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期研究:从2024年一季报看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状况
(以下内容从光大期货《光期研究:从2024年一季报看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状况》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从2024年一季报看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状况 重要提示 本订阅号所涉及的期货研究信息仅供光大期货专业投资者客户参考,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期货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期货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期货的客户。 摘要: 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基金以及基金公司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规模较2020年年底的473亿元的峰值仍有接近20%的跌幅。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以及商品期货的规模均有所提升。 公募基金在股指期货持仓上以多头持仓为主,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为主要的多头参与方,股票多空基金为主要的空头参与方。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多头持仓主要为IC和IF等成长指数期货,空头持仓主要为IF、IM等中小盘股指期货,持仓合约以当月和当季为主,且基金持有合约已经由当月合约为主转为当季合约为主,不管是多头持仓还是空头持仓当季合约占比均超过80%。 公募基金在国债期货上持仓上以空头为主,其中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主要的多头参与方,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和偏债混合型为主要的空头参与方。基金参与国债期货多头持仓主要为TL(30年期国债期货)和TF(5年期国债期货)品种,空头持仓均主要为T品种(10年期国债期货)和TL品种(30年期国债期货),持仓合约为当季和下季合约,且当季合约占绝大部分比例。 公募基金在商品期货上持仓均为多头持仓,目前相关产品数量增加了1只,合计持有商品期货市值为34.50亿元,占商品期货市场规模的比例为0.18%,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的持仓均为多头持仓,并且持有的沪银以及豆粕期货品种的手数最多。公募基金的商品期货总持仓市值和深度均有所提升,预计随着投资者对于商品ETF以及ETF联接基金的了解和关注度提高,未来会有更多的商品型基金上市,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市场的水平也将迎来更大的提升。 一、可参与期货市场的基金类型 在前面发布的《从半年报看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特征》报告中,我们根据期货类型对于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基于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公募基金中的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可参与股指期货市场,非货币基金可参与信用衍生品(主要为国债期货),商品期货ETF基金可参与商品期货市场。在上文所述的报告中我们根据具有参与期货市场资格的各基金产品招募说明书的投资范围进行统计。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基金年报需要在当年结束后 3个月内披露,也就是最迟次年3月底披露,基金半年报需要在上半年结束后2个月内披露,也就是最迟当年8月底披露,基金季报需要在当季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公布。考虑到一季报发布的时滞性,统计的基金为2024年4月15日之前成立的基金,统计的结果如图表1所示。图表2统计了截止2023年3月31日具有参与期货市场资格的各基金产品投资范围涉及股指、国债、商品期货的数量。 对比之后可以发现投资范围涉及股指期货的不同类型基金均有明显增加,合计共有180只基金的投资范围增加了股指期货,增加的比例约为3%;投资范围涉及国债期货的不同类型基金也均有所增加,合计共有212只基金的投资范围增加了国债期货,增加的比例约为4.2%,其中股票型基金投资范围包含国债期货的数量增幅更为显著,投资范围涉及商品期货的基金未发生变化,仍为QDII基金和18只另类投资基金。在这18只另类投资基金中,主要为商品期货ETF基金(包含商品期货ETF连接基金)。 目前存续的商品期货ETF基金如图表3所示: 根据2024年一季报数据,在基金年报公布的实际持仓中包括期货品种的基金共有402只,其中实际投资股指期货的基金有296只,占可投资股指期货基金总数的4.69%;实际投资国债期货的基金有99只,占可投资国债期货基金总数的1.90%;实际投资商品期货的基金有7只,占可投资商品期货基金总数的35.00%。投资范围包含期货的基金在实际运作中投资于对应期货的基金中,实际投资于商品期货的基金占比最高,主要是因为证监会对于基金参与商品期货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多数基金没有参与商品期货的资格,而能够参与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的基金数量相对更多,在这二者实际参与股指期货的基金比例相对更高。实际持仓中包括期货品种分基金类型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二、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总体趋势 对公募对公募基金自2012年至2024年一季度末以来季报、半年报以及年报披露的参与期货市场投资的产品数量、基金公司数量以及总市值进行统计,在过去12年间,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水平在2020年之前总体保持稳步上涨的态势,但自2021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总体规模出现下滑,并且在2022年三季度后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规模出现快速下滑,到2023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基金公司数量下降到42家,产品数量达到109只,产品数量较2022年年底下降的比例超过62%,总持仓市值下降到88.95亿元,相较于2020年底473亿元的峰值,其跌幅超过80%,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水平基本回到2019年中旬的水平。