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行投资价值依旧凸显,短期回调或是更好配置窗口——大行股价调整点评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国有大行投资价值依旧凸显,短期回调或是更好配置窗口——大行股价调整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期投资提示:8月29日国有大行股价有所回调,当日跌幅在4-5%不等。但我们认为,短暂的市场情绪波动不改大行稳健基本面、可预期的分红率及颇具吸引力的股息率特性,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中报营收、净利润增速大幅低于预期的可能性低,大行基本面表现相对稳健。① 业绩相对可预期:从国有大行业绩表现来看,1Q24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2%/2.0%(2023年分别为0.0%/+2.1%),虽然客观反映让利实体经济、息差收窄下的报表压力,但也是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从已披露2024年中报的中行、交行来看,1H24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0.7%/-3.5%(1Q24:-3.0%/0.0%)、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2%/-1.6%(1Q24:-2.9%/1.4%)。需要注意的是,交行的业绩波动受到个别股权IPO后估值上升抬高基数、子公司股权类投资收益下降较多的影响,并不代表大行整体中报业绩的超预期下滑。② 资产质量好于预期,前瞻性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在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大行1Q24贷款同比增长11.6%,快于上市银行平均1.4个百分点),资产质量表现稳健,2Q24中行、交行不良率分别环比持平为1.24%、1.32%。对于市场担心的房地产、零售风险,或许对资产质量前瞻性指标带来扰动,但无论是货币政策加力逆周期调节还是积极的托底地产政策,都明确表态政策严防风险的超预期、系统性爆发;并且预计大行也前瞻性处置核销、夯实拨备来增强风险抵补能力,例如中行、交行2Q24拨备覆盖率分别环比提升1.8pct/7.8pct至202%/205%。 分红稳定、可预期,中期分红方案有望接连落地以提振市场情绪。在基本面表现稳健的基础上,国有大行分红率水平具备绝对吸引力。近十年国有大行分红率水平呈趋势性上升,2023年分红率近32%,高于上市银行平均(26.6%)和沪深300平均(25.7%)。与此同时,中行、交行均已公布中期分红方案:上半年拟派发红利356亿(每股分红0.121元)、135亿(每股分红0.182元),占1H24归普净利润比重约30%。我们认为两家大行为后续上市银行中期分红方案的落地开好头,兼顾股东回报和提振市场信心。 年初以来大行估值修复,但股息率吸引力仍存,短期回调或提供更佳配置窗口。今年以来五大行涨幅较板块领先(截至8月29日,交行上涨38%、工行上涨37%、农行涨幅约36%),带动大行静态PB修复至0.6-0.7x区间。站在当下时点,我们重申大行配置价值:① 市场资金利率下行期间,大行股息率的绝对优势显著。目前大行股息率(TTM)为4.93%,远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2.2%),在经济弱复苏、投资偏好更趋审慎的环境下,配置大行就意味着获取稳稳收益的幸福。② 回调不是估值修复行情的终结,而是意味着更高的配置性价比。今年以来,险资、ETF、北向资金推动大行行情,尽管估值有所修复,但当前静态PB依然低于海外龙头大行(例如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美国银行静态PB均超1.0x,日本三菱日联、三井住友静态PB超0.8x)。展望后续,我们认为无论是大行稳健基本面还是低波高分红的特点,依然是市场资金聚焦点,估值上涨空间值得期待。 投资分析意见:继续看好大行,无论是红利低波策略下的资金面驱动还是盈利的相对稳定,我们认为大行都将收获可观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在短期回调后可积极配置。 风险提示:实体需求长期不振,经济修复节奏低于预期;息差收窄超预期;部分房企风险扰动、长尾风险暴露超预期。
本期投资提示:8月29日国有大行股价有所回调,当日跌幅在4-5%不等。但我们认为,短暂的市场情绪波动不改大行稳健基本面、可预期的分红率及颇具吸引力的股息率特性,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中报营收、净利润增速大幅低于预期的可能性低,大行基本面表现相对稳健。① 业绩相对可预期:从国有大行业绩表现来看,1Q24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2%/2.0%(2023年分别为0.0%/+2.1%),虽然客观反映让利实体经济、息差收窄下的报表压力,但也是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从已披露2024年中报的中行、交行来看,1H24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0.7%/-3.5%(1Q24:-3.0%/0.0%)、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2%/-1.6%(1Q24:-2.9%/1.4%)。需要注意的是,交行的业绩波动受到个别股权IPO后估值上升抬高基数、子公司股权类投资收益下降较多的影响,并不代表大行整体中报业绩的超预期下滑。② 资产质量好于预期,前瞻性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在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大行1Q24贷款同比增长11.6%,快于上市银行平均1.4个百分点),资产质量表现稳健,2Q24中行、交行不良率分别环比持平为1.24%、1.32%。对于市场担心的房地产、零售风险,或许对资产质量前瞻性指标带来扰动,但无论是货币政策加力逆周期调节还是积极的托底地产政策,都明确表态政策严防风险的超预期、系统性爆发;并且预计大行也前瞻性处置核销、夯实拨备来增强风险抵补能力,例如中行、交行2Q24拨备覆盖率分别环比提升1.8pct/7.8pct至202%/205%。 分红稳定、可预期,中期分红方案有望接连落地以提振市场情绪。在基本面表现稳健的基础上,国有大行分红率水平具备绝对吸引力。近十年国有大行分红率水平呈趋势性上升,2023年分红率近32%,高于上市银行平均(26.6%)和沪深300平均(25.7%)。与此同时,中行、交行均已公布中期分红方案:上半年拟派发红利356亿(每股分红0.121元)、135亿(每股分红0.182元),占1H24归普净利润比重约30%。我们认为两家大行为后续上市银行中期分红方案的落地开好头,兼顾股东回报和提振市场信心。 年初以来大行估值修复,但股息率吸引力仍存,短期回调或提供更佳配置窗口。今年以来五大行涨幅较板块领先(截至8月29日,交行上涨38%、工行上涨37%、农行涨幅约36%),带动大行静态PB修复至0.6-0.7x区间。站在当下时点,我们重申大行配置价值:① 市场资金利率下行期间,大行股息率的绝对优势显著。目前大行股息率(TTM)为4.93%,远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2.2%),在经济弱复苏、投资偏好更趋审慎的环境下,配置大行就意味着获取稳稳收益的幸福。② 回调不是估值修复行情的终结,而是意味着更高的配置性价比。今年以来,险资、ETF、北向资金推动大行行情,尽管估值有所修复,但当前静态PB依然低于海外龙头大行(例如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美国银行静态PB均超1.0x,日本三菱日联、三井住友静态PB超0.8x)。展望后续,我们认为无论是大行稳健基本面还是低波高分红的特点,依然是市场资金聚焦点,估值上涨空间值得期待。 投资分析意见:继续看好大行,无论是红利低波策略下的资金面驱动还是盈利的相对稳定,我们认为大行都将收获可观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在短期回调后可积极配置。 风险提示:实体需求长期不振,经济修复节奏低于预期;息差收窄超预期;部分房企风险扰动、长尾风险暴露超预期。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