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平安证券】2024年中报业绩综述-出口链+科技景气占优|策略动态跟踪报告20240903

【平安证券】2024年中报业绩综述-出口链+科技景气占优|策略动态跟踪报告20240903

作者:微信公众号【策略评论】/ 发布时间:2024-09-03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平安证券】2024年中报业绩综述-出口链+科技景气占优|策略动态跟踪报告20240903》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平安证券策略组 魏伟/张亚婕/蒋炯楠 平安观点 整体盈利:2024H1实体企业盈利仍然承压。24H1全A/全A非金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为-3.23%/-5.94%,较24Q1变动+1.6pct/-0.3pct。24H1实体企业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2%,增速高于23H1和23H2的4.2%和5.2%,占营收比重较23年中报提升1.4%至11.9%。中报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三成的实体企业2024H1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3%和7.7%。2024H1全A非金融ROE(TTM)边际回落0.06pct至7.44%,资产周转率下滑是主要拖累。主板和大市值公司的盈利相对韧性,沪深300/中证1000/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盈利增速为-1.3%/-8.6%/-2.8%/-4.0%/-25.1%。 投资扩产:实体企业经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负增,投产意愿进一步回落。2024H1,全A非金融的经营性活动和筹资性活动现金流净额均低于近两年同期平均水平,分别同比下降36.2%和66.4%;2024H1全A非金融的资本开支增速为-4.7%,较2024Q1回落6.9pct。 行业比较:出口链+涨价链景气占优,科技板块周期性景气回升。2024年中报关注三条结构性改善线索:一是受益于企业出海的出口链,包括汽车、家用电器、工程机械、航海装备等;二是科技板块的周期性景气回升,以电子、通信设备为代表;三是受益于涨价的上游周期、公用事业。分大类板块来看,上游周期受益于商品涨价等因素影响,多数行业盈利增速实现改善,24H1石油石化、基础化工、有色金属行业的盈利增速分别为11.1%/-4.9%/-5.2%,较一季报改善0.7pct/9.0pct/27.4pct,煤炭、钢铁、建筑材料延续深度负增,但降幅较一季报收窄。中游制造业绩整体承压,受制于需求不足,24H1机械设备、国防军工、电力设备的盈利增速分别为-4.7%/-21.6%/-55.7%,增速均较一季报回落;但部分出海制造的业绩较好,二级行业的工程机械、航海装备中报海外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4%和81.4%,盈利增速分别为6.3%和132.5%。下游服务消费延续高景气,24H1社会服务盈利增速达86.2%;商品消费的汽车、家电受益于出海和国内“以旧换新”,盈利增速分别为22.1%和8.1%;农业扭转23Q1以来的持续亏损,实现盈利。TMT受益于周期性景气回升和出海,24H1电子、通信的盈利增速为37.4%/7.1%,其中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元件/通信设备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三成,盈利增速在15%-170%之间;传媒、计算机延续承压。公用事业类景气边际回落,24H1建筑装饰盈利负增10.2%,公用事业和交运维持高增17.0%/11.4%,但增速边际回落。房地产的业绩仍承压,亏损146.5亿元;银行、保险的业绩较一季报边际改善,盈利增速分别为0.4%和12.4%,证券延续承压。多数实体行业资本开支持续负增,投产意愿延续回落。 业绩展望:关注出口链+科技板块的业绩持续性。国内经济仍受制于有效需求不足,地产延续调整,居民消费出现边际走弱,制造业延续生产好于需求的特征;出口短期数据仍有韧性,但外需变化仍存不确定性。7月政治局会议定调“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政策加码有望支撑企业盈利边际改善。结构上,关注两条线索:一是出口链业绩兑现的持续性,企业出海寻求新增长的逻辑仍在延续;二是电子代表的科技板块景气回升的持续性,新质生产力、资本市场方面的政策支持仍在加码。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误差;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海外需求修复不及预期。 目录 一、 业绩分析:实体企业盈利仍然承压 1.1 整体表现:24H1实体盈利增速继续下滑,出海收入贡献提升 截至2024年8月31日,5345家A股上市公司如期披露2024年中报,披露率达99.9%,具体来看: 2024年上半年,实体企业净利润增速较2024年一季报进一步回落。从宏观指标的信号来看,一是上半年国内经济持续面临需求不足压力,整体波折修复,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0%,其中Q1增长5.3%,Q2增长4.7%,物价水平持续低迷;二是宏观经济的结构性亮点在于出口,累计同比增长6.9%。映射到上市公司业绩上,2024H1实体企业盈利增速较2024年一季报进一步回落,2024H1全部A股/全部A股非金融的累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23%/-5.94%,分别相较2024Q1变动+1.6pct/-0.3pct,单季度来看,2024Q2全部A股/全部A股非金融的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65%/-6.29%,分别相较2024Q1变动+3.2pct/-0.6pct;单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速分别为1.84%/8.72%,均显著低于季节性。