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拉尼娜现象对农产品的影响

拉尼娜现象对农产品的影响

作者:微信公众号【中财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财期货《拉尼娜现象对农产品的影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拉尼娜现象对农产品的影响 文 /农产品组 来源:中财研究 问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 答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与厄尔尼诺相反,赤道太平洋的信风较正常强,海洋表面的暖水被进一步推向西面,则赤道太平洋中部及东部的表面温度较正常低、冷水区较正常偏大,对流活动的位置及沃克环流亦随之改变。它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 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表1:拉尼娜现象对气候的影响 资料来源:中财研究院 今年拉尼娜现象出现以后,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已经明显出现,而随着拉尼娜现象的持续发展,新一轮的更新报告再次显示了拉尼娜现象的转变,NOAA已经发布了新的说明,那就是拉尼娜现象在继续增强中,同时也说明了东太平洋地区持续变冷,所以全球的气候大变化依然在保持之中。 2020年9月10日,NOAA正式宣布拉尼娜状态的来临。该通报展示8月整个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平面温度均低于平均水平,并且所有Nino指数均为负值。10月8日NOAA报告,拉尼娜现象有85%可能性会持续至北半球2020/2021年冬季,有60%的可能性会持续到明年4—5月。而各国气象研究机构的预估显示:绝大多数模型认为2020-21年冬季,北半球将继续发生拉尼娜现象,并有超过1/2的机构模型认为拉尼娜将在11月至12月的高峰季节到达中等强度的边界后开始减弱,约在21年4、5月左右消退。 图1:Ni?o3.4海温关键区的指数 资料来源:NOAA,中财期货研究院 拉尼娜现象对农产品的影响 农作物的生长与天气情况息息相关,各类农产品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特定的温度、水分,尤其是在植物生长最重要的时期,比如大豆的灌浆期,甘蔗的伸长期,棉花的花铃期。一旦天气出现异常无法满足特定的生长条件,严重时则会影响最终的单产及产量。 2.1甘蔗 甘蔗是食糖生产的主要原料,甘蔗糖产量占食糖产量的80%,甘蔗是热带和亚热带作物,主要种植在南北纬25°之间,主要的产量大国是巴西、印度及中国。巴西甘蔗种植分布于东北部及中南部,其中中南部甘蔗产量占全国90%,主要集中在圣保罗地区。印度的甘蔗种植分12个邦,其中北方邦及马邦种植面积占64%。中国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及广东地区。 表2:异常天气对甘蔗的影响 资料来源:中财期货研究院 拉尼娜现象下,9-11月巴西南部已经出现干旱少雨,12-2月印度南部低温,中国中部及东南部低温,但该时期并不是甘蔗的种植时期,对甘蔗整体影响不大。 2.2棉花 棉花种植区域广泛,主要分布在亚、非、美、欧和大洋各州,目前中国、印度、美国为世界三大核心产棉区,产量分别占全球的23.2%、22.8%和15.5%。 中国棉花产区主要在新疆,占全国产量的88%,新疆日照充足,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印度有11个邦种植棉花,中部棉区产量占比55%,南部产区占31%。美国棉区主要集中在得克萨斯州西部、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利亚州和密西西比河下游三角洲。其中最大的主产区是德克萨斯州,种植面积占美国的50%以上。 棉花是喜温耐旱作物,喜光照、忌阴雨涝渍、也怕持续的高温干旱。棉花的生长分为五个阶段,播种出苗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其生长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不同生长时期需要不同的温度及水分。其中4-6月份要注意温度对棉苗的影响,7-8月份是需水量最多的时期,需要注意干旱的影响。 表3:异常天气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资料来源:中财期货研究院 今年美国德州的干旱已经对棉花的生长和单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美棉基本收获完毕,2021年关注美国干旱和印度低温对棉花种植的影响。中国新疆受厄尔尼诺/拉尼娜影响不大。 2.3玉米 中国是全球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产量占全球的23.4%,仅次于美国。