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后续仍有配套政策可以期待

后续仍有配套政策可以期待

作者:微信公众号【湘财证券】/ 发布时间:2024-09-2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湘财证券《后续仍有配套政策可以期待》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一、增量货币、地产政策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一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大约向市场释放1万亿增量资金;二是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20BP,由1.7%降为1.5%,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既稳定银行净息差,又降低实体经济借贷融资成本,为权益市场向好回升提供动力支持。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最低首付比例。一是存量房贷利率平均下调0.5个百分点左右,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的利息支出总数大概1500亿元左右,有助于促进扩大消费和投资,减少提前还贷行为;二是全国首套房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统一为15%。 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创设的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中的央行资金支持比例将由60%提高至100%。截至目前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资金仅使用121亿元,使用进度严重迟缓,提高资金配套支持比例,有助于增强对银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加快推动商品房的去库存进程,目前商品房去化周期停留在25个月左右,距离18个月合理目标仍有较大距离。 房地产融资支持政策。延长两项房地产金融政策文件的期限至2026年,一是有助于稳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房企贷款的情绪和信心,二是银行和信托机构的违约贷款数量会大幅减少。整体而言,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 二、与资本市场有关的增量政策 创设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和专项再贷款支持回购增持。一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规模5000亿,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市。互换便利将大幅提升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更好发挥证券、基金、保险公司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对于当下改善A股流动性有较大益处。二是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利率为1.75%,首期额度3000亿元。有助于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且对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一视同仁。 进一步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一是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二是完善“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重点是提高对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的监管包容性,要全面落实3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减少对短期业绩的过度追求,注重长期稳健投资回报,通过破除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资金。截至二季度末,险资运用余额较年初增长9.62%,其中财险+人身险合计持有的股票、基金规模较年初增加3062亿元,成为今年市场难得的增量资金。考虑到目前险资投资股票、基金的比例徘徊在10%-15%之间,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三是进一步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增持力度、扩大投资范围的有关安排,推动包括中央汇金公司在内的各类中长期资金投资股市。四是持续改善资本市场生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配套制度安排,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金融监管部门多项政策简评 1、降准降息力度超预期。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降准50bps,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视市场流动性状况,未来有可能进一步下调25-50bps。降低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20bps,从1.7%下降至1.5%,引导LPR、存款利率同步下降,保持净息差稳定。降低存量按揭利率至新发放水平,平均降幅50bps。降准降息幅度超出市场预期,落地十分及时,是对短期经济压力的有力应对,有望能明显提振市场信心。 2、金融对地产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例统一,二套房首付比例25%下调到15%。5月发布的3000亿住房再贷款,支持比例由60%提高到100%,增强市场化激励。经营性物业贷款、金融16条政策,延期到2026年底。金融对房地产支持力度进一步上升,有利于缓解当前短期经济的核心矛盾,有助于地产基本面企稳。 3、央行创设专项工具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工具,允许机构对央行资产质押,获取流动性,提高机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这两项工具是力度较大的政策创新,或为资本市场带来潜在的增量资金。反映出政策层面呵护资本市场的决心,或有利于市场整体风险偏好的回升。结合当前A股处于历史上较低的估值水平,我们认为可以积极关注市场的反馈。 