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赵伟:货币、信用环境的常见误读

赵伟:货币、信用环境的常见误读

作者:微信公众号【宏韬伟论】/ 发布时间:2020-07-2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长城证券《赵伟:货币、信用环境的常见误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货币、信用环境的常见误读.mp3 From 宏韬伟论 00:00 03:50 报告要点 近期,市场对货币和信用环境是否转向,存在诸多分歧。我们从货币流动性环境是否具备转向条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化和信用修复是否结束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问:货币流动性环境是否具备转向条件? 近期,货币市场利率表现明显分化,主要缘于银行超储率过低。7月以来,7天货币市场利率在利率走廊下限附近波动,而14天以上货币市场利率明显抬升,3个月SHIBOR上涨至2.56%、接近春节刚结束的水平。不同期限利率表现不同,与银行超储率过低有关,6月超储率只有1.6%、为2018年以来同期新低;而央行公开市场主要投放7天资金、平抑短期波动,不能弥补银行的长期资金缺口。 当前货币流动性环境尚不具备转向的宏微观基础,降准补充银行流动性的必要性上升。经济生产经营行为正逐步修复,但需求整体偏弱、就业等压力较大;经验显示,在没有完全确认经济企稳前,央行通常不会转向全面收紧。微观层面,企业尚处于报表修复阶段,流动性偏紧可能导致融资成本上升、不利于报表进一步修复。结合2018年以来降准规律来看,降准必要性上升、时间窗口或已临近。 二问:宽货币一定带来宽信用么? 货币到信用的传导机制不同以往,沿用传统框架容易产生偏误。传统框架下,央行直接调控贷款利率,对实体需求刺激迅速。2016年以来,央行逐步转向间接调控为主,手段上从数量转向价格调控,通过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进而影响融资成本,时滞相对较长。“房住不炒”定位下,房地产带来的信用派生弱于传统周期。此外,存贷款利率非对称式变化,加大银行净息差压力,增大传导阻力。 没有宽货币配合,信用修复较难;但宽货币不一定带来宽信用,过于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也可能导致资金空转等。经验显示,经济承压下,央行加码宽松刺激需求,有助于信用修复;但货币政策所面临的宏观形势复杂多变,仅靠货币加码较难刺激需求修复、还可能出现资金空转、违规套利等,信用修复还需财政政策等配合。 三问:信用环境的拐点已现? 社融增速的见顶回落,并不意味着信用修复即将结束。上半年社融变化,显著受政府债券发行节奏等影响;考虑到后续影响趋弱等,社融增速或在三季度前后见顶回落,年底水平仍明显高于2019年底、中性情景或超13%。从债券发行到资金运用存在时滞,导致社融或更多反映政府融资行为,而非支出带动的信用派生。 下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加快,或将带动经济行为和信用环境进一步加速修复。下半年广义“赤字”还有7.8万亿元空间,占全年规模的70%。中性情景下,预计全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或在5-10%左右,下半年增速将较上半年的0.6%大幅抬升。随着广义财政支出加快,财政存款投放,及基建等对需求的拉动,或加快信用派生;M2增速或继续抬升,中性情景下,年底M2增速或达到13%,甚至更高。 报告正文 近期,市场对货币和信用环境是否转向,存在诸多分歧。我们从货币流动性环境是否具备转向条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化和信用修复是否结束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问:货币流动性环境是否具备转向条件? 近期,货币市场利率表现明显分化,主要缘于银行超储率过低。7月以来,7天货币市场利率在利率走廊下限附近波动,而14天以上货币市场利率明显抬升,3个月SHIBOR上涨至2.56%、接近2月中旬水平。不同期限利率表现不同,与银行超储率过低有关,6月超储率只有1.6%、为2018年以来同期新低;而央行公开市场主要投放7天资金、平抑短期波动,不能弥补银行的长期资金缺口。 当前货币流动性环境尚不具备转向的宏微观基础。随着国内疫情平复,经济生产经营行为逐步恢复,但需求整体偏弱、就业等压力较大。经验显示,在应对内部外冲击时,央行往往率先启动;随着冲击减弱、经济逐步修复,在没有完全确认经济企稳前,央行通常不会转向全面收紧。微观层面,企业尚处于报表修复阶段,银行流动性偏紧可能导致融资成本上升,加大企业融资压力、不利于报表进一步修复。 降准补充银行流动性的必要性上升,结合历史规律来看,操作时间窗口或已临近。考虑到3季度地方债和特别国债等发行,超额准备金或继续被消耗,进一步加大银行流动性压力,需要央行流动性的支持。回溯历史,降准是近年来补充银行流动性的重要操作;2018年以来操作逐步常规化,基本上每个季度央行会进行一次全面或定向降准操作,而2020年4月之后央行再未宣布降准。 二问:宽货币一定带来宽信用吗? 转型“攻坚”阶段,货币向信用的传导机制不同以往,沿用传统货币到信用思维可能导致偏误。传统框架下,央行直接调控贷款利率,对实体需求刺激迅速。2016年以来,央行逐步转向间接调控,通过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进而影响融资成本,时滞相对较长。“房住不炒”定位下,房地产带来的信用派生弱于传统周期。此外,当前存贷款利率非对称式变化,加大银行净息差压力,一定程度增大传导阻力。没有宽货币配合,信用修复较难;但宽货币不一定带来宽信用,往往需要财政政策等配合。历史经验显示,经济承压时,央行加码宽松刺激需求、推动信用修复;但货币政策所面临的宏观形势复杂多变,仅靠货币加码较难刺激需求的修复。传统周期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房地产政策等配合,共同推动需求和信用环境修复;转型“攻坚”阶段,房地产定位“房住不炒”,政策维稳托底主要靠基建而非房地产。 需求低迷下,过于宽松的环境也可能导致资金空转等。