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资讯 | 市场资讯、行情&盘前必读、品种观点:贵金属、焦煤焦炭、甲醇
(以下内容从格林期货《今日资讯 | 市场资讯、行情&盘前必读、品种观点:贵金属、焦煤焦炭、甲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今日资讯 推动关键制度创新 资本市场向“新”提质 2024年上半年,实体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7000亿元;“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数十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布产业并购方案,“硬科技”并购活力迸发;今年以来,境内新上市公司中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公司合计占比超七成……一组数据展现了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向“新”提质的新亮点。良种还要沃土育。业界预期,监管部门将不断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深入研究完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创业投资等制度安排,持续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质效。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资本市场大有可为,也正在大力作为,突出表现在资本市场不断提升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目前,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是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板块: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创业板着力服务优质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与全国股转系统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据统计,截至9月19日,在今年新增的64家上市公司中,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占比超七成,金融资源进一步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从制度机制以及理念上解决包容创新问题,提升制度包容度,大力推动关键制度创新。近期,监管部门针对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具有投入大、周期长、研发及商业化不确定性高等特点提出了系列举措,逐项落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质效,需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监管部门正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围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引导更好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9月20日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昝秀丽) 国家发展改革委:适时推出增量政策举措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9月19日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加强政策预研储备,适时推出一批操作性强、效果好、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举措。持续推动解决影响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的制约瓶颈,千方百计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和内生动力。在利用外资方面,将研究扩大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金贤东介绍,1-8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3个,总投资6731亿元,其中审批53个,核准30个,主要集中在高技术、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谈及下阶段扩大需求重点工作,金贤东表示,要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投资方面,重点是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积极稳妥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推动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在消费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与各部门各地方一道,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进一步促进文旅、教育、医疗、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谈及下阶段宏观调控,金贤东表示,宏观政策适度加力、更加精准,加强逆周期调节。金贤东表示,要加快推进重点改革任务落地。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制定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目录,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9月20日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欧阳剑环) 从11.2万亿元到256.24万亿元——金融事业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金融事业走过了光辉的历程。数据显示,2001年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2万亿元;截至2024年8月末,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56.24万亿元。金融事业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回首75年,中国金融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中国成立之初,金融工作主要是维护币值稳定、抑制通货膨胀,重建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促进国民经济平稳恢复。针对大规模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中国金融业广泛聚集社会资金,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1978年,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启动。同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从财政部分离独立。