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金属】铁合金:中期弱势实难改 旺季成色待验证
(以下内容从中原期货《【中原金属】铁合金:中期弱势实难改 旺季成色待验证》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回顾8月,黑色系商品价格先抑后扬整体呈V型走势。但铁合金表现较弱,7月至今价格重心持续回落,且8月中下旬并未跟随焦矿反弹,走势呈L型。具体来看,双硅虽然都走出了过山车行情,价格回落至一季度低点,但二者表现有所分化:硅铁较为坚挺,锰硅明显偏弱,因此硅铁-锰硅价差持续修复走扩重回升水格局。二者基本面差异何在?下半年锰矿缺口逻辑能否再度发酵?我们接下来具体分析下基本面。 一、复产节奏加快,供应压力凸显 截至上周(8.30)全国136家硅铁企业产量为10.51万吨(环比+4.27%,同比-2.7%),5-7月份月均产量48万吨,增速远超去年同期,7月50.7万吨的产量已接近历史峰值,不过8月价格低迷厂家利润回落,叠加中卫线路检修部分停产等原因,8月产量环比回落,预计在46万吨左右,基本与去年持平。供应增减由利润主导,4-5月硅铁期现价格快速反弹,宁夏企业从一季度的亏损200元/吨迅速扭转为盈利状态,5月末最高利润一度超千元,虽然后续价格持续回落,但截至目前厂家利润仍在百元以内,且前期高价时产业套保较多,因此利润收缩并不会影响供应释放。 硅锰方面,上周121家硅锰企业周产量18.2万吨(环比-1.7%,同比-23.1%)。7月份硅锰产量98.8万吨,直逼去年下半年的高供应曲线,不过8月南方高成本减产范围扩大,预计产量有望跌破90万吨。去年同期螺纹价格重心还在3600-3800元/吨,硅锰厂利润还有300-500元/吨;但今年螺纹已跌至3300元/吨,硅锰厂即期利润也从二季度的盈利300元/吨转为亏损600元/吨。粗钢消费今时不同往日,下游难以消化锰硅高产量,天量库存压力成为锰硅价格弱势的直接原因。且虽然厂家亏损加剧,但前期盘面升水套保较多,北方企业多数仍维持订单生产。但基于锰硅产能过剩的中长期格局,仅靠企业自主调节供应效果一般。 二、粗钢需求疲弱,硅铁韧性更强 本轮黑色系自7月下跌至今,导火索是螺纹新旧国标更换的原因。6月25日,螺纹新国标执行标准正式发布,新国标将从2024年9月25日起实施。7月下旬开始全国新旧国标进入过渡阶段,各大仓储物流公司和上期所都陆续发布通告要求旧标货9月下旬前强制注销或限期出库,造成期现仓库低价抛货,成材跌幅明显快于原料端,钢厂亏损扩大。此外,为顺利进行新旧国标过渡,多数钢厂计划8月高炉/轧线进行检修或减产,建材产量降幅明显。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下旬已有超30家钢厂发布减产检修计划,影响建材产量220万吨左右,折合锰硅消费量4万吨,占总消费量5%。这对锰硅消费属于雪上加霜,河钢招标价格从6月份的8420元/吨持续走弱,8月钢招仅6200元/吨,但锰硅厂只能被动接受亏损。相比来说,硅铁由于下游较为分散,需求韧性较强。不过,上周公布的五大材供需数据显示,市场在经历了7-8月亏损减产之后,目前成材供需基本平衡,全社会库存尤其建材持续下降,面对即将到来的9月旺季,铁水产量预计逐步见底,黑色系跌势告一段落有望带动铁合金价格阶段性企稳,但反弹高度仍取决于需求强度,基于合金高产能高供应压力,反弹不宜过分看高。 平衡表看,1-7月供应基本持平去年,但需求同比增1.5%,其中粗钢消费下降1.9%,但金属镁增16%,出口增8%,不锈钢增0.6%,非钢行业抵消钢厂的减量。因此即使二季度硅铁产量快速回升,7月已经突破50万吨高点,但各环节库存压力始终不大,并没有出现累库情形,厂家目前200元左右利润算是合理范围。 硅铁供需格局虽好于锰硅,但也并非没有压力,在没有政策干预减产情况下,按照季节性规律,后续产量仍有10%左右的增产空间。因此8-9月份是很考验需求成色的,尤其是金属镁、不锈钢等非钢消费。如果跟不上供应增长节奏,平衡表转宽松,价格势必承压下跌。上述非钢行业, 8-9月份内需和出口都属于淡季,目前看没有增长的预期。以金属镁为例,作为轻金属材料,它的下游主要分为镁合金深加工(汽车、3C等)、铝合金(建筑运输)和冶金还原剂这三大类。在“双碳”背景下,金属镁未来的需求增量领域主要是汽车和大交通轻量化,空间巨大。但是目前镁合金在国内尚未大规模应用,还是交通运输、钢铁冶金等传统需求主导,上半年表现乏善可陈,镁价整体围绕成本窄幅运行,厂家利润不断收窄,月产量维持7-7.5万吨水平,预期平稳。 三、锰矿缺口预期弱化,成本支撑削弱 今年锰硅行情起爆点就是澳洲锰矿发运问题,市场预期全年国内缺口超10%,静态估算港口库存仅能维持至3季度。