从2023年二季度开始,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水平再度恢复增长,到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的基金公司数量增长到76家,产品数量达到396只,总持仓市值为379.23亿元,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基金以及基金公司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规模较2020年年底的473亿元的峰值仍有接近20%的跌幅。 分期货品种来看,历年基金参与期货投资均集中于股指期货,平均占比达83%,近年来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比例出现快速下滑,最新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市值占参与期货市场的总市值比例下降到44.66%,这一比例为历史第二低,仅低于2023年一季度的34.13%。通过分品种的数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规模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规模下降。分析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不同品种的净市值发现公募参与股指期货空头市值均出现显著下滑,并从2022年之后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从净空头变为净多头持仓,且净多头持仓市值为历史第三高,最新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净市值为45.94亿元,公募基金利用股指期货进行风险管理或者套期保值的意愿大幅下降,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进行多头替代,结合股票市场的大致走势,可能是公募基金对于股票市场比较看好,更想通过购买股指期货多头获取未来股票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的空头持仓在2022年年末和2023年年初出现快速下滑,但之后再度出现快速上涨,目前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的空头持仓达到109.83亿元,这一持仓为公募基金国债期货空头持仓的最高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国债期货持续高位运行,公募基金有较强的利用国债期货空头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预期未来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空头套保的规模仍将维持高位。 总体而言,公募基金参与相关品种的水平在2018年至2020年之间由于2019年4月逐步放开对股指期货的限制以及本身公募基金针对股票市场上涨进行空头套期保值需求的增加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之后随着疫情等宏观因素的干扰,股票市场波动降低,公募基金采用期货品种进行风险对冲的意愿降低,公募参与期货的水平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截止2024年3月31号,公募基金持有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和商品期货市值分别约占全部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和商品期货市场的1.67%、1.36%和1.92%。相对而言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的水平更高,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的参与程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相信未来随着基金市场风险管理以及现金管理意识的增强,公募基金利用期货品种进行风险对冲和多头替代的趋势会逐渐增加,未来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规模和比例将会有进一步提升。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的规模总体保持持续上涨态势,2024年第一季度公募参与商品期货的总持仓为34.50亿元,这一规模为历史最高水平。2024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市值以及比例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商品期货的比例分别为1.93%、3.05%和0.18%,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的水平最高,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的水平极低,不足1%,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目前国内缺少商品CTA基金,目前仅有四只不同类别的商品ETF,使得公募基金在商品期货市场的话语权较低,未来随着商品ETF数量的增加,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市场的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市场状况 截止2024年3月31号,公募基金持仓包括股指期货的产品数量有296只,其中有236只基金持有股指期货多头,相较于2023年年报产品数量减少了12只,而空头持仓数量为63只,增加了13只,其中多头持仓产品数量的上升主要是除参与股指期货多头持仓的增强指数型的产品以外其余产品的数量均上升,空头持仓产品数量的下降则是参与股指期货空头持仓的偏债混合型、偏股混合型以及灵活配置性产品的数量较少所致所致。从净持仓头寸来看,除了南方绝对收益策略定开混合发起、财通沪深300指数增强和财通中证1000指数增强A三只基金外,其他基金产品均为单向持仓(多头持仓为主),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时使用多头头寸更加普遍。因为对于基金管理人,股指期货杠杆的特点使其可以以较少的资金完成资产配置的要求以预留足够的资金应对投资者赎回或进行收益增强。在参与股指期货多头投资的基金产品中,被动指数型基金的产品数量占比为48%。对于被动指数型基金为了保持与指数业绩的同步性,通常会选择相应股指进行多头替代。对于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空头投资而言,公募基金参与的规模集中在另类投资基金中的股票多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中,二者的占比大致相当,占比均为35%左右。对于股票多空基金而言,其为了追求相对收益,通常可使用股指期货空头对冲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对于偏债混合型基金,为了控制股票端风险,通过股指期货空头进行对冲,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图表9和图表10分别统计了公募基金参与期指期货多头以及空头投资的数量及规模情况,其中内圈为数量统计,外圈为规模统计。 截止2024年3月31号,公募基金合计持有股指期货16641手,其中股指期货多头10790 手,空头5851手,多头占比为64.84%,多头持仓占据主导。