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恢复或重建。1990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揭开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新篇章。1993年底,国务院颁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和实施金融监管的两大职能,同时提出要把我国的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业开始从政策开放转向制度开放。2002年12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这是将中国资本市场纳入全球资本市场体系所迈出的第一步。2003年12月,中央汇金公司成立。此后,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启动,4家国有商业银行陆续完成股份制改造。这一时期,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拓展了我国金融机构的视野,提高了我国金融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事业开启新一轮全方位发展。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这一阶段,金融工作聚焦服务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开放力度等方面,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我国金融事业发展始终充满活力、拥有广阔空间,应持续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我国普惠金融聚焦重点领域发力,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适配性,推动普惠金融“普”的覆盖面更广、“惠”的可得性更高。(9月20日 经济日报) 产业呼吁天气衍生品应用加速推进 今年夏季,我国南方遭遇大范围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7月至8月,多地创下高温纪录。期货日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举行的2024年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8月全国平均气温22.6℃,较常年同期偏高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江淮、江汉大部、江南大部及重庆、四川东部等地高温日数超过15天,226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阈值标准,浙江义乌(42.8℃)等18站突破历史极值。根据实测气象数据编制的“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显示,相比历史波动范围,近期相关地区基准城市的日平均温度(DAT)指数和日度制冷(CDD)指数均处于高位,反映了今夏高温天气的整个过程。从DAT指数来看,7月1日至8月31日,该指数的21个基准城市中,哈尔滨、大连、青岛、上海、长沙和杭州六个城市的平均指数值达到或超过过去十年的极值。广州、杭州、长沙、贵阳和南昌五个城市单日指数创下过去十年最高指数值纪录,其中广州7月25日DAT指数值为132.93,打破了2022年7月24日132.45的历史纪录;杭州8月3日DAT指数值为136.08,打破2017年7月25日135.63的历史纪录。与此同时,CDD指数反映的情况与DAT指数基本一致。作为反映一段时间内日平均温度向上偏离基准温度(18℃)程度的指数,哈尔滨、大连、青岛、上海、长沙和杭州六个城市的CDD指数均超过过去十年同期最高值。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农作物主产区的均温逐年攀升,频繁的高温热害天气已成为影响农畜产品供给的灾害天气之一。实际上,目前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已深刻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据美国财政部估算,全球经济总量的20%直接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从天气反常、极端天气变化到气候灾难,天气风险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东亚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景川告诉记者,现代企业生产涉及从原料、库存、配件、生产、安装到终端产品,产业的分工合作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其中气温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专业人士看来,宏观上,温度指数可用于服务农产品产量、电力需求等方面的预测监测,为相关部门提供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依据。微观上,温度指数可以量化一段时间内温度对相关区域农业全产业链产生的累积影响,因此可为相关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决策参考,服务实体企业生产经营。(9月19日 期货日报网 张田苗) 前一日行情&盘前必读 前一日行情 全球主要商品涨多跌少;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全线收跌,玉米期货跌1.7%;国际油价全线上涨,美油11月合约涨1.77%;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涨,COMEX白银期货涨1.36%;伦敦基本金属集体收涨,LME期铅涨2.21%。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收盘,能源化工品全线上涨,低硫燃料油涨3.26%,燃油、PTA涨超2%。黑色系普遍上涨,铁矿石涨3.24%,焦炭、热卷、焦煤涨2%左右。农产品多数下跌,豆二跌2.34%,豆粕跌1.81%,菜粕跌1.69%。基本金属全线收涨,沪铅涨1.65%,沪锡涨1.14%,沪铜涨1.03%,沪镍涨0.71%,氧化铝涨0.7%。沪金涨0.47%,沪银涨1.49%。 盘前必读 1、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9月份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表示,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政策预研储备,适时推出一批操作性强、效果好、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举措。 2、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多次释放下一步货币政策信号,明确“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提出“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举措”。同时,随着美联储降息按下“确定键”,全球降息潮的开启进一步拓宽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空间。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步入四季度,央行将出台更多增量政策,降准、降息、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等均有空间和可能。 3、中国9月LPR报价即将出炉,市场预期有可能下降20bp左右。