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将预售,锂电池再迎新风口!动力电池行业能否反转?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将预售,锂电池再迎新风口!动力电池行业能否反转?》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9月4日,锂电池产业链盘中保持强势,固态电池、钠电池、PVDF、锂矿等概念股领涨,深圳新星、海科能源、维科技术、德尔股份、科森科技、华锋股份等个股盘中冲击涨停。 锂电池产业链持续迎来大事件,促进行业走出修复行情。根据乘联会的数据,8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延续增长状态,预计批发销量同比大幅增长32%至105万辆。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增长,与强大的产品力关系密切。特别是国内新能源车厂商持续在智能驾驶领域加码,这不断提升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华为在智能汽车浪潮中建树颇丰,已经与多家车企推出问界、智界、享界等车型,并在引望股权方面与多家车企展开合作。 此外,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也给锂电池行业提供新动能。9月3日,小鹏汇天eVTOL“陆地航母”实车首次亮相并进行试飞,2024年底有望启动预售,2026年将量产交付。“陆地航母”采用了800V高压快充方案,锂电池能量密度接近300Wh/Kg。 近期多家锂电池公司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部分公司依然保持翻倍以上增速,再加上锂电池巨头持续推动固态电池研发,这也给锂电池行业传递信心。 关注【光大快评】,紧跟财经热点! 1、锂电池行业持续迎来新动能,华为引望继续推进股权转让 2022年以来,在天量扩产的影响下,锂电池行业迅速面临供需失衡问题,这也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了上游原材料供给过剩的矛盾。 在上游产能大幅扩张的背景下,碳酸锂价格面临较大的压力。2022年11月,碳酸锂价格高达59.1万元/吨,如今价格只有8.3万元/吨,降幅接近86%。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也从高位大幅跳水,最大跌幅高达87%。 锂电材料的供需矛盾,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缩影,这也导致锂电池产业链股价显著回落。然而,近期锂电池行业逐渐迎来转机,新动能、新机遇也在逐渐形成中。 近日多家车企发布8月成绩单,鸿蒙智行当月销量达到3.37万辆,连续四个月保持三万辆以上的销量,同比增速高达5.74倍。 8月底以来,问界M7 Pro将开启规模交付,华为见非凡品牌盛典及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将于9 月10日14:30举办,智界R7将在9月10日预售。8月初发布的享界S9表现不俗,上市72小时内大定量突破4800台。 华为引望作为华为汽车BU独立运营的载体,在智能汽车领域掌握全栈核心技术,可以为广大车企提供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高端软件、硬件产品,已经成为少数可以盈利的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8月25日,赛力斯发布公告《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全资子公司赛力斯汽车豪掷115亿元现金购买华为引望的10%股权。8月中旬,长安汽车子公司阿维塔科技拟斥资115亿元购买华为引望10%的股权。 日前华为表示,引望投资合作面向所有车企开放,华为和北汽蓝谷、江淮汽车等合作伙伴继续洽谈股权合作事宜。 各类刺激政策对新能源车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前商务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有关工作的通知》,大幅提升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额度。 2、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即将预售,锂电池行业迎来新需求 9月3日,备受瞩目的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正式亮相,并进行了公开试飞。小鹏汇天创始人、总裁赵德力表示,今年11月珠海航展上,陆地航母将进行首次载人飞行,并将在2024年底启动预售,预计2026年将量产交付。 为了能够如期交付陆地航母,小鹏汇天已经在紧锣密鼓做好前期准备工作。2024年3月,陆地航母飞行汽车便进入适航审定阶段,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获得适航证。该款产品的“陆地母体”(汽车)也将同时进入工信部目录,预计与小鹏汽车共线生产。 小鹏汇天飞行器工厂预计9月底、10月初在黄埔建设,2025年7月建成。小鹏汇天创始人期望陆地航母年销量超过1万台,单价不超200万元。 小鹏汇天“陆地母体”采用了全域800V碳化硅高压增程平台,飞行电池可以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续航里程,小鹏汇天已经与赛力斯初步接洽,双方或在航空增程器领域展开合作。 作为拥有更长续航里程的固态电池,已经成为动力电池巨头必争之地,有希望改变行业格局。 日本、美国动力电池厂商也在持续推动固态电池发展。早在2010年,丰田就曾发布续航里程超1000Km的固态电池。美国固态电池龙头公司QuantumScape、Solid Power均已经上市,而且已经与汽车企业合作推动固态电池的发展。 中国动力电池巨头加码固态电池,宁德时代的目标是在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日前鹏辉能源发布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公司研发了氧化物复合固态电解质,实现了工艺和材料双突破。鹏辉能源预计2025年将启动固态电池中试研发并小规模生产,2026年将批量生产。 国内固态电池行业已经涌现宁波锋锂、江苏清陶、北京卫蓝等公司,技术线路都属于氧化物无机材料为基础的固液混合技术。 根据iFinD数据库,A股固态电池概念股包括:宁德时代、上汽集团、赛力斯、长安汽车、亿纬锂能、广汽集团、天齐锂业、华友钴业、北汽蓝谷、赣锋锂业、格林美、欣旺达、中伟股份等。 (本文首发于2024年9月4日) 李泉 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 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 免责声明:本文只是根据公开信息进行内容创作,并不能保证准确性、及时性,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9月4日,锂电池产业链盘中保持强势,固态电池、钠电池、PVDF、锂矿等概念股领涨,深圳新星、海科能源、维科技术、德尔股份、科森科技、华锋股份等个股盘中冲击涨停。 锂电池产业链持续迎来大事件,促进行业走出修复行情。根据乘联会的数据,8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延续增长状态,预计批发销量同比大幅增长32%至105万辆。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增长,与强大的产品力关系密切。特别是国内新能源车厂商持续在智能驾驶领域加码,这不断提升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华为在智能汽车浪潮中建树颇丰,已经与多家车企推出问界、智界、享界等车型,并在引望股权方面与多家车企展开合作。 此外,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也给锂电池行业提供新动能。9月3日,小鹏汇天eVTOL“陆地航母”实车首次亮相并进行试飞,2024年底有望启动预售,2026年将量产交付。“陆地航母”采用了800V高压快充方案,锂电池能量密度接近300Wh/Kg。 近期多家锂电池公司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部分公司依然保持翻倍以上增速,再加上锂电池巨头持续推动固态电池研发,这也给锂电池行业传递信心。 关注【光大快评】,紧跟财经热点! 1、锂电池行业持续迎来新动能,华为引望继续推进股权转让 2022年以来,在天量扩产的影响下,锂电池行业迅速面临供需失衡问题,这也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了上游原材料供给过剩的矛盾。 在上游产能大幅扩张的背景下,碳酸锂价格面临较大的压力。2022年11月,碳酸锂价格高达59.1万元/吨,如今价格只有8.3万元/吨,降幅接近86%。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也从高位大幅跳水,最大跌幅高达87%。 锂电材料的供需矛盾,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缩影,这也导致锂电池产业链股价显著回落。然而,近期锂电池行业逐渐迎来转机,新动能、新机遇也在逐渐形成中。 近日多家车企发布8月成绩单,鸿蒙智行当月销量达到3.37万辆,连续四个月保持三万辆以上的销量,同比增速高达5.74倍。 8月底以来,问界M7 Pro将开启规模交付,华为见非凡品牌盛典及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将于9 月10日14:30举办,智界R7将在9月10日预售。8月初发布的享界S9表现不俗,上市72小时内大定量突破4800台。 华为引望作为华为汽车BU独立运营的载体,在智能汽车领域掌握全栈核心技术,可以为广大车企提供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高端软件、硬件产品,已经成为少数可以盈利的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8月25日,赛力斯发布公告《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全资子公司赛力斯汽车豪掷115亿元现金购买华为引望的10%股权。8月中旬,长安汽车子公司阿维塔科技拟斥资115亿元购买华为引望10%的股权。 日前华为表示,引望投资合作面向所有车企开放,华为和北汽蓝谷、江淮汽车等合作伙伴继续洽谈股权合作事宜。 各类刺激政策对新能源车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前商务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有关工作的通知》,大幅提升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额度。 2、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即将预售,锂电池行业迎来新需求 9月3日,备受瞩目的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正式亮相,并进行了公开试飞。小鹏汇天创始人、总裁赵德力表示,今年11月珠海航展上,陆地航母将进行首次载人飞行,并将在2024年底启动预售,预计2026年将量产交付。 为了能够如期交付陆地航母,小鹏汇天已经在紧锣密鼓做好前期准备工作。2024年3月,陆地航母飞行汽车便进入适航审定阶段,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获得适航证。该款产品的“陆地母体”(汽车)也将同时进入工信部目录,预计与小鹏汽车共线生产。 小鹏汇天飞行器工厂预计9月底、10月初在黄埔建设,2025年7月建成。小鹏汇天创始人期望陆地航母年销量超过1万台,单价不超200万元。 小鹏汇天“陆地母体”采用了全域800V碳化硅高压增程平台,飞行电池可以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续航里程,小鹏汇天已经与赛力斯初步接洽,双方或在航空增程器领域展开合作。 作为拥有更长续航里程的固态电池,已经成为动力电池巨头必争之地,有希望改变行业格局。 日本、美国动力电池厂商也在持续推动固态电池发展。早在2010年,丰田就曾发布续航里程超1000Km的固态电池。美国固态电池龙头公司QuantumScape、Solid Power均已经上市,而且已经与汽车企业合作推动固态电池的发展。 中国动力电池巨头加码固态电池,宁德时代的目标是在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日前鹏辉能源发布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公司研发了氧化物复合固态电解质,实现了工艺和材料双突破。鹏辉能源预计2025年将启动固态电池中试研发并小规模生产,2026年将批量生产。 国内固态电池行业已经涌现宁波锋锂、江苏清陶、北京卫蓝等公司,技术线路都属于氧化物无机材料为基础的固液混合技术。 根据iFinD数据库,A股固态电池概念股包括:宁德时代、上汽集团、赛力斯、长安汽车、亿纬锂能、广汽集团、天齐锂业、华友钴业、北汽蓝谷、赣锋锂业、格林美、欣旺达、中伟股份等。 (本文首发于2024年9月4日) 李泉 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 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 免责声明:本文只是根据公开信息进行内容创作,并不能保证准确性、及时性,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