4、后续仍有政策可以期待。本次发布会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政策力度整体超出市场预期,后续住建部、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或有进一步的配合政策出台,可以持续关注后续政策的落地节奏和力度。 本次政策明显超市场预期,尤其是以下5点: 1)降准降息时间点超市场预期。此前市场预计年内可能降准一次、降息一次,而本次同时降准降息,且在9月落地,较为积极。 2)降准降息的幅度均超过市场预期。市场此前预计10月前后会降息10BP,而本次降息幅度达20BP;同时降准50BP,并表示年底前可能还会择机再降准0.25-0.5个百分点,幅度明显超过市场此前预期。 3)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央行表示本次下调平均降幅在50BP左右,且央行表示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房贷利率附近,意味着存量房贷利率后续仍有下降空间。 4)结构性货市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规模5000亿,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市,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无论是政策本身还是储备资金量均超市场预期。 5)LPR和存款利率将同步下调。央行表示,在市场化利率的机制下,将带动中期借贷下调0.3%,预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也将随之下行0.2%-0.25%。央行超预期政策具有明显信号意义,显示增量政策在加速落地过程中,全年完成5%目标可能性增大,后续放松一线城市限购和增发特别国债等增量政策值得期待。近期市场对政策是否足够重视经济增长心存疑虑,市场对增量政策期待有所下调,本次央行先行一步发布增量政策,且幅度超预期显示增量政策正在加速落地过程中,市场对其他配套政策的期待升温,反应较为积极。 推荐关注板块 1)建议重点关注港股 理由:港股出清较为彻底,受益美联储降息和国内基本面好转双重利好,有望率先启动。 2)建议重点关注红利板块 理由:降息之后,红利板块股息率竞争优势增强,在近期回调之后,板块长期配置性价比再度提升,随着互换便利操作落地,红利或迎来新的配置潮。 3)建议关注顺周期品种 理由:增量政策若能有效加速房地产见底回升,刺激居民消费,市场对未来宏观经济信心将显著增强,顺周期品种或迎来一轮估值修复。 4)建议关注高弹性成长品种 理由:增量政策超预期,市场信心大增,此前处于估值底部的高弹性成长品种,有望受情绪推动迎来估值修复,高弹性成长资产更具进攻性。 上周市场主要指数震荡反弹,其中上证指数上涨1.21%,深证成指上涨1.15%,创业板指上涨0.09%,沪深300上涨1.32%,中证1000指数上涨1.14%,科创50指数下跌1.02%。 从板块涨跌幅来看、房地产涨6.81%、食品饮料涨1.48%、创新药跌1.40%、消弗电子涨0.99%、计首机涨3,2%、传媒涨1.45%、半导体跌0.11%、上周市场震荡反弹,房地产板块显著领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上午新闻发布会宣布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并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中秋消费数据不及预期,茅台批价持续走弱,内需拐点还需等待。四季度首发的mate70,将首次搭载纯血鸿蒙系统,鸿蒙概念涨幅较大。9月19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加快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我们看好消费、医疗、化工、品牌出海方向的公司。 联储降息引动市场,国内经济仍处低位。 上周市场只有三个交易日,但市场风格节奏变化较大,故事线也比较复杂。全A周四在联储降息放水落地+国内LPR同步跟进的预期下上冲,成交放大至6200亿,周五国内降息落空,情绪衰减,但国家队持续发力最终还是维持住了大票一周的涨幅。整周来看,借助周四的惯性,逾3300家A股公司上涨,但周五的缩量明显落在了情绪驱动、内需不足的实处。周四地产、家用电器、有色领涨,消费反弹(不是反转),动机为5年期LPR降息预期,周五回踩,一日游行情。 宏观叙事,海外主要看9月FOMC会议联储50bps的降息。降息超预期的是幅度。我们认为在前有鲍威尔在JH会和8月的FOMC会议上充分铺垫下,本次罕见的大踏步“补偿式”降息,并不指向美国经济增长动能衰减,更像是据近期就业数据修正后的预防手段。会议之后,美股、债都有表现,黄金上涨。更新后的点阵图指向今年还有两次降息,预期给国内的利率走廊留下充分的转换空间。国内主要关注中秋消费数据及LPR反馈,以及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中秋旅游数据只能算偶有亮点,主题凸显一个下沉,出行方式以轨道交通为主,出行方向主要为近郊、4线及以下城市;此外,房地产在“金九银十”的周期背景下,依旧保持下行,以上种种,除了天气影响因素,背后依旧是有效需求不足,情绪不旺的现实。关于周五LPR没有动作,无疑对于情绪有一定的打击,但我们觉得空有总量政策单行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结合后续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预期,一揽子(包括MLF、降准等工具)的组合拳或许更有性价比。 上周组合保持了相对温和表现,我们并没有盲目跟随前一周话题操作,主流仓位保持在军工、化工板块。对于降息导向的货币、贵金属,做一点思考和观察,持续关注计算机硬件领域出现突破(华为链、云、存储)的领域。 期权&期指 上周大部分期权标的指数上涨,除科创板收跌近1%,创业板指数近乎收平之外,其他指数涨幅均在1%至1.5%之间。上周期权市场情绪平稳,大部分期权品种隐含波动率曲面较对称,除中金所50期权隐含波动率曲面略右偏。上周大部分期权品种隐含波动率周度下跌,除创业板和深100隐含波动率周度小涨约1个波动率点,其他品种期权隐含波动率均下跌约1到2个波动率点。目前,大部分期权品种短期实际波动率和日内波动率有所上涨,叠加国庆假长假效应,上周各品种期权隐含波动率可能有上涨趋势,可适当在节前建立空波动率头寸捕捉节后波动率回落的收益,同时关注波动率期限节后上的交易机会。 大宗商品 上周,国内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反弹,主要得益于美联储大幅降息,引领全球央行进入新一轮宽松政策周期,从而提振了市场信心。同时,国内节前库存补充需求的增加也促进了商品价格的普遍反弹。据慧博投研资讯报道,尽管LPR利率保持稳定,但预计宽松政策仍将是未来经济调控的主要方向。央行指出,由于银行存款向资产管理产品转移的速度以及银行净息差缩小等因素的限制,存贷款利率的进一步下降面临一定制约。因此,央行强调了在货币政策调控中应适度把握力度和节奏,导致9月份的LPR保持不变。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