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专题 | 半导体行业进入衰退了?外资行怎么看的?
(以下内容从天风国际证券《半导体专题 | 半导体行业进入衰退了?外资行怎么看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半导体行业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行业增速要么就是极高,要么就是负数,很少会出现温和式增长。也就是说,这个行业每两年达到一次供需平衡。以费城半导体指数SOX为例,按照历史经验,它已经进入到了「狂热」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每个人都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对周期可能已达到顶峰的担忧与错过人工智能机会的担忧相互抵消。 图片来源于:大摩 作为半导体行业的细分赛道,AI硬件,尽管目前板块供不应求,但供需的缺口很快就能得到弥合。所以大摩表示:无论是风险收益比、行情状况、还是估值,半导体行业都已经出现了后周期的特征。进入到2025年时,AI硬件行业的收入增速将开始放缓,即二阶导由正转负。 图片来源于:大摩 当然不少人表示,大摩是不是只关注到了22年的技术周期进展情况?并没有考虑到AI技术对商业模式乃至社会结构的重塑价值?对此大摩不置可否,但强调了一个事实,一旦市场情绪正式从「乐观」转向「兴奋」的成熟期,那SOX可能会大幅跑输大盘。纵观过去10个周期,当SOX进入「兴奋阶段」,其平均跑输标普500指数~13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于:大摩 所以造成周期性衰退的原因是什么? 这轮半导体行业周期的轮动并非是需求的疲软,更多是库存和晶圆厂产能激增导致的。也就是说,是供应过剩,而非经济衰退导致的需求冲击。对半导体行业的下游客户来说,他们的需求更多是流动式的,是源源不断但又不需要自己承担过多的库存成本。相对应的,上游制造商必须要至少提前9~12个月预测行业需求,并针对性的安排产能。那么对于半导体晶圆厂来说,由于固定成本巨大(摩尔定律所导致的巨额折旧成本),因此除非毛利率降至负数,不然晶圆厂还是倾向于满负荷运转。可与此同时,下游的渠道和供应商应对行业后周期的方式,通常是尽可能的降价销售、降低库存规模、回流现金。这变相加剧了上游制造商的现金流挑战。「景气时产量过剩,不景气时产量不足」--这种供应和需求的时间错配,是半导体行业产能周期轮动的根本原因。虽然在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冠病爆发等需求冲击场景里,也引发了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衰退,但这类需求冲击事件的数量远不及供给冲击事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不可能准确指出行业周期的波峰和波谷,但仍有一些普遍可靠的信号值得密切关注。比如说:1)收入增速的斜率。正如前面提到的,目前市场的共识是明年半导体行业的供需缺口情况将迎来好转,今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收入增速将在Q3达到峰值。 图片来源于:大摩 2)韩国芯片出口规模:相当于季度更新的半导体行业收入数据,每月更新的韩国半导体出口数据要更加灵敏。,一般来说(2021年除外),韩国半导体出口数据领先SOX指数0~3个月。目前,7月份韩国半导体出口同比增长51%,但较前值有所放缓,并持续显示出疲软迹象。 图片来源于:大摩 4)行业库存规模:行业库存规模更多影响着下游客户的购买行为。而且,随着行业的持续累库,下游客户的采购意愿还会进一步恶化。毕竟能在市场里买到更便宜的产品,就不用特地在仓库里堆积有贬值风险的产品了。数据显示,半导体行业的库存周转天数在23年Q4又开始了重新上升。 图片来源于:大摩 综合上述指标,大摩认为半导体行业大概率会在2025年迎来行业拐点,需要注意相关风险。 本文件由天风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天风国际证券与期货有限公司(证监会中央编号:BAV573)及天风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证监会中央编号:ASF056)(合称“天风国际集团”)编制,所载资料可能以若干假设为基础,仅供专业投资者作非商业用途及参考之用途,会因经济、市场及其他情况而随时更改而毋须另行通知。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文件及任何内容。已获授权者,在使用本文件或任何内容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于天风国际集团,并承诺遵守相关法例及一切使用的国际惯例,不为任何非法目的或以任何非法方式使用本文件,违者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本文件所引用之数据或资料可能得自第三方,天风国际集团将尽可能确认资料来源之可靠性,但天风国际集团并不对第三方所提供数据或资料之准确性负责。且天风国际集团不会就本文件所载任何资料、预测及/或意见的公平性、准确性、时限性、完整性或正确性,以及任何该等预测及/或意见所依据的基准作出任何明文或暗示的保证、陈述、担保或承诺而负责或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文件中如有类似前瞻性陈述之内容,此等内容或陈述不得视为对任何将来表现之保证,且应注意实际情况或发展可能与该等陈述有重大落差。本文件并非及不应被视为邀约、招揽、邀请、建议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投资决策之依据,亦不应被诠释为专业意见。阅览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应完全了解其风险以及有关法律、赋税及会计的特点及后果,并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投资是否切合个人的投资目标,以及能否承担有关风险,必要时应寻求适当的专业意见。投资涉及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证券及投资的价值可升亦可跌,过往的表现不一定可以预示日后的表现。在若干国家,传阅及分派本文件的方式可能受法律或规例所限制。获取本文件的人士须知悉及遵守该等限制。
