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0906】【策略】【个股】鸿合科技、赤子城科技、隆基绿能、吉利汽车、诺泰生物、固德威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906】【策略】【个股】鸿合科技、赤子城科技、隆基绿能、吉利汽车、诺泰生物、固德威》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策略 若成长反弹,选什么方向和标的 成长股投资机会或已到来 5月下旬以来,大盘阶段性震荡整固,在宏观经济波折复苏、ETF被动资金放量流入主导市场风格的背景下,以银行、公用事业为代表的部分核心红利资产稳健走强、领涨大盘,而TMT、新能源等典型科创成长方向表现较为一般。但近期市场风格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是交易略显“拥挤”的红利权重股在8月末开始大幅补跌、释放出部分流动性,而成长方向中部分景气度较高,或股价超跌而基本面有改善/改善预期的分支受到资金关注、不断有标的活跃表现,典型如消费电子、储能、传媒游戏等已经企稳修复。 就指数而言,我们认为A股最低点可能已经过去了。引用东吴首席经济学家团队9月4日报告《A股指数近期最低点可能已经过去了》观点:一方面,证券交易往往呈现“地量见底价”特征,而一些论据指向A股的最低成交换手率已经过去了,换言之股票价格低点可能已经过去了;另一方面,证券市场基于预期定价股票,即股价底部往往领先盈利底部,我们大胆推测现在正在经历企业盈利最低点,这意味着股票价格最低点可能已经过去了。 结构上,进入9月,一方面是中报业绩落地,业绩不确定性风险阶段性释放,另一方面是美国降息窗口即将打开,全球资金再平衡有助于成长方向估值修复,同时AI终端、低空经济等强产业趋势分支在9月将迎来密集的事件催化,A股成长板块进入到积极布局的时点。 我们建议基于四个视角筛选投资机会 视角一:高景气方向。在指数与流动性环境相对承压的背景下,部分绩优公司股价可能并未对产业景气/产业景气预期充分反应。从中报表现看,以消费电子、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硬件领域绩优公司较多,且根据半导体复苏周期推算,未来至少1年的时间里,半导体需求有望继续扩张(2023年11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转正,而半导体景气周期往往可持续2~3年),同时AI对于算力及端侧硬件的需求拉动成为本轮周期复苏的一个增量因素;此外,9月为消费电子旺季,海内外将有诸多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产品亮相,建议关注以电子等科技硬件为首的高景气方向。 视角二:股价超跌而基本面/基本面预期边际改善的领域。部分行业基本面磨底,但股价位置却充分甚至过度反馈了悲观预期,这类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虽然基本面拐点难以预知,但若出现些一些边际改善的信号并被资金关注,股价向上修复的可能性较大。例如中期调整尾声、积压订单预期释放的军工,政策态度边际向好、产业端出现国产新突破的游戏,亚非拉分布式光储需求高增、美国大储装机景气拉动下业绩出现拐点的逆变器,8-9月排产环比改善、行业竞争格局清晰的锂电池板块,以及政策面改善、新产品周期即将开启的游戏板块等。 视角三:产业趋势/产业政策预期强化的板块。我们曾在7月23日发布的报告《科创视角看三中全会〈决定〉——科技创新政策优先级明显提升》中提出,大国博弈与科技革命交织演绎,我国 “深化改革”的政策框架中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及科技工作的优先级明显提升。在内需复苏偏缓、顺周期板块缺乏向上弹性,而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经济体是否“软着陆”尚不明朗导致资金对出口链观点存在分歧的情况下,具备政策支持且有独立产业逻辑、对内外需波动性相对“不敏感”的品种可能更加契合当前市场交易的偏好。具体而言,具备独立产业政策支持的低空经济、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国产化趋势明确的半导体设备、精密仪器、数控机床,以及AI赋能革新的智能终端等值得关注。 视角四:美元利率敏感型资产。综合美国大幅下修(2023年4月-2024年3月的)非农就业数据、美国8月PMI等经济数据超预期走弱,以及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明显转鸽等现象,9月美联储降息的置信度较高,美元资产利率的趋势性回落或将开启,利率敏感型的资产将迎来分子分母双重改善:分子端高利率对于创新药等科创产业投融资的压制将边际缓解,同时降息后海外新能源需求有望释放,部分出海布局较好的光储企业也有可能受益;而分母端美元资产与非美元资产的利差收窄将促使全球资金再平衡,上述利率敏感性资产的估值或迎修复机遇。 根据上述策略逻辑,我们结合东吴行业组重点推荐/建议关注标的,通过估值及财务指标精选个股,构建了20只成长股组合,其中个股层面参照东吴证券研究所各行业组推荐逻辑,标的筛选标准如下: 高景气方向:公司归母净利润2024Q1及Q2同比增速均超过30%,且2024Q2环比增速为正;近5年PE分位数不高于50%作为估值安全边际; 超跌方向:近5年PE分位数不超过15%; 独立产业逻辑/产业政策方向,以及利率敏感型方向:近5年PE分位数不高于80%;2023年以来涨幅不高于100%,2024年以来涨幅不高于50%。 最终筛选标的包括(按照研究团队划分、顺序不分先后): 医药:和黄医药、恒瑞医药 汽车:比亚迪 军工:铂力特、中科星图 计算机:久远银海、莱斯信息、金山办公、纳思达、易华录 机械:北方华创、长川科技、拓荆科技 电子:统联精密、歌尔股份、水晶光电 电力设备新能源:阳光电源、宏发股份、宁德时代 传媒互联网&海外:恺英网络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复苏速度不及预期;海外通胀及原油扰动下降息节奏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行业基本面不确定性风险。 (分析师 陈李、陈刚、张良卫、曾朵红、朱国广、黄细里、周尔双、苏立赞、马天翼、王紫敬) 个股 鸿合科技(002955) 海外业务并表或增厚利润 新推出AI自习室业务成长可期 国内TOP2的教育智能交互大屏品牌,海外业务拓展顺利。鸿合科技于1990年成立、于2019年上市,是全球知名的智能交互显示设备和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过去三十多年里,业务范围从国内横向拓展至海外,从硬件研发纵向拓展至教育服务业务。目前,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教育信息化硬件、软件、行业解决方案和智慧教育服务,其中智能交互平板覆盖多个教育细分领域,2023年在中国IFPD教育市场品牌份额排名前二。