业内人士认为,美联储此次降息为中国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打开了更为宽松的操作空间,预计后续我国降准、降息的调整或加快落地。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5年期以上LPR有望进一步下调,居民购房的成本也将跟随下降。同时,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预期也在不断强化。 4、为保障农民收入,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关于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政策精神,郑商所结合试点成效,持续扩大探索新的品种与新的模式,目前已全面启动2024年“保险+期货”项目。据悉,郑商所今年立项支持了27个“保险+期货”项目,覆盖新疆、甘肃、陕西、广西、云南等10个省份,今年郑商所支持的品种数量、覆盖区域、赔付金额和参与者类别等,相较以往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包括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中原农险和长江财险等保险公司也积极参与,还有超30家期货公司在多个品种参与承保。 5、Wind数据显示,9月19日,国内商品有33个品种基差为正值,23个品种基差为负值。其中,棉纱、苹果、鸡蛋基差最大,现货较期货分别升水1920.00元/吨、1523.00元/吨、1322.00元/500千克;沪锡、丁二烯橡胶、橡胶基差最小,现货较期货分别贴水2710.00元/吨、2225.00元/吨、1620.00元/吨。 6、香港金管局将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5.25%。汇丰将港元最优惠贷款利率从5.875%下调至5.625%,为2019年以来首次下调。 7、在美联储罕见降息50个基点后,全球多地掀起一轮“降息潮”。南非央行降息25个基点至8%,自2020年以来首次放松政策。卡塔尔央行降息55个基点,巴林央行、约旦央行、阿联酋央行降息50个基点,科威特央行降息25个基点。 (万得通讯社) 品种观点 贵金属 影响因素:1、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目的是在通胀回落的基础上,保证失业率不大幅上升,目前美国经济仍未进入衰退阶段,美元指数受到降息影响下跌,贵金属价格相应保持震荡偏强;2、地缘政治危机仍支撑黄金价格。 后市展望: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意味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宽松,也为了缓解美国就业的疲态,靴子落地,美元指数下跌支撑贵金属价格,后期美元指数的方向将对价格具有引导作用。 焦煤焦炭 昨日日盘双焦主力合约波动剧烈,Jm2501合约收于1291.0,环比上一日收盘价上涨2.30%,J2501合约收于1914.5,环比上一日收盘价上涨3.10%。昨日夜盘Jm2501合约收于1294.0,较日盘收盘价上涨了0.23%,J2501合约收于1912.5,较日盘收盘价下跌了0.10%。近日华东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同时临近国庆,钢材价格频繁波动,昨日钢坯价格回涨20元。昨日焦炭首轮提涨落地,焦企依旧维持亏损状态,但是原料端焦煤市场在宏观利好的带动下有所提振,焦煤竞拍成交逐日好转,随着钢厂进入复产周期,双焦价格预期会有所偏强。关注国庆节前补库节奏。 甲醇 周四期货小幅上涨。主力合约MA2501报收于2397点,按收盘价日环比上涨0.5%。社会去库,港口高库存压力暂时缓解,昨日甲醇合约多头持仓量增加377手至46.48万手,空头持仓量增加9281手至51.77万手。美联储降息50bp,市场预计国内增量政策将出台,短期低估值商品反弹。 后市展望:短期宏观悲观情绪继续改善,甲醇自身基本面仍受弱需求压制,谨慎看待反弹力度。但中期角度看,MA2501合约仍存在四季度旺季限气和进口不及预期的利多潜在因素影响,建议关注15正套机会。 (格林大华研究所) 编辑 | 谷佳怡 校对 | 白瑾 签发 | 申登科
今日资讯 推动关键制度创新 资本市场向“新”提质 2024年上半年,实体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7000亿元;“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数十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布产业并购方案,“硬科技”并购活力迸发;今年以来,境内新上市公司中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公司合计占比超七成……一组数据展现了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向“新”提质的新亮点。良种还要沃土育。业界预期,监管部门将不断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深入研究完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创业投资等制度安排,持续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质效。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资本市场大有可为,也正在大力作为,突出表现在资本市场不断提升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目前,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是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板块: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创业板着力服务优质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与全国股转系统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据统计,截至9月19日,在今年新增的64家上市公司中,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占比超七成,金融资源进一步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从制度机制以及理念上解决包容创新问题,提升制度包容度,大力推动关键制度创新。近期,监管部门针对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具有投入大、周期长、研发及商业化不确定性高等特点提出了系列举措,逐项落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质效,需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监管部门正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围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引导更好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9月20日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昝秀丽) 国家发展改革委:适时推出增量政策举措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9月19日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加强政策预研储备,适时推出一批操作性强、效果好、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举措。