营收方面,2024H1全部A股/全部A股非金融的累计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0.55%/-0.61%,分别相较2024Q1变动-0.7pct/-1.2pct。 实体企业出口收入同比增长13.2%,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企业业绩表现更优。上市公司会在中报和年报中披露海外业务收入。2024H1,全A非金融的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2%,2023年中报和2023年年报的同比增速分别为4.2%和5.2%;2024H1海外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达11.9%,同比2023年中报提高1.4pct。以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三成的实体企业为样本,其2024H1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3%和7.7%,显著优于A股实体企业的整体表现。 分板块来看,主板盈利相对韧性,科创板盈利增速回落较大。2024H1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证A股的累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8%/-4.0%/-25.1%/-19.7%,相较2024Q1分别变动+2.1pct/-2.5pct/-15.6pct/-5.0pct。 分指数来看,大市值公司盈利表现更具韧性。宽基指数2024H1累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排序为:沪深300(-1.3%)>中证800(-2.2%)>中证1000(-8.6%)>中证500(-8.8%),分别相较2024Q1变动+2.2pct/+2.5pct/+6.2pct/+4.9pct。总体上,沪深300指数代表的大盘股盈利增速更占优,中证1000指数盈利修复幅度较大。 中期分红公司数和金额进一步增加。据Wind数据,截至2024/8/31,A股共有672家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中期现金分红方案或预案(含送转),合计分红金额达5288.0亿元,均较2023年中期显著增长,2023年已实施中期现金分红(含送转)的公司数为194家,合计分红金额为2052.4亿元;银行、石油石化、通信行业的现金分红金额居前。 全A非金融ROE延续回落,资产周转率下滑是主要拖累。2024H1全部A股非金融的ROE(TTM)为7.44%,相较2024Q1的7.50%下行0.06pct,延续一季报的下滑趋势。拆解来看,2024H1全A非金融的销售净利率(TTM)、资产周转率(TTM)和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93%、60.85%和58.08%,分别较2024Q1变动-0.04pct/-0.58pct/+0.63pct。与一季报相比,实体企业销售净利率基本持平,杠杆率略有提升,而资产周转率下滑是ROE回落的主要拖累,也对应至上半年宏观层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线索:2024年二季度,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4.9%的相对低位,自2021年二季度的高点波动回落至今,趋近于2016年前后的水平。 分板块来看,主板的盈利能力更具韧性,主要受益于金融业ROE改善,科创板ROE回落较多。2024H1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ROE(TTM)分别为8.30%/6.14%/3.39%,分别较2024Q1变动+0.05pct/-0.08pct/-0.43pct;主板盈利能力出现边际改善,得益于金融业的盈利能力改善,2024H1金融业ROE(TTM)为8.83%,较一季报提升0.14pct;两创板块的盈利能力均边际回落,且科创板回落幅度更大。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的ROE(TTM)分别为9.82%/6.89%/5.30%,环比均有边际改善,沪深300代表的大市值公司盈利能力更具韧性;沪深300剔除金融业的ROE(TTM)为10.97%,较一季报回落0.06pct。 实体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显著负增,筹资活动收缩。2024H1全A非金融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低于2022-2023年中报平均水平,同比下降36.2%;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样大幅回落,低于2020-2023年中报平均水平,同比下降66.4%。 实体企业投资意愿进一步回落,全A非金融资本开支增速加速回落。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速来看实体企业的资本开支情况,全A非金融的资本开支增速自2023Q2达到高点后持续回落,2024H1全A非金融的资本开支增速为-4.7%,较2024Q1回落6.9pct。经营活动和融资收缩对企业扩产意愿的拖累进一步凸显。板块对比来看,2024H1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资本开支同比增速分别为-4.2%、-5.6%、1.8%,较2024Q1变动-8.3pct/-3.2pct/-12.9pct。 