分品种来看,公募基金持有IF品种的手数最多,合计为6526手,占股指期货总持仓手数比例为39.22%,其中多头为4022手,空头占比为61.63%。IH的持仓手数最低,合计为1799手,占股指期货总持仓手数比例为10.81%,其中多头占比为98.44%,基金在参与上证50股指期货时基本都为多头参与。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其对于多头持仓以及空头持仓有一定偏好,多头持仓主要为IC和IF等成长指数期货,空头持仓主要为IF、IM等中小盘股指期货,并且公募基金在参与股指期货时多头参与为主,仅在IM中证1000股指期货上,空头参与超过了多头参与的数量。 分基金类型来看,股票型基金基本只参与股指期货多头投资,这与过往的分析一致,股票型基金总共仅持有四手IF空头和19手IM空头,股票型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多头投资时主要集中在上市时间较早的IC、IF以及IH品种,并且IC和IF占据了绝大比例。在股票型基金中,被动指数型基金参与相关股指期货的数量最多,这可能与其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多头替代的需求有关;对于混合型基金而言,其主要为空头持仓,且主要集中在灵活配置型和偏债混合型基金。一般来说灵活配置型和偏债混合型基金的风险较股票型以及偏股混合型基金的风险控制要求更高,其利用股指期货对冲投资组合中权益投资风险的需求更高。对于另类投资基金而言,其持仓绝大多数为空头持仓,仅有5手IM持仓,且其空头持仓以IF和IM为主,IC次之,自从IM期货上市以来,基金经理越来越多的使用IM进行风险对冲,市场中性基金股指期货空头持仓数量占全部公募股指期货持仓数量的比例接近86%%。公募基金参与不同品种股指期货的数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2012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不同股指期货品种的历史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根据2024年一季报分析的有关公募基金持仓偏好的特征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存在,公募基金在2017年之前参与股指期货多头时更多是选择IF,在2017至2023年年底除少数时期外,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多头时更多选择IC,最近公募基金参与IF的热情有很大提升,公募基金参与IF的水平已经超过了IC;在参与股指期货空头时,在所有历史时期均是使用IF为主,并且自2020年三季度后,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水平有较大的下滑,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空头的意愿有较大下降。历史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对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具体合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公募基金持仓以当月与当季合约为主,不管是多头持仓还是空头持仓当季合约占比均超过80%。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具体合约的数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2012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具体合约的历史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根据2024年一季报分析的有关公募基金股指期货具体合约持仓偏好的特征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存在,并且基金持有当季合约的数量自2019以来有着显著的增长速度,基金持有合约的比例逐渐由当月合约为主逐渐转为当季合约为主。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四、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状况 截止2024年3月31号,公募基金持仓包括国债期货的产品数量有98只,其中有76只基金持有国债期货空头,相较于2023年年报产品数量未发生变化,而多头持仓数量为35只,其数量大幅增加了14只,相较于2023年年报参与国债期货的基金,各类型的基金数量均有所增加,其中参与国债期货多头持仓的的混合债券型基金(一级)基金产品数量显著上升,从两只增加到了7只。从净持仓头寸来看,除了易方达信用债债券A、广发集源债券A等13只基金外,且同时持有国债期货多头和空头的基金,其空头持仓只要为长期国债,如十年期国债和三十年期国债。其他基金产品均为单向持仓(空头持仓为主),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时使用空头头寸更加普遍。在参与国债期货多头投资的基金产品中,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的产品数量和规模占比分别为29%和59%,在持有国债期货多头的相关产品中均占据主要地位。对于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空头投资而言,公募基金参与的规模主要集中在混合债券型基金(二级)中,其产品数量和规模占比分别为26%和31%。图表18和图表19分别统计了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多头以及空头投资的数量及规模情况,其中内圈为数量统计,外圈为规模统计。 截止2022年12月31号,公募基金合计持有国债期货16134手,其中国债期货多头2780手,空头13354手,空头占比为82.77%。分品种来看,公募基金持有T品种的手数最多,合计为8658手,占国债期货总持仓手数比例为53.66%,其中空头为8105手,空头占比为93.61%。公募基金参与短期国债的意愿有所增强,TS的持仓手数最低,合计为673手,占国债期货总持仓手数比例为4.17%,其中多头占比为56.17%。对于国债期货而言,公募基金的多头持仓主要为TL(30年期国债期货)和TF(5年期国债期货)品种,空头持仓均主要为T品种(10年期国债期货)和TL品种(30年期国债期货)。公募基金参与不同品种国债期货的数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2012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不同国债期货品种的历史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根据在历史上公募基金多头和空头持仓均以T品种为主,2024年一季报公募基金持仓转向TL和TF品种,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预期未来随着利率曲线平坦化后公募基金持仓仍将集中于主流品种中,公募基金偏好十年期国债期货的特征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存在,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对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的具体合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公募基金持仓为当季与下季合约,并未持有远季合约,其中当季合约占据绝大部分比例,其占比为94.88%,在当季和下季合约中公募基金的期货持仓均主要为空头持仓。