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策略丨沪指续创新低、个股普跌!金融股逆势走强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每日策略丨沪指续创新低、个股普跌!金融股逆势走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01 盘面观察 9月6日,沪指冲高回落,午后续创调整新低,创业板指跌1.7%;市场成交5427亿元,继续低位徘徊;个股呈现普跌态势,沪深京三市超4700股飘绿。截止收盘,沪指跌0.81%,深成指跌1.44%,创业板指跌1.7% 02 策略研判 上涨方面,券商、保险等金融股逆势走强,天茂集团6天5板,国海证券、天风证券涨停;国企改革概念股表现活跃,长春一东、锦江在线等涨停;高位股继续获资金抱团,深圳华强、科森科技、伟时电子等涨停。 下跌方面,固态电池概念下挫,东峰集团尾盘跌停;折叠屏、AI眼镜等概念股走低,凯盛科技跌停。 沪深指数再次分化,金融股走强一度带动沪指明显拉升。但金融股对流动性的虹吸效应也令轮动了多日的成长题材出现普跌。导致深成指与创业板大幅杀跌,个股超过4000家下跌,午后沪指也有所回落。 展望后市:两大造船巨头、两大头部券商先后宣布重组合并的消息,打开了高端制造、金融等国资大市值企业并购重组的想象空间。不过,目前市场成交低迷、存量博弈严重,权重板块的价值重估利好,对沪指有利。但对成长题材的赚钱机会则会造成一些冲击。 方向:关注旅游板块。据悉,第35届上海旅游节将于2024年9月14日至10月6日举办。而此间正是中秋和国庆两大短途、长途旅游的旺季。不仅是上海,全国多个省区都有相应的旅游推荐和加大旅游补贴的计划。预计国内游和出境游将迎来近一个月的高景气时期。尤其旅行社、OTA、酒店和热门景区等标的,受益会较为突出。 03 市场热点 美8月非农“弱而不衰” 降息预期有下修空间 据新浪财经,日前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4.2万,大幅高于7月的8.9万,但不及市场预期的16.1万;当月失业率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至4.2%,符合预期,也是5个月来首次下行。 8月非农报告“弱而未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1)非农偏弱:其中6/7月新增就业人数继续下修,分别由17.9/11.4万人修正为11.8/8.9万人,3个月平均新增就业数据继续走弱。 (2)但整体依旧比较稳,不会引发经济衰退风险升温的担忧:比如失业率下滑至4.2%;劳动参与率维持在62.7%,非农平均时薪环比升至0.4%,超出市场预期(预期0.3%,前值-0.1%),平均每周工时回升至34.3(预期34.2,前值34.3)。 总体而言,美国8月就业数据表现并不差,环比有所改善,加上近期美国经济和就业高频指标均出现改善(服务业指数和非制造业指数数据好于预期),印证美国经济虽有放缓但远未达到衰退的程度,数据披露后,降息预期变化不大。 据利率期货隐含的降息预期,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在年内降息100-125bp,9月一次性降息50bp的概率约为30%;若9月降息25bp,则11月降50bp的概率接近90%。 展望后市,8月非农对市场的指引意义有限,“弱而不衰” 的情况下,后续数据表现不确定性仍高,这一情况下资金或偏向避险,这也是近期美股持续调整的重要原因。往后看,关注8月CPI,若核心通胀下行幅度有限,美联储大幅降息的可能性或更小,市场波动性或有所放大。 具体到A股市场,8月非农报告披露后,海外市场波动放大,美股、黄金出现回调,市场避险情绪上升,但对国内资产影响有限:一方面,国内权益市场本身估值偏低,下行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后续宽松预期仍强,助于提振市场风险偏好,短期留意高股息等方向的配置价值。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中国太保、长江传媒、粤高速A、农业银行等。 阿斯麦“抨击美国限制对华出口” 中国半导体设备需要高增长 据财联社消息,日前,阿斯麦CEO表示,美国主导的“以国家安全名义”限制该公司向中国客户出口的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变得更加“出于经济动机”。他预计反对美国主导的对华出口限制措施的呼声将会增加。 近来,美国、日本和荷兰正极力加大对中国相关企业的限制。但如果不能与“需求增加最快”的中国市场合作,阿斯麦的营收肯定会受损(今年一季度该公司销售额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27%;净利润更环比下降40%)。