1.2 行业比较:出口链+涨价链景气占优,科技板块周期性景气回升 2024年中报,三条行业结构性线索值得关注:一是受益于出海的出口链,包括汽车、家用电器、工程机械、航海装备等;二是科技板块的周期性景气回升,主要以电子板块为代表;三是受益于涨价的上游周期、公用事业。具体从分大类板块的视角来看,2024H1利润增速排序来看,必需消费(14.9%)>可选消费(12.4%)>TMT(6.1%)>公用事业类(4.7%)>金融地产(-3.6%)>上游周期(-7.0%)>中游制造(-38.3%)。相较于一季报,上游周期、必需消费、可选消费、金融地产的景气度边际改善,中游制造、公用事业类景气度边际回落,TMT与一季报基本持平。 上游周期:受益于商品涨价等因素,多数行业盈利增速实现改善,有色、化工的改善幅度更明显。2024年上半年,铜、原油、黄金、化工原料等商品受供给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出现涨价潮,进而提振上游周期行业盈利。2024H1,石油石化、基础化工、有色金属行业的盈利增速分别为11.1%、-4.9%、-5.2%,分别较一季报改善0.7pct/9.0pct/27.4pct;主要由国内需求定价的黑色商品来看,2024H1煤炭、钢铁、建筑材料的盈利增速延续25%-65%之间的深度负增,但降幅较一季报有所收窄,幅度在8%-35%。二级行业中,贵金属、工业金属、小金属、橡胶、化学原料的盈利实现高增,在20%-60%之间,其中化学原料和工业金属盈利增速较一季报改善明显。 中游制造:整体业绩延续承压,主要受制于需求不足,但部分出海制造的业绩表现较好。2024上半年,制造业生产修复优于需求,1-6月制造业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录得74.5%,处于历史较低水平;1-6月制造业PMI生产分项持续高于新订单、在手订单分项。在此情况下,上市公司业绩延续承压,2024H1,机械设备、国防军工、电力设备行业的盈利增速分别为-4.7%、-21.6%、-55.7%,增速均较一季报回落,幅度在2%-8%之间。但具体到二级行业,部分受益于出海的行业的景气度较好,工程机械、航海装备行业的中报海外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4%和81.4%,中报盈利增速分别录得6.3%和132.5%,显著优于制造业板块整体,市场也给予了更多关注和溢价。 下游消费:服务消费延续高景气,农业实现扭亏为盈,家电、汽车受益于出海和国内“以旧换新”。2024上半年,居民消费延续服务消费优于商品消费的特征,宏观特征也体现在上市公司业绩层面。2024H1,社会服务行业盈利增速为86.2%,相较于一季报提升34.1pct;但出行相关的商品销售相对疲软,商贸零售行业盈利延续负增,录得-16.6%。商品消费方面,农林牧渔行业扭转自23年一季报以来的持续亏损,实现盈利91.8亿元,盈利增速达184.0%。汽车、家用电器行业受益于出海和国内“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部分增量需求,海外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7%和13.9%,实现盈利增速分别达22.1%和8.1%。另外,食品饮料、纺织服饰、医药生物、美容护理行业的盈利增速分别为13.9%、-4.4%、-2.1%、3.7%,均较一季报有不同程度回落。 TMT:受益于周期性景气回升和出海,电子和通信盈利正增;计算机和传媒盈利延续深度负增。2024H1,电子、通信行业盈利增速分别为37.4%、7.1%,延续相对高景气;二级行业中,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元件、通信设备的盈利增速居前,盈利增速在15%-170%,海外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均超三成。传媒、计算机行业业绩延续承压,盈利增速分别为-30.6%和-41.7%;但二级行业中的计算机设备业绩边际改善,盈利增速为10.3%,较一季报提升7.2pct。 公用事业类:整体景气度边际回落,主要受建筑行业拖累,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延续高景气。2024H1,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行业盈利增速延续高位,分别为17.0%和11.4%,增速均较一季报有所回落,但仍处于一级行业盈利增速前列。受基建投资放缓、房地产市场延续调整的影响,建筑装饰行业盈利负增10.1%,降幅较一季报扩大7.7pct。环保行业盈利增速录得0.3%,较一季报回落11.7%。 金融地产:房地产行业业绩仍承压,银行、保险行业业绩边际改善。2024H1,房地产行业整体亏损146.5亿元,营收和盈利增速均延续深度负增。金融业方面,银行业净息差下行压力较一季度有所放缓,主要受益于叫停“手工补息”等因素,整体业绩边际企稳,2024H1盈利增速录得0.4%,扭转一季报的负增(-0.6%);保险行业受益于资负两端同步改善(包括保费增速改善、投资收益相对占优等因素),2024H1盈利增速录得12.4%,较一季报的-9.3%显著改善;证券行业受监管降费、投资收益等方面的拖累,盈利延续深度负增,录得-21.2% 投资扩产方面,多数实体行业资本开支持续负增,投产意愿延续回落。公用事业、美容护理、交通运输、轻工、计算机、电子、通信、家用电器行业资本开支增速为正居于前列。 二、 业绩展望:关注出口链+科技板块的业绩持续性 2024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持续受制于有效需求不足,实体企业盈利波折修复,结构性亮点在于出口链、涨价链、服务消费、以及科技板块的景气边际回升。