公募基金参与不同国债期货合约的比例与国债市场上不同合约的活跃度相关,相对而言近期合约更活跃。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具体合约的数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2012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具体合约的历史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根据2024年一季报分析的有关公募基金国债期货具体合约持仓偏好的特征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存在。自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以来,公募基金始终主要以当季合约投资为主,较少参与下季合约交易,除了2017年一季报和2022年半年报外不参与远季合约交易。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五、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市场状况 截止2024年3月31号,公募基金持仓包括商品期货的产品数量有7只,且均为商品期货期货多头持仓,相较于2023年年报产品数量增加了一只。这7只产品均为商品型基金,产品的主要参数如下表所示,其中管理规模为2024年一季报数据: 这参与商品期货的这7只产品中持仓市值最大的为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持仓市值为15.23亿元,并且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也是目前商品ETF中规模最大的商品ETF。 截止2024年3月31号,公募基金合计持有商品期货70959手,且均为多头持仓。分品种来看,公募基金持有的沪银以及豆粕期货品种的手数最多,分别为46659和12812手,占比分别为65.75%和18.05%。公募基金参与不同品种商品期货的数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2012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不同商品期货品种的历史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根据在历史上公募基金持仓除了极少数日期外均为多头持仓,仅在2022年一季度持有了4手沪铅和沪锡期货。公募基金在参与商品期货时因为受制于利用商品期货复制特定商品指数表现的目的,公募基金的市值越大,其持有的期货市场相对也就越高,在存在的7只商品ETF中,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和国投瑞银白银期货的基金规模相对较高,因此对于豆粕和白银期货的持仓市值也处于领先地位,尤其从2023年三季度后,公募基金参与豆粕期货的手数出现快速拉升,在没有新的商品ETF上市前预计公募参与商品期货的格局不会发生较大改变。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的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总体来看,公募参与商品期货的深度和广度均有明显上升,已有的7只商品ETF基金不管是主基金还是联接基金均做到了参与相关品种,商品期货的总持仓市值也有明显增长,预计随着投资者对于商品ETF以及ETF联接基金的了解和关注度提高,未来会有更多的商品型基金,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市场的水平也将迎来更大的提升。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期货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期货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期货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期货研究”、与光大期货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期货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期货有限公司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尽管本订阅号所包含的信息是我们于发布之时从我们认为可靠的渠道获得,但我公司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其中的资料、意见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期货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期货有限公司已发布的完整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光大期货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期货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期货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期货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END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期货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期货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期货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期货研究”、与光大期货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期货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期货有限公司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尽管本订阅号所包含的信息是我们于发布之时从我们认为可靠的渠道获得,但我公司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其中的资料、意见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期货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期货有限公司已发布的完整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光大期货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期货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期货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期货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END
