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宏观专题 | 通过渗透率框架分析行业生命周期的三大阶段!

宏观专题 | 通过渗透率框架分析行业生命周期的三大阶段!

作者:微信公众号【天风国际】/ 发布时间:2024-09-03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天风国际证券《宏观专题 | 通过渗透率框架分析行业生命周期的三大阶段!》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近期的市场走势,就是典型的一鲸落万物生,大行抱团开始瓦解,资金疯狂出逃,工商银行一天跌了4%,中小创全面普涨,而且涨幅都还很大。成交也明显放大,最近下跌的东西,主要也都是前期涨幅较高的:银行,石油石化,公用事业,煤炭和交运,这些之前扛指数的行业。 图片来源于:同花顺 如果说当下持有这一块的标的,目前或许可以适当止盈了。为什么就拿保险来说,今年涨了11%了,而同期的中证全指跌了15%以上,所以他在今年已经跑出了近30个点的优势。那么在这么弱势的行情之下,如果说没有新进场资金,也就意味着都是存量资金在博弈,所以这里的涨幅并不是来自于资金对他们的看好,而恰恰来自于对其他资产的不看好。那这种抱团就随时可能瓦解,越往年底走,就越是容易瓦解。 图片来源于:同花顺 当然长期来说,依然看好保险的双轮驱动机会,但那是需要在有增量资金的背景下才是有购买的价值。虽然结果都是涨,但是逻辑还是完全不同的,保险的主升浪是经济好,股市好,资产升值的逻辑,而现在保险上涨,只是因为保险拿了很多的大银行。那如果未来大银行抱团瓦解,保险很可能也会跟着吃瓜落。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一个行业通常会经历的三大阶段。今天我们也来详细了解一下渗透率这个分析框架模型。所谓渗透率,指的就是产品或服务,在潜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比重,通常也代表了产品被大众的接受程度或者说普及率。如果我们以渗透率为主要参考指标,基本可以把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周期,刻画为三大阶段。 图片来源于:开源证券 第一阶段,破壁渗透期。渗透率大概从5%到30%左右。一般来说,产品渗透率在5%以下时,行业通常还属于混沌期,也处于典型的初创期,朦胧期,此时主题炒作特征比较明显,算是早期概念。 图片来源于:长江证券 而当产品渗透率,从5%以上开始攀升时,行业往往就进入了加速爆发期。此时通常有新技术革新作为驱动,政策大力扶持,或者有爆款产品横空出世,行业开始呈现出巨大的成长潜力。在这一波当中,整个行业蛋糕变大,绝大部分企业都会获得不错的成长。而且通常也是股价上涨最快的阶段,产业需求旺盛,预期浓烈,投资者对业绩容忍度较高,估值快速拔升。一些优质龙头公司,伴有出色的业绩驱动加持,会进入到股价大涨的戴维斯双击阶段。比如2010年之后智能手机行业,2013年移动互联网行业,2020年的新能源行业。 图片来源于:兴业证券 第二阶段,高速渗透期。渗透率从30%往60%走。虽然这个阶段,产品还处于高速渗透状态,但并不意味着行业处于高增长阶段。甚至恰恰相反,虽然产品出货可能还保持在高位,但是增速开始明显放缓。这个阶段最大的特征,就是行业竞争加剧,开始爆发价格战,企业盈利增速下滑。如果还想成长,就得吃掉对手的市场份额才行,所以竞争可能非常惨烈。有可能周转率能维持,但是利润率大幅下滑,增收不增利。而第一阶段估值和预期又拔的很高,此时尽管企业可能还在盈利,甚至还能增长,但是市场预期产生大幅落差,股价也会大跌。比如当年的彩电大战,这几年的新能源汽车大战,光伏储能大战。 图片来源于:兴业证券 第三阶段,饱和渗透期。也就是渗透率60%往上走了。这个阶段行业经历惨烈拼杀之后,基本已经天下大定,一个新兴产业也从成长期,迈向了成熟期。行业竞争格局趋于稳定,迎来强者恒强的局面。剩下数一数二的企业,基本也是井水不犯河水,守着自己边界吃饭,甚至有的可能还要合作一下,捍卫垄断利润。那么整个行业普涨带来的超额收益行情,差不多就结束了。但是这些脱颖而出的企业,股价还会再创新高。虽然这个体量增速很难回到当初的成长期,但第三波其实吃的就是稳定的低增长,高ROE,高自由现金流,也就是变成了一个现金奶牛企业。