2023年公司营收39.3亿元,其中智能交互平板收入占比72%;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均衡发展,2023年收入各占50%。 智能交互平板主业:海外收入占比提升,新线美国并表或增厚利润。鸿合科技近年收入受国内教育智能交互大屏行业需求收缩而下滑,但境外收入占比显著提升,2015年5%增至2023年的50%。公司国际业务遍及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在海外市场具备供应链优势和国际竞争实力,在全球教育IFPD/IWB产品中排名第二,尤其在美国教育市场表现强劲。2023年底公司收购新线美国25%的少数股东股权,新线美国2024-2027年承诺销售净利润不低于2750/3025/3328/3360万美元。我们认为新线美国少数股权2024年并表,有望增厚公司归母净利润。 第二曲线:积极布局课后服务,新推出AI自习室业务成长可期。公司通过“鸿合三点伴”为学校提供课后服务,采取教育局招投标等多种收费模式,截至2024年6月已与全国190+区县签约,课程达400多门、近100个科目。此外,公司在2024年6月推出“小优成长书房”AI自习室业务,面向社区6~15岁孩子,提供智能学习空间。该业务自推出以来,加盟需求强劲,已在北京、武汉等城市开业,并计划通过加盟模式加速拓展。AI自习室行业自2024年起快速发展,我们估算2024年市场空间约545亿元,2034年或增长至1169亿元(由于行业处于发展早期,该预测值受到较多假设值影响,仅供参考)。我们基于行业相关数据,对AI自习室单店模型进行测算,一个100~200平米的网点在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收入约为120/180/210万元,净利润为15/75/105万元,净利率分别为13%/42%/50%,此后保持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7/5.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16%/17%。我们采用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进行交叉验证。相对估值法下,选取视源股份和康冠科技作为可比公司。视源股份和康冠科技当前总市值对应2024-2026年PE平均值分别为24/20/17倍,高于鸿合科技的13/11/9倍。绝对估值法下,过渡期假设增长率为2%、永续增长率假设为1%。β值根据过去100周公司股价和上证综指走势计算,为1.2。计算得到,公司合理市值为77亿元,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9/16/1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家教育政策风险、教育服务业务开展不达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境外经营风险。 (分析师 张良卫、周良玖、马天翼) 赤子城科技(09911.HK) 后发产品快速增长 收购NBT少数股权有望增厚归母净利润 投资要点 事件:9月2日公司发布双月报,对2024年上半年业绩和近期运营情况进行总结。业绩方面,24H1收入达人民币22.7亿元,yoy+65.3%(此前预告为22.5~23.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此前预告为2.1~2.4亿元),yoy+21.3%。经调整EBITDA为4.5亿元,yoy+29.2%(此前预告为4.3~4.6亿元)。业绩基本位于此前预告中枢。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14.9亿元(2023年6月末为7.7亿元)。此外,今年7~8月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多项活动,如SUGO三周年庆典、Mico和YoHo年中GALA、TopTop品牌活动,旨在深化用户社区参与。 社交及创新业务均实现快速增长,后发产品取得亮眼表现。(1)社交业务方面,24H1收入同比增长66.5%至20.7亿元,持续发力中东北非市场,明晰泛人群社交产品矩阵,毛利率同比增加1.7pct至49.5%。MICO、YoHo、SUGO、TopTop四款产品均进入Sesor Tower《2024年1-5月中东社交应用收入榜TOP10》榜单。后发产品快速增长,SUGO营收同比增长超250%,月流水突破千万美金;TopTop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00%,并在5月登上苹果App Store官方推荐位。多元人群社交平台HeeSay陆续在多地区举办线下活动,流水同比增长25%。(2)创新业务24H1收入同比增长53.7%至2.0亿元,第二增长曲线进一步显现,毛利率同比减少28.2pct到57.9%,主要系积极投入拓展社交电商业务,存货成本与员工福利开支增加。24H1主要精品游戏总流水同比增长393%至3.87亿元,《Alice‘s Dream: Merge Islad》在5、6月进入Sesor Tower中国手游海外收入TOP30榜单;《Taylor’s Secret》也开始创造更多商业价值。 收购NBT少数股权,有望增厚未来年度归母净利润。赤子城科技于6月27日发布公告,与BGFG、JJQJ及JZZT(卖方)以及目标公司NBT Social Networkig签订股份购买协议。根据协议,目标公司将向JJQJ发行1000万股股份,赤子城科技将收购卖方持有的7783万股销售股份,总代价约为港币19.8亿元,其中包括现金代价和发行代价股份。交易完成后,目标公司将成为赤子城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其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NBT为北京米可经过重组后的海外对应主体,专注于提供在线社交娱乐服务,已推出Mico、Yoho等多款产品。2022/2023/2024Q1三个报告期内NBT的除税前净利润分别为4.4/6.7/1.7亿元人民币,除税后净利润分别为4.4/6.6/1.7亿元人民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收购NBT少数股权或产生一定费用,我们将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4.5亿元下调至3.5亿元;而收购完成后,少数股东占比将降低,因此我们将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从5.2/6.0亿元上调至7.0/8.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8/4/4倍。