疫情背景下,央行加码宽松对冲,货币市场利率和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均快速回落,大幅低于银行理财收益率和结构性存款利率。在内外部不确定性较大下,企业投资意愿偏弱,部分募资或用于购买结构性存款等,可能导致资金空转等。5月以来,央行、银保监会等出台压降结构性存款、防止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等措施,加强防范金融风险、打击资金空转。 三问:信用环境的拐点已现? 社融增速的见顶回落,并不意味着信用修复即将结束。上半年社融增速变化,显著受政府债券发行节奏等影响;地方债新券和特别国债发行规模远高于2019年同期,加之基建投资对贷款等需求的拉动,共同推动社融增速的大幅上升。考虑到政府债券发行影响趋弱等因素,社融增速或在三季度前后见底回落,年底水平仍明显高于2019年底、中性情景或超13%。从债券发行到资金运用,存在一定时滞,导致社融或更多反映政府融资行为,而非支出带动的信用派生。广义支出的拉动开始显现,经济行为与信用修复逐步形成正向反馈。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整体偏弱、仅增长0.6%,低于全年预算增速,主要受一般财政拖累;而政府性基金支出持续抬升、6月同比增长40%以上。随着政府投资扩张带动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代表企业中长期资金来源的有效社融持续修复;同时,经济行为与信用修复相互加强,实体需求修复也带动融资需求改善。下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加快,或将带动经济行为和信用环境进一步加速修复。下半年广义“赤字”还有7.8万亿元空间,占全年规模的70%。中性情景下,预计全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或在5-10%左右,下半年增速将较上半年的0.6%大幅抬升。随着广义财政支出加快,财政存款投放,及基建等对需求的拉动,或加快信用派生;M2增速或继续抬升,中性情景下,年底M2增速或达到13%,甚至更高。 研究结论 (1)近期,货币市场利率表现明显分化,主要缘于银行超储率过低。当前货币流动性环境尚不具备转向的宏微观基础,降准补充银行流动性的必要性上升。 (2)货币到信用的传导机制不同以往,沿用传统框架容易产生偏误。没有宽货币配合,信用修复较难,但宽货币不一定带来宽信用,往往需要财政政策等配合。 (3)社融增速的见顶回落,并不意味着信用修复即将结束。下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加快,或将带动经济行为和信用环境进一步加速修复。 风险提示 金融风险累积导致政策出现重大调整;财政盘活存量或项目落地不及预期。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货币、信用环境的常见误读 对外发布时间:2020年7月26日 报告发布机构:开源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赵伟 SAC编号:S0790520060002 邮箱:zhaowei1@kysec.cn 杨飞 SAC编号:S0790520070004 邮箱:yangfei1@kysec.cn 近期重点研究报告 ◆ 重磅深度 重磅深度 | 美国经济之辩 2020/07/11 重磅深度 | 区域掘金,寻找修复“预期差” 2020/07/09 重磅深度 | 房地产链的“形”与“势” 2020/07/06 重磅深度 | 近八千个项目,解密专项债“新”动向 2020/07/06 重磅深度 | 影响美国大选的两条关键逻辑 2020/07/04 ◆ 周度专题 赵伟:历史上选情不利时,美国在任总统做过什么?2020/07/26 赵伟:财政分析新框架 2020/07/23 赵伟:流动性转向了吗?2020/07/20 赵伟:消失的“地产周期”2020/07/20 赵伟:2020年美国大选的关键词:“混乱”、“无序” 2020/07/13 赵伟:信用修复,远未结束 2020/07/14 赵伟:被低估的财政空间 2020/07/13 ◆ 每周鉴读 【每周鉴读·第1期】斯蒂格利茨、林毅夫 | 美国为什么需要深刻的变革?中美为什么需要竞合?2020/07/10 【每周鉴读·第2期】巴菲特:波动不等于风险2020/07/25 团队介绍 首席经济学家 赵伟 赵伟,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19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最佳分析师、金牛奖最具价值首席分析师等。复旦大学专硕校外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研究员、专硕导师。代表性著作《蜕变·新生: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等。 邮箱:zhaowei1@kysec.cn 法律声明 法律声明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机构或个人客户(以下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机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报告可能附带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可能涉及的开源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开源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本报告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客户使用方便,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或风险。 开源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开源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长按关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