从2024年一季报看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状况 重要提示 本订阅号所涉及的期货研究信息仅供光大期货专业投资者客户参考,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期货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期货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期货的客户。 摘要: 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基金以及基金公司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规模较2020年年底的473亿元的峰值仍有接近20%的跌幅。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以及商品期货的规模均有所提升。 公募基金在股指期货持仓上以多头持仓为主,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为主要的多头参与方,股票多空基金为主要的空头参与方。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多头持仓主要为IC和IF等成长指数期货,空头持仓主要为IF、IM等中小盘股指期货,持仓合约以当月和当季为主,且基金持有合约已经由当月合约为主转为当季合约为主,不管是多头持仓还是空头持仓当季合约占比均超过80%。 公募基金在国债期货上持仓上以空头为主,其中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主要的多头参与方,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和偏债混合型为主要的空头参与方。基金参与国债期货多头持仓主要为TL(30年期国债期货)和TF(5年期国债期货)品种,空头持仓均主要为T品种(10年期国债期货)和TL品种(30年期国债期货),持仓合约为当季和下季合约,且当季合约占绝大部分比例。 公募基金在商品期货上持仓均为多头持仓,目前相关产品数量增加了1只,合计持有商品期货市值为34.50亿元,占商品期货市场规模的比例为0.18%,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的持仓均为多头持仓,并且持有的沪银以及豆粕期货品种的手数最多。公募基金的商品期货总持仓市值和深度均有所提升,预计随着投资者对于商品ETF以及ETF联接基金的了解和关注度提高,未来会有更多的商品型基金上市,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市场的水平也将迎来更大的提升。 一、可参与期货市场的基金类型 在前面发布的《从半年报看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特征》报告中,我们根据期货类型对于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基于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公募基金中的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可参与股指期货市场,非货币基金可参与信用衍生品(主要为国债期货),商品期货ETF基金可参与商品期货市场。在上文所述的报告中我们根据具有参与期货市场资格的各基金产品招募说明书的投资范围进行统计。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基金年报需要在当年结束后 3个月内披露,也就是最迟次年3月底披露,基金半年报需要在上半年结束后2个月内披露,也就是最迟当年8月底披露,基金季报需要在当季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公布。考虑到一季报发布的时滞性,统计的基金为2024年4月15日之前成立的基金,统计的结果如图表1所示。图表2统计了截止2023年3月31日具有参与期货市场资格的各基金产品投资范围涉及股指、国债、商品期货的数量。 对比之后可以发现投资范围涉及股指期货的不同类型基金均有明显增加,合计共有180只基金的投资范围增加了股指期货,增加的比例约为3%;投资范围涉及国债期货的不同类型基金也均有所增加,合计共有212只基金的投资范围增加了国债期货,增加的比例约为4.2%,其中股票型基金投资范围包含国债期货的数量增幅更为显著,投资范围涉及商品期货的基金未发生变化,仍为QDII基金和18只另类投资基金。在这18只另类投资基金中,主要为商品期货ETF基金(包含商品期货ETF连接基金)。 目前存续的商品期货ETF基金如图表3所示: 根据2024年一季报数据,在基金年报公布的实际持仓中包括期货品种的基金共有402只,其中实际投资股指期货的基金有296只,占可投资股指期货基金总数的4.69%;实际投资国债期货的基金有99只,占可投资国债期货基金总数的1.90%;实际投资商品期货的基金有7只,占可投资商品期货基金总数的35.00%。投资范围包含期货的基金在实际运作中投资于对应期货的基金中,实际投资于商品期货的基金占比最高,主要是因为证监会对于基金参与商品期货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多数基金没有参与商品期货的资格,而能够参与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的基金数量相对更多,在这二者实际参与股指期货的基金比例相对更高。实际持仓中包括期货品种分基金类型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二、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总体趋势 对公募对公募基金自2012年至2024年一季度末以来季报、半年报以及年报披露的参与期货市场投资的产品数量、基金公司数量以及总市值进行统计,在过去12年间,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水平在2020年之前总体保持稳步上涨的态势,但自2021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总体规模出现下滑,并且在2022年三季度后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规模出现快速下滑,到2023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基金公司数量下降到42家,产品数量达到109只,产品数量较2022年年底下降的比例超过62%,总持仓市值下降到88.95亿元,相较于2020年底473亿元的峰值,其跌幅超过80%,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水平基本回到2019年中旬的水平。从2023年二季度开始,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水平再度恢复增长,到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的基金公司数量增长到76家,产品数量达到396只,总持仓市值为379.23亿元,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基金以及基金公司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规模较2020年年底的473亿元的峰值仍有接近20%的跌幅。 