而阿斯麦此前也明确表示,由于出口限制等因素,预计今年中国的销售额将影响10%至15%。 同时,阿斯麦也是“最早一批明白利害的海外供应商”:如果不能从海外市场获得供给,中方就会“自己干”。而且这种苗头已经日益明显,尤其是在芯片需求回暖的背景下。 SIA宣布,2024年7月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达到51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环比增长2.7%。至此,全球半导体已实现连续9个月同比增长。 与此同时,今年前7个月,中国进口的半导体设备创下历史新高,国内企业进口了价值近260亿美元的芯片制造机械,这一数字超过了2021年的前一个高点。 从整个半导体设备行业来看,根据国内各半导体晶圆厂扩产预期,预计2024年国内半导体设备需求增速超20%;从全球来看,2024年半导体设备总销售额预计将达109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有望进一步增长至1280亿美元。 展望后市,半导体行业十年翻倍,晶圆厂积极扩产,叠加芯片性能升级,光刻强度上升,预计5nm逻辑芯片的光刻支出占比达35%,光刻工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机构预计2024年有望达到230亿美元。 具体到A股市场,2023年国内半导体设备整体国产率仅为20%左右,国产替代空间巨大。目前,后入局的上海微电子主要在封装环节,前道光刻机小批量出货。未来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成长前景向好。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宝丽迪、华懋科技、七彩化学、蓝英装备等。 本文内容综合自:Choice、Wind、财联社、光大研究所 夏萱 S0930623100013 免责申明:本文由光大证券向其机构或个人客户提供,其内容基于光大证券及证券媒体已发布报告、资讯或数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光大证券力求本文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光大证券不对任何机构/个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1 盘面观察 9月6日,沪指冲高回落,午后续创调整新低,创业板指跌1.7%;市场成交5427亿元,继续低位徘徊;个股呈现普跌态势,沪深京三市超4700股飘绿。截止收盘,沪指跌0.81%,深成指跌1.44%,创业板指跌1.7% 02 策略研判 上涨方面,券商、保险等金融股逆势走强,天茂集团6天5板,国海证券、天风证券涨停;国企改革概念股表现活跃,长春一东、锦江在线等涨停;高位股继续获资金抱团,深圳华强、科森科技、伟时电子等涨停。 下跌方面,固态电池概念下挫,东峰集团尾盘跌停;折叠屏、AI眼镜等概念股走低,凯盛科技跌停。 沪深指数再次分化,金融股走强一度带动沪指明显拉升。但金融股对流动性的虹吸效应也令轮动了多日的成长题材出现普跌。导致深成指与创业板大幅杀跌,个股超过4000家下跌,午后沪指也有所回落。 展望后市:两大造船巨头、两大头部券商先后宣布重组合并的消息,打开了高端制造、金融等国资大市值企业并购重组的想象空间。不过,目前市场成交低迷、存量博弈严重,权重板块的价值重估利好,对沪指有利。但对成长题材的赚钱机会则会造成一些冲击。 方向:关注旅游板块。据悉,第35届上海旅游节将于2024年9月14日至10月6日举办。而此间正是中秋和国庆两大短途、长途旅游的旺季。不仅是上海,全国多个省区都有相应的旅游推荐和加大旅游补贴的计划。预计国内游和出境游将迎来近一个月的高景气时期。尤其旅行社、OTA、酒店和热门景区等标的,受益会较为突出。 03 市场热点 美8月非农“弱而不衰” 降息预期有下修空间 据新浪财经,日前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4.2万,大幅高于7月的8.9万,但不及市场预期的16.1万;当月失业率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至4.2%,符合预期,也是5个月来首次下行。 8月非农报告“弱而未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1)非农偏弱:其中6/7月新增就业人数继续下修,分别由17.9/11.4万人修正为11.8/8.9万人,3个月平均新增就业数据继续走弱。 (2)但整体依旧比较稳,不会引发经济衰退风险升温的担忧:比如失业率下滑至4.2%;劳动参与率维持在62.7%,非农平均时薪环比升至0.4%,超出市场预期(预期0.3%,前值-0.1%),平均每周工时回升至34.3(预期34.2,前值34.3)。 总体而言,美国8月就业数据表现并不差,环比有所改善,加上近期美国经济和就业高频指标均出现改善(服务业指数和非制造业指数数据好于预期),印证美国经济虽有放缓但远未达到衰退的程度,数据披露后,降息预期变化不大。 据利率期货隐含的降息预期,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在年内降息100-125bp,9月一次性降息50bp的概率约为30%;若9月降息25bp,则11月降50bp的概率接近90%。 展望后市,8月非农对市场的指引意义有限,“弱而不衰” 的情况下,后续数据表现不确定性仍高,这一情况下资金或偏向避险,这也是近期美股持续调整的重要原因。往后看,关注8月CPI,若核心通胀下行幅度有限,美联储大幅降息的可能性或更小,市场波动性或有所放大。 具体到A股市场,8月非农报告披露后,海外市场波动放大,美股、黄金出现回调,市场避险情绪上升,但对国内资产影响有限:一方面,国内权益市场本身估值偏低,下行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后续宽松预期仍强,助于提振市场风险偏好,短期留意高股息等方向的配置价值。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中国太保、长江传媒、粤高速A、农业银行等。 阿斯麦“抨击美国限制对华出口” 中国半导体设备需要高增长 据财联社消息,日前,阿斯麦CEO表示,美国主导的“以国家安全名义”限制该公司向中国客户出口的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变得更加“出于经济动机”。他预计反对美国主导的对华出口限制措施的呼声将会增加。 近来,美国、日本和荷兰正极力加大对中国相关企业的限制。但如果不能与“需求增加最快”的中国市场合作,阿斯麦的营收肯定会受损(今年一季度该公司销售额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27%;净利润更环比下降40%)。而阿斯麦此前也明确表示,由于出口限制等因素,预计今年中国的销售额将影响10%至15%。 同时,阿斯麦也是“最早一批明白利害的海外供应商”:如果不能从海外市场获得供给,中方就会“自己干”。而且这种苗头已经日益明显,尤其是在芯片需求回暖的背景下。 SIA宣布,2024年7月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达到51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环比增长2.7%。至此,全球半导体已实现连续9个月同比增长。 与此同时,今年前7个月,中国进口的半导体设备创下历史新高,国内企业进口了价值近260亿美元的芯片制造机械,这一数字超过了2021年的前一个高点。 从整个半导体设备行业来看,根据国内各半导体晶圆厂扩产预期,预计2024年国内半导体设备需求增速超20%;从全球来看,2024年半导体设备总销售额预计将达109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有望进一步增长至1280亿美元。 展望后市,半导体行业十年翻倍,晶圆厂积极扩产,叠加芯片性能升级,光刻强度上升,预计5nm逻辑芯片的光刻支出占比达35%,光刻工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机构预计2024年有望达到230亿美元。 具体到A股市场,2023年国内半导体设备整体国产率仅为20%左右,国产替代空间巨大。目前,后入局的上海微电子主要在封装环节,前道光刻机小批量出货。未来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成长前景向好。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宝丽迪、华懋科技、七彩化学、蓝英装备等。 本文内容综合自:Choice、Wind、财联社、光大研究所 夏萱 S0930623100013 免责申明:本文由光大证券向其机构或个人客户提供,其内容基于光大证券及证券媒体已发布报告、资讯或数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光大证券力求本文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光大证券不对任何机构/个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