我们看好公司产品矩阵发展策略和后发产品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经营风险,海外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分析师 张良卫、周良玖) 隆基绿能(601012) 2024年中报点评: 积极调整产销节奏,BC电池大有可为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4H1营收385.3亿元,同-40.4%,归母净利润-52.4亿元,同-157.1%,毛利率7.7%,同-11.4pct,归母净利率-13.6%,同-27.8pct;其中2024Q2营收208.6亿元,同环比-42.6%/18%,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环比-152.2%/23.1%,毛利率6.6%,同环比-13.4/-2.3pct,归母净利率-13.9%,同环比-29.1/-0.6pct。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积极调整产销节奏、稳健面对产业波动。公司2024H1硅片出货44.44GW(外销21.96GW);电池外销2.66GW;组件出货31.34GW,其中亚太区域销量同大增超140%支撑盈利、美国乐叶实现净利润7.6亿。Q2硅片外销9.53GW,盈利受减值影响较大;组件出货18-19GW。因2024Q2产业价格下行、计提存货减值29.7亿及固定资产减值7亿。面对产业深度调整期的剧烈波动,公司积极调整产销节奏、应对周期压力。 产能/技术积极布局、BC大有可为。公司N型泰睿硅片已实现量产导入,增益电池端品质效率提升;随西咸新区一期12.5GW电池和铜川12GW 等BC二代项目建设推进,预计HPBC 2.0将于2024年底规模上市,预计2025年底BC产能将达70GW(其中2.0产能约50GW),26年底国内电池计划全部迁至BC产品。目前公司已实现北美区域出货顺畅通关,美国5GW组件工厂已正式投产,有力支持北美业务开拓。 费用率控制稳健、存货有所改善。公司2024H1期间费用36.5亿,同增56.8%,费用率9.5%,同增5.9pct;Q2期间费用17.9亿,同环比+479.9%/-3.2%,费用率8.6%,同环比+7.8/-1.9pct;2024Q2经营现金流-15.2亿,净流出环比收缩;2024Q2资本开支25.9亿,同环比-27.4/224.8%;2024Q2末存货184.1亿元,较Q1末-18.6%,有所改善。截至2024H1在手货币资金577.8亿,环比略降28亿、在手现金充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价格下行,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59/33/49亿(2024-2026年前值为35/60/85亿元) ,同比-155%/+156%/+4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分析师 曾朵红、郭亚男、徐铖嵘) 吉利汽车(00175.HK) 8月全矩阵同环比向上 车型+智驾持续补足 投资要点 吉利汽车8月批发销量181,229辆,同环比+18.74%/+20.19%。分品牌来看,吉利品牌销量140,686辆,同环比+19.02%/+23.57%,其中银河销量26,510辆,同环比+138.46%/+58.70%;极氪品牌销量18,015辆,同环比+47.63%/+15.08%;领克品牌销量22,528辆,同环比+20.50%/+5.90%。 全品牌销量同环比均增加,出口销量同比继续高增。 1)区分燃料类型:公司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合计75,484辆,同环比+59.59%/+27.83%,新能源产品渗透率为42%,同环比+10.66/+2.49%pct。2)区分品牌:银河+极氪+领克多品牌新能源转型向上,战略定位清晰,终端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银河品牌销量高增,8月吉利品牌销量140,686辆,同环比+19.02%/+23.57%,其中银河销量26,510辆,同环比+138.46%/+58.70%;极氪品牌销量18,015辆,同环比+47.63%/+15.08%;领克品牌销量22,528辆,同环比+20.50%/+5.90%。3)海外:公司8月出口45,045辆,同环比+82.27%/+39.11%,全球化保持高增速,出口占集团销量比例为24.86%,同环比+8.66/+3.38pct。 8月吉利继续补足产品矩阵,极氪浩瀚智驾2.0迈入端到端新时代。1)新车维度,8月3日吉利银河系列首款纯电SUV吉利银河E5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1.28万元-14.88万元,搭载神盾短刀电池。8月13日猎装轿跑2025款极氪001上市,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推动极氪智能化新阶段。大五座SUV极氪7X开始预定,起售价23.99万元,不溜背+纯电底盘对空间充分利用。2)智能驾驶维度,浩瀚智驾2.0迈入端到端新时代,双英伟达Ori-X+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硬件保障,配合全场景端到端大模型带来更强的智驾能力。浩瀚智驾2.0可实现NZP高速自主领航辅助、城市自主领航辅助通勤模式、LCC+增强车道居中等功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期分别为2135/2581/3001亿元,同比分别+19%/+21%/+16%,归母净利润为151/115/138亿元,分别同比+185%/-24%/+20%;对应2024~2026年EPS为1.50/1.14/1.37元,对应PE为5/7/6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下游需求复苏低于预期;价格战超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诺泰生物(688076) 深度布局多肽领域 借GLP-1浪潮迎来收获期 投资要点 GLP-1药物销售研发高景气,推动产业链扩容:肥胖患者人数快速增长,我国2020年肥胖人数2.2亿人,减肥药需求旺盛。以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为代表的GLP-1多肽类减肥药物销售、研发火热,带动大量企业建立研发管线。另一方面,多款专利即将到期的重磅多肽药物为多肽仿制药企提供机遇,同时带动原料药需求激增,全产业链高景气。然而多肽类药物合成复杂、规模化生产壁垒高,因此研发实力强、具备先发优势的原料药和CDMO企业将受益。 公司深耕多肽领域多年,具备先发优势:1)公司多肽类产品的国内审评进展领先:截至2024年7月,我国仅有5家企业注册审评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公司为五家之一,进度领先;2)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公司是唯一一家大袋包装规格的企业,已实现超10公斤的单批产量,产品纯度高且成本低,凸显技术领先优势;3)新建充足多肽产能:公司预计2024年底至2025一季度 601、602车间建设完成, 2025年底多肽原料药产能将达数吨级,据我们测算对应收入40亿元以上;4)公司多肽类产品管线丰富:涵盖众多多肽类知名品种,并向下游制剂和新药研发延伸,开发GLP-1单靶点、多靶点的降糖减肥药;5)在手订单催化业绩释放:借助多肽原料药销往美国、欧洲、印度、中东等海外市场经验,已签署多个司美格鲁肽注射剂、口服剂、GLP-1创新药等原料药和CDMO的项目,公司有望高效完成合作项目并兑现收益。 