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机械&海外】中国中车(A+H)2024年中报点评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光大机械&海外】中国中车(A+H)2024年中报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特别提示】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均取自于光大证券已正式外发研究报告,由光大证券海外研究团队(TMT/消费/医药/制造等)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动态的宣传。研究报告有时效性,任何研究报告内容仅代表报告外发时特定时点的研究信息汇总,任何关于研究报告、研究观点的解读,请联系对口销售或具体研究员。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发布信息 报告标题:《铁路装备营收持续增长,受益于设备更新与维保需求提升——中国中车(601766.SH、1766.HK)2024 年中报点评》 报告发布日期:2024年8月29日 分析师:陈佳宁(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2120001) 分析师:黄帅斌(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080005) 分析师:李佳琦(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4070006) 联系人:夏天宇 要点 24H1 归母净利同比增长 21.4%,公司业绩稳中有升 中国中车2024H1实现营业收入900.4亿元,同比上升3.1%;归母净利润42.0亿元,同比增长21.4%。24H1综合毛利率为21.4%,同比提升 0.3 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1%,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铁路装备业务营收高增,动车组、客车业务表现亮眼 2024H1 公司铁路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9.85亿元,同比上升47.0%;其中机车/客车/动车组/货车收入分别为81.42/26.34/265.27/46.82亿元,同比分别变化-14.1%/+108.6%/+93.2%/+14.6%。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收入163.75亿元,同比下降14.1%,主要是城轨工程收入减少所致;新产业业务收入300.42亿元,同比下降18.5%,主要是风电、储能设备收入减少所致;现代服务业务收入16.38亿元,同比下降42.3%,主要是本期物流及融资租赁业务规模减少所致。 动车组进入高级修周期,公司有望受益于维保业务与设备更新需求提升 根据国铁集团招标网,2024 年已发布的两次五级修招标项目已累计招标509 组,较 2023 年全年五级修总招标数增长371.3%。根据公司发布的合同公告,2024 年两次动车组高级修合同总额已达284.6亿元,相比 2023 年公告高级修合同总额142.8亿元增长达99.3%。我们认为未来动车组后周期维保需求将不断提升,特别是以五级修为代表的高级修需求将快速增长,公司作为轨交设备龙头企业将显著受益。 2024年2月28日,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提出要大力推广应用铁路新能源装备,制定内燃机车排放标准和管理办法,完善更新补贴政策,加快推动新能源机车推广应用,力争到2027年实现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老旧内燃机车有望迎来大规模更新,公司机车业务有望受益。 订单持续增长,新产品研发不断落地 2024H1公司新签订单1401亿元,同比增长3.24%。2024H1公司成功签约印尼国铁通勤列车项目;匈塞高铁首列车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泽蒙车辆段亮相;巴西圣保罗TIC项目落地执行。公司新产品研发不断取得成果。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正式发布;新一代智能城际(市域C型)动车组正式发布;CR400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技术提升版上线运行;国内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正式下线。 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业绩稳步增长、订单饱满,未来持续受益于轨交设备更新与维保需求提升。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35.0/150.2/163.5亿元,对应EPS为0.47/0.52/0.57元,维持公司A股和H股“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产品降价风险、新业务拓展不顺风险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海外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XX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海外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特别提示】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均取自于光大证券已正式外发研究报告,由光大证券海外研究团队(TMT/消费/医药/制造等)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动态的宣传。研究报告有时效性,任何研究报告内容仅代表报告外发时特定时点的研究信息汇总,任何关于研究报告、研究观点的解读,请联系对口销售或具体研究员。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发布信息 报告标题:《铁路装备营收持续增长,受益于设备更新与维保需求提升——中国中车(601766.SH、1766.HK)2024 年中报点评》 报告发布日期:2024年8月29日 分析师:陈佳宁(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2120001) 分析师:黄帅斌(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080005) 分析师:李佳琦(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4070006) 联系人:夏天宇 要点 24H1 归母净利同比增长 21.4%,公司业绩稳中有升 中国中车2024H1实现营业收入900.4亿元,同比上升3.1%;归母净利润42.0亿元,同比增长21.4%。24H1综合毛利率为21.4%,同比提升 0.3 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1%,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铁路装备业务营收高增,动车组、客车业务表现亮眼 2024H1 公司铁路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9.85亿元,同比上升47.0%;其中机车/客车/动车组/货车收入分别为81.42/26.34/265.27/46.82亿元,同比分别变化-14.1%/+108.6%/+93.2%/+14.6%。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收入163.75亿元,同比下降14.1%,主要是城轨工程收入减少所致;新产业业务收入300.42亿元,同比下降18.5%,主要是风电、储能设备收入减少所致;现代服务业务收入16.38亿元,同比下降42.3%,主要是本期物流及融资租赁业务规模减少所致。 动车组进入高级修周期,公司有望受益于维保业务与设备更新需求提升 根据国铁集团招标网,2024 年已发布的两次五级修招标项目已累计招标509 组,较 2023 年全年五级修总招标数增长371.3%。根据公司发布的合同公告,2024 年两次动车组高级修合同总额已达284.6亿元,相比 2023 年公告高级修合同总额142.8亿元增长达99.3%。我们认为未来动车组后周期维保需求将不断提升,特别是以五级修为代表的高级修需求将快速增长,公司作为轨交设备龙头企业将显著受益。 2024年2月28日,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提出要大力推广应用铁路新能源装备,制定内燃机车排放标准和管理办法,完善更新补贴政策,加快推动新能源机车推广应用,力争到2027年实现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老旧内燃机车有望迎来大规模更新,公司机车业务有望受益。 订单持续增长,新产品研发不断落地 2024H1公司新签订单1401亿元,同比增长3.24%。2024H1公司成功签约印尼国铁通勤列车项目;匈塞高铁首列车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泽蒙车辆段亮相;巴西圣保罗TIC项目落地执行。公司新产品研发不断取得成果。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正式发布;新一代智能城际(市域C型)动车组正式发布;CR400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技术提升版上线运行;国内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正式下线。 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业绩稳步增长、订单饱满,未来持续受益于轨交设备更新与维保需求提升。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35.0/150.2/163.5亿元,对应EPS为0.47/0.52/0.57元,维持公司A股和H股“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产品降价风险、新业务拓展不顺风险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海外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XX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海外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