分期货品种来看,历年基金参与期货投资均集中于股指期货,平均占比达83%,近年来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比例出现快速下滑,最新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市值占参与期货市场的总市值比例下降到44.66%,这一比例为历史第二低,仅低于2023年一季度的34.13%。通过分品种的数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规模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规模下降。分析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不同品种的净市值发现公募参与股指期货空头市值均出现显著下滑,并从2022年之后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从净空头变为净多头持仓,且净多头持仓市值为历史第三高,最新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净市值为45.94亿元,公募基金利用股指期货进行风险管理或者套期保值的意愿大幅下降,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进行多头替代,结合股票市场的大致走势,可能是公募基金对于股票市场比较看好,更想通过购买股指期货多头获取未来股票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的空头持仓在2022年年末和2023年年初出现快速下滑,但之后再度出现快速上涨,目前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的空头持仓达到109.83亿元,这一持仓为公募基金国债期货空头持仓的最高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国债期货持续高位运行,公募基金有较强的利用国债期货空头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预期未来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空头套保的规模仍将维持高位。 总体而言,公募基金参与相关品种的水平在2018年至2020年之间由于2019年4月逐步放开对股指期货的限制以及本身公募基金针对股票市场上涨进行空头套期保值需求的增加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之后随着疫情等宏观因素的干扰,股票市场波动降低,公募基金采用期货品种进行风险对冲的意愿降低,公募参与期货的水平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截止2024年3月31号,公募基金持有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和商品期货市值分别约占全部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和商品期货市场的1.67%、1.36%和1.92%。相对而言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的水平更高,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的参与程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相信未来随着基金市场风险管理以及现金管理意识的增强,公募基金利用期货品种进行风险对冲和多头替代的趋势会逐渐增加,未来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的规模和比例将会有进一步提升。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的规模总体保持持续上涨态势,2024年第一季度公募参与商品期货的总持仓为34.50亿元,这一规模为历史最高水平。2024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市值以及比例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商品期货的比例分别为1.93%、3.05%和0.18%,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的水平最高,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的水平极低,不足1%,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目前国内缺少商品CTA基金,目前仅有四只不同类别的商品ETF,使得公募基金在商品期货市场的话语权较低,未来随着商品ETF数量的增加,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市场的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市场状况 截止2024年3月31号,公募基金持仓包括股指期货的产品数量有296只,其中有236只基金持有股指期货多头,相较于2023年年报产品数量减少了12只,而空头持仓数量为63只,增加了13只,其中多头持仓产品数量的上升主要是除参与股指期货多头持仓的增强指数型的产品以外其余产品的数量均上升,空头持仓产品数量的下降则是参与股指期货空头持仓的偏债混合型、偏股混合型以及灵活配置性产品的数量较少所致所致。从净持仓头寸来看,除了南方绝对收益策略定开混合发起、财通沪深300指数增强和财通中证1000指数增强A三只基金外,其他基金产品均为单向持仓(多头持仓为主),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时使用多头头寸更加普遍。因为对于基金管理人,股指期货杠杆的特点使其可以以较少的资金完成资产配置的要求以预留足够的资金应对投资者赎回或进行收益增强。在参与股指期货多头投资的基金产品中,被动指数型基金的产品数量占比为48%。对于被动指数型基金为了保持与指数业绩的同步性,通常会选择相应股指进行多头替代。对于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空头投资而言,公募基金参与的规模集中在另类投资基金中的股票多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中,二者的占比大致相当,占比均为35%左右。对于股票多空基金而言,其为了追求相对收益,通常可使用股指期货空头对冲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对于偏债混合型基金,为了控制股票端风险,通过股指期货空头进行对冲,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图表9和图表10分别统计了公募基金参与期指期货多头以及空头投资的数量及规模情况,其中内圈为数量统计,外圈为规模统计。 截止2024年3月31号,公募基金合计持有股指期货16641手,其中股指期货多头10790 手,空头5851手,多头占比为64.84%,多头持仓占据主导。分品种来看,公募基金持有IF品种的手数最多,合计为6526手,占股指期货总持仓手数比例为39.22%,其中多头为4022手,空头占比为61.63%。