自主选择+定制服务双轮驱动,稳定业绩基本盘:1)公司拥有丰富的小分子化药管线,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光脚”进入第九批集采,预计2024年集采落地后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点;2)寡核苷酸市场发展迅速,预计2024年全球市场达86亿美元。公司领先建成寡核苷酸研发平台,子公司诺泰诺和GMP中试产线顺利投产。伴随小核酸药物陆续上市,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3)CDMO项目服务全球药企,涵盖创新药研发到商业化各阶段,新增多项多肽类CDMO订单在手,保障业绩基本盘。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总营收分别为16.4/23.3/30.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8%/42%/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6/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164%/29%/27%。2024-2026年P/E估值分别为29/23/18X;基于公司1)多肽原料药迅速放量,新建产能即将投产;2)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业务向下游延伸,光脚品种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中标集采有望贡献业绩增量;3)积极发展CDMO业务,具备多肽与寡核苷酸研发平台优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格局恶化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产能爬坡不及预期风险。 (分析师 朱国广、张坤) 固德威(688390) 2024年中报点评: Q2出货环比高增、费率明显下降 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提振信心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4H1营收31.5亿元,同减17.5%,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减103.2%,毛利率22.8%,同减12.8pct;其中2024Q2营收20.2亿元,同环比-3.5%/+79.5%,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环比-98.8%/+117.3%,毛利率20.1%,同环比-12.5pct/-7.3pct。2024Q2资产及信用减值0.45亿元,主要为组件及电芯存货影响,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 2024Q2出货环比高增,2024Q3储能占比继续提升。2024H1公司逆变器销量27.85万台,其中并网25.59万台,储能2.26万台。2024Q2光伏逆变器销量17-18万台,同环比约+18%/+100%,毛利率下滑至25%左右,环降10pct,原因:国内出货占比提升至6成,国内毛利率仅14-15%(海外约35%)。2024Q2储能逆变器销量1.5-2万台,同环比-70%/+175%,毛利率下滑至45%,环降8pct,原因:部分增量来自新兴市场,毛利率约40%,略低于欧洲。2024Q3随公司向新兴市场逐步拓展,公司出货逐月环比提升且储能占比提高,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并网/储能逆变器出货分别为70-80万台/ 7-9万台,同比约+40%/-50%,明年欧洲降息,需求或将有明显修复。 电池包及户用系统业务稳健发展。2024H1公司储能电池营收约2亿元,同降70%,主要受电池降价及欧洲需求疲软影响,销量132MWh,毛利率30%,我们预计2024年实现营收8-10亿元,同增约10%;2024H1公司国内户用分布式系统销量404.43MW,同增约230%,毛利率15%,我们预计2024年实现出货1GW+,同比约翻倍增长。 期间费用率环降11pct,合同负债略有增长。公司2024Q2期间费用3.6亿元,同环比+89.8%/+8.7%,期间费用率17.7%,同环比+8.7pct/-11.5pct,因出货及收入提升,期间费用率明显下降;2024H1经营性净现金流-9.1亿元,同减228.6%,其中2024Q2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9亿元,同环比-132.6%/+72.7%;2024Q2末存货25.8亿元,较2024Q1末环增14%;2024Q2末合同负债2.67亿元,环增16.6%。 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助力公司长远发展。9月4日公司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草案),拟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187人(含部分外籍员工),授予数量175.87万股,约占总股本0.725%,授予价格32.77元。业绩考核目标:2024-2025年营收或净利润累计不低于206.8亿元或13.2亿元、2024-2026年营收或净利润累计不低于350.4亿元或21.8亿元、2024-2027年营收或净利润累计不低于529.9亿元或32.1亿元。考虑2024年欧洲去库存及国内竞争激烈利润或有所影响,但营收持续稳健增长,2025年随库存去化+新兴市场拓展,营收及净利润有望重回高增,此次激励第一归属期2024-2025年累计营收目标容易达成,未来随公司持续稳健增长,后续归属期营收及净利润目标均有望陆续实现,此次激励有助于公司长远发展,稳定人才队伍建设,提振公司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逆变器毛利率下降,及储能电池业务收入下滑,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4.2/9.0/11.3亿元(原值6.5/10.5/13.7亿元),同比-50%/+113%/+25%,考虑公司新兴市场布局加速,出货预计持续提升,同时2025年随欧洲降息,逆变器需求或将有明显修复,我们给予2025年20x,对应目标价7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 (分析师 曾朵红、郭亚男) 最新金股组合 东吴证券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策略 若成长反弹,选什么方向和标的 成长股投资机会或已到来 5月下旬以来,大盘阶段性震荡整固,在宏观经济波折复苏、ETF被动资金放量流入主导市场风格的背景下,以银行、公用事业为代表的部分核心红利资产稳健走强、领涨大盘,而TMT、新能源等典型科创成长方向表现较为一般。