持续推动解决影响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的制约瓶颈,千方百计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和内生动力。在利用外资方面,将研究扩大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金贤东介绍,1-8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3个,总投资6731亿元,其中审批53个,核准30个,主要集中在高技术、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谈及下阶段扩大需求重点工作,金贤东表示,要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投资方面,重点是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积极稳妥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推动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在消费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与各部门各地方一道,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进一步促进文旅、教育、医疗、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谈及下阶段宏观调控,金贤东表示,宏观政策适度加力、更加精准,加强逆周期调节。金贤东表示,要加快推进重点改革任务落地。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制定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目录,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9月20日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欧阳剑环) 从11.2万亿元到256.24万亿元——金融事业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金融事业走过了光辉的历程。数据显示,2001年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2万亿元;截至2024年8月末,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56.24万亿元。金融事业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回首75年,中国金融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中国成立之初,金融工作主要是维护币值稳定、抑制通货膨胀,重建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促进国民经济平稳恢复。针对大规模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中国金融业广泛聚集社会资金,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1978年,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启动。同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从财政部分离独立。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恢复或重建。1990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揭开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新篇章。1993年底,国务院颁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和实施金融监管的两大职能,同时提出要把我国的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业开始从政策开放转向制度开放。2002年12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这是将中国资本市场纳入全球资本市场体系所迈出的第一步。2003年12月,中央汇金公司成立。此后,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启动,4家国有商业银行陆续完成股份制改造。这一时期,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拓展了我国金融机构的视野,提高了我国金融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事业开启新一轮全方位发展。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这一阶段,金融工作聚焦服务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开放力度等方面,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我国金融事业发展始终充满活力、拥有广阔空间,应持续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我国普惠金融聚焦重点领域发力,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适配性,推动普惠金融“普”的覆盖面更广、“惠”的可得性更高。(9月20日 经济日报) 产业呼吁天气衍生品应用加速推进 今年夏季,我国南方遭遇大范围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7月至8月,多地创下高温纪录。期货日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举行的2024年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8月全国平均气温22.6℃,较常年同期偏高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江淮、江汉大部、江南大部及重庆、四川东部等地高温日数超过15天,226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阈值标准,浙江义乌(42.8℃)等18站突破历史极值。根据实测气象数据编制的“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显示,相比历史波动范围,近期相关地区基准城市的日平均温度(DAT)指数和日度制冷(CDD)指数均处于高位,反映了今夏高温天气的整个过程。从DAT指数来看,7月1日至8月31日,该指数的21个基准城市中,哈尔滨、大连、青岛、上海、长沙和杭州六个城市的平均指数值达到或超过过去十年的极值。广州、杭州、长沙、贵阳和南昌五个城市单日指数创下过去十年最高指数值纪录,其中广州7月25日DAT指数值为132.93,打破了2022年7月24日132.45的历史纪录;杭州8月3日DAT指数值为136.08,打破2017年7月25日135.63的历史纪录。与此同时,CDD指数反映的情况与DAT指数基本一致。作为反映一段时间内日平均温度向上偏离基准温度(18℃)程度的指数,哈尔滨、大连、青岛、上海、长沙和杭州六个城市的CDD指数均超过过去十年同期最高值。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农作物主产区的均温逐年攀升,频繁的高温热害天气已成为影响农畜产品供给的灾害天气之一。