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上周宏观要闻及点评

上周宏观要闻及点评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西证券微服务】/ 发布时间:2024-09-0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上周宏观要闻及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每周宏观要闻点评 (1)中国8月PMI49.1低于一致预期49.5,非制造业PMI回升至50.2。 华西点评:最新数据披露,8月制造业PMI再度转弱,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49.1%,需求不足和季节性因素是主要拖累。制造业方面,分项指数均回落,其中生产和价格指数回落明显,生产指数回落至荣枯线下方,是今年2月份以来首次;价格指数方面,原材料购进和出厂价格分别大幅回落6.7和4.3个百分点至43.2%和42.0%的历史低位,生产经营活动预期、采购量指数也显著下降,需求下行压力加剧。非制造业方面,服务业和建筑业走势分化,假期等因素催化服务业景气度上行,出行链景气度偏高;而受极端高温等季节性因素影响,建筑业商务活动环比下滑0.6个百分点,降至2011以来最低。 8月价格指数回落较大,不仅体现出总需求的不足,同时对居民消费、企业盈利均存在负面扰动,也压制PPI年内转正的预期。鉴于8月价格指数过快下跌,为实现年内经济稳增长目标,关注9月央行降准降息、地产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财政政策加码发力的可能性,政策效果或率先体现在价格层面。 (2)央行国债买短卖长做陡收益率曲线。 华西点评:在上周三央行开设国债买卖业务公告栏之后,周五央行第一次发布国债买卖业务公告。央行表示2024年8月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短期国债并卖出长期国债,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1000亿元。央行开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是此前确定的货币框架的落地。本次公告明确提出本次操作是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相关要求,显示国债买卖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所确定的政策目标。当前国债买卖工具的成立与实施,是对此前设定的新货币政策框架目标的实施。这次操作利于保持陡峭化的收益率曲线,另一方面利于呵护流动性平稳,并一定程度上通过国债买卖替换MLF。本次央行买入短债并卖出长债的操作,有助于避免长端债券利率过度下行,以保持较为陡峭的收益率曲线。同时,央行净买入国债,并对应的实现了1000亿元的资金投放。这与本月MLF到期4010亿元,但续作3000亿元,回笼1010亿元的缺口形成了对冲,流动性平稳或继续保持。 (3)7月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增速2.9%,略好于去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 华西点评:7月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表现中规中矩,当月同比2.9%,这一增速水平持平前值,略低于4月(3.3%)和5月(3.8%),但略好于2023年同比的1.1%和今年一季度的2.3%。企业利润表现大致相似,7月利润当月同比增长4.1%,这一增速水平略低于一季度的4.3%,但好于二季度月均增速的2.8%。从趋势来看,利润增速在经历了5月的小周期低点之后连续两个月呈现弱修复趋势。 目前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初呈弱企稳(增速连续两个月小幅好转),但4%左右的单月同比中枢仍相对较低,复苏的信心并不足。这可能是同期股票、债券呈震荡徘徊的“箱体”特征的背景之一。高频数据之下8月PPI环比可能表现较弱,这意味着同期企业盈利仍大概率低位徘徊。如果新一轮增量政策后续能够进一步落地,9-10月工业旺季不排除会出现工业量、价的叠加好转,届时对于利润修复的预期可能会逐步形成。 (4)7月财政收入继续同比下降,可能影响财政政策加码空间。 华西点评:1-7月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同比-2.6%(前值-2.8 %),支出累计同比2.5%(前值2.0%) ;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18.5%(前值-15.3%),支出累计同比-16.1%(前值-17.6%)。公共财政收入:相比1-6月,1-7月中央财政收入收窄降幅,但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增速回落;税收收入降幅收窄,非税收入继续加速。公共财政支出:相比1-6月,1-7月中央财政支出小幅降速,而地方财政支出开始加速。 今年进度已过半,前7个月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同比(-2.6%)较全年目标3.3%仍有较大距离,若要填补这一差距,主要依赖经济基本面回升、非税支撑、国债超预期发行等因素。从财政数据理解,新一轮稳增长的增量政策较为关键。它一则决定公共财政收入能否进一步靠近全年预算目标,这将关系到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财政收入项也会影响“三保”、民生及部分基建支出;二则土地市场企稳亦需要地产政策继续发力,广义财政走势是下半年地方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年内财政政策是否有进一步加码空间亦值得关注,如特殊再融资债的推出、普通国债的增加、类似去年增发国债的推出等,这些加码政策的观测窗口主要集中在10-11月。 (5)A股中报发布完毕,总量下行趋势仍未扭转。 华西点评:A股中报营收同比及净利润同比均继续回落,单季环比显著弱于历史季节性、低于预期,总量下行的趋势仍未扭转。上半年A股非金融累计营收同比转负至-0.6%(一季报0.6%),累计净利润同比下滑至-5.6%(一季报-5.5%);单季净利润同比-5.8%(一季报-5.5%)。A股非金融单季环比增速低于季节性(处于13年以来最低值)。本次非经常损益有较大影响(政府补贴、投资收益、缴税变化等),扣非后的A股非金融净利润同比也在下滑(一季报-1.6%,中报-3.1%),表明总需求疲弱之下,即使价格企稳但量仍承压,企业主业经营的恢复依然偏慢。 分行业来看,24H1业绩增速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为农林牧渔、社会服务、电子、汽车和公用事业;24H1和24Q1净利润增速均为正、且增速连续两期改善的行业包括石油石化和农林牧渔。 风险提示 向上滑动阅览 本报告版权归“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西证券”)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拷贝、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需注明出处为“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需真实、准确表达华西证券观点及报告特点,不能误导投资者。若发现本报告被私自刊载或者转发的,我公司将适时采取维权措施。投资者如从非华西证券渠道获得本公司的证券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从公众媒体及其他渠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本公司授权第三方刊载或转发的证券研究报告需经本公司书面授权,第三方在刊载或转发时必须注明出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需真实、准确表达华西证券研究报告观点,不能误导投资者。如您对报告有疑问,请您致电我公司客服电话95584。本报告的生产基于华西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涉及的标的主要从市场数据中挖掘筛选而来,倘若对趋势的预测和市场运行出现巨大差异,选择的标的可能会存在较大的波动,本报告涉及标的仅供参考,不能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长期有效,不能确保投资者获得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投资者应充分考虑自己所能承受之风险前提下,斟酌自主、谨慎地做出投资决定,一切投资风险自担。本报告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所引致的损失负责。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的证券头寸并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业务等。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于上述投资体系和免责条款具有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