但近期市场风格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是交易略显“拥挤”的红利权重股在8月末开始大幅补跌、释放出部分流动性,而成长方向中部分景气度较高,或股价超跌而基本面有改善/改善预期的分支受到资金关注、不断有标的活跃表现,典型如消费电子、储能、传媒游戏等已经企稳修复。 就指数而言,我们认为A股最低点可能已经过去了。引用东吴首席经济学家团队9月4日报告《A股指数近期最低点可能已经过去了》观点:一方面,证券交易往往呈现“地量见底价”特征,而一些论据指向A股的最低成交换手率已经过去了,换言之股票价格低点可能已经过去了;另一方面,证券市场基于预期定价股票,即股价底部往往领先盈利底部,我们大胆推测现在正在经历企业盈利最低点,这意味着股票价格最低点可能已经过去了。 结构上,进入9月,一方面是中报业绩落地,业绩不确定性风险阶段性释放,另一方面是美国降息窗口即将打开,全球资金再平衡有助于成长方向估值修复,同时AI终端、低空经济等强产业趋势分支在9月将迎来密集的事件催化,A股成长板块进入到积极布局的时点。 我们建议基于四个视角筛选投资机会 视角一:高景气方向。在指数与流动性环境相对承压的背景下,部分绩优公司股价可能并未对产业景气/产业景气预期充分反应。从中报表现看,以消费电子、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硬件领域绩优公司较多,且根据半导体复苏周期推算,未来至少1年的时间里,半导体需求有望继续扩张(2023年11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转正,而半导体景气周期往往可持续2~3年),同时AI对于算力及端侧硬件的需求拉动成为本轮周期复苏的一个增量因素;此外,9月为消费电子旺季,海内外将有诸多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产品亮相,建议关注以电子等科技硬件为首的高景气方向。 视角二:股价超跌而基本面/基本面预期边际改善的领域。部分行业基本面磨底,但股价位置却充分甚至过度反馈了悲观预期,这类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虽然基本面拐点难以预知,但若出现些一些边际改善的信号并被资金关注,股价向上修复的可能性较大。例如中期调整尾声、积压订单预期释放的军工,政策态度边际向好、产业端出现国产新突破的游戏,亚非拉分布式光储需求高增、美国大储装机景气拉动下业绩出现拐点的逆变器,8-9月排产环比改善、行业竞争格局清晰的锂电池板块,以及政策面改善、新产品周期即将开启的游戏板块等。 视角三:产业趋势/产业政策预期强化的板块。我们曾在7月23日发布的报告《科创视角看三中全会〈决定〉——科技创新政策优先级明显提升》中提出,大国博弈与科技革命交织演绎,我国 “深化改革”的政策框架中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及科技工作的优先级明显提升。在内需复苏偏缓、顺周期板块缺乏向上弹性,而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经济体是否“软着陆”尚不明朗导致资金对出口链观点存在分歧的情况下,具备政策支持且有独立产业逻辑、对内外需波动性相对“不敏感”的品种可能更加契合当前市场交易的偏好。具体而言,具备独立产业政策支持的低空经济、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国产化趋势明确的半导体设备、精密仪器、数控机床,以及AI赋能革新的智能终端等值得关注。 视角四:美元利率敏感型资产。综合美国大幅下修(2023年4月-2024年3月的)非农就业数据、美国8月PMI等经济数据超预期走弱,以及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明显转鸽等现象,9月美联储降息的置信度较高,美元资产利率的趋势性回落或将开启,利率敏感型的资产将迎来分子分母双重改善:分子端高利率对于创新药等科创产业投融资的压制将边际缓解,同时降息后海外新能源需求有望释放,部分出海布局较好的光储企业也有可能受益;而分母端美元资产与非美元资产的利差收窄将促使全球资金再平衡,上述利率敏感性资产的估值或迎修复机遇。 根据上述策略逻辑,我们结合东吴行业组重点推荐/建议关注标的,通过估值及财务指标精选个股,构建了20只成长股组合,其中个股层面参照东吴证券研究所各行业组推荐逻辑,标的筛选标准如下: 高景气方向:公司归母净利润2024Q1及Q2同比增速均超过30%,且2024Q2环比增速为正;近5年PE分位数不高于50%作为估值安全边际; 超跌方向:近5年PE分位数不超过15%; 独立产业逻辑/产业政策方向,以及利率敏感型方向:近5年PE分位数不高于80%;2023年以来涨幅不高于100%,2024年以来涨幅不高于50%。 最终筛选标的包括(按照研究团队划分、顺序不分先后): 医药:和黄医药、恒瑞医药 汽车:比亚迪 军工:铂力特、中科星图 计算机:久远银海、莱斯信息、金山办公、纳思达、易华录 机械:北方华创、长川科技、拓荆科技 电子:统联精密、歌尔股份、水晶光电 电力设备新能源:阳光电源、宏发股份、宁德时代 传媒互联网&海外:恺英网络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复苏速度不及预期;海外通胀及原油扰动下降息节奏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行业基本面不确定性风险。 (分析师 陈李、陈刚、张良卫、曾朵红、朱国广、黄细里、周尔双、苏立赞、马天翼、王紫敬) 个股 鸿合科技(002955) 海外业务并表或增厚利润 新推出AI自习室业务成长可期 国内TOP2的教育智能交互大屏品牌,海外业务拓展顺利。鸿合科技于1990年成立、于2019年上市,是全球知名的智能交互显示设备和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过去三十多年里,业务范围从国内横向拓展至海外,从硬件研发纵向拓展至教育服务业务。目前,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教育信息化硬件、软件、行业解决方案和智慧教育服务,其中智能交互平板覆盖多个教育细分领域,2023年在中国IFPD教育市场品牌份额排名前二。2023年公司营收39.3亿元,其中智能交互平板收入占比72%;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均衡发展,2023年收入各占50%。 智能交互平板主业:海外收入占比提升,新线美国并表或增厚利润。