中国玉米生产区域分布较广,春播玉米以东北三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夏播玉米以山东和河南为主。 玉米的生长周期分为五个阶段,播种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授粉期、灌溉成熟期和收获期。不同时期对水分和温度的要求不同,其中拔节期对水分需求开始增加,到抽穗授粉和灌浆期耗水量达到最大,因此春玉米6-9月份,夏玉米的7-10月份降雨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温度对玉米影响较大的时期在抽穗授粉期,时间在6-8月份。 表4:异常天气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资料来源:中财期货研究院 拉尼娜现象会导致玉米主产国美国西北部潮湿、中国中部及东南部低温,时间和玉米种植区域来看都不会对2021年玉米产生太大的影响。 2.4大豆 大豆主产国为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美豆的主产区位于美国中西部地区,巴西大豆主要种植区在巴西中西部及南部;阿根廷大豆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科尔多瓦省、圣菲省三个省。美国灌溉技术好,受灾害天气影响比较弱,而阿根廷因基础设施稍落后,产量受灾害天气影响较大。 水分和温度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温度方面,大豆是喜温作物,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都有不同的要求。水分是影响大豆单产和产量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降水主要会引起旱灾和洪灾,而干旱是大豆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大豆生长期分为种植期、开花期、灌浆期、收获期四个阶段,各阶段耗水量不同,而在开花至鼓粒期是决定大豆单产的关键时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 表5:异常天气对大豆的影响 资料来源:中财期货研究院 拉尼娜现象恰好覆盖南美大豆的生产季节,近期巴西产区获得降雨,播种已经赶上前期因干旱延误而的进度,巴西今年的产量是否会受拉尼娜影响尚不确定。阿根廷大豆刚刚开始进行播种,将会受拉尼娜影响而有所减产,但预计对全球大豆供应造成的影响有限。 2.5棕榈油 棕榈油主产区为东南亚,印尼和马来是主要生产国。马来西亚棕榈油主要产区为西马、沙巴和沙捞越,印尼主产区在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岛南部。 棕榈油是棕榈果压榨而成的植物油。棕榈树需要16-18个月的育苗期,3-4年后开始结果,7-14年后进入产量高峰,15-18年后产量逐渐衰退,油棕树经济树龄一般在20-25年。棕榈树为四季开花结果且长年都有收成的作物,喜高温多雨气候。 表6:棕榈树生长适宜环境 资料来源:中财期货研究院 拉尼娜发生在四季度时,对棕榈油单产一般会产生负面影响,其中对10月的影响最大;发生在一季度,则对单产有正面影响。从滞后影响来看,前期由拉尼娜带来的降雨有益于之后棕榈树的生长发育,可明显提高次年单产。 总结及行情展望 10月8日NOAA报告,拉尼娜现象有85%可能性会持续至北半球2020/2021年冬季,有60%的可能性会持续到明年4—5月。各国气象研究机构的预估2020-21年冬季,北半球将继续发生拉尼娜现象,并有超过1/2的机构模型认为拉尼娜将在11月至12月的高峰季节到达中等强度的边界后开始减弱,约在2021年4-5月左右消退。 新年度甘蔗、棉花和玉米主产国主要种植时间将在明年4月份开始,如果拉尼娜现象持续至2021年4-5月份,从时间上来看不会对该些农产品产生影响。接下来拉尼娜现象对农产品的影响主要关注南美大豆和棕榈树的生长。 南美大豆已经播种完毕,如果2021年一季度拉尼娜现象持续,巴西和阿根廷的干旱对新年度南美大豆单产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全球大豆结转库存处于低位,如果南美发生拉尼娜导致减产,这将会推动大豆价格继续上行。 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会导致棕榈油主产区马来西亚和印尼低温多雨,雨量和温度是棕榈树生长的重要因素。棕榈树一般要求年降雨量1500mm以上,2500-3500mm的年降雨量更佳,接下来主要关注马来和印尼的降雨,适当的降雨有利于棕榈树的生长,雨量过多则不利于棕榈果成熟采收,从而影响棕榈油产量和出油水平。目前棕榈油基本面较好,库存较低,价格仍有上行空间,而2021年产量可能进入恢复期,对棕榈油价格会有一定的压制。 特别声明 ▼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未经我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 添加中财研究微信 了解有价值资讯 期货信息分享、研投咨询等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