。关注亮点包括像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建立ETF指数基金快速审批通道,持续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建立健全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像ETF市场,2024年9月下旬,资金加速流入ETF市场,整体交投活跃,全市场ETF总规模突破3.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ETF产品具有资产透明、交易费用低廉等特点备受投资者关注。2024年是境内ETF市场成立20周年,截至2023年底,A股市场ETF占总市值比例刚刚突破2%。 市场有风险 · 投资须谨慎 上海证券财富管理总部 杨明,执业编号:S0870611030002 产品简介:聚赢主题论坛精选短期市场主题热点和行业,为客户传递市场最新热点点评、主题分析、行业分析。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适合具有自主投资决策能力的投资者;敬请关注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本产品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数据,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任何人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我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版权归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获得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引用或转载。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对于免责条款具有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内容来源:上海证券财富管理总部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咨询服务风险提示 ▲请您上下滑动查看▼ 尊敬的投资者: 上海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是为提高客户体验,向您提供的增值服务。您应全面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充分了解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风险,并根据适当性管理规定,合理接受我公司提供的投资咨询服务。我公司投资咨询服务的主要风险如下。 一、公司投资咨询服务是基于公司员工的个人专业能力,在公开信息基础上开发的服务产品,相关内容和建议不承诺收益保障,仅为投资参考,您在使用时需做出理性判断。 二、公司投资咨询服务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对所有投资者适用,也不能保证在任何市场环境下均有效。 三、公司投资咨询服务均依据公开获得的证券研究报告和投资信息,我公司不承担上述信息的真实性。 四、公司投资咨询服务将根据市场需求及业务发展进行调整,并将充分告知,可能影响服务产品的持续性。 五、公司郑重提醒您证券公司员工不得对您的账户进行操作、不得约定分享收益或共担风险,您需要妥善保管好账户密码并自行进行证券买卖操作。如您发现公司员工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利益冲突情形,应及时进行投诉。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请您切记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持续把握党中央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利好的长期效应的逐渐释放;关注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关注《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出台提出三大举措,实现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与中长期资金稳定回报的良性互动! 一 主题事件触发因素分析: 1)3.48万亿A股再度见证历史!今年国庆节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成交量创出历史新高,已经大幅超过了9年前2015年5月28日创出的单日成交额2.36万亿元的历史天量,增幅高达47%,相比9月23日的单日5528.58亿元的成交金额,6日内增长超过6倍,截至2024年10月10日收盘,9月30日以来连续保持单日成交金额超过2万亿元且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9年前创出的历史新高。 图1:全市场历次单日成交金额超过2万亿元的日期及对应的上证指数收盘点位对比图 (截至2024年10月10日收盘,9月30日以来连续保持单日成交金额超过2万亿元且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9年前创出的历史新高。) 来源:上海证券财富管理总部、WIND 点评:从分市场来看,10月8日当天沪市成交额首次突破1.5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深市成交额超过1.9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而券商股盘中罕见全部涨停。多个指数涨幅刷新历史纪录,像创业板指数、北证50指数单日涨幅刷新历史纪录,深成指创出最近16年来第二大单日涨幅,科创50指数创出史上第二大单日涨幅。今年国庆假期股市休市期间,交易所、券商等加班备战节后开市,各大券商加班加点服务投资者,国庆期间有大量新开户的股民,开户量激增。超强的财富效应点燃了市场热情带动了股市开户量随之猛增。此前的9月29日上午,上交所启动竞价、综合业务等平台相关业务测试,竞价交易系统累计接收申报2.7亿笔订单,是历史峰值的2倍。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为了满足券商激增的开户审核需求,破天荒地在周末临时开放,提供生产服务环境,而多家券商也紧急对网络宽带、主机资源等进行扩容升级。 二 策略:持续把握党中央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利好的长期效应的逐渐释放;关注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关注《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出台提出三大举措,实现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与中长期资金稳定回报的良性互动! 1、持续把握党中央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利好的长期效应的逐渐释放。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2024年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而相比1年多前的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对资本市场的描述从“活跃”升级为“要努力提振”,此外,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相比1年多前有更实质具体的明确指向,充分体现了顶层设计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未来需继续把握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关注金融市场,稳市场、稳信心措施持续落地! 2、关注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努力提振资本市场!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正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10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发改委主任表示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同时还表示,还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有关部门将采取有力有效的综合措施,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目前各项政策正在加快推出。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揽子增量政策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推出。将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力争年内见到更多实效。据介绍,一揽子增量政策统筹财政、金融、消费、投资、房地产、股市、就业、民生等各领域政策,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合力。 3、关注《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出台提出三大举措,实现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与中长期资金稳定回报的良性互动。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努力提振资本市场,近日,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同意,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主要举措包括:一是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二是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三是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指导意见》的主要目标是,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推动中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更加合理,投资行为长期性和市场内在稳定性全面强化,投资者回报稳步提升,中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中长期资金更好发挥引领作用、投融资两端发展更为平衡、资本市场功能更好发挥的新局面。关注亮点包括像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建立ETF指数基金快速审批通道,持续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建立健全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像ETF市场,2024年9月下旬,资金加速流入ETF市场,整体交投活跃,全市场ETF总规模突破3.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ETF产品具有资产透明、交易费用低廉等特点备受投资者关注。2024年是境内ETF市场成立20周年,截至2023年底,A股市场ETF占总市值比例刚刚突破2%。 市场有风险 · 投资须谨慎 上海证券财富管理总部 杨明,执业编号:S0870611030002 产品简介:聚赢主题论坛精选短期市场主题热点和行业,为客户传递市场最新热点点评、主题分析、行业分析。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适合具有自主投资决策能力的投资者;敬请关注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本产品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数据,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任何人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我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版权归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获得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引用或转载。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对于免责条款具有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内容来源:上海证券财富管理总部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咨询服务风险提示 ▲请您上下滑动查看▼ 尊敬的投资者: 上海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是为提高客户体验,向您提供的增值服务。您应全面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充分了解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风险,并根据适当性管理规定,合理接受我公司提供的投资咨询服务。我公司投资咨询服务的主要风险如下。 一、公司投资咨询服务是基于公司员工的个人专业能力,在公开信息基础上开发的服务产品,相关内容和建议不承诺收益保障,仅为投资参考,您在使用时需做出理性判断。 二、公司投资咨询服务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对所有投资者适用,也不能保证在任何市场环境下均有效。 三、公司投资咨询服务均依据公开获得的证券研究报告和投资信息,我公司不承担上述信息的真实性。 四、公司投资咨询服务将根据市场需求及业务发展进行调整,并将充分告知,可能影响服务产品的持续性。 五、公司郑重提醒您证券公司员工不得对您的账户进行操作、不得约定分享收益或共担风险,您需要妥善保管好账户密码并自行进行证券买卖操作。如您发现公司员工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利益冲突情形,应及时进行投诉。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请您切记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