但实际上,6月至今港口锰矿库存降幅不及预期,南非和非主流国家更是出现明显的到港增加,高利润刺激了非主流发运,抵消了高品矿的缺口压力。自二季度锰矿事故以来,国内硅锰厂已调整入炉配比,减少高品矿增加低品矿和富锰渣,澳矿用量从之前的30%已经降到10%左右。所以,虽然澳矿发运仍未恢复,但市场交易逻辑已从锰元素短缺转换到需求差预期弱。最新数据显示,康密劳9月加蓬块第二轮对华锰矿报价仅6美元/吨度,较第一轮9美元/吨度降幅达三成,远超市场预期。锰硅自身基本面始终偏差,今年的行情完全是由锰矿缺口预期带动,一旦预期削弱或被证伪,涨势便难以为继,缺乏驱动价格终究易跌难涨。 四、总结 上周公布的五大材供需数据显示,市场在经历了7-8月亏损减产之后,目前成材供需基本平衡,全社会库存尤其建材持续下降,面对即将到来的9月旺季,铁水产量预计逐步见底,黑色系跌势告一段落有望带动铁合金价格阶段性企稳,但反弹高度仍取决于需求强度,基于合金高产能高供应压力,反弹不宜过分看高。综合来看,铁合金供需双弱,成本支撑不强,但盘面持续贴水估值不高,叠加旺季在即建材产量有边际改善预期,短期暂宜观望为宜。01合约锰硅下方6000-6200元/吨支撑暂时有效,但盘面7000元/吨以上卖保供应压力将再次显现,产业思路维持反弹偏空,投资者可围绕区间机动操作。硅铁也面临和锰硅相似的供增需弱的担忧,利润很难长期维持高位,10合约7100-7200元/吨附近有压力,产业维持逢高保值思路。后续行情驱动要看黑色系能否走出淡季,重新开启新一轮旺季补库预期。 作者:刘培洋 从业证书:F0290318 投资咨询:Z0011155 研究助理:申文 从业证书:F03117458 联系电话:0371-58620081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由中原期货整理分析,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报告中的信息分析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投资的建议,投资者因报告意见所做的判断,以及有可能产生的损失自行承担。期货交易有风险,投资者申请开立期货账户须满足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具备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
回顾8月,黑色系商品价格先抑后扬整体呈V型走势。但铁合金表现较弱,7月至今价格重心持续回落,且8月中下旬并未跟随焦矿反弹,走势呈L型。具体来看,双硅虽然都走出了过山车行情,价格回落至一季度低点,但二者表现有所分化:硅铁较为坚挺,锰硅明显偏弱,因此硅铁-锰硅价差持续修复走扩重回升水格局。二者基本面差异何在?下半年锰矿缺口逻辑能否再度发酵?我们接下来具体分析下基本面。 一、复产节奏加快,供应压力凸显 截至上周(8.30)全国136家硅铁企业产量为10.51万吨(环比+4.27%,同比-2.7%),5-7月份月均产量48万吨,增速远超去年同期,7月50.7万吨的产量已接近历史峰值,不过8月价格低迷厂家利润回落,叠加中卫线路检修部分停产等原因,8月产量环比回落,预计在46万吨左右,基本与去年持平。供应增减由利润主导,4-5月硅铁期现价格快速反弹,宁夏企业从一季度的亏损200元/吨迅速扭转为盈利状态,5月末最高利润一度超千元,虽然后续价格持续回落,但截至目前厂家利润仍在百元以内,且前期高价时产业套保较多,因此利润收缩并不会影响供应释放。 硅锰方面,上周121家硅锰企业周产量18.2万吨(环比-1.7%,同比-23.1%)。7月份硅锰产量98.8万吨,直逼去年下半年的高供应曲线,不过8月南方高成本减产范围扩大,预计产量有望跌破90万吨。去年同期螺纹价格重心还在3600-3800元/吨,硅锰厂利润还有300-500元/吨;但今年螺纹已跌至3300元/吨,硅锰厂即期利润也从二季度的盈利300元/吨转为亏损600元/吨。粗钢消费今时不同往日,下游难以消化锰硅高产量,天量库存压力成为锰硅价格弱势的直接原因。且虽然厂家亏损加剧,但前期盘面升水套保较多,北方企业多数仍维持订单生产。但基于锰硅产能过剩的中长期格局,仅靠企业自主调节供应效果一般。 二、粗钢需求疲弱,硅铁韧性更强 本轮黑色系自7月下跌至今,导火索是螺纹新旧国标更换的原因。6月25日,螺纹新国标执行标准正式发布,新国标将从2024年9月25日起实施。7月下旬开始全国新旧国标进入过渡阶段,各大仓储物流公司和上期所都陆续发布通告要求旧标货9月下旬前强制注销或限期出库,造成期现仓库低价抛货,成材跌幅明显快于原料端,钢厂亏损扩大。