宏观特征方面,2024二季度,宏观经济增长趋势延续走弱,上半年我国实际GDP同比增长5.0%,其中Q1增长5.3%,Q2增长4.7%;有效需求不足之下,物价水平持续低迷,1-6月PPI累计同比增速-2.1%(2023年全年为-3.0%);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逐步显露,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包括受房地产市场拖累的部分传统行业(钢铁、建筑材料等为代表)、以及近年来产能扩张迅速的部分新兴产业(新能源为代表),相关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受到拖累;实体企业盈利修复波折,1-6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5%,高于2023年全年的-2.3%,但较1-3月的4.3%边际回落;结构性特征延续一季度:出口维持高增长,外需强于内需,生产好于需求,服务消费优于商品消费,制造业中的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较快。政策方面,三中全会明确深化改革方向,相关政策部署逐步落地;产业方面,加大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升级;扩内需方面,优化地产政策;加大支持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居民服务消费;加大绿色转型、节能减碳,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水/能源/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价格机制改革等。对应至上市公司业绩,呈现三条线索:一是受益于出海的出口链,包括汽车、家用电器、工程机械、航海装备等;二是科技板块的周期性景气回升,主要以电子板块为代表;三是受益于涨价的上游周期、公用事业。盈利预期变化来看,8月末,全A2024年盈利预期较7月末下调0.84%,农业、交运、有色、石油石化、公用事业的盈利预期小幅企稳;汽车、建筑装饰、医药生物、银行、非银、通信行业的盈利预期小幅下调,但下调幅度低于全A整体;钢铁、建筑材料、电力设备、煤炭行业盈利预期下调较多。 展望后续,730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下半年政策有望加大发力支持实体经济修复,企业盈利有望边际改善。从最新数据观察宏观结构性特征。一是国内经济有效需求仍不足,地产延续调整,居民消费出现边际走弱。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延续两位数负增(-18.6%),新房及二手房价格同比降幅仍在扩大(-5.3%和-8.2%);居民消费当月同比增长2.7%,一线城市消费延续6月的负增。二是出口数据短期仍有韧性,但外需变化仍存在不确定性。7月出口当月同比增速为7.0%,延续较高增长,但增速较6月已经有所回落;上半年出口主要受益于外需修复,全球制造业PMI持续处于扩张区间,但7月全球制造业PMI已经回落至收缩区间,8月美国制造业PMI初值也进一步回落至48%(前值49.6%),后续外需变化还需持续跟踪。三是制造业延续生产好于需求的特征。7、8月制造业PMI分别回落至49.4%、49.1%,低于1-6月均值的49.75%,8月制造业PMI生产分项由50.1%回落至49.8%,仍高于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分项。在此情况下,7月30日政治局会议研判当前经济存在“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的问题,强调“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后续政策端支持实体经济修复有望持续落地,推动企业盈利边际改善。结构上,关注两条线索: 一是关注出口链业绩兑现的持续性,企业出海寻求新增长的逻辑仍在延续。2024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对上市公司收入贡献进一步提升,出口链上市公司业绩表现较好。2024H1,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实体企业(2024中报海外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重超30%)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3%和7.7%,显著优于A股实体企业的整体表现。后续来看,外部环境变化仍有较多不确定性,美联储9月开启降息已成定局,但后续降息节奏和对需求端的影响仍不明朗;地缘政治仍存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仍在升温。高端制造业出口、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等方面值得关注。 二是关注电子代表的科技板块景气回升的持续性。2024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周期整体呈现回暖,相关板块业绩实现改善。海外方面,新技术和产品的催化仍在持续;国内方面,政策端加大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重视支持国产替代;资本市场也在并购重组、科技培育方面加大支持。中长期来看,电子代表的科技板块产业趋势向上、政策支持加码的确定性较强,后续周期性景气回升趋势有望延续。 三、风险提示 1)数据统计或有误差。报告数据全部来源于第三方数据库,或存在部分口径偏差、统计时间滞后等技术问题; 2)国内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如果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上市公司的盈利将相应遭受负面影响; 3)海外需求修复不及预期。海外需求修复不及预期或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抬升,均可能对出口贸易造成压制,进一步对出口业务占比较大的上市公司业绩形成负面影响。 平安证券研究所投资评级 公司声明及风险提示 免责条款 平安证券 策略配置研究团队 国内策略 海外策略 投资机会 股市行情 政策风向 剖析 策略评论 【微信账号】Equity_Strategy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