IH的持仓手数最低,合计为1799手,占股指期货总持仓手数比例为10.81%,其中多头占比为98.44%,基金在参与上证50股指期货时基本都为多头参与。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其对于多头持仓以及空头持仓有一定偏好,多头持仓主要为IC和IF等成长指数期货,空头持仓主要为IF、IM等中小盘股指期货,并且公募基金在参与股指期货时多头参与为主,仅在IM中证1000股指期货上,空头参与超过了多头参与的数量。 分基金类型来看,股票型基金基本只参与股指期货多头投资,这与过往的分析一致,股票型基金总共仅持有四手IF空头和19手IM空头,股票型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多头投资时主要集中在上市时间较早的IC、IF以及IH品种,并且IC和IF占据了绝大比例。在股票型基金中,被动指数型基金参与相关股指期货的数量最多,这可能与其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多头替代的需求有关;对于混合型基金而言,其主要为空头持仓,且主要集中在灵活配置型和偏债混合型基金。一般来说灵活配置型和偏债混合型基金的风险较股票型以及偏股混合型基金的风险控制要求更高,其利用股指期货对冲投资组合中权益投资风险的需求更高。对于另类投资基金而言,其持仓绝大多数为空头持仓,仅有5手IM持仓,且其空头持仓以IF和IM为主,IC次之,自从IM期货上市以来,基金经理越来越多的使用IM进行风险对冲,市场中性基金股指期货空头持仓数量占全部公募股指期货持仓数量的比例接近86%%。公募基金参与不同品种股指期货的数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2012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不同股指期货品种的历史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根据2024年一季报分析的有关公募基金持仓偏好的特征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存在,公募基金在2017年之前参与股指期货多头时更多是选择IF,在2017至2023年年底除少数时期外,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多头时更多选择IC,最近公募基金参与IF的热情有很大提升,公募基金参与IF的水平已经超过了IC;在参与股指期货空头时,在所有历史时期均是使用IF为主,并且自2020年三季度后,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水平有较大的下滑,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空头的意愿有较大下降。历史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对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具体合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公募基金持仓以当月与当季合约为主,不管是多头持仓还是空头持仓当季合约占比均超过80%。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具体合约的数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2012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具体合约的历史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根据2024年一季报分析的有关公募基金股指期货具体合约持仓偏好的特征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存在,并且基金持有当季合约的数量自2019以来有着显著的增长速度,基金持有合约的比例逐渐由当月合约为主逐渐转为当季合约为主。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四、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状况 截止2024年3月31号,公募基金持仓包括国债期货的产品数量有98只,其中有76只基金持有国债期货空头,相较于2023年年报产品数量未发生变化,而多头持仓数量为35只,其数量大幅增加了14只,相较于2023年年报参与国债期货的基金,各类型的基金数量均有所增加,其中参与国债期货多头持仓的的混合债券型基金(一级)基金产品数量显著上升,从两只增加到了7只。从净持仓头寸来看,除了易方达信用债债券A、广发集源债券A等13只基金外,且同时持有国债期货多头和空头的基金,其空头持仓只要为长期国债,如十年期国债和三十年期国债。其他基金产品均为单向持仓(空头持仓为主),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时使用空头头寸更加普遍。在参与国债期货多头投资的基金产品中,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的产品数量和规模占比分别为29%和59%,在持有国债期货多头的相关产品中均占据主要地位。对于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空头投资而言,公募基金参与的规模主要集中在混合债券型基金(二级)中,其产品数量和规模占比分别为26%和31%。图表18和图表19分别统计了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多头以及空头投资的数量及规模情况,其中内圈为数量统计,外圈为规模统计。 截止2022年12月31号,公募基金合计持有国债期货16134手,其中国债期货多头2780手,空头13354手,空头占比为82.77%。分品种来看,公募基金持有T品种的手数最多,合计为8658手,占国债期货总持仓手数比例为53.66%,其中空头为8105手,空头占比为93.61%。公募基金参与短期国债的意愿有所增强,TS的持仓手数最低,合计为673手,占国债期货总持仓手数比例为4.17%,其中多头占比为56.17%。对于国债期货而言,公募基金的多头持仓主要为TL(30年期国债期货)和TF(5年期国债期货)品种,空头持仓均主要为T品种(10年期国债期货)和TL品种(30年期国债期货)。公募基金参与不同品种国债期货的数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2012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不同国债期货品种的历史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根据在历史上公募基金多头和空头持仓均以T品种为主,2024年一季报公募基金持仓转向TL和TF品种,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预期未来随着利率曲线平坦化后公募基金持仓仍将集中于主流品种中,公募基金偏好十年期国债期货的特征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存在,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对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的具体合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公募基金持仓为当季与下季合约,并未持有远季合约,其中当季合约占据绝大部分比例,其占比为94.88%,在当季和下季合约中公募基金的期货持仓均主要为空头持仓。