此外,为顺利进行新旧国标过渡,多数钢厂计划8月高炉/轧线进行检修或减产,建材产量降幅明显。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下旬已有超30家钢厂发布减产检修计划,影响建材产量220万吨左右,折合锰硅消费量4万吨,占总消费量5%。这对锰硅消费属于雪上加霜,河钢招标价格从6月份的8420元/吨持续走弱,8月钢招仅6200元/吨,但锰硅厂只能被动接受亏损。相比来说,硅铁由于下游较为分散,需求韧性较强。不过,上周公布的五大材供需数据显示,市场在经历了7-8月亏损减产之后,目前成材供需基本平衡,全社会库存尤其建材持续下降,面对即将到来的9月旺季,铁水产量预计逐步见底,黑色系跌势告一段落有望带动铁合金价格阶段性企稳,但反弹高度仍取决于需求强度,基于合金高产能高供应压力,反弹不宜过分看高。 平衡表看,1-7月供应基本持平去年,但需求同比增1.5%,其中粗钢消费下降1.9%,但金属镁增16%,出口增8%,不锈钢增0.6%,非钢行业抵消钢厂的减量。因此即使二季度硅铁产量快速回升,7月已经突破50万吨高点,但各环节库存压力始终不大,并没有出现累库情形,厂家目前200元左右利润算是合理范围。 硅铁供需格局虽好于锰硅,但也并非没有压力,在没有政策干预减产情况下,按照季节性规律,后续产量仍有10%左右的增产空间。因此8-9月份是很考验需求成色的,尤其是金属镁、不锈钢等非钢消费。如果跟不上供应增长节奏,平衡表转宽松,价格势必承压下跌。上述非钢行业, 8-9月份内需和出口都属于淡季,目前看没有增长的预期。以金属镁为例,作为轻金属材料,它的下游主要分为镁合金深加工(汽车、3C等)、铝合金(建筑运输)和冶金还原剂这三大类。在“双碳”背景下,金属镁未来的需求增量领域主要是汽车和大交通轻量化,空间巨大。但是目前镁合金在国内尚未大规模应用,还是交通运输、钢铁冶金等传统需求主导,上半年表现乏善可陈,镁价整体围绕成本窄幅运行,厂家利润不断收窄,月产量维持7-7.5万吨水平,预期平稳。 三、锰矿缺口预期弱化,成本支撑削弱 今年锰硅行情起爆点就是澳洲锰矿发运问题,市场预期全年国内缺口超10%,静态估算港口库存仅能维持至3季度。但实际上,6月至今港口锰矿库存降幅不及预期,南非和非主流国家更是出现明显的到港增加,高利润刺激了非主流发运,抵消了高品矿的缺口压力。自二季度锰矿事故以来,国内硅锰厂已调整入炉配比,减少高品矿增加低品矿和富锰渣,澳矿用量从之前的30%已经降到10%左右。所以,虽然澳矿发运仍未恢复,但市场交易逻辑已从锰元素短缺转换到需求差预期弱。最新数据显示,康密劳9月加蓬块第二轮对华锰矿报价仅6美元/吨度,较第一轮9美元/吨度降幅达三成,远超市场预期。锰硅自身基本面始终偏差,今年的行情完全是由锰矿缺口预期带动,一旦预期削弱或被证伪,涨势便难以为继,缺乏驱动价格终究易跌难涨。 四、总结 上周公布的五大材供需数据显示,市场在经历了7-8月亏损减产之后,目前成材供需基本平衡,全社会库存尤其建材持续下降,面对即将到来的9月旺季,铁水产量预计逐步见底,黑色系跌势告一段落有望带动铁合金价格阶段性企稳,但反弹高度仍取决于需求强度,基于合金高产能高供应压力,反弹不宜过分看高。综合来看,铁合金供需双弱,成本支撑不强,但盘面持续贴水估值不高,叠加旺季在即建材产量有边际改善预期,短期暂宜观望为宜。01合约锰硅下方6000-6200元/吨支撑暂时有效,但盘面7000元/吨以上卖保供应压力将再次显现,产业思路维持反弹偏空,投资者可围绕区间机动操作。硅铁也面临和锰硅相似的供增需弱的担忧,利润很难长期维持高位,10合约7100-7200元/吨附近有压力,产业维持逢高保值思路。后续行情驱动要看黑色系能否走出淡季,重新开启新一轮旺季补库预期。 作者:刘培洋 从业证书:F0290318 投资咨询:Z0011155 研究助理:申文 从业证书:F03117458 联系电话:0371-58620081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由中原期货整理分析,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报告中的信息分析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投资的建议,投资者因报告意见所做的判断,以及有可能产生的损失自行承担。期货交易有风险,投资者申请开立期货账户须满足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具备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