鸿合科技近年收入受国内教育智能交互大屏行业需求收缩而下滑,但境外收入占比显著提升,2015年5%增至2023年的50%。公司国际业务遍及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在海外市场具备供应链优势和国际竞争实力,在全球教育IFPD/IWB产品中排名第二,尤其在美国教育市场表现强劲。2023年底公司收购新线美国25%的少数股东股权,新线美国2024-2027年承诺销售净利润不低于2750/3025/3328/3360万美元。我们认为新线美国少数股权2024年并表,有望增厚公司归母净利润。 第二曲线:积极布局课后服务,新推出AI自习室业务成长可期。公司通过“鸿合三点伴”为学校提供课后服务,采取教育局招投标等多种收费模式,截至2024年6月已与全国190+区县签约,课程达400多门、近100个科目。此外,公司在2024年6月推出“小优成长书房”AI自习室业务,面向社区6~15岁孩子,提供智能学习空间。该业务自推出以来,加盟需求强劲,已在北京、武汉等城市开业,并计划通过加盟模式加速拓展。AI自习室行业自2024年起快速发展,我们估算2024年市场空间约545亿元,2034年或增长至1169亿元(由于行业处于发展早期,该预测值受到较多假设值影响,仅供参考)。我们基于行业相关数据,对AI自习室单店模型进行测算,一个100~200平米的网点在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收入约为120/180/210万元,净利润为15/75/105万元,净利率分别为13%/42%/50%,此后保持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7/5.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16%/17%。我们采用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进行交叉验证。相对估值法下,选取视源股份和康冠科技作为可比公司。视源股份和康冠科技当前总市值对应2024-2026年PE平均值分别为24/20/17倍,高于鸿合科技的13/11/9倍。绝对估值法下,过渡期假设增长率为2%、永续增长率假设为1%。β值根据过去100周公司股价和上证综指走势计算,为1.2。计算得到,公司合理市值为77亿元,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9/16/1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家教育政策风险、教育服务业务开展不达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境外经营风险。 (分析师 张良卫、周良玖、马天翼) 赤子城科技(09911.HK) 后发产品快速增长 收购NBT少数股权有望增厚归母净利润 投资要点 事件:9月2日公司发布双月报,对2024年上半年业绩和近期运营情况进行总结。业绩方面,24H1收入达人民币22.7亿元,yoy+65.3%(此前预告为22.5~23.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此前预告为2.1~2.4亿元),yoy+21.3%。经调整EBITDA为4.5亿元,yoy+29.2%(此前预告为4.3~4.6亿元)。业绩基本位于此前预告中枢。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14.9亿元(2023年6月末为7.7亿元)。此外,今年7~8月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多项活动,如SUGO三周年庆典、Mico和YoHo年中GALA、TopTop品牌活动,旨在深化用户社区参与。 社交及创新业务均实现快速增长,后发产品取得亮眼表现。(1)社交业务方面,24H1收入同比增长66.5%至20.7亿元,持续发力中东北非市场,明晰泛人群社交产品矩阵,毛利率同比增加1.7pct至49.5%。MICO、YoHo、SUGO、TopTop四款产品均进入Sesor Tower《2024年1-5月中东社交应用收入榜TOP10》榜单。后发产品快速增长,SUGO营收同比增长超250%,月流水突破千万美金;TopTop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00%,并在5月登上苹果App Store官方推荐位。多元人群社交平台HeeSay陆续在多地区举办线下活动,流水同比增长25%。(2)创新业务24H1收入同比增长53.7%至2.0亿元,第二增长曲线进一步显现,毛利率同比减少28.2pct到57.9%,主要系积极投入拓展社交电商业务,存货成本与员工福利开支增加。24H1主要精品游戏总流水同比增长393%至3.87亿元,《Alice‘s Dream: Merge Islad》在5、6月进入Sesor Tower中国手游海外收入TOP30榜单;《Taylor’s Secret》也开始创造更多商业价值。 收购NBT少数股权,有望增厚未来年度归母净利润。赤子城科技于6月27日发布公告,与BGFG、JJQJ及JZZT(卖方)以及目标公司NBT Social Networkig签订股份购买协议。根据协议,目标公司将向JJQJ发行1000万股股份,赤子城科技将收购卖方持有的7783万股销售股份,总代价约为港币19.8亿元,其中包括现金代价和发行代价股份。交易完成后,目标公司将成为赤子城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其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NBT为北京米可经过重组后的海外对应主体,专注于提供在线社交娱乐服务,已推出Mico、Yoho等多款产品。2022/2023/2024Q1三个报告期内NBT的除税前净利润分别为4.4/6.7/1.7亿元人民币,除税后净利润分别为4.4/6.6/1.7亿元人民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收购NBT少数股权或产生一定费用,我们将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4.5亿元下调至3.5亿元;而收购完成后,少数股东占比将降低,因此我们将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从5.2/6.0亿元上调至7.0/8.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8/4/4倍。我们看好公司产品矩阵发展策略和后发产品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经营风险,海外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分析师 张良卫、周良玖) 隆基绿能(601012) 2024年中报点评: 积极调整产销节奏,BC电池大有可为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4H1营收385.3亿元,同-40.4%,归母净利润-52.4亿元,同-157.1%,毛利率7.7%,同-11.4pct,归母净利率-13.6%,同-27.8pct;其中2024Q2营收208.6亿元,同环比-42.6%/18%,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环比-152.2%/23.1%,毛利率6.6%,同环比-13.4/-2.3pct,归母净利率-13.9%,同环比-29.1/-0.6pct。