半导体行业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行业增速要么就是极高,要么就是负数,很少会出现温和式增长。也就是说,这个行业每两年达到一次供需平衡。以费城半导体指数SOX为例,按照历史经验,它已经进入到了「狂热」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每个人都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对周期可能已达到顶峰的担忧与错过人工智能机会的担忧相互抵消。 图片来源于:大摩 作为半导体行业的细分赛道,AI硬件,尽管目前板块供不应求,但供需的缺口很快就能得到弥合。所以大摩表示:无论是风险收益比、行情状况、还是估值,半导体行业都已经出现了后周期的特征。进入到2025年时,AI硬件行业的收入增速将开始放缓,即二阶导由正转负。 图片来源于:大摩 当然不少人表示,大摩是不是只关注到了22年的技术周期进展情况?并没有考虑到AI技术对商业模式乃至社会结构的重塑价值?对此大摩不置可否,但强调了一个事实,一旦市场情绪正式从「乐观」转向「兴奋」的成熟期,那SOX可能会大幅跑输大盘。纵观过去10个周期,当SOX进入「兴奋阶段」,其平均跑输标普500指数~13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于:大摩 所以造成周期性衰退的原因是什么? 这轮半导体行业周期的轮动并非是需求的疲软,更多是库存和晶圆厂产能激增导致的。也就是说,是供应过剩,而非经济衰退导致的需求冲击。对半导体行业的下游客户来说,他们的需求更多是流动式的,是源源不断但又不需要自己承担过多的库存成本。相对应的,上游制造商必须要至少提前9~12个月预测行业需求,并针对性的安排产能。那么对于半导体晶圆厂来说,由于固定成本巨大(摩尔定律所导致的巨额折旧成本),因此除非毛利率降至负数,不然晶圆厂还是倾向于满负荷运转。可与此同时,下游的渠道和供应商应对行业后周期的方式,通常是尽可能的降价销售、降低库存规模、回流现金。这变相加剧了上游制造商的现金流挑战。「景气时产量过剩,不景气时产量不足」--这种供应和需求的时间错配,是半导体行业产能周期轮动的根本原因。虽然在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冠病爆发等需求冲击场景里,也引发了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衰退,但这类需求冲击事件的数量远不及供给冲击事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不可能准确指出行业周期的波峰和波谷,但仍有一些普遍可靠的信号值得密切关注。比如说:1)收入增速的斜率。正如前面提到的,目前市场的共识是明年半导体行业的供需缺口情况将迎来好转,今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收入增速将在Q3达到峰值。 图片来源于:大摩 2)韩国芯片出口规模:相当于季度更新的半导体行业收入数据,每月更新的韩国半导体出口数据要更加灵敏。,一般来说(2021年除外),韩国半导体出口数据领先SOX指数0~3个月。目前,7月份韩国半导体出口同比增长51%,但较前值有所放缓,并持续显示出疲软迹象。 图片来源于:大摩 4)行业库存规模:行业库存规模更多影响着下游客户的购买行为。而且,随着行业的持续累库,下游客户的采购意愿还会进一步恶化。毕竟能在市场里买到更便宜的产品,就不用特地在仓库里堆积有贬值风险的产品了。数据显示,半导体行业的库存周转天数在23年Q4又开始了重新上升。 图片来源于:大摩 综合上述指标,大摩认为半导体行业大概率会在2025年迎来行业拐点,需要注意相关风险。 本文件由天风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天风国际证券与期货有限公司(证监会中央编号:BAV573)及天风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证监会中央编号:ASF056)(合称“天风国际集团”)编制,所载资料可能以若干假设为基础,仅供专业投资者作非商业用途及参考之用途,会因经济、市场及其他情况而随时更改而毋须另行通知。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文件及任何内容。已获授权者,在使用本文件或任何内容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于天风国际集团,并承诺遵守相关法例及一切使用的国际惯例,不为任何非法目的或以任何非法方式使用本文件,违者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本文件所引用之数据或资料可能得自第三方,天风国际集团将尽可能确认资料来源之可靠性,但天风国际集团并不对第三方所提供数据或资料之准确性负责。且天风国际集团不会就本文件所载任何资料、预测及/或意见的公平性、准确性、时限性、完整性或正确性,以及任何该等预测及/或意见所依据的基准作出任何明文或暗示的保证、陈述、担保或承诺而负责或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文件中如有类似前瞻性陈述之内容,此等内容或陈述不得视为对任何将来表现之保证,且应注意实际情况或发展可能与该等陈述有重大落差。本文件并非及不应被视为邀约、招揽、邀请、建议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投资决策之依据,亦不应被诠释为专业意见。阅览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应完全了解其风险以及有关法律、赋税及会计的特点及后果,并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投资是否切合个人的投资目标,以及能否承担有关风险,必要时应寻求适当的专业意见。投资涉及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证券及投资的价值可升亦可跌,过往的表现不一定可以预示日后的表现。在若干国家,传阅及分派本文件的方式可能受法律或规例所限制。获取本文件的人士须知悉及遵守该等限制。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