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热点推介丨国债-宽货币博弈升温,国债期货全线走强

热点推介丨国债-宽货币博弈升温,国债期货全线走强

作者:微信公众号【广州期货】/ 发布时间:2024-09-1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广州期货《热点推介丨国债-宽货币博弈升温,国债期货全线走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热点推介 上周以来,国债期货再度集体走强,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在9月10日盘中创历史新高,10年期接近历史新高, 5年期、2年期均已突破8月初的前期高点。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至2.12%附近水平,较8月12日高点2.25%已回落13bp,较8月5日盘中2.0825%有约4bp空间。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至2.27%附近水平,已突破8月5日盘中低点2.29%,上周以来累计下行8bp,较8月13日高点2.44%回落17bp。利率又到关键点位,本文将带大家看看近期驱动及后市关注点。 央行重申支持性货币政策, 宽货币预期受强化▼ 暨8月28日央行发布《国债买卖业务公告 [2024]第1号》显示8月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后,9月5日,央行相关负责人参加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进一步释放明确的政策信号,重申支持性货币政策。 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陆磊表示,关于下一步的政策取向,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加快落实好已出台的政策举措,更加有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将继续着眼于总量、利率和结构。总量方面重申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提出要引导银行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利率方面强调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结构方面强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货币政策司邹澜司长表示,“降准降息等政策调整还需要观察经济走势”,“年初降准的政策效果还在持续显现,目前金融机构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为7%,还有一定的空间”,“受银行存款向资管产品分流的速度、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幅度等因素影响,存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还面临一定的约束。” 上述发言彰显了稳增长目标之于当下货币政策的重要性,货币政策取向无疑维持积极,在稳中向好的经济修复轨迹上,短期看年内降准空间较大,降息空间受制于银行净息差收窄情况,而若稳增长压力进一步提升,则降准降息落地的概率均不小。市场亦对此解读积极,对年内货币政策宽松发力的预期进一步强化。 基本面对债市维持支撑, 财政发力形式成关注▼ 近期发布的8月宏观经济数据印证基本面延续稳中向好、波浪式修复的发展路径。一是8月制造业PMI小幅回落,连续四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其中生产分项回落至收缩区间,需求分项在收缩区间继续回落,除天气因素等扰动外,一定程度说明需求对生产的拖累,新出口订单指数小幅提升继续成为支撑,同时数据再度指向被动补库特征,暗示有效需求不足仍是核心症结。二是8月CPI同比回升但PPI同环比降幅走阔,价格因素显示内需修复进程偏缓。CPI同环比回升主要受高温多雨天气等因素影响下食品价格回升,而核心CPI环比增速由正转负,暑假临近结束、出游需求回落,带动飞机票、旅游价格季节性环比回落。PPI同环比降幅走阔,环比来看,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石油开采业、能化加工业价格回落;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建筑施工,钢材、水泥需求趋弱,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继续下降;欧美经济降温及国内需求修复偏缓背景下,有色加工业价格环比回落。三是8月出口同比增速小幅回升,强于预期,度出口规模接近2022年同期水平,汽车及电子产业链景气度仍较高,而进口增速再度回落,主要受原材料进口增速放缓影响。出口强、进口弱格局再度出现,亦凸显在欧美经济降温背景下,若外需增长动能回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在不利影响。经济增长面临的内外部挑战仍大,修复斜率不改,意味着债市对基本面定价维持长周期新旧动能转化逻辑,对期债价格中枢形成向上支撑。 但为实现全年经济目标,财政政策发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在提升,9-10月无疑成为重要的政策窗口期。8月政府债发行已明显提速,包括特别国债续发、地方债超计划发行等,关注9月10日至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动态。增量财政政策发力对于债市的影响取决于节奏和形式。从过往经验看,可能的形式可能为一是继续增发特别国债(对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节奏前移),二是发行特别再融资债缓解地方债务压力,三是调增财政赤字,通过中央转移支付给地方,四是新增专项债限额或动用结存额度,五是启用新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从资金用途来看,专项债及特别国债用途最窄,调增赤字用途最为灵活。但无论哪种方式,均需货币政策予以配合。在增量财政发力期间,央行对流动性的投放将直接影响资金面波动,成为债市短期的主要变量,而财政工具的选择及推出节奏,决定了对年内抑或明年的实物量支撑,前者或对预期改善有裨益,这亦可能使得债市对基本面定价逻辑或从中长期转向短期,而后者则对年内经济修复路径影响有限。 机构行为“微妙”, 受众多因素影响▼ 自央行管控长端利率以来,金融机构在“资产荒”欠配压力及政策态度中来回博弈,出现了成交量收缩、短期赎回潮等现象,债市双向波动亦放大。 存款向理财及基金搬家现象持续、银行及保险机构负债端成本继续下移等,均对应着机构短期对债券配置需求持续提升,近期政府债发行速度有所提升,人民币贷款投放在“挤水分”导向下持续偏弱,综合来看机构欠配压力仍大。 政策博弈方面,无论是8月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对国债“买短卖长”,上周“24续作特别国债01”出现多笔卖盘说明央行卖出操作,抑或近期官方表态,均显示对引导正常向上的利率曲线的坚持,短期来看政策态度预计坚持,市场博弈在操作层面的边际松动或边际转紧。例如,9月10日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突破此前政策“合意区间”2.3%的关键点位至2.70%,但成交并无明显放量,显示了机构的试探性心理。另一方面,8月中旬以来,受政策导向影响,机构被动调久期,转配中短期国债,推动中短端利率下行幅度更大,利率曲线已有所走陡,以10年期与1年期国债利差为例,已由8月21日的60bp左右水平快速提升至目前70bp以上。而随着短端利率的快速下行及拥挤度逐渐增高,机构或重新在中长短品种上寻求性价比及配置价值,但无疑政策态度仍是最大扰动。 中长期支撑不改, 短期变数增多▼ 基本面长周期定价及货币政策宽松预期成为债市的中长期支撑,中央对实现经济目标的决心以及近期央行对支持性货币政策的重申亦强化了市场对年内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期待,外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人民币汇率压力边际缓解亦为国内货币政策发力打开空间,近期降准博弈升温,推动国债期货集体走强。随着利率下行至关键点位,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突破前期2.3%“政策底”,央行对长端利率的管控态度无疑成为后市最直接风向标,若央行再度通过买卖国债或官方表态释放风险提示,债市或出现回调,若央行短期内无进一步动作,机构或解读为政策态度的边际转松,而带动成交量逐步回升、期债进一步走强。此外,9-10月进入增量政策发力的窗口期,密切关注财政发力的节奏及形式,以及央行对流动性投放的配合。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债牛底色未扭转,但机构行为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多,仍将放大债市波动。我们维持前期观点,预计债市维持高位震荡且快跌慢涨的格局特征,可关注每次调整后的低多交易机会,并做好仓位管理。品种选择上,结合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及央行对正常利率曲线的政策态度,中短端品种确定性较强,超长端品种则建议做快进快出的波段交易。 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2】1497号 分析师:王荆杰F3084112Z0016329wang.jingjie@gzf2010.com.cn 免责声明: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广州期货 I 您身边的期货专家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