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积极调整产销节奏、稳健面对产业波动。公司2024H1硅片出货44.44GW(外销21.96GW);电池外销2.66GW;组件出货31.34GW,其中亚太区域销量同大增超140%支撑盈利、美国乐叶实现净利润7.6亿。Q2硅片外销9.53GW,盈利受减值影响较大;组件出货18-19GW。因2024Q2产业价格下行、计提存货减值29.7亿及固定资产减值7亿。面对产业深度调整期的剧烈波动,公司积极调整产销节奏、应对周期压力。 产能/技术积极布局、BC大有可为。公司N型泰睿硅片已实现量产导入,增益电池端品质效率提升;随西咸新区一期12.5GW电池和铜川12GW 等BC二代项目建设推进,预计HPBC 2.0将于2024年底规模上市,预计2025年底BC产能将达70GW(其中2.0产能约50GW),26年底国内电池计划全部迁至BC产品。目前公司已实现北美区域出货顺畅通关,美国5GW组件工厂已正式投产,有力支持北美业务开拓。 费用率控制稳健、存货有所改善。公司2024H1期间费用36.5亿,同增56.8%,费用率9.5%,同增5.9pct;Q2期间费用17.9亿,同环比+479.9%/-3.2%,费用率8.6%,同环比+7.8/-1.9pct;2024Q2经营现金流-15.2亿,净流出环比收缩;2024Q2资本开支25.9亿,同环比-27.4/224.8%;2024Q2末存货184.1亿元,较Q1末-18.6%,有所改善。截至2024H1在手货币资金577.8亿,环比略降28亿、在手现金充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价格下行,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59/33/49亿(2024-2026年前值为35/60/85亿元) ,同比-155%/+156%/+4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分析师 曾朵红、郭亚男、徐铖嵘) 吉利汽车(00175.HK) 8月全矩阵同环比向上 车型+智驾持续补足 投资要点 吉利汽车8月批发销量181,229辆,同环比+18.74%/+20.19%。分品牌来看,吉利品牌销量140,686辆,同环比+19.02%/+23.57%,其中银河销量26,510辆,同环比+138.46%/+58.70%;极氪品牌销量18,015辆,同环比+47.63%/+15.08%;领克品牌销量22,528辆,同环比+20.50%/+5.90%。 全品牌销量同环比均增加,出口销量同比继续高增。 1)区分燃料类型:公司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合计75,484辆,同环比+59.59%/+27.83%,新能源产品渗透率为42%,同环比+10.66/+2.49%pct。2)区分品牌:银河+极氪+领克多品牌新能源转型向上,战略定位清晰,终端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银河品牌销量高增,8月吉利品牌销量140,686辆,同环比+19.02%/+23.57%,其中银河销量26,510辆,同环比+138.46%/+58.70%;极氪品牌销量18,015辆,同环比+47.63%/+15.08%;领克品牌销量22,528辆,同环比+20.50%/+5.90%。3)海外:公司8月出口45,045辆,同环比+82.27%/+39.11%,全球化保持高增速,出口占集团销量比例为24.86%,同环比+8.66/+3.38pct。 8月吉利继续补足产品矩阵,极氪浩瀚智驾2.0迈入端到端新时代。1)新车维度,8月3日吉利银河系列首款纯电SUV吉利银河E5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1.28万元-14.88万元,搭载神盾短刀电池。8月13日猎装轿跑2025款极氪001上市,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推动极氪智能化新阶段。大五座SUV极氪7X开始预定,起售价23.99万元,不溜背+纯电底盘对空间充分利用。2)智能驾驶维度,浩瀚智驾2.0迈入端到端新时代,双英伟达Ori-X+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硬件保障,配合全场景端到端大模型带来更强的智驾能力。浩瀚智驾2.0可实现NZP高速自主领航辅助、城市自主领航辅助通勤模式、LCC+增强车道居中等功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期分别为2135/2581/3001亿元,同比分别+19%/+21%/+16%,归母净利润为151/115/138亿元,分别同比+185%/-24%/+20%;对应2024~2026年EPS为1.50/1.14/1.37元,对应PE为5/7/6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下游需求复苏低于预期;价格战超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诺泰生物(688076) 深度布局多肽领域 借GLP-1浪潮迎来收获期 投资要点 GLP-1药物销售研发高景气,推动产业链扩容:肥胖患者人数快速增长,我国2020年肥胖人数2.2亿人,减肥药需求旺盛。以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为代表的GLP-1多肽类减肥药物销售、研发火热,带动大量企业建立研发管线。另一方面,多款专利即将到期的重磅多肽药物为多肽仿制药企提供机遇,同时带动原料药需求激增,全产业链高景气。然而多肽类药物合成复杂、规模化生产壁垒高,因此研发实力强、具备先发优势的原料药和CDMO企业将受益。 公司深耕多肽领域多年,具备先发优势:1)公司多肽类产品的国内审评进展领先:截至2024年7月,我国仅有5家企业注册审评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公司为五家之一,进度领先;2)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公司是唯一一家大袋包装规格的企业,已实现超10公斤的单批产量,产品纯度高且成本低,凸显技术领先优势;3)新建充足多肽产能:公司预计2024年底至2025一季度 601、602车间建设完成, 2025年底多肽原料药产能将达数吨级,据我们测算对应收入40亿元以上;4)公司多肽类产品管线丰富:涵盖众多多肽类知名品种,并向下游制剂和新药研发延伸,开发GLP-1单靶点、多靶点的降糖减肥药;5)在手订单催化业绩释放:借助多肽原料药销往美国、欧洲、印度、中东等海外市场经验,已签署多个司美格鲁肽注射剂、口服剂、GLP-1创新药等原料药和CDMO的项目,公司有望高效完成合作项目并兑现收益。 