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美的和格力,或者一家独大的台积电,高通,英伟达这样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站在投资角度,其实我们要抓的,就是第一波和第三波机会。第一波成长爆发期,基本很难买在低点。因为技术革新速度太快,预测未来很难,具有极高不确定性。所以要么提前布局,用风投思路做小盘成长,赌赛道。可以通过一些线索去寻找,比如政策明确扶持方向,技术最有希望迎来革新的领域,或者需求有望迎来爆发的场景。但最好也是布局整个行业,散弹枪打鸟。一旦进入第二波高速渗透期,企业开始相互厮杀,就不要去做了。即便个别企业还有盈利,还有增长,但如果增速掉到30%以下,让投资者看不到高成长的希望,可能也会遭遇惨烈杀跌,甚至跌个6-7成。这波新能源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等第二波产能过剩出清之后,就要重点找剩者为王的企业了,这些企业可以用巴菲特的思路,去选择那些自由现金流充裕,未来有特许经营权,能分红的公司。这是可以提前布局的,甚至买早一点也没关系,但一定要买的准,买龙头,买强者恒强。比如在高速渗透期后,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业绩下滑困境的时候,有些企业想要脱颖而出,想要破局,就需要找到新的需求逻辑,或者打开新的供给逻辑。说的更详细一点,目前中国内部需求不足,那么打开海外市场,走出国门的企业可能依旧有潜力。或者做toB业务,有政府的持续大批采购需求。又或者完成了平台型转化,公司上下游需求开始多元化,成本控制能力增强。而供给逻辑,说白了就是依靠自身的技术创新,研发突破,创造出了新的产品,打开了新的需求市场。这些企业都有成为龙头的潜质。 本文件由天风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天风国际证券与期货有限公司(证监会中央编号:BAV573)及天风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证监会中央编号:ASF056)(合称“天风国际集团”)编制,所载资料可能以若干假设为基础,仅供专业投资者作非商业用途及参考之用途,会因经济、市场及其他情况而随时更改而毋须另行通知。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文件及任何内容。已获授权者,在使用本文件或任何内容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于天风国际集团,并承诺遵守相关法例及一切使用的国际惯例,不为任何非法目的或以任何非法方式使用本文件,违者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本文件所引用之数据或资料可能得自第三方,天风国际集团将尽可能确认资料来源之可靠性,但天风国际集团并不对第三方所提供数据或资料之准确性负责。且天风国际集团不会就本文件所载任何资料、预测及/或意见的公平性、准确性、时限性、完整性或正确性,以及任何该等预测及/或意见所依据的基准作出任何明文或暗示的保证、陈述、担保或承诺而负责或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文件中如有类似前瞻性陈述之内容,此等内容或陈述不得视为对任何将来表现之保证,且应注意实际情况或发展可能与该等陈述有重大落差。本文件并非及不应被视为邀约、招揽、邀请、建议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投资决策之依据,亦不应被诠释为专业意见。阅览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应完全了解其风险以及有关法律、赋税及会计的特点及后果,并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投资是否切合个人的投资目标,以及能否承担有关风险,必要时应寻求适当的专业意见。投资涉及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证券及投资的价值可升亦可跌,过往的表现不一定可以预示日后的表现。在若干国家,传阅及分派本文件的方式可能受法律或规例所限制。获取本文件的人士须知悉及遵守该等限制。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