实际上,目前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已深刻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据美国财政部估算,全球经济总量的20%直接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从天气反常、极端天气变化到气候灾难,天气风险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东亚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景川告诉记者,现代企业生产涉及从原料、库存、配件、生产、安装到终端产品,产业的分工合作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其中气温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专业人士看来,宏观上,温度指数可用于服务农产品产量、电力需求等方面的预测监测,为相关部门提供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依据。微观上,温度指数可以量化一段时间内温度对相关区域农业全产业链产生的累积影响,因此可为相关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决策参考,服务实体企业生产经营。(9月19日 期货日报网 张田苗) 前一日行情&盘前必读 前一日行情 全球主要商品涨多跌少;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全线收跌,玉米期货跌1.7%;国际油价全线上涨,美油11月合约涨1.77%;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涨,COMEX白银期货涨1.36%;伦敦基本金属集体收涨,LME期铅涨2.21%。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收盘,能源化工品全线上涨,低硫燃料油涨3.26%,燃油、PTA涨超2%。黑色系普遍上涨,铁矿石涨3.24%,焦炭、热卷、焦煤涨2%左右。农产品多数下跌,豆二跌2.34%,豆粕跌1.81%,菜粕跌1.69%。基本金属全线收涨,沪铅涨1.65%,沪锡涨1.14%,沪铜涨1.03%,沪镍涨0.71%,氧化铝涨0.7%。沪金涨0.47%,沪银涨1.49%。 盘前必读 1、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9月份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表示,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政策预研储备,适时推出一批操作性强、效果好、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举措。 2、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多次释放下一步货币政策信号,明确“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提出“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举措”。同时,随着美联储降息按下“确定键”,全球降息潮的开启进一步拓宽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空间。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步入四季度,央行将出台更多增量政策,降准、降息、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等均有空间和可能。 3、中国9月LPR报价即将出炉,市场预期有可能下降20bp左右。业内人士认为,美联储此次降息为中国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打开了更为宽松的操作空间,预计后续我国降准、降息的调整或加快落地。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5年期以上LPR有望进一步下调,居民购房的成本也将跟随下降。同时,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预期也在不断强化。 4、为保障农民收入,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关于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政策精神,郑商所结合试点成效,持续扩大探索新的品种与新的模式,目前已全面启动2024年“保险+期货”项目。据悉,郑商所今年立项支持了27个“保险+期货”项目,覆盖新疆、甘肃、陕西、广西、云南等10个省份,今年郑商所支持的品种数量、覆盖区域、赔付金额和参与者类别等,相较以往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包括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中原农险和长江财险等保险公司也积极参与,还有超30家期货公司在多个品种参与承保。 5、Wind数据显示,9月19日,国内商品有33个品种基差为正值,23个品种基差为负值。其中,棉纱、苹果、鸡蛋基差最大,现货较期货分别升水1920.00元/吨、1523.00元/吨、1322.00元/500千克;沪锡、丁二烯橡胶、橡胶基差最小,现货较期货分别贴水2710.00元/吨、2225.00元/吨、1620.00元/吨。 6、香港金管局将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5.25%。汇丰将港元最优惠贷款利率从5.875%下调至5.625%,为2019年以来首次下调。 7、在美联储罕见降息50个基点后,全球多地掀起一轮“降息潮”。南非央行降息25个基点至8%,自2020年以来首次放松政策。卡塔尔央行降息55个基点,巴林央行、约旦央行、阿联酋央行降息50个基点,科威特央行降息25个基点。 (万得通讯社) 品种观点 贵金属 影响因素:1、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目的是在通胀回落的基础上,保证失业率不大幅上升,目前美国经济仍未进入衰退阶段,美元指数受到降息影响下跌,贵金属价格相应保持震荡偏强;2、地缘政治危机仍支撑黄金价格。 后市展望: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意味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宽松,也为了缓解美国就业的疲态,靴子落地,美元指数下跌支撑贵金属价格,后期美元指数的方向将对价格具有引导作用。 焦煤焦炭 昨日日盘双焦主力合约波动剧烈,Jm2501合约收于1291.0,环比上一日收盘价上涨2.30%,J2501合约收于1914.5,环比上一日收盘价上涨3.10%。昨日夜盘Jm2501合约收于1294.0,较日盘收盘价上涨了0.23%,J2501合约收于1912.5,较日盘收盘价下跌了0.10%。近日华东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同时临近国庆,钢材价格频繁波动,昨日钢坯价格回涨20元。昨日焦炭首轮提涨落地,焦企依旧维持亏损状态,但是原料端焦煤市场在宏观利好的带动下有所提振,焦煤竞拍成交逐日好转,随着钢厂进入复产周期,双焦价格预期会有所偏强。关注国庆节前补库节奏。 甲醇 周四期货小幅上涨。主力合约MA2501报收于2397点,按收盘价日环比上涨0.5%。社会去库,港口高库存压力暂时缓解,昨日甲醇合约多头持仓量增加377手至46.48万手,空头持仓量增加9281手至51.77万手。美联储降息50bp,市场预计国内增量政策将出台,短期低估值商品反弹。 后市展望:短期宏观悲观情绪继续改善,甲醇自身基本面仍受弱需求压制,谨慎看待反弹力度。但中期角度看,MA2501合约仍存在四季度旺季限气和进口不及预期的利多潜在因素影响,建议关注15正套机会。 (格林大华研究所) 编辑 | 谷佳怡 校对 | 白瑾 签发 | 申登科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