自主选择+定制服务双轮驱动,稳定业绩基本盘:1)公司拥有丰富的小分子化药管线,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光脚”进入第九批集采,预计2024年集采落地后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点;2)寡核苷酸市场发展迅速,预计2024年全球市场达86亿美元。公司领先建成寡核苷酸研发平台,子公司诺泰诺和GMP中试产线顺利投产。伴随小核酸药物陆续上市,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3)CDMO项目服务全球药企,涵盖创新药研发到商业化各阶段,新增多项多肽类CDMO订单在手,保障业绩基本盘。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总营收分别为16.4/23.3/30.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8%/42%/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6/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164%/29%/27%。2024-2026年P/E估值分别为29/23/18X;基于公司1)多肽原料药迅速放量,新建产能即将投产;2)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业务向下游延伸,光脚品种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中标集采有望贡献业绩增量;3)积极发展CDMO业务,具备多肽与寡核苷酸研发平台优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格局恶化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产能爬坡不及预期风险。 (分析师 朱国广、张坤) 固德威(688390) 2024年中报点评: Q2出货环比高增、费率明显下降 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提振信心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4H1营收31.5亿元,同减17.5%,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减103.2%,毛利率22.8%,同减12.8pct;其中2024Q2营收20.2亿元,同环比-3.5%/+79.5%,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环比-98.8%/+117.3%,毛利率20.1%,同环比-12.5pct/-7.3pct。2024Q2资产及信用减值0.45亿元,主要为组件及电芯存货影响,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 2024Q2出货环比高增,2024Q3储能占比继续提升。2024H1公司逆变器销量27.85万台,其中并网25.59万台,储能2.26万台。2024Q2光伏逆变器销量17-18万台,同环比约+18%/+100%,毛利率下滑至25%左右,环降10pct,原因:国内出货占比提升至6成,国内毛利率仅14-15%(海外约35%)。2024Q2储能逆变器销量1.5-2万台,同环比-70%/+175%,毛利率下滑至45%,环降8pct,原因:部分增量来自新兴市场,毛利率约40%,略低于欧洲。2024Q3随公司向新兴市场逐步拓展,公司出货逐月环比提升且储能占比提高,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并网/储能逆变器出货分别为70-80万台/ 7-9万台,同比约+40%/-50%,明年欧洲降息,需求或将有明显修复。 电池包及户用系统业务稳健发展。2024H1公司储能电池营收约2亿元,同降70%,主要受电池降价及欧洲需求疲软影响,销量132MWh,毛利率30%,我们预计2024年实现营收8-10亿元,同增约10%;2024H1公司国内户用分布式系统销量404.43MW,同增约230%,毛利率15%,我们预计2024年实现出货1GW+,同比约翻倍增长。 期间费用率环降11pct,合同负债略有增长。公司2024Q2期间费用3.6亿元,同环比+89.8%/+8.7%,期间费用率17.7%,同环比+8.7pct/-11.5pct,因出货及收入提升,期间费用率明显下降;2024H1经营性净现金流-9.1亿元,同减228.6%,其中2024Q2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9亿元,同环比-132.6%/+72.7%;2024Q2末存货25.8亿元,较2024Q1末环增14%;2024Q2末合同负债2.67亿元,环增16.6%。 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助力公司长远发展。9月4日公司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草案),拟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187人(含部分外籍员工),授予数量175.87万股,约占总股本0.725%,授予价格32.77元。业绩考核目标:2024-2025年营收或净利润累计不低于206.8亿元或13.2亿元、2024-2026年营收或净利润累计不低于350.4亿元或21.8亿元、2024-2027年营收或净利润累计不低于529.9亿元或32.1亿元。考虑2024年欧洲去库存及国内竞争激烈利润或有所影响,但营收持续稳健增长,2025年随库存去化+新兴市场拓展,营收及净利润有望重回高增,此次激励第一归属期2024-2025年累计营收目标容易达成,未来随公司持续稳健增长,后续归属期营收及净利润目标均有望陆续实现,此次激励有助于公司长远发展,稳定人才队伍建设,提振公司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逆变器毛利率下降,及储能电池业务收入下滑,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4.2/9.0/11.3亿元(原值6.5/10.5/13.7亿元),同比-50%/+113%/+25%,考虑公司新兴市场布局加速,出货预计持续提升,同时2025年随欧洲降息,逆变器需求或将有明显修复,我们给予2025年20x,对应目标价7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 (分析师 曾朵红、郭亚男) 最新金股组合 东吴证券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