公募基金参与不同国债期货合约的比例与国债市场上不同合约的活跃度相关,相对而言近期合约更活跃。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具体合约的数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2012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具体合约的历史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根据2024年一季报分析的有关公募基金国债期货具体合约持仓偏好的特征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存在。自公募基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以来,公募基金始终主要以当季合约投资为主,较少参与下季合约交易,除了2017年一季报和2022年半年报外不参与远季合约交易。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五、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市场状况 截止2024年3月31号,公募基金持仓包括商品期货的产品数量有7只,且均为商品期货期货多头持仓,相较于2023年年报产品数量增加了一只。这7只产品均为商品型基金,产品的主要参数如下表所示,其中管理规模为2024年一季报数据: 这参与商品期货的这7只产品中持仓市值最大的为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持仓市值为15.23亿元,并且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也是目前商品ETF中规模最大的商品ETF。 截止2024年3月31号,公募基金合计持有商品期货70959手,且均为多头持仓。分品种来看,公募基金持有的沪银以及豆粕期货品种的手数最多,分别为46659和12812手,占比分别为65.75%和18.05%。公募基金参与不同品种商品期货的数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2012年以来公募基金参与不同商品期货品种的历史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根据在历史上公募基金持仓除了极少数日期外均为多头持仓,仅在2022年一季度持有了4手沪铅和沪锡期货。公募基金在参与商品期货时因为受制于利用商品期货复制特定商品指数表现的目的,公募基金的市值越大,其持有的期货市场相对也就越高,在存在的7只商品ETF中,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和国投瑞银白银期货的基金规模相对较高,因此对于豆粕和白银期货的持仓市值也处于领先地位,尤其从2023年三季度后,公募基金参与豆粕期货的手数出现快速拉升,在没有新的商品ETF上市前预计公募参与商品期货的格局不会发生较大改变。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的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总体来看,公募参与商品期货的深度和广度均有明显上升,已有的7只商品ETF基金不管是主基金还是联接基金均做到了参与相关品种,商品期货的总持仓市值也有明显增长,预计随着投资者对于商品ETF以及ETF联接基金的了解和关注度提高,未来会有更多的商品型基金,公募基金参与商品期货市场的水平也将迎来更大的提升。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期货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期货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期货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期货研究”、与光大期货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期货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期货有限公司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尽管本订阅号所包含的信息是我们于发布之时从我们认为可靠的渠道获得,但我公司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其中的资料、意见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期货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期货有限公司已发布的完整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光大期货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期货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期货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期货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END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期货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期货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期货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期货研究”、与光大期货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期货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期货有限公司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尽管本订阅号所包含的信息是我们于发布之时从我们认为可靠的渠道获得,但我公司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其中的资料、意见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期货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